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栽培技术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62905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芩的栽培技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黄芩的栽培技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黄芩的栽培技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黄芩的栽培技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黄芩的栽培技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芩的栽培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芩的栽培技术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芩的栽培技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黄芩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知道黄芩药材规格等级 能力目标:1.能根据黄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栽培和田间管理 2.能进行黄芩的采收及产地加工,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黄色为佳品。,二、生长习性,黄芩抗旱力较强。遇严重干旱或追肥后可适当浇水,一般不用常浇水。保持地内无杂草。56月为茎叶生长期,一般于6月开花,可开到9月,种子成熟期不一致。10月地上部枯萎,翌年4月开始重新返青生长。,黄芩花期长,种子成熟期也不一致,且极易脱落,待果实成淡棕色时采收,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繁殖方法:播种繁殖1、种子采集,2、种子萌发,黄芩

2、种子容易萌发,种子在1530下均萌发良好,35以上种子萌发较差。生产上分直播和育苗两种,以直播为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杈根少,产量较高。直播分春播或秋播,春播北方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采用条播法下种,按行距30厘米40厘米,开0.6厘米1厘米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人沟内,覆土5毫米6毫米,播完轻轻镇压,每亩地播种量1公斤左右,播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大约15天即可出苗。待幼苗出齐,分23次剪掉过密和痩弱的小苗,保持株距8厘米12厘米。如小面积栽培,为了精耕细作提高产量,也可以采取先在阳畦中播种育苗,当苗高8厘米12厘米时,再向本田移栽定植的方法,这样能提早播种,对后期生长发育有利。,繁殖

3、方法:分根繁殖,黄芩从播种到收获至少需用23年的时间,为了缩短栽培年限,可以应用分根繁殖的方法。具体做法:在黄芩尚未萌发新芽之前,将其全株挖起。切取主根留供药用,然后依据根茎生长的自然形状用刀劈开,每株根茎分切成若干块,每块都具有几个芽眼,即作繁殖材料,于栽植之前把繁殖材料放入ABT生根粉溶液(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的促进生根剂)中浸泡2小时,经过浸泡处理后,按30厘米31厘米的行株距分别栽植到地里,应用分根繁殖法栽培黄芩,能够省略播种育苗阶段的时间和劳力,可缩短从种到收的生产周期。老药材产区当地若有足够的老苗作为分根繁殖材料,因地制宜就地繁殖,对扩大栽培面积是极为有利的。,繁殖方法:扦插繁殖,春

4、、夏、秋三季都可以进行扦插繁殖,伹以春季5、6月份扦插最好,成活后可于7月份雨季时移栽较容易成活,同时移栽苗有足够时间生长,到冬前已长成大苗,便可安全越冬。7、8月份雨季扦插,常因多雨基质过湿,易造成插条腐烂。插条应选茎尖半木质化的幼嫩部位,不用任何处理,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而用茎的中、下部扦插成活率较低,使用激素处理也不理想。扦插基质可用砂、砂掺蛭石或砂质壤土均可。扦插方法:剪取茎端6厘米10厘米长嫩茎作插条,把下面2节的叶去掉,保留上面叶片,按行株距10厘米 5厘米扦插于准备好的插床,最好在阴天进行,晴天应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扦插,要随剪随插,保持插条新鲜,插后浇水,并搭荫棚

5、(荫蔽度5080遮阴,每天早晚浇水保湿,但浇水量不宜过大,太湿会引起插条基部腐烂,影响成活,插后4050天即可出圃,按行株距25厘米30厘米15厘米移植于大田。,三、栽培技术,黄芩适合在气候温暖而略微寒冷的地带生长。人工栽培以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为宜。如有条件,可于种植之前,每亩施用腐熟厩肥2000公斤2500公斤作基肥,然后深耕细耙,平整做畦。,四、田间管理,1、间苗与定苗 黄芩播种出苗后,应间掉过密苗。间苗宜早不宜晚,过晚会影响幼苗生长发育。当苗高达8厘米10厘米时,应按株距15厘米20厘米定苗。定苗时,如有缺苗处应及时补苗。,2、中耕除草 生育前期进行中耕除草

6、23次,头两次结合间苗、定苗进行,第三次于植株封垄前进行。要做到田间无杂草,表土疏松。,3、追肥 生长前期,植株生长正常可不追肥。如小苗生长较弱,可适当追施一些氮肥,以培育壮苗。6月至7月份,植株生长旺盛,为促进根系发育,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5公斤20公斤,也可追施腐熟稀释的人粪尿水,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提高肥效。,4、水分管理 黄芩最怕水涝,雨天应及时排水。黄芩在干旱条件下虽能生长,但长势不好,干物质积累慢;在土壤疏松湿润的条件下,黄芩生长良好,所以黄芩地既要保持温润,又要注意排水防涝。5、摘蕾 不收种子的田间,在植株现蕾时应将花蕾摘掉,使养分集中供应根部,促使根部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五、病

7、虫害及其防治,(一)病 害1、根腐病 症状:又叫烂根病,常于夏秋高温多雨、地面积水时在根与茎交界处出现腐烂,枝叶萎蔫干枯。防治方法:忌连作,注意排涝,发病期用多菌灵500倍液喷施,每周一次,连续23次。2、叶枯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蔓延快。病初叶片边缘或尖出现黑褐色病斑,自下而上扩散,叶片逐渐枯死。防治方法:发现病株连根拔起深埋或烧毁,发病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洒,每周1次,连续3次。,五、病虫害及其防治,(一)虫 害地老虎 症状:苗期根部易被地老虎及金针虫为害。防治方法:用75辛硫磷700倍液喷雾,或在种植定植前用辛硫磷拌麦麸施入沟内,诱杀害虫。,六、采收加工,(一)收获 栽培1年的黄芩虽可收获,但产品质量差,不符合用药要求。一般栽培23年后收获为好,这样的黄芩产量质量均高。秋季黄芩地上部茎叶枯黄时,选择晴天用镐或锹将根部挖出即可。采挖时,应注意不要挖断根部。(二)加工 收获的根部去掉茎叶,抖掉泥土,置阳光下晒至五六成干,除去外皮,然后再晒至全干。在晒干时,要避免阳光太强,日晒过度根部发红,影响质量。同时还要注意防止雨淋。成品以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黄色为佳品。每亩可产干品150公斤200公斤。,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