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自由论的现代价值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2531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马克思自由论的现代价值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马克思自由论的现代价值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马克思自由论的现代价值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马克思自由论的现代价值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马克思自由论的现代价值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马克思自由论的现代价值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马克思自由论的现代价值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马克思“自由论”的当代价值摘要 :古往今来,对自由概念的探讨众说纷纭,对自由种类的划分渗透到各个领域,但无论人们如何定义、区分,其根本性的一点是这种种自由都是一定条件下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对于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论”也有着自己的观点。本文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论”的当代价值进行探讨。自由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论是从哲学层面对人与世界多重规定的综合反映,是认识论自由、价值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人之为人的现实活动,人的自由问题实质上是实践问题。本文

2、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论的科学内涵,并进一步研究了其中包含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和谐社会的思想。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由论的定义也随着有着相应的改变。关键词 自由观 分类 当代价值一、自由的定义(一)中国古代对自由的定义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自由”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行志。论语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言论可以理解为孔子对自由的一种理解或规定。而庄子主张的“逍遥游”,则典型地表达了道家对自由的体认和追求。到了近代,自由概念开始被有意识地运用到政治领域,出现了政治意义上的自由观念,如梁启超提出:“人人于法律内享有自由,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二)西方对自由的定义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来

3、阐发自由概念。孟德斯鸠区分了“政治自由”与“哲学自由”,认为前者意义上的自由 “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情的权利”。卢梭区分了“自然自由” 与“社会自由”,主张所有人都是生而自由的和自主的。康德认为,人只有在遵循“自律”而行动的时候,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行为,人才是自由的等等。但是一直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才让人们对于“自由论”才有了更深的理解,而马克思的“自由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对其虽熟知,但远未达到真知的程度,尤其是比较抽象的“自由论”。 二、马克思辩证观点下的“自由论”在刚出现自由主义的时候,很多人对于“自由”的理解是片面的,他们可能单纯的认为自由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4、可以不受任何思想的控制。就是别人口中的“为所欲为”等,但是他们不明白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自由定义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的人出发,始终认为人的自由绝不是一种无媒介的,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物,而必然表现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一种现实关系。马克思主义自由论揭示了人通过实践的中介与对象世界建构的认识关系, 说明人只有通过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摆脱对象世界的外在性和神秘性,并使其纳入自身认识的视角,成为一种被掌握、被调节、被控制的内在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阶级对自由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自从阶级产生以来,自由是有阶级性的。在

5、封建社会末期,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的政治口号,要求“个性自由”、“政治自由”、“贸易自由”等,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掌握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广大劳动群众则处于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因而在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自由可言。有剥削阶级的自由,就没有被剥削阶级不受剥削的自由。剥削阶级的自由,是建立在被剥削阶级不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的自由观念,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表面上要求一切人都有自由,但实际上要求的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它无非是要求“自由地”出卖劳

6、动力。只有在消灭了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当家作主,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这个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才可能获得广泛的、真实的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还认为,自由是相对的,没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的自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自由和纪律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人民享受着广泛的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纪律约束自己。我国八十年代出现的资产阶级思想自由化风潮中,就有一些知识分子打出了全盘西化绝对自由的旗号,这完全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相悖而行,按照那些人的幻想中的模式改变中国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秩序、道德风尚肯定难以为继。自由不仅是人作为

7、族类存在物存在的本质,同时也是人作为个体存在物存在的本质。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中,无论是对于族类存在物的人来说,还是对于个体存在物的人来说,自由都具有根本性的或本体性的价值与意义。对于人的个体来说,当他或由于自身的原因,或由于社会的原因,其思想与行为不能自我决定、自我选择时,即不能享有自由时,就不能真正的称之为人,至多只能算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论”的现代价值(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于马克思“自由论”的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加以相应的改变。在我国宪法中冶加以明文规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8、,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享有自由的主体,他们不仅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方面的政治自由,而且还享有契约、交换、择业、迁徙、婚姻、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社会自由。也正是因为当合国家的领导人能够正确的运用“自由论”,才使得产生了很多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法律法规,让我们的社会主义在更安全更民主的情况下顺利发展。1、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越来越能得到法律的保证,真正地地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在的社会出现“民告官”的现象已经是越来越多了,以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却已经变得习以为常了。虽然我们不排除这样的贪官污吏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因为“自由论”的正确应用和发展以及当合政府的大力打压这样的情况已

9、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也希望接下来的当合政府能够更加地发扬辩证的“自由论”的观点,让真正地自由洒遍神州大地。2、政治自由,让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自我管理中自从宪法重新确定了选举法之后,凡是满18周岁的人民群众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人民群众自己选举出自己的领导人,这种开放式的选举方法也让我们对于基层的政府组织所作的事情能够清楚的了解,虽然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的他书国情还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公开的选举,但是我国的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法还是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也正是这样的法律规定,让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享受到了更多的自由。3、出版等各方面的自由由于网络的高速发

10、展,各类尤其是网络的出版自由得到了很大发展,不再需要出现复杂的手段才能出版文章、书籍、,才能发表言论等。在过去的2010年社会上发生的很多的事情,都是由于有了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言论及出版的自由才让这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例如:震惊全国的“李刚门”事件,如果不是网络的高速运转让全国人民在最短时间里了解事情的真相的话,说不定这件事情的结果就不会是李刚的儿子被判了六年了。这件事情以及更多的类似事件都是因为网络的曝光菜让人们更加清楚滴了解到事实的全部,还受害者真正地公平。(二)新世纪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马克思“自由论”真理在进入到新世纪后,我们党更加明确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

11、质特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自由论”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地强大。在新世纪我们党还适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自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对于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实现民主和人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人的解放,具有至高的和终极的

12、定向作用。也正是因为在不管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因为没有“自由”人民群众才会奋起反抗的,而现在的社会主义让全体的人民大众都能够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的安宁。我觉得这个就是马克思“自由论”当代价值最重要的一点。总体而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各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中,自由表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性要求。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五位一体,彼此依赖、相互渗透、互为前提,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体系,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理

13、念、原则和目标。四、结语从以上的各方面包括从我国古代对于自由的定义和理解以及西方国家一些思想家对于自由的含义,到最后到了马克思辩证的“自由论”都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是真正地“自由”。而且也正是由于我们的党和政府能够合理的运用马克思的“自由论”让“自由”在我国形成真正地不可替代的价值。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不断的摸索和挫折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的越来越好,这也说明了马克思的自由观是正确的理论。而文明在继承发展和利用前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相信“自由论”的当代价值会体现的更加彻底。参考文献1.张旺.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国家观比较.江淮论坛J.2002年第3期. 2. 韩冬雪.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On the Views of Freedom of Marxism)J.新视野,2001(4).3.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年9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