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10882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阴阳五行学说,黄霖 教授,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自引用于医学领域后,借以说明人类生命的起源、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依据。,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关系来研究、解释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及相互消长变化规律的学说。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如:天地阴阳的概念 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 个方面,如:内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事物阴阳属性举例:阳

2、天、大、昼、春夏、温热、光亮、功能、活动、上升、向外、兴奋阴地、小、夜、秋冬、寒冷、晦暗、物质、静止、下降、向内、抑制。,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一、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二、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内。如:天与地,是对宇宙而言;男与女,是对性别而言。,三、阴阳的相对性 一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如:人身 脏腑 阳:背 腑 阴:腹 脏,四、阴阳的可分性 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如:腑为阳,脏为阴;心肺在上属阳,肝

3、、脾、肾在下属阴;心脏又分心阴、心阳。,阴阳的相互关系,1、相互对立 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两种属性。如:水与火,寒与热,2、相互依存 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如:无上就无所谓下;无左就无所谓右。,3、相互消长 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如:四季变化:由冬至夏,寒 热“阴消阳长”;由夏至冬,热 寒“阳消阴长”,4、相互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可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如:昼夜中,阴阳的转化:昼 夜 昼 阳 阴 阳,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4、、归属人体组织结构,2、概括生理功能,3、说明病理变化 阳盛热 阴盛寒,4、指导疾病诊断 如:寒证阴盛 面白,脉迟阴证 热证阳盛 面红,脉数阳证,5、指导疾病治疗 阴阳平衡阴阳失调调平阴阳(生理)(病理)(治疗)例如:热病(阳盛)用寒凉药(阴药)寒病(阴盛)用温热药(阳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学说通过“比类取象”法,用五种物质特点,概括为五种属性。,五行的特性,五行的归类,五行的生克关系,1、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

5、长作用。木 水 火 金 土 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2、五行相克(又称相胜):是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木 水 火 金 土 五行相克规律和次序,3、五行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乘乘虚侵袭),木,火,金,水,土,五行相乘(相克太过),4、五行相侮:指五行之间反向相克的异常变化。(侮欺侮,恃强凌弱),五行相侮(反向相克),木,火,金,水,土,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解释生理现象,木(肝),火(心),(肺)金,(肾)水,土(脾),二、解释病理传变1、母病及子(顺传):病变由母脏累及子脏。,木(肝),火,金,(肾)水,土,例:肾病及肝,母病及子 肝肾精血不

6、足,2、子病犯母(逆传):又称“子盗母气”,即病变由子脏及到母脏。,木(肝),火,金,(肾)水,土,例:肝病及肾,“子盗母气”肝血虚至肝肾阴虚,3、相乘:指相克太过而为病。,木(肝),火,金,水,土(脾),例: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土 肝脾不和,4、相侮:指反克为病,木(肝),火,(肺)金,水,土,例:肝病及肺,“木火刑金”肝火犯肺,三、指导疾病诊断,四、指导治疗1、控制疾病的传变。难经七十一难:“见肝之病,则知肝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2、确定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3、确定治法滋水涵木滋肾养肝法培土生金补脾养肺法益火补土温阳健脾法抑木扶土平肝和胃法培土制水温脾治水法佐金平木泻肝清肺法泻火补水泻南补北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