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数字的文化对比研究及翻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英数字的文化对比研究及翻译毕业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英数字的文化对比研究及翻译摘 要: 数字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的计算和测量,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还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人们对数字的喜好不同入手,概括总结出含数字的习语的翻译方法。关键词:中英数字 文化对比研究 翻译方法1.引言由于受中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中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中西方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或“神数”。因此,对比梳理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跨文化交际和数字翻译问题极具现实意义。2.汉英数字的对比研究由于英汉文化的共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人们会对同一数字产生相同
2、或相似的联想:但是由于英汉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赋予同一数字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而不同的数字可能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2.1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相同一、三、八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含义。汉语中,数字“一”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因此,“一”自古受到尊崇;“一”代表至高无上,这是西方哲学对数字“一”的认识,此外,“一”在中英语言中均有“第一”或“胜利者”的联想义。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赋予“一”的联想意义如出一辙。老子的“三生万物”确立了数字“三”的重要地位,赋予了“三”的“终极”、
3、生发、吉祥之义。中国宗教中对三也有各自的思想,如佛教有佛、法、僧“三宝”;经、律、论“三藏”;水、火、风“三灾”;天堂、地狱、人间“三界”;前生、今生、来生“三生”等概念。可见,“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吉祥、神圣、圆满的联想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三”通常表示吉祥、完整的意义。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毕达哥拉斯认为“三”是唯一有头、有尾、有腹的完美数字。“八”是中国人民喜爱的数字,它象征着周到、圆满。“八”和“发”谐音,所以就更得到想发财的人的青睐,人们喜欢自己的房间、门牌、车牌和电话号码等都含有“八”。西方文化和汉文化一样,数字“八”也蕴含吉祥的意义。一是早在古希腊,人们认
4、为“8”意味着丰硕、成就和长寿;二是圣经上讲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中,仅有8人乘坐诺亚方舟逃走,于是“8”就意味着幸运;三是横着的“8”字恰是数字中的无穷大符号“”,这就暗示着丰硕、长寿、幸运、美满,子孙无穷无尽。2.2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不同由于文化的差异,二,四,五,六,七,九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联想意义。“二”也是汉民族尊崇的吉利数字。汉民族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哲学思想,反映到日常生活,就是凡事讲究对偶和对称,喜欢事物的成双成对,办事希望“两全其美”,生活期盼“双喜临门”,诗歌、对联甚至汉字结构都讲究对偶、对仗,但是在英美文化中,“二”是二元性的象征,有对等、对立、逆反的
5、意义,而且数字two在他们眼中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它源于die(股)字的复数dice,是die的谐音。“五”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和谐、优美的数字,特别受人喜爱。如天有“五星”,地有“五湖”,人有“五官”,书有“五经”、“五典”,粮食有“五谷”,诗歌有“五言”。用“五”构成的成语有“五湖四海”、“五谷丰登”等。“五”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吉利的数字,特别是星期五,常给人恐怖感。原因有二:一,星期五是耶稣被钉死的一天;二,传说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禁令偷吃伊甸园的禁果被驱逐也是在星期五。“六”在中文中象征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汉族喜欢用“六”构词。民间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
6、的吉日。生活中,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6”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码,因为它们象征着顺顺利利,万事如意。而英语中的“six(六)”却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数字,人们视“六”为凶数或野兽数,以下成语便是最好的印证: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hit sb.for six(给某人以毁火性的一击);six to one(相差悬殊)。但在英语中,six一词来源于拉丁语的sex(性)。因此,英美年轻人的婚礼也常选择在带“六”的日子。数字“七”在汉文化中是被人们常忌讳的数字。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人有崇尚偶数的心理,而目与中国人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自古汉人对去世的
7、人每“七”日祭拜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七为凶日,绝对禁止嫁娶,这种习俗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因此,汉语中,“七”构成的成语常含有杂乱之意。如“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拼八凑”等。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中的“seven(七)”在西方文化中却是一个十分神圣的数字。基督教认为,世间万物是经七日创造出来的,“七”象征无限长的时间,故确定七日为一周。西方人讲究七种美德、七种文理学问、七次圣餐,人生有七个时期、七宗罪。英语中带有“七”的习语很多,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8、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九”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数字,中国人对“九”偏爱有加。天有“九重”,地有“九州”。“九”为数之极,由此引出“无限”之说,继而演化出“神圣”之意。因此历代皇帝竭力使用“九”这个数字,以示自己的权力为天赋神赐。皇帝被奉为“九五之尊”,皇帝穿的是“九龙袍”。“九”在汉语中与“久”同音,因此在民间人们也有选择两个“九”的日子作为喜日的习俗,预示“天长地久”。与汉语相比,英语中的nine(九)表示“多”和“深”,如:a nine days wonder(轰动一时,过后即忘的事情);A stit
9、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时一针省九针,及时处理,事半功倍);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等。2.3数字在中英文化中的错位对应文化上的差异在数字的使用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不同的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禁忌。“四”在汉语中与“死”谐音,故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如医院不设4号床位,宾馆不设4号房间,大楼没有4层和14层,电话不要带4的号码等。英美人不忌讳“4”,英语中的four-letter words是“下流词”的委婉说法。西方人在生活中却十分忌讳“13”,认为它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古希腊数学家讨厌“13”,认为它是个不完整的数目;有人
10、认为圣经上记载,夏娃与亚当偷吃禁果之日是13日;罗马的野史说,巫师们是12人集会,第13个到来的就是魔鬼。故“13”便成为英语中最不吉利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英美人就像汉人回避“4”一样地回避“13”这个数字。 2.4汉语中的数字在英语中的零对应英汉数字除了大致对应外,还有许多用法是一种语言中所特有的。汉语中把“十”视为圆满的象征,故有“十全十美”之说。此外,国人除了对一到十的理解和好恶外,还对“百”“千”“万”等比较喜欢,使用频率也很高,故有“百年大计”、“千载难逢”、“万众一心”等成语。再如汉语中独有“张三”、“李四”等用姓氏加兄弟排行称呼他人的用法。英语人名中用数字多表示此人在家族或姓氏
11、中是第几代的,如英王Charles I,Charles II,是父子关系。汉语除了人名外,还在地名中使用数字,如各地都有像“三里店”、“五里铺”、“七里河”等地名,恐怕这也是汉语所特有的用法。2.5英语中的数字在汉语中的零对应同样,有些英语数字词的用法也是英语所特有的。如“four leaf”(幸运草)、“four-letter words”(下流词)、“five-and-dime”(廉价物品商店)、“the fifth wheel”(累赘)、“nine-days wonder”(轰动一时的事物)、“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eleven-plus examination”(
12、英国11岁的儿童参加的小学毕业升中学的考试)、“Twelve”(基督的十二圣徒)、“roaring 20 s”(喧嚣的20年代)等。有些带有联想意义的英语数字词在汉语中没有其对应词。如“four hundred”在美语中指“一个地区的名流,最时髦的上层社会”,美国理语“Five it”表示“拒绝回答此事”。同样的例子还有“five-dollar words”(复杂的字眼)、“Catch 22”(第22条军规)、美国理语“twenty-three”(滚开)、“twenty/twenty”(眼力正常的)等。3.数词习语的翻译策略3.1等值互借法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一部分同义习语,无论内容、形式和色彩都
13、相近。在英汉互译时,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截了当地借用译入语的同义习语。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3.2直译法顾名思义指的是将字面意义直接翻译出来。这种情况固然会给译入语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困难,但是会使一些阅读动机很强的读者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去解读一些费解的词汇,而且会使得读者感到作品离自己有一定的距离,增加作品的神秘感或异域风味。例如:One day apart seems three autumns.(一日不见如隔三秋)。3.3意译法由于英语具有各民族风土人情的特色,语言的翻译不可完全对号入座。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翻译即翻译意义
14、”。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原文所表达的信息和暗含的意思对数字作模糊处理,以使读者不产生误解。在翻译时数字可不译出,转译其形象意义。例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参考文献:1何三宁.翻译多元论实证分析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黄兵.英语汉语数字的文化内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3).3李霞.数字的修辞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3).4王红旗.数字神奇的含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5钟永发.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6殷莉,韩晓玲.民族文化心理与英汉数字习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