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11施工期(完)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6451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11施工期(完)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11施工期(完)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11施工期(完)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11施工期(完)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11施工期(完)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11施工期(完)环评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5万吨/年碳五综合利用生产环戊烷及环己烷项目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施工期约为12个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的清理、地基的平整、土石方的挖掘、物料的运输和堆存等环节,均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弃土等扬尘影响、固体废物影响以及产生的生活、施工废水影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生态影响。11.1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人为噪声。因为施工阶段一般为露天作业,无隔声与削减措施,故施工噪声传播较远,受影响范围较大,施工各阶段声级为8095dB(A)。施工场地噪

2、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自卸即、搅拌机、电锯、运土车等。各施工设备噪声情况见表11.1-1。表11.1-1 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情况一览表施工阶段噪声源噪声级/ dB(A)土石方阶段挖土机78-96搅拌机75-88打桩机85-95底板与结构阶段混凝土输送泵90-95振捣器75-88电锯90-98电焊机90-95装修安装阶段电钻90-98电锤82-98混凝土搅拌机75-88对于厂区施工的不同阶段,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标准限值(GB12523-2011)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打桩阶段夜间禁止施工。参考同类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果,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范围为60m,

3、夜间影响范围为180m。拟建项目周围500m范围内没有村庄,因此,施工期不会噪声噪声污染。11.2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1.2.1 主要污染源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来源主要是:(1)工业场地地表填平、开拓、平整,临时弃土、物料的堆存,因风吹而造成的扬尘;(2)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3)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燃油排放的废气。11.2.2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本项目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在大风时容易造成地表扬尘。施工期间,由于地表遭受不断的碾压和扰动,在有风条件下,将加重地表扬尘的产生,对工业场地附近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据类比调查,施工扬尘影响的范围较

4、小,一般在施工边界外50m的范围以内,距离施工场地最近的敏感点距离在1km以上,不会对其产生影响。但为了减轻污染,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如尽量减少在大风时施工并在开挖地表时及时洒水抑尘,对容易起尘的施工地面喷洒适量的水,以防止风起扬尘。施工场地内外主要运输道路上的车辆来往较为频繁,将产生较大的交通扬尘。据有关资料分析,物料运输车辆在一般行车道路两侧近距离内产生的扬尘浓度可达810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道路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道路两侧50m以内。从现场调查分析,施工车辆运输路线距周围村庄均对沿线敏感目标影响较小,为减轻污染,应对运输车辆搭盖帐篷

5、,定期清洗车辆。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以及车辆燃油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其主要成分为CO、NOx等。由于污染源较分散且每天排放的量较少,因此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11.3 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土石施工开挖的渣土、碎石等;物料运送过程中的物料损耗,包括砂石、混凝土;铺路修整阶段石料、灰渣、建材等的损耗与遗弃。拟建工程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加强管理、及时清运的情况下,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1.4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11.4.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水污染源包括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施工区的洗料废水、保湿、冲洗与设备清洗废水等。根据统计

6、数据,若以施工人员人均污水产生量为0.05m3/d,同时施工人员总数100人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仅为5m3/d,产生量较少。施工区的洗料废水用量较大,经过沉淀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地面冲洗和设备清洗废水由于量非常小,污染物为少量的石油类和SS,集中收集后回用于施工洗料或通过蒸发损耗,无外排。综上分析,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大部分回用于场地的施工用水,生活污水采用简单化粪池处理,均不外排,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11.4.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废水不可避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少量废水下渗,由于施工废水污染轻,主要为SS和石油类,在下渗过程中,经过土壤的吸收和分解不会对区域地下水

7、环境产生影响。11.5 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 通过对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为噪声和扬尘,由于施工期是短期的、局部的,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11.5.1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安排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的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避开周围环境对噪声的敏感时间,避免夜间施工量。尽量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整个工期。 2、降低设备声级。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维护不良的设备;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3、降低人为噪声。根据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的噪声防治条例的要求施工,以免

8、影响周围村民的生活。4、建设围墙,大的噪声设备尽量位于厂区中央。11.5.2扬尘污染控制措施应该严格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令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248号执行: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采取遮盖、围挡、密闭、喷洒、冲洗、绿化等防尘措施,施工工地内车行道路应当采取硬化等降尘措施,裸露地面应当铺设礁渣、细石或者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或者采取覆盖防尘布或者防尘网等措施,保持施工场所和周围环境的清洁。 当对回填的沟槽,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性密闭

9、堆放设施进行存放或采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运输砂石、渣土、土方、垃圾等物料的车辆应当采取蓬盖、密闭等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物料遗撒或者泄漏而产生扬尘污染。露天装卸物料应当采取洒水、喷淋等抑尘措施;密闭输送物料应当在装料、卸料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对堆场物料应当根据物料类别采取相应的覆盖、喷淋和围挡等防风抑尘措施。11.5.3废水控制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材料淋溶水,混凝土搅拌及路面、土方喷洒用水,废水量很少。污水污染控制措施为: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建设临时化粪池,排入污水管网。对建筑材料加以棚弊、遮拦,以防止降雨径流面源污染的产生。由于废水产生量小,水质简单,所以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11.5.4控制固体废物措施 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要严格实行定点堆放,并及时清运处理。 2、生活垃圾应分类回收,做到日产日清,严禁随地丢弃。3、对施工开挖的土壤应有计划的分层回填,并尽量将表土回填表层。对于因取土破坏的植被,待施工完成后尽快按厂区绿化方案恢复。11-4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