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PPT(最新)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05852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PPT(最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PPT(最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PPT(最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PPT(最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PPT(最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PPT(最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PPT(最新)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进展情况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一、“十一五”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研究二、“十一五”参评机构概况三、下一步工作设想,第一部分“十一五”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理国内外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原则“十一五”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一)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理,理论依据:系统论 系统论观点认为:科研机构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独立的微系统,不断地有信息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 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就是微系统的输人参数,研究成果及其对社会创造的效益就是微系统的输出参数,研究潜力,在输入系统中,劳动者(科学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劳动资料(仪器、

2、设备、材料)、经费、信息、组织管理等,构成了科研机构科学研究的潜在能力,研究实绩,在输出系统中,人才、研究成果及其物化后所取得的效益是研究能力的现实反映,构成了科研机构科学研究的现实能力,结论,研究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研究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包括潜力和实绩两个方面人才(劳动者)、财物(劳动资料)、信息(劳动对象)三大要素构成了研究开发的潜在能力;成果,人才、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三大要素构成了研究的现实能力潜力是研究生产力研究素质内涵的表达;后者是研究能力内涵的表达,是前者的具体体现。以上结论为研究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国内外科研机构能力评估,科研机构评估起源 20

3、世纪60年代中期 美国科研机构评估核心 适合评估目的的指标体系科研机构评估目的 分配经费;以评促建,国外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美国 对科研单位和大学科研能力评估较早的国家,它 利用民间团体来进行评估,采用的方法多是利用 专家打分评定方法进行,所设指标较少,一般5 10个 以经费数量为重点,对4M指标(即人力manpower 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经费money)进行 评价,国外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德国 1957年成立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科学政策的咨询机构,也是德国科学评估的权威机构。评估委员会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结构、效率、财政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权威

4、性的意见和建议。,国外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德国的评估指标科研计划,通过承担委托研究项目所获取的科研经费出版物、组织学术会议科研人员的质量保证,规定的科研人员的数量尽可能占科研人员总数的科技合作,与国内外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 科研成果应用(技术转让能力),如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国外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日本评估指标主要参数是:(1)研究机构历年的研究经费;(2)研究机构研究经费的分项支出;(3)研究机构不同类别的经费;(4)研究机构历年的研究人数;(5)研究机构各类专业研究人员数;,国内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最早提出:1982年最早研究成果:198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科研处最早开展评

5、估工作:1991年,中华医学会科研管理学会评估目的:以评促建,国内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86年医科大学科研处提出“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研究所评价方法,以课题、成果、效益、人才等为一级指标,下设16个二级指标,权重和为100的指标体系 1991年中华医学会科研管理学会在此基础上,采用投入活动产出评估模型,对全国505个省级以上医学科研机构进行了第一次评估,国内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中国科学院 从1992年院开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一套研究所评价的基本体系和评价方法。从2001年开始,对下属各个研究所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和科研队伍进行每年一度的评

6、估管理 中科院沈阳分院提出了四个一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对研究所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国内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航天部628所 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航天部系统投标项目的研究所进行综合能力评估,效果较好,但是针对工科不适于农业,国内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农业部门 1989年江苏农科院牵头开展了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估研究,确定23个指标 1992年农业部对23个指标进行修订,对全国1232个农业研究所进行了评估,评出100强,国内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农业部门 1996年农业部利用农业部科技与专利开发服务中心研制的三级20个指标的评估体系对全国1120个农业研究所进行评估,评出了1

7、00强 2006年农业部利用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研制的三级22个指标的评估体系对全国1078个农业研究所进行评估,国内科研机构能力评估概述,农业部门 中国农科院信息所2003年开展“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的研究课题,提出层次分析法,并于2005年利用STS统计报告中的全国农业科研机构数据进行了评估 排名前50位的农业科研机构中,有35个是农业部部属研究所,其中有28个单位是中国农科院属机构,小结,方法论:系统科学原理、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模糊数学所采用的模式是投入活动产出模式指标的多少根据工作量的程度来定,(三)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有十余条,如科学

8、性、可行性、可测性、可量化性、层次性、外向效果性、方向性、可信性、相互独立性等等 但科学性、可量化性和可行性是我们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的最重要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对科研机构的评估,一般是以其科研创新能力与水平为核心,从总体目标出发来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但由于农业科研机构所涉及的专业学科较多,机构性质多样化,因此,对评估指标的设定要考虑到其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所设各个指标既有不同的作用,又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群体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标的确立要有确切的科学含义和代表性 主要指标必须充分体现评估目标内涵和要求 评估的对象是独立研究所,管理上所长负责,经济上独立核算

9、,业务上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多数是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其社会职能是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导向性原则,评估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自始至终贯彻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科技工作方针、政策 要有能反映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机构自我创新能力的指标,又要有主动为农业经济建设服务的指标,4.可量化原则,评估中的“估”字,一般是指用数量去估价,质量数量化的方法是评估中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指标的可量化性并尽可能使其定量化,以减少评估中的主观随意性并提高可比性 但是,研究劳动属脑力劳动,科技成果则带有精神产品的性质,对这类劳动及其产品进行量化评价有相当难度

10、,往往只能做到近似,5.可比性原则,质的一致是可比的前提,评估研究所在量上的差异首先要考虑它们质的一致性,指标必须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共同属性 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从其所从事的研究性质看,绝大多数为应用与发展研究结合型 差别是永远存在,评估是以承认差别为前提的,而且评估的目的就是要评出差别,对差别进行分析,区别对待,分类指导,6.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要简明扼要,项目不宜过多,指标要有切实可行的量化方法 实实在在地能采集到。只要平时科技统计工作有一定基础的单位,都能取得比较准确的数据,(四)“十一五”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综合的、体系研究能力构成要素及其指标,依照一定的内涵关系联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的结

11、构和功能的指标群,指标体系构思,我们根据指标体系的设计原理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投入活动产出模型,经过专家咨询,构思设计出新的农业科研机构研究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由两大系列、六大构成要素,二十二个指标构成的,并给分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从而,为评估指标的度量提供了依据,指标体系构成,两个系列: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六大构成要素:科技队伍、研究条件和科技活动3个要素构成研究的潜在能力 科技成果、人才培养、科技效益3个要素构成研究的实际能力,指标体系构架,科技队伍(个):科技活动人员数、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硕士学位及以上人员比例研究条件(个):人均财政补助、人均科研项目经费、人均 课题经费、人均仪

12、器设备金额、科研条件科技活动(个):课题活动人员比例、承担研究课题指数 学术交流活动成 果(个):人均鉴定成果分、人均获奖成果分、人均 论文分、获准知识产权、获准专有证书人才培养(个):有重大贡献人数、培养研究生数、学术带 头人数效 益(个):单位投入社会经济效益、科技服务 人均技术性收入,标准值确定,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标准值确定办法:合情:(中央、省、地,满足大多数)合理:(分类要符合科技活动的规律)能级:(得分有差别)有合格分和加分,特点,度量潜力三要素的指标个,度量实绩三要素的指标个 第一,指标的选择,既注意了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表达研究能力,又充分体现了农业科研机构的特点、性质以及当前科

13、技体制改革的精神,因此尚能较为准确地表达农业科研机构研究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概念、性质和内涵 第二,采用了绝对量化指标、相对量化指标等多种统计指标,从而增强了指标体系的可比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第二部分“十一五”参评估机构概况,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十一五”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效,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机构,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机构,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机构,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技队伍,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技队伍,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技队伍,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技队伍,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技经费,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研条件,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研课题,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研课题,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研成果,参评

14、估机构主要数据人才培养,参评估机构主要数据科技服务,“十一五”农业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效,成效一:公益性地位得到确认 财政全额拨款单位:854个,80.72%差额拨款单位:157个,14.84%自收自支单位:47个,4.44%,“十一五”农业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效,成效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大幅增长 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全国平均 比例达到31.8%,比“十五”期间的23.4%提高了8.8%,“十一五”农业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效,成效三:从业人员知识层次大幅提升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全国平均 比例为19%,比“十五”期间的8.37%提高了10.63%,“十一五”农业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效,成效四:人均获得

15、财政拨款大幅增长 年人均财政拨款收入全国平均为4.62万元,比“十五”期间的2.25万元增加了2.37万元,增长了1.05倍,“十一五”农业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效,成效五:人均仪器设备大幅增长 年人均仪器设备金额全国平均为13.01万元,比“十五”期间的8.48万元增加了4.53万元,增长了53.42%,“十一五”农业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效,成效六:人均科研项目经费大幅增长 年人均科研项目经费全国平均为8.55万元,比“十五”期间的4.72万元增加了3.83万元,“十一五”农业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效,成效七:课题活动人员比例仍在增长 参与课题研究人员全国平均比例为63.83%,“十五”期间全国平均比例为61.2%,略有增长,“十一五”农业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效,成效八:科技服务工作扎实有效 累计培训农技人员88万人次,农民350万人次 开展科技服务中累计投入各类经费23.33亿元,平均每个科研机构每年投入44.09万元,小结,达到了摸清底数的目的 改进管理,以评促建的目的有待深化,第三部分下一步工作设想,开展科技管理知识和技能大培训目标:培训1000人左右培训范围:地市级以上科研机构科技管理一线人员培训内容:科研项目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档 案管理、科技项目规划及申报书编制等,第三部分下一步工作设想,继续开展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研究 评什么?怎么评?如何用?,请提宝贵意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