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71187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9.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 目录1总则11.1本次规划的定位11.2规划背景和特点11.3规划指导思想12基础研究22.1研究方向22.2历次规划分析22.3挑战分析42.4机遇分析42.4.1观点42.4.2机遇1:国际汽车城机遇42.4.3机遇2:长江经济带机遇62.4.4机遇3:上海构建世界级国际大都市战略机遇72.4.5机遇4:F1机遇82.4.6机遇5:区域经济机遇113应对战略123.1宏观战略123.2中观措施124目标定位134.1上海的视野134.2嘉定的视野134.3正在研究中的上海空间战略144.4目标定位145规划规模165.1人口规模预测165.1.1现状165.1.2

2、不同方式预测结果165.1.3结论165.1.4远景城镇人口构成分析165.1.5城镇人口分布预测165.2用地规模预测165.2.1现状165.2.2预测方法165.2.3结论166空间布局176.1区域规划176.1.1布局原则176.1.2构建多通道的对外交通联系网络176.1.3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区域空间体系196.1.4城镇体系236.1.5中心体系236.1.6强度控制246.1.7工业产业布局246.1.8综合交通256.1.9周边区域空间规划发展趋势276.2嘉定新城286.2.1功能结构286.2.2老城恢复计划286.2.3建设步骤研究296.2.4绕城森林建设模式研究30

3、6.3西部板块316.4南部板块326.4.1发展战略定位建议326.4.2空间布局构想326.4.3功能分区326.4.4道路交通构架336.4.5实施措施336.5北部板块347规划现实推进面临的挑战357.1宏观方面357.2微观方面358后续工作建议368.1规划实施对策368.2后续规划推进建议361 总则1.1 本次规划的定位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是上海的首次,是新的城市规划形式。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同,战略规划是以规模和功能替代时间阶段进行规划研究,分析研究的面更广,对区域的发展提出前瞻性、宏观性较强的具有一定理想色彩的战略构想,并成为指导相关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制定的纲领性规划。1.2

4、规划背景和特点尽管上海郊区经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用地不集约、土地经济效益不高、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规模发展效应低、缺少前瞻性和整体性等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各地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其中社会经济的激烈竞争成了竞争的核心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上海的发展重心从中心城逐步转移到郊区,郊区就此步入了超常规快速发展时期。在上海新的郊区发展战略机遇中,嘉定要力争走在前面。认清形势、解决问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健康发展的同时能为上海整体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制定本次规划的核心目标。规划从上海市域、周边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等不同视角

5、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国内外比照、历史回顾等拓宽研究的纵向深度和横向宽度。冷静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从而构建适应嘉定未来的理想发展蓝图和发展模式。1.3 规划指导思想l 从更大的地域广度和更深的空间广度,通过对相关发展趋势的比较分析,充分剖析嘉定目前所处的地位,全面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不足。l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嘉定理想的发展定位和目标。l 合理预测并提出发展规模。l 提出战略性空间结构规划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城镇体系、公共活动中心体系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战略构想。l 关注发展效率、速度与规模的问题。l 关注宏观战略与实际推进的问题。2 基础研究2.1

6、研究方向l 长江三角洲发展趋势对嘉定的影响l 汽车城与F1给嘉定带来的影响l 上海发展战略对嘉定的影响l 嘉定与周边地区发展状况的比较l 嘉定区历次规划分析研究l 嘉定区域内部发展研究l 嘉定空间发展格局研究l 嘉定未来发展规模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八个专题。2.2 历次规划分析l 城镇规模:卫星城规划未能达到预期由于时代背景、物质经济基础以及城市发展阶段的制约,许多配套设施没有实现规划要求,尽管建设了一批工业企业,但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人口集聚。从1990 年的统计来看,经过30年的建设,五个卫星城刚刚达到规划人口规模的一半,嘉定、安亭当时分别规划15万人和25万人,但直到1990年仍分别只有7万人

7、和2.7万人。卫星城“减少市区人口压力”的初衷未能实现。l 城镇地位:嘉定城总体定位略有下降解放初,嘉定镇是县城,安亭是一般村镇。解放以后,嘉定的定位归纳为:5个卫星城之一3个辅城之一11个新城之一。以此为据,嘉定城的定位略降。l 城镇产业定位:科技城未能壮大,汽车城获得机遇虽然当时安排了科技大学以及一批科技单位迁建嘉定,但数十年来,嘉定科技城再未得到过更新的支撑和补充,相反,随着近几年的全市大专院校的布局调整,嘉定不但未能获得发展机遇,反而因院校合并,弱化了原科技大学的科技研究实力。最早的一批科技单位也未能带动形成相关的科技产业链。与此相反,安亭由于在80年代获得了全国最早的汽车制造的产业发

8、展机遇,就此奠定了汽车产业的坚实基础,最终迎来了最新的全区性的“国际汽车城”历史发展机遇。l 规划重点:城镇而非区域历次规划主要是从地区本身的要求出发,是传统的“时间”主导型规划,并非“规模”主导型规划。嘉定区域性规划的重点一直是主要的城镇地区。安亭镇总体规划图(1982年)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地区)总体规划图(2001年)嘉定镇总体规划图(1982年)嘉定镇总体规划图(1959年)2.3 挑战分析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地区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已经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远远大于区域间的协作。同时,社会经济的竞争也取代了全面均衡的竞争。当前嘉定面临的挑战概括如下:l

9、近十年来嘉定在周边地区的地位相对下降,原有的优势逐步减弱。l 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区级经济调控能力相对薄弱,尚未形成合力发展。l 长期以来的郊区乡村的定位成为当前上海郊区发展战略的擎肘,作为郊区经济活力和潜力强区的嘉定首当其冲。随着上海向世界级城市发展目标的迈进,嘉定未来的城市化水平将可能达到90以上,当前乡村发展格局与相关体系面临彻底重构。l F1带来全球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化解巨大的投资与维护压力并从中获益是嘉定面临的重要课题。l 长期以来,由于地处沪宁发展轴线的切向区位,沪嘉轴线没有形成上海的向外辐射通廊,造成区域内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嘉定新城城市首位度较低。l 社会经济超速发展

10、时期,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呈现以商业化简单替代的趋势。2.4 机遇分析2.4.1 观点l 国际汽车城机遇。l 长江经济带机遇。l 上海战略发展机遇。l F1机遇。l 区域经济机遇。2.4.2 机遇1:国际汽车城机遇国际汽车城的定位为嘉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是嘉定未来发展的最关键动力。近年来的相关重大投资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l 国际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1、汽车生产地区选择性增强2、汽车产业兼并趋势增强3、国际汽车产业将迎来第三次转移4、技术成为了汽车产业的核心内容l 国际汽车城定位对嘉定的影响:1、构筑嘉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嘉定在打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大框架下,

11、必须充分培育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国际汽车城的定位正好提供了契机。2、推动嘉定产业升级和产业经济的增长参见上海国际汽车城与各相关产业融合渗透示意图,相关资料显示,汽车产业在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中都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并最终推进各相关产业的升级。3、推动嘉定区产业重心北移从汽车城的产业用地布局来看,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拓展空间在北部,而商贸、娱乐、生活等发展空间在南部,这一布局也有利于汽车城结合交通走廊的建设向外进行扩展和辐射,从而导致嘉定区整体产业发展重心的北移。4、推动长三角“汽车生产走廊”的形成上海国际汽车城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确立核心地位,成为汽车发展的产业高地,利用整体发展优势向世界级汽车

12、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5培育嘉定的汽车文化籍此可广泛拓展汽车城的外延内涵,为嘉定未来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想象空间。国际汽车城对嘉定核心竞争力影响表上海国际汽车城与各相关产业融合渗透示意图2.4.3 机遇2:长江经济带机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长江经济带正逐步从沪宁单一的发展轴向多轴时代迈进,嘉定将彻底摆脱切向区位获得中心区位,同时将进一步提升嘉定作为汽车产业核心高地的地位、大大拓宽对外辐射面。从各主要城市发展方向分析,已经开始呈现明显的向长江发展的趋势。长江沿江开发区星罗棋布。江苏省更是于今年六月提出了沿江大开发的战略,推广和再造“昆山模式”。目前有数据统计的上海至南京长江沿岸44个开发区的总规划

13、规模达到了1261平方公里。长江沿江经济带的嘉定未来将获得的“黄金三角”区位 嘉定所受三大发展区位影响图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成长雏形已经形成。经济带内将依托大交通设施实现多轴线发展格局,未来将主要形成沪宁、江南和江北三条主要的发展轴。长江经济带将在发展区位、产业定位和空间格局上对嘉定带来较大的影响。从现状分析,嘉定主要受到三大影响区的影响:上海中心城直接辐射影响区、沪宁发展轴影响区和江南发展轴影响区。长期以来,主要是前两个影响区产生了较大的作用。因此,嘉定全区的发展并不平衡,同时,嘉定新城正处于目前的三大影响区之外,似乎可以用来解释城市首位度较低以及区级工业区发展薄弱的问题。伴随着传统沪宁经济发

14、展轴向多轴发展的长江经济带的转型,三大影响区的范围和力度将进一步增强,不仅使嘉定全区处于三大影响圈的汇集区,还使嘉定新城反而获得了三区交汇的有力地位,具备了地区型中心区位,从而彻底摆脱了相对沪宁发展轴的切向区位。在大交通构架完全建立以后,嘉定将获得上海市西北黄金三角区位优势。2.4.4 机遇3:上海构建世界级国际大都市战略机遇随着上海构建世界级国际大都市发展框架,上海的战略重心从中心城逐步向整个市域扩散。嘉定地处沪苏经济密集地区的核心,将从中获得历史性的全新定位,同时可能比其他郊区获得更多的有利条件。上海正在以世界级国际大都市为发展目标。上海需要在市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思考未来大都市区空间与功能

15、的重构。2.4.4.1 “多心多核”世界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理念伦敦都市圈空间结构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心城的功能有向外疏解的需求,在中心城内部分解为多个中心,而在区域则形成多个核心城市,共同承担整体功能。 “多心”简单理解就是指市区内部的以商务、零售业为主的都市副中心。 “多核”就是指在大都市郊区形成的分担中心城市某种重要功能、服务周边若干个新城和城镇、具备一定规模的中高档商务与公共设施的核心城市。在郊区建设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具有地区的社会经济独立性,与中心城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工。城市逐渐从单一核心转变为多核心的空间结构。2.4.4.2 上海都市圈发展战略构想嘉定在谋取全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16、,上海也正在谋划全市范围的战略发展构想。规划设想上海未来将形成“多心多核、有机圈层”的发展格局,在郊区主要形成滨江沿海发展轴和西部城镇和产业发展轴,在两轴上形成若干50-80万城市人口的区域核心城市。上海全市的战略发展构想将赋予嘉定全新的发展定位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在目前上海启动郊区发展战略、构建郊区“绿色商务走廊”的时候,嘉定作为市郊的“排头兵”将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并从中获得较大的发展机遇。2.4.5 机遇4:F1机遇F1赛车场是嘉定未来的闪亮“名片”。但作为主办地,嘉定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化解巨大的投资与维护压力并从中获益,并成为嘉定新城发展的持续动力是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规划通

17、过对欧洲、马来西亚雪邦以及日本的玲鹿赛场的分析,提出举办F1赛事,可能对嘉定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l F1赛场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1、F1比赛时期,极大促进当地的消费,带来了丰厚税收。2、带动周边城镇发展。受F1的影响,服务业呈现越靠近赛场越集中的趋势,并且有在发展状况越好的城镇分布越密集的特点,由此将带动嘉定新城、安亭甚至南翔的跨越式发展。同时,F1配套区(2.8平方公里)已有筹备开展赛马等相关的大吸引力的竞技体育活动和建设顶级宾馆等设想,核心辐射源的加强,将导致F1的延伸服务需求大量增加,同时也将F1欧洲各赛段影响范围图的配套服务等功能完全的推向了嘉定,将为嘉定新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3

18、、有力促进汽车文化的形成。围绕F1形成的以汽车竞技、文化、旅游、消费等为主导内容的消费产业和服务产业,将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而有别于上海中心城区所提供的服务与消费。4、改善当地的交通和市政设施状况。也为这一地区未来的城市发展和建设创造了前期条件。5、与其他汽车产业形成有力的互动。6、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独特的地区旅游特色,并带动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传承,并赋予其时代的意义。F1对承办地影响分析图1997年欧洲F1各赛段经济指标表ll F1赛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1、投资风险巨大。从F1本身的分配机制而言,FOA拥有了绝大部分的利润,单靠剩余的利润F1是无法维系自身的发展和建设的,地方政府也无可能从这里获

19、取直接的利润。2、设施维护成本高。应付短期高峰交通流和人流的基础设施需要地方投入极大的资金和精力加以维护。3、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碰撞。嘉定是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文化底蕴丰厚,在与F1所带来的时尚文化、西方文化的撞击中,寻找相互融合的契合点,是形成嘉定独特汽车文化氛围的关键。l 对嘉定区域空间带来的影响1、促进嘉定新城的发展重心南移。2、推动周边土地使用性质转变、提升。银石赛道周边的商机集聚:l 嘉定扬长避短的应对策略嘉定需要积极化解F1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捕捉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积极创造达到目标所必需的条件。从目前情况分析,嘉定已经具备的条件有:1、 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2、 坚实的汽车制造

20、业基础。嘉定需要积极创造的条件:1、坚定长期举办F1的观念,实现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F1赛车场之一的目标。2、完善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3、借助F1、汽车城及相关活动培育富有魅力的汽车文化。4、形成特色旅游基地。5、加大对嘉定及汽车城的宣传力度利用F1搭建的平台,扩大招商引资的层面。6、提升传统文化内涵并注入时代意义。培育对外来观众具有吸引力的商品,并积极促成产业化,扩大品牌效应。l 几种发展可能如果以上多种条件都能实现,嘉定将充分把握住F1带来的优势,成为整个世界的赛车中心地之一,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是全方位的;部分条件形成,嘉定可以形成整个区域内的消费及汽车旅游中心,对于三产的拉动

21、作用极大,利益的增长将随着比赛年限的增加而递增,影响范围逐步扩展;多种条件均无法顺利实现,嘉定将无法利用F1带来的附加效应,同时前期投入资金无法有效的回收,进入恶性循环。l 对于未来的思考1、对于尚未真正进入汽车时代以及本身并无太多汽车文化积淀的嘉定需要多久才能形成真正的汽车文化? 2、嘉定F1的吸引范围究竟有多大?3、嘉定F1赛车场带动的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本土的消费承受能力能否相适应?2.4.6 机遇5:区域经济机遇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及嘉定自身的优势为嘉定提供了发展区域性公共活动中心的机遇。以昆山为代表的周边地区正逐步成为超规模发展的制造业中心,城市呈现单业发展的趋势,第三产业的层次有待

22、提高。这一地区的商务、会展、休闲、娱乐等功能以及中高档居住功能的需求逐步增大,目前都基本依托上海中心城。随着汽车时代的邻近、产业嘉定周边广阔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工人苏州市属地化发展以及城市消费能力的提高,区域特色性、商务型、中高档型的商业文化消费需求空间很大。嘉定拥有传统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汽车文化融合地优势,同时拥有为F1赛事配套强大的交通集散能力,应当把握发展区域性商务、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公共活动中心的机遇。3 应对战略3.1 宏观战略区域战略:以大区域的眼光看待嘉定的发展,以长期战略的眼光明确嘉定的未来定位。未来的嘉定必然在包括昆山、太仓、宝山等广阔区域内获得更大的发展。整体战略:以全区

23、整体化发展替代长期以来的乡村发展体系。在全区的范围内构筑以嘉定新城为核心的四大功能板块,实现整体驱动。重点战略:以超常规集中发展替代零打碎敲的分散发展。强调突出重点、科学有序、持续健康。创新战略:通过创新机制,以先进措施来科学疏导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综合战略:以综合发展观念综合看待汽车产业、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并推动形成合力发展。3.2 中观措施1、构筑全方位的周边地区交通联系网络。为嘉定的区域发展战略奠定基础。2、集中力量建设嘉定新城。这是提高整个地区竞争力的核心举措之一,关系到嘉定整体城镇化发展全局。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比拼商务成本、土地资源规模,更比拼地区的吸引力和宜居度。简单概括

24、就是摈弃“居住城”的单一模式,将商业消费、文化消费、休闲消费、生态绿化提高到核心地位,充分安排合理的都市开敞空间、生态空间和公共空间。3、积极利用F1带来的机遇。以此推动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新城建设和汽车文化的培育,积极塑造城市特色。4、以适应未来发展的区域功能为主导的空间体系替代传统的城镇体系。5、以城市式现代化基础设施替代传统的郊区乡村基础设施。6、以可持续发展为始终坚持的战略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培育和战略发展地区的宏观调控。7、以“以新带老”的全新理念替代一般的见缝插针式旧区改造模式。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公共空间的增加、人口的合理疏解、城市风貌的改善,使得包括嘉定老城在内的文化旧城逐步恢复

25、魅力,以推动嘉定未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8、通过创新机制科学降低软环境商务成本。包括服务机制、投资开发效率、产业链培育等。4 目标定位4.1 上海的视野战略重点谋取地位中心城中国经济中心、特大城市整个市域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国际城市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国际大都市上海在长三角中的地位:单位上海市域长三角比重()人口万人1327.14822816.1 面积平方公里6340996986.4 GDP亿元495117696.8828.0 工业总产值亿元765724131.7431.7 上海不同时期战略重点区域关系:4.2 嘉定的视野战略重点谋取地位嘉定新城、安亭上海的卫星城嘉定全区上海市郊西北地区的

26、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五大产业基地之一长江三角洲嘉、宝、昆、太地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域性核心城市嘉定在嘉、宝、昆、太地区的地位:嘉定四地区比重()人口万人5124021.3面积平方公里463263217.6GDP亿元21686225.1嘉定新城应成为区域性核心城市的空间载体,是上海地区城市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其他地区应成为新城的产业联动区和功能组合区。直接辐射宝山、昆山、太仓甚至包括崇明西部地区。嘉定不同时期战略重点区域关系:4.3 正在研究中的上海空间战略上海郊区未来将可能形成六大区域经济发展板块,嘉定新城将成为上海市域内嘉宝板块的区域核心城市,并辐射联动昆山、太仓等地区,形成自立式的

27、子城市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近期将重点发展嘉定、松江、临港三大板块,并将分别围绕各自的区域核心城市形成自立式的簇团状子城市圈。正在研究中的上海空间战略图嘉定板块又是这近期重点发展的三大区域发展板块中成熟度最高、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并将最先形成的地区。嘉定板块应当成为上海实施郊区发展战略的示范区域。4.4 目标定位l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域性核心城市具有持续增长能力、集聚力和人文魅力的现代化城市,并在未来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区域核心城市。l 具有高科技水准和综合辐射功能的枢纽型、现代化城市l 中国最重要的汽车商贸中心和汽车文化中心之一l 区域性公共活动中心l 上海郊区发展战略的示范区此

28、外,嘉定还是上海市五大产业基地之一和上海主要的休闲旅游度假地之一。嘉定战略定位区域图解嘉定在未来上海旅游版图中的位置5 规划规模5.1 人口规模预测5.1.1 现状根据五普资料,以一年常住人口为实际居住人口,嘉定现状实际居住人口70万,其中城镇人口40.5万,城市化水平58。5.1.2 不同方式预测结果l 既有规划:2020年,85万人,城市化水平70。l 宏观分析角度:100-130万人,城市化水平90-95左右。l 用地规模反推:极限城镇人口133万,总人口140万。l 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平衡人口:100万总人口。5.1.3 结论远景总人口100-120万人,城镇实际居住人口100万人左右,

29、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5.1.4 远景城镇人口构成分析远景城镇人口中,一部分为通过提高本地实际居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得到,一部分为吸纳上海新增加的人口,其余部分为吸纳中心城区的人口。从而真正体现区域核心城市的作用。具体分析:本地实际居住人口:70万,城镇人口从40.5万提高到6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从58提高到85。吸纳全市新增加的以及中心城区疏解的城市人口40万人左右。5.1.5 城镇人口分布预测嘉定核心城市:50万人左右。安亭次级城市:15万人左右。南部地区(上海中心城直接辐射区):30万人左右。其他小城镇:5万人左右。5.2 用地规模预测5.2.1 现状现状嘉定城镇建设用地总计105平方公

30、里,其中真新新村街道以外为100平方公里,现状工业仓储用地比重占四成以上。5.2.2 预测方法l 既有规划: 2020年地方城市建设用地86-107平方公里。l 极限角度预测:总城市建设用地250平方公里,其中地方城镇建设用地200平方公里。l 效率角度预测: 地方城镇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左右。5.2.3 结论规划地方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达到150平方公里左右,加上全市性城市建设用地,嘉定全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左右。如果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高于产出效率的提高,那么嘉定有可能先达到200平方公里地方城镇建设规模的极限和250平方公里的建设总规模极限。达到极限后,随着效率的提高、产

31、业结构的优化,用地的集约化,地方城镇建设规模可能缩减。6 空间布局6.1 区域规划6.1.1 布局原则1、 以效率观念加强区域用地集约度。2、 以上海全市战略角度推进建设具有独特魅力的区域核心城市。3、 以区域环境和建设风貌要求控制和形成不同的开发强度区。4、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储备未来发展用地。6.1.2 构建多通道的对外交通联系网络未来嘉定与上海中心城和苏南地区将形成市域快速铁、城际快速铁、高速铁路(磁悬浮)等多方式快速客运联系通道。城际轨道交通联系图嘉定与周边地区应构建多通道、多方式的轨道交通联系。参照城际轨道交通联系图,上海市域R3线应在安亭地区与苏锡常地区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相衔接,形成城

32、际轨道交通。规划同时建议江南铁路未来可部分作为城际客运轨道交通线使用。规划建议未来崇明城桥、嘉定新城、安亭之间应建立轨道交通联系,远景考虑上海各大区域核心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右图:嘉定在未来上海主要公路网和铁路网中的区位。6.1.3 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区域空间体系l 未来区域空间发展趋势:1、国际汽车城的发展推动嘉定区制造业北移。2、嘉定、安亭、南翔江桥将构筑第三产业“金三角”。3、F1可能推动商务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在附近集聚,推动嘉定新城发展重心南移。4、形成不同产业定位和服务对象的全新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而取代以等级划分为主、功能相似的原体系。5、形成以功能为主导的区域板块联动趋势,打破传

33、统的以规模等级为先导的郊区乡村式城镇体系。l 形成四大主要用地类型:1、结合大型森林绿地建设的新城。2、结合现有主要城镇空间战略布局概念图设置生活组团及服务中心的紧凑型工业团地。3、地处中心城直接影响范围的南部综合产业用地。4、战略区用地。具体参见嘉定空间战略布局概念图。l 构筑四大区域发展板块:区域发展板块分布图1、 中部板块:嘉定新城2、 西部板块:上海国际汽车城3、 北部板块:先进制造业基地4、 南部板块:第三产业综合发展区l 区域发展板块定位1、中部板块嘉定新城规划范围:东至嘉定宝山区界,南至蕴藻浜,西至嘉松公路,北至宝钱公路,规划地域面积约16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该区域是嘉定建设区

34、域核心城市的空间载体,也是嘉定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生活服务以及汽车文化为主要功能,将建成具有高科技水准、综合辐射功能、枢纽型的现代化城市。是各发展板块中的核心板块,并直接联动辐射北部板块。2、西部板块上海国际汽车城规划范围:东至嘉松公路,南至沪宁高速公路,西至嘉定、昆山边界,北至嘉定、太仓边界,规划地域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该区域是嘉定建设面向亚太地区和全国汽车制造业和商贸中心的空间载体,以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汽车商贸、博览、研发等为主要功能,将建成国家级汽车产业高地,以及极具特色的现代化的安亭新镇。西部板块向东将与中部板块形成汽车文化发展走廊;向北将与北部板块形成现代化

35、工业产业带。3、北部板块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范围:东至沪太路,南至宝钱公路,西至盐铁塘,北至嘉定、太仓边界,规划地域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该区域是嘉定发挥长江经济带与上海联动的枢纽功能的空间载体,也是嘉定实现全区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要功能,将建成国家出口加工区,融科技、研发、环保、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新区。该区域的生活配套主要依托嘉定新城的菊园新区。4、南部板块第三产业综合发展区规划范围:包括南翔、江桥、真新地区,规划地域面积约8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该区域是嘉定接受上海中心城直接辐射、大力推进“退二进三”、集聚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载体,以生活服务、现代物流、专

36、业性市场为主要功能,将建成上海市级流通商贸专业中心,以及若干综合性、生态型居住新区。在中部板块和北部板块的东部以及南部板块的西部构建走廊式的战略发展储备区。战略发展储备区由低密度、低强度、高绿地率的旷地型建设用地和大规模的生态用地以及战略储备地构成。这是嘉定区实现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保障,是提升全区生活生产基本环境、优化区域建设面貌的关键地区。嘉定区土地利用总体布局示意图6.1.4 城镇体系以区域功能的全区整体配置替代传统的局部城市化城镇体系。构建核心城市区域板块的全新城镇体系。核心城市:嘉定。区域板块:每个区域板块中形成不同的城镇格局:西部板块:形成安亭、外冈一主一副的城镇格局。

37、南部板块:形成南翔、江桥的一主一副的城镇格局。另外,真新新村街道作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北部板块:形成依托核心城市向心发展的组团式小城镇带格局。此外,在各大板块的战略区内形成网络型小城镇格局,实现乡村城市化。6.1.5 中心体系分为综合型、专业型两大类型。l 综合型中心分为两个等级:1、区域核心城市中心: 以F1东部辐射区为核心、未来嘉定核心城市的主中心。2、地区中心(2个): 嘉定老城和南翔。l 专业型中心(2个):1、安亭汽车商贸中心面向全国。2、江桥真新市级商贸流通中心面向全市和长江三角洲。6.1.6 强度控制形成三大类型的强度开发控制区:l 中、高强度控制区:工业团地、居住区、商业区l

38、中、低强度控制区:旷地l 生态型控制区:战略区集合各大发展板块的集中城市化地区形成四大紧凑型建设板块,各板块间由旷地与生态区有机分隔。强度控制示意:6.1.7 工业产业布局构筑西北半环形工业产业带。由西南向东北分别安排设置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园区、汽车城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和嘉定市级工业区。相应用地规划规模应达到的工业经济发展目标:6.1.8 综合交通构建以现代城市化干道为代表的城市式基础设施未来嘉定与上海中心城、青松、宝山、崇明、太仓、昆山六大方位均形成多通道、多方式的交通联系。l 总体结构为长江经济带向多轴向发展作好准备。包括江南铁路和规划中的江南高速公路与嘉定的衔接,嘉定区的东北角应为建设高

39、速公路交通枢纽做好准备。整合郊环线、江南铁路、高压走廊在嘉定区域内部的走向,形成综合型道路市政通廊。l 公路系统构建宝钱公路、浏翔公路、宝安公路、嘉松公路、胜辛路构成的区域“中”字型网。以城市式主干道路为建设标准。同时作为嘉定区域最重要的地面景观大道。预留区域性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用地。l 铁路与轨道交通规划优化江南铁路的走向,与郊环线、高压走廊形成综合走廊。规划建议将江南铁路承担部分客运功能。6.1.9 周边区域空间规划发展趋势下图为整合了周边地区的规划和本次嘉定区战略规划后,整体空间发展趋势的反映。规划本身是反映地方发展要求的直观工具,从图中可以看到,嘉、宝、昆、太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

40、,一方面,嘉定加大了制造业基地的规模,与昆太形成超大型的整体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嘉定新城应抓住F1等重大历史机遇,争取以独特的吸引力、强大的集聚力、持续的创新力取得区域核心城市的地位。6.2 嘉定新城6.2.1 功能结构规划范围扩大到由宝钱公路、浏翔公路、嘉松公路、蕰藻浜围合的地区,规划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左右。总体上分为绕城森林和集中城市建设区两部分。l 绕城森林高度公共开敞空间。自然与文化、休闲、教育、研发、体育等设施充分结合。展现未来嘉定独特的城市魅力,同时将北部、西部城镇区连成整体。l 中央商务走廊地处胜辛路和F1赛场之间。充分发挥贴近F1与绕城森林的区位优势,形成环境优美的区域中央商

41、务走廊。l 新城北部板块中央商务走廊东侧、目前的郊区环线北侧。依托老城发展成宜居文化城市。其中菊园新区作为北部工业园区的生活服务区。l 新城南部板块中央商务走廊东侧、目前的郊区环线南侧。依托F1与马陆地区,建设现代居住和高科技产业新城区。6.2.2 老城恢复计划l 以新带老的创新机制;l 短期内只拆不建;更新建筑以中低密度、公共性、生态型为基本原则;l 将原先紧贴绕城河的主干道改成更外侧的方格网络,为老城“松绑”。 (见下图)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F1国外经验,嘉定历史文化积淀将为地区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推动力。6.2.3 建设步骤研究l 开发潜力分析根据不同的现状土地利用状况,规划将嘉定

42、新城的规划用地划分为:拓展区、整合区、提升区、恢复区、保存区和战略区六大类。拓展区:现状多为农村用地,近期启动成本最低。整合区:现状建成区与开发区混杂,需要通过整合发展,并形成新的整体性的发展功能。提升区:现状基本为城市建设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部分城市功能有战略调整和提升的可能。恢复区:特指嘉定老镇区,旨在恢复传承历史文化特色。保存区:现状基本为城市建设区,其用地性质在未来基本维持不变。战略区:预留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空间。l 建设时序建议根据开发潜力以及发展趋势,规划提出了五个发展时序:时序1:F1赛场地区。时序2:F1赛场东部带动区以及菊园地区。时序3:中央商务走廊完全建成;老城得到恢复;大

43、部分新城地区建成。时序4:南块沪嘉高速公路东侧基本建成。时序5:战略区建设。6.2.4 绕城森林建设模式研究作为综合型城市生态区的绕城森林,以生态公园、森林为主体,集文化、休闲、教育、研发、体育为一身,是嘉定新城未来的建设亮点和特色。由于涉及范围较广、时间较长,规划提出了建设模式:图一:现状土地利用状况。大部分尚未开发,黄色地块为已建设地块,以工业和住宅为主。图二:近期建设策略。绿地的渗透,一方面启动标志型大型生态区,一方面贴近现有建设用地进行生态建设,既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又有效控制现有建设用地的扩张。图三:中期建设策略。进一步增加生态用地规模,同时努力形成连通新城内外的绿化通廊,文化以及研发

44、等生态型公共设施适量增加。图一 图二 图三6.3 西部板块正在编制中的国际汽车城北部拓展区规划已由市府批准实施的安亭国际汽车城规划西部板块具有汽车产业的深厚历史渊源,是我国轿车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其中,安亭镇雄踞上海西大门,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和洋山深水港遥相呼应,是通向长江三角洲经济腹地的咽喉要地。已经由市府批准实施的上海国际汽车城规划占地68平方公里,是上海西部集汽车贸易、研发、制造、物流、服务、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前期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约为100亿元人民币,最终包括贸易区、研发区等招商引资、安亭新镇开发、新建同济汽车学院和上海国际赛车场在内的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500亿元人民

45、币。其中上海国际汽车城研发区规划占地2.63平方公里,将吸引国内外汽车技术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及汽车型式认证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入驻,集聚全球汽车科技精英人才,从事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上海国际汽车城贸易区规划占地4.8平方公里,包括汽车贸易区、展示博览区、物流配套区、都市服务区和汽车文化旅游区。将成为国际著名汽车厂商的营销总部、代理机构和跨国采购中心、多位一体的品牌专卖店,并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汽车贸易的核心市场和重要集散地。随着建设的推进,国际汽车城正积极向北拓展,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原汽车城规划中在土地利用整合、道路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尚待深入解决的问题,并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