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48293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页眉文字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张丹枫: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 摘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企业的债权人以及投资者均需要相关的会计信息。正是因为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相互分离,因而信息的使用者所得到的仅仅是不充分的会计信息,而决策者要想作出有利且正确的决策,那么就必须具备可靠的会计信息。这便存在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倾向选择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希望能够促进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企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可靠性;协调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

2、2(2013)42-0136-02 1前言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是困扰会计界的重大问题,同时还是会计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近些年以来,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屡屡发生,这便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及其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质量特征就是相关性与可靠性,两者的权衡能够将最有用的会计信息带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从某些层面上来看,相关性与可靠性是统一的,但是在另外的一些角度上来看,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又有着对抗及矛盾存在。随着信息相关者的不断增加以及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协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已经逐渐地成为一个刻

3、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2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内涵及特征 21相关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体指的是会计使用者所需做出的经济决策与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对其关于企业未来、现在以及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预测的作出产生帮助。可以说,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会计信息可用性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可以使用与否,会计信息具备使用价值与否,主要就是看使用者所需作出的决策与会计信息相关与否。通常具备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能够修正抑或是证实过去的有关预测,进而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因而有着相对较强的反馈价值。与此同时,相关的会计信息还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成果、现金流量以及财务状况,因而还

4、具备着一定的预测价值。 22可靠性 所谓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则指的是企业对自身实际所发生的事项或者交易,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内容完整且可靠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具备可用性的重要基础就是可靠性,如果会计信息是不具备可靠性的,那么便不会具备可用性,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甚至还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特征主要是中立性、可验证性以及真实性,详细来讲也就是:中立性。即在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并不代表任何组织或者任何个人的意志,也并非会受到任何人的控制及操纵,会计信息是客观公正地将其意在反映的东西反映出来;可验证性。即通过检查相同的记录、数据和证据,不同的人员可以得到相近的结论抑

5、或是相同的结论。该原则并不是要求每次均能够将完全相同的结果得到,而是允许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有差异存在;真实性。即会计信息应当相符合与客观实际,也就是会计信息要具备客观性。真实性只是可靠性内容的组成部分,而与可靠性并不等同。 3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就是尽可能提供具备较强可靠性及相关性的会计信息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据此作出合理的决策。妥善的协调及正确的认识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才能够将合理科学的会计政策加以选用。 31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 311精确与及时的矛盾 及时性作为相关性的一个附属特征,在确保会计信息有用性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6、用。如果不及时的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那么相关的会计信息便会变成无关的会计信息。而要想将及时性提高,那么企业的会计人员则需要尽可能减少耗费时间的核算、认证等工作,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该做法又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造成损害。 312未来与历史的矛盾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往往是面向历史的,其要求将企业过去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事项如实的反映出来。相关性则主要面向的是企业未来,有着相对较多的判断和估计,重点强调的是反馈价值、预测价值,更为重视的是及时性。因此,这便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不能完全互相兼容的,在某些状况下还需要针对二者的重要程度来进行选择。 32相关性与可靠性相辅相成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并

7、不是始终在相同的方向上来对有用性产生影响,但是又需最大限度的处于决策有用性的统一目标下。会计信息相关性如果将可靠性的支持失去,那么就会使得其可信度失去或者降低,甚至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误导作用。如果会计信息即便是可靠真实的,但是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却相去甚远,则会由于相关性的缺乏而导致可靠性的存在的意义失去。 33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联系 一方面,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均是由信息使用者的层面所提出。相关性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何种会计信息予以回答,而可靠性则指的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放心使用且充分信任会计信息;另一方面,相关性与可靠性均会在受到重要性原则及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过度精确的会计信息不

8、仅可能会有错误产生,而且会使得交易费用增加。另外,相关性与可靠性将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构成。相关性与可靠性是有用会计信息尤为突出的质量特征,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共同发生作用,对任何一方片面地进行强调,均会对会计信息有用性造成损害。 4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措施 41提高相关性的措施 411强化法制层面的建设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具体包括四大层次,也就是由地方政府或财政部门、国家财政部门、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所以,应当在各级法规制度的前提下,将会计信息相关性方面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尽快使会计实物界与会计理论界达成共识,并且还应当适当考虑与国际接轨。 412强化对使

9、用者的引导 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将相关的会计制度、准则、法规等加以积极完善,使其能够不断地朝着满足决策者需求的方向发展;企业则应当充分地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加以了解,采取已有的会计资源,将理想的会计信息提供出来;外部使用者要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动的要求,而并非是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被动地接受。 413重视先进科技的利用 企业应当充分地将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起来,以此促进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提高。主要是运用无线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来提供信息服务、数据传输等,以此将会计信息的网络相关程度提高。在企业的财务报告网上,不但要将可以满足财务报告对内容完整、数据真实、报送及时、计算准确的会计信息披露

10、出来,而且还应当运用自动化、智能化和集中化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以实现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便于作出决策。 42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现阶段,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已经有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不良状况存在,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高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有待于迫切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会计信息可靠性提高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重视会计信息的公开。要将企业公开会计信息程度的提高,加强人民群众监督企业会计信息的编报,严格的惩罚编制虚假会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暗箱操作的不良现象;其二,构建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仍然存在着较强的不完善性,对于社会、国家以及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体系,我国

11、相关部门尚且未颁布落实其实施的具体细则。部分企业提供不一致的会计信息给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不同的部门,造成会计信息所体现与反映出的会计核算结果有误;其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明确会计主体地位。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结合会计人员的现状,将专门性的职业道德法规法律制定出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工作,而且还应当有可评价的、可操作的、具体的标准,促进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从而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 5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新经济类型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法律的持续健全,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的要求也将会随之日益提高。因此

12、,企业应当针对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及矛盾,针对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及关系,尽快地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协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以便于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秀申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分析J.河北企业,2010,15(1):45-47 2高翠芳浅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J.中国总会计师,2012,8(7):178-180 3贾彦兴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J.现代经济信息,2012,14(15):19-21 4朱玥玥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J.神州(下旬刊),2012,6(11):32-35

13、 附:毕业论文格式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想要了解更多,请访问豆丁主页:页脚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