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7148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小学语文句式解题运用和训练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加“难道”或“怎么” 2、结尾加“吗”或“呢” 一、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例:浏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1、读了桂林山水一课,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3、这个故事使我感动流泪。 二、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4、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5、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三改为双重否定句 1、 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 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

2、国工程 四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换成两种不同的说法。 例:在短短的40天多内,侵华日军杀死了35万中国人。 在短短的40多天内,侵华日军把35万中国人杀死了。 在短短的40多天内,35万中国人被侵华日军杀死了。 1、因为它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所以人们称它为“兴安岭”。 2、 蒙蒙细雨淋湿了妈妈的头发。 五把句子改成转述的方式 2、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3、凡卡在信中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5、陈红告诉高明:“你爸爸让我帮你学数学,明年争取考上外国语学

3、校。” 6、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7、王宁说:“我要像小明那样关心集体。” 8、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听你说,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不能离开。” 12、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的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六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8、威尼斯

4、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9、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2、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1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 1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 1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20、因为红色是

5、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七用修辞方法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用夸张手法: 4

6、、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 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 9、“泥鳅”的身子是黑的。 用夸张手法: 10、春天来到了。 用拟人手法: 11、小鸟在筑巢。 用拟人手法: 12、长江滔滔不绝地奔流到大海里。 用拟人手法: 13、广场上的人非常多。 用比喻手法: 14、大雨把两岸的火都浇灭了。 用比喻手法: 一、按要求写句子。 、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 、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7、 。 、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公里到罗甸。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 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 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 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 4、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 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_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_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 水浇多了,花能不死吗?_ 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_ 5、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在这个长满了红

8、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_。 6、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 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 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_ 赵王告诉蔺相如:你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_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要加班,你自己烧晚饭吃吧。 _ 7、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

9、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二、照样子写句子。 、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 、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 、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 、例: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 6、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 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因为小明生病了,所以没有来上学。 一个学生学习时专心致志,所以成了出色的棋手。 三、按要求写句子 、欣欣向荣 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 用来比喻事业的 、骄傲 用来表示褒义的 用来表示贬义的 3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

10、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5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6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 7曹操被周瑜的军队大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8、用“蜡烛”造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拟人句: 四.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点文明。_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_ 3.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_ 4.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_ 五.把下面的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_ 2.学校里只给每

11、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_ 3.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_ 2用下面的宇词组成两句意思不同的话。 话 他说的 对 不 完全 (l) (2) 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1、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 _ 2、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快给我五元钱。 _ 3、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 _ 4、小红,把窗关一下。 _ 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例:蚕姑娘脱下旧衣裳。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吐出丝儿来。蚕姑娘要盖新的房。 徐虎骑着自行车。徐虎去为大家服务。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去不,无不加不。 陈反:加上疑问词和语气词 二、

12、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 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比喻词+另一样事

13、物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 八、巩固练习 1、 这是真理。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 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

14、好,是初学的。”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6、 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23、 我完成了这幅作品。 24、 我做成了这个试验。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28、没有太阳,就没有

15、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 32、 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 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39、 雨下得很大。 40、 田里的青蛙叫。

16、 41、 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 4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44、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 _ 3、

17、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 _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 我

18、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 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 二、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练习: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班,获得了冠军。” _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 三、 缩句 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 都可以缩去。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

19、“名词+动词”。 练习: 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 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 3、 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 四、 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_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 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

20、_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_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 (三) 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_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 5、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_ 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_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_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_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_ 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21、。 _ 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_ 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 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六

22、、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他要去补习。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 你明天不来上学。 他要去看书。 他不得不去看书。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1.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

23、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 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 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他要去补习。 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 他要去看书。 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他要去看电影。 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 把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 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爸爸让妈妈去把行李拿来。 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她问我们想不想去看。 齐威王问田忌他难道他还不

24、服气。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 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 _ 陈述句变反问

25、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 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 二、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练习: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 3、 李老

26、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班,获得了冠军。” _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 三、 缩句 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 都可以缩去。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 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 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 3、 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 四、 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成分残缺 1、

27、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_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 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_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_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 (三) 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_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 5、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_ 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_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

28、。_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_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_ 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_ 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_ 五、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 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他很果断,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 3、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读二遍课文和四道数学题。 4、 星期天,我们来到刚建成的、崭新的儿童公园。 5、 这家电冰箱厂生产的冰箱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6、 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和暖的春风中迎风飘扬。 7、 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运去了大批的药品、食品、面包和衣服。 8、 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9、刘小刚第一次出席市里举行的作文竞赛,他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10、因为别人的意见不一定全对,我们所以要虚心听取。 六、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专项练习题 一、按要求写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