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2381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2011年第5期(总第196期)学习与探索Study&ExplorationNo.5,2011Seria1.No.196?经济学理论与思潮新探索?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毛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学刊杂志社,杭州310075)摘要:从经济思想史来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引起经济学家的足够重视.基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经济转型升级可以定义为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跨越式经济发展.借助于演化经济学,可以从企业,产业,空间和制度四个层面来讨论经济转型升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构建技术创新类型与技术创新主体相适应的区域创新系统和利用经济全球一体化加快技

2、术创新步伐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两个关键点.关键词: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演化经济;创新系统中图分类号:F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1)0501460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正如吴敬琏(2008)所指出,在这一高速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经济社会生活的现象层面上看,一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是社会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为腐败和贫富差距扩大1.从宏观经济的深层结构看存在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内部失衡的主要表现是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外部失衡则表现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导致巨额外汇储备.正是由于上述问题

3、的存在,学术界出现了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否还能持续的担忧.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如何通过经济转型升级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被提到日程上来.一,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实质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引起经济学家的足够重视.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理论的发展依赖于当时经济发展的状况,并且同任何理论一样,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但我们也需要看到,由于研究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一国财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是无法回避的.在对现有经济理论的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有必要对什么是经济转型升级进行理论剖析.当前,对经

4、济转型升级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且通常将经济转型升级等同于产业结构升级.应该说经济转型升级首先应当属于经济发展的范畴,但却不是简单的经济发展.正如亚当?收稿日期:2011043O作者简介:毛伟(1977一),男,浙江杭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经济理论研究.?146?斯密分析的那样,如果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准并结合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经济部门的变化过程,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果将亚当?斯密所称的制造业和商业社会简称为工业社会,那么这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在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是明显存在的.以蒸气机,电力,计算机运用为标志,就可以明显地将工业社会划分为三个不同

5、的阶段.基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有必要区分阶段内的经济发展和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跳跃的经济发展,而后者我们可称其为经济转型升级.也就是说,经济转型升级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跨越式的经济发展.二,经济转型升级理论的四个层面由于新古典经济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资源配置和市场机制的研究,技术进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外生变量的形式出现在主流经济学中.而对于任何一个试图研究长期经济发展机制的经济学家来说技术进步都是无法回避的.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是促使社会形态发生转变的动力,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技术进步.熊彼特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成为创新理论的开创者.进入20世纪70年

6、代之后,对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研究出现了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引入技术进步,也就是所谓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而另一条路径上的经济学家则主张彻底推翻新古典经济体系,运用生物学中有关生物基因突变,选择和遗传等概念来研究经济发展,这就是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强调,新古典经济学不仅理论假设脱离实际,而且边际方法和均衡思想使其局限于静态问题的研究.而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不仅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资源创造问题.因此,演化经济学认为应该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借助生物学方法分析技术创新,选择和扩散所引起的经济演化.借助于演化经济学,可以从企业,产业,空间和制度四个层面来讨论技术

7、进步和经济转型升级.(一)企业层面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简化为一个投入产出函数,企业家的任务仅仅是利润最大化.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的发表激发了经济学家对什么是企业的思考,他指出建立一个企业是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也就是当企业运营的管理成本小于市场交易的交易成本时,企业便出现了.Alchian和Demsetz(1972)认为科斯没有详细说明管理资源的成本相对于通过市场交易来配置资源的成本更低的条件,并且在他们看来这一重要条件就是有效的产权安排.张五常(1984)给出的解释尤其简明,即企业只是雇佣契约对买卖契约的替代.1.企业创新的困难如果将企业的创新看成一种投资决策,

8、那么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非常明显.这种创造过程需要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进行艰苦的脑力劳动,因而蕴涵着失败的危险.在演化经济学家看来,创新类似于生物的基因突变,而大家知道突变既可以产生品种改良,也能造成畸形.企业创新的困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创新的制度安排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通过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来研发新技术都是无效率的.2.企业创新的动力尽管创新是非常困难的,但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创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背后一定有某种机制在起作用.不难发现,这种机制就是竞争,包括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企业内部不同研发团队的竞争.在演化经济学的构建中,竞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古典经济学假定行为人是

9、完全理性的,在这个前提下企业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生产安排而找到使其利润最大化的那一个生产安排.而演化经济学的分析则表明:即使企业只是有限理性并且仅能判断利润是否为正,只要存在竞争,优胜劣汰后只有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生产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不难看出,演化经济学以企业有限理性和竞争为基础的分析更接近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形.但人是具有智慧的生物,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等同于生物种群的发展是不正确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里天即为自然环境,表明生物进化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进行的.人类社会发展与生物进化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不仅要面对自然环境的选择,更要面对社会环境的选择,人与人之

10、间竞争与社会环境变动之间是互动的.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某一产业内的优胜劣汰机制会使那些拥有好的惯例的企业得以发展,但同时也会导致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创新会降低企业创新的动力,这一负反馈机制将使创新活动量趋向于减少.(二)产业层面,演化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内的企业创新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整个产业创新演变过程,而对产业结构的演变涉及不多.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有必要从创新的角度对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分析.不同产业间的关系比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总的来说产业之间关系有相互竞争也有相互依赖,不同产业共同组成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相互竞争产业间的关系,表现为新产业的发展和旧

11、产业的退出.这与企业的演化理论在原理上相同,只需将产业看成一个大企业即可,而对于相互依赖的产业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产业经济学家将整个经济划分为三次产业,而在三次产业内部又有更细的划分.这些产业所构成的经济系统类似于生物界的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高级和低级之分类似,构成经济系统中的产业也有高级和低级之别.对经济系统来说,这种高低之别区分的标准在于产业生产迂回程度的高低,生产迂回程度越高,创新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当制造业的迂回程度加深时需要服务业的发展与之相配合.另外,机械技术和生物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极大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这些经验表明,不同

12、产业之间有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但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来说高级产业的重要性明显大于低级产业.(三)空间层面对创新在空间脉络中的分析,演化经济学将注意力集中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分析,而分析这种特定区域中创新体系演化的重要工具是自组织模型.但这一分析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只能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化,而无法将创新分析建立在产业集聚基础上并给出区域创新体系出现的原因.而在这方面藤田昌久等(2005)的中心一外围模型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2J5.中心一外围模型以垄断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描述了异质性企业如何在运输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从分散到集聚的变化过程.但这一模型并未说明运输成本是如何降低的.另外,中心一

13、外围模型虽然将集聚地设为随机,但从引起集聚的动力机制(也即规模报酬递增)来看,产业是从创新力弱的区域向创新力强的区域集聚I3l.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集聚是创新在空间脉络上的演进.但中心一外围模型无法解释产业在空间上的另一种演化模式,即产业集群.按照波特的说法,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与中心一外围模型中垄断竞争性企业假设不同,产业集群是由垄断性较弱的中小企业组成,市场结构更接近完全竞争.众多中小企业以集群的形式谋求生存和发展,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一些产业存在创新过快和创新不足无法形成有效

14、的进入壁垒,而不得不以?】47?集群的竞争力取代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四)制度层面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们对技术和制度的关系或两者的相对重要性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阵营:一是强调技沐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变迁,例如,马克思,熊彼特,新熊彼特主义,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制度变迁决定了技术变迁,例如,凡勃伦,加尔布雷斯,科斯等制度学派.但正如黄凯南(2010)所指出的,技术和制度是两个相对较大的谱系,其间存在各种层级的技术类型和制度类型,笼统地说谁决定谁是不科学的l4l.技术创新可以分为渐进增量创新,激进的结构创新以及整个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等l5J

15、;制度创新也可分为企业制度,产业制度,区域制度,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制度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关系.在某些层级的共演中,技术创新可能是主导,而在另一些层级的共演中,制度创新可能是主导.技术和制度的关系在不同的时空场景中也可能不同.从长期和宏观的视角上看,技术创新可能决定了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例如,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论);从短期和微观的视角上看,制度创新可能决定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例如,企业激励机制变革带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通过这一视角的转换,很容易发现有两类制度在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是创新激励制度.由于创新的动力来自竞争,可

16、以通过人为的制度设计来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产业,制度设计者所要做的是保证这种竞争的公平性,使真正具有优良基因的企业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对成熟期的产业,制度设计者要设法降低新企业进入的壁垒(比如低成本的融资制度).二是创新引导制度.一些产业处于战略性地位,对一系列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比如机械制造中机床产业,电子产业中的芯片制造,因而通过制度设计将更多的创新活动引向高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能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三,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两个关键点(一)以创新系统为立足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Freeman(1987)指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公共和私人部门机构组成的网络,它们的活动及其

17、相互作用开创,引入,改进和扩散了新技术.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概念表明:在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仅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形成创新网络.由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模型可知,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中的行为规则是在一定收益条件下追求风险最小化;在一?148?定风险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创新无疑也是一项投资活动,对于企业家来说高收益低风险的创新是其梦寐以求的.但不幸的是创新活动是如此的复杂,以至大多数情况下收益和风险都是不确定的,因而存在不同的收益与风险不确定性组合下的创新活动.基于不同风险类型所导致的创新特点而施以不同类型创新主体是构建区域

18、创新系统的关键所在.(二)利用经济全球一体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和服务输出等经济活动相互联系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但我们注意到在这个有机整体里,国与国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并且这种不平等还可能会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深而加剧.藤田昌久等(2005)认为全球化中产业扩散机制的存在能够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但仔细分析这一判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因为要使某一产业放弃A国的规模报酬递增好处而迁往B国,其前提是A,B两国的工资差额大于某临界值,并且一旦工资差小于或等于这一临界值,转移便会停止,这就是说在要素价格实现均等化之

19、前产业的扩散机制就失效了.那么工业先进国与后进国之间的收入差将永远存在,并且这种收入不平等还会因集聚效应的增强(运输成本降低)而扩大210.尽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位置,但与闭关自守相比对外开放仍然是帕累托改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会在以下两个方面来利用经济一体化:一是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吸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本国转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手段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二是抓住发达国家技术创新速度放慢的时机,尤其是利用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高企之机,尽可能留住和吸引高技术人才发展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参考文献:1吴敬琏.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j路J.中国改革,2008,(2).2藤田昌久.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黄凯南.现代演化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f5BALLOTG.TAYMAZE.TheDynamicsofFirmsinaMicrotomacroModelwithTraining,Learning,andInnovmionJ.JournalofEvolutionaryEconomics,1997,(7):435457.责任编辑:孙浩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