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669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摘要: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一号的文件里,既是一个新亮点,更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了当今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在逐渐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当今社会政策越来越多地考虑到农民工的利益,但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来说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在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的进步而改变。为了更好的体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加大对该群体的社会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利益According to the new generation of peasant workerssocial secu

2、rity Abstract:In 2010, the new peasant workers the term first appeared in the central a number of files, is both a new luminescent spot and new research direction.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the migrant workers, they gradually becom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3、 our countr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Although todays social policies more and more consider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but the new generation for migrant workers this group to their interest demand also in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4、 civilization and change. In order to better reflect the new generation of peasant workers social status, increase the groups of social security attention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Key words:Peasant-worker;social security;housing;education;benefit前言截止到2009年11月,我国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经超过1.5亿,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据的比例超

5、过60%,约1亿人。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老一代农民工的退出,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导力量,他们的发展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尽管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和保障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说明。目录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论3(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和特点31、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和内涵32、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3(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4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5(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表现5(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形成的原因5(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51、工伤保

6、险62、医疗保险63、养老保险64、失业保险75、生育保险7(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救助的现状7(五)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福利现状71、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72、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8三、对策和分析8(一)完善立法8(二)改善制度8(三)重视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8(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发展9四、结束语9致谢9参考文献9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论(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和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是由农民工内部因国际变化而产生的新群体,学界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始于2000年,中央国务院发布了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若干意见,在该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这

7、一提法。那么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具体是指农民工这一大群体的哪些部分又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呢?1、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和内涵 “ 新生代农民工”重点体现在“新”上,说明该群体在产生存在的时间上和旧的、老一代农民工存在着差异,他们出生、成长、受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都在改革开放以后,是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年代。由于这一特殊群体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引起了国家和相关学者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最早是由学者王春光于2001年通过调研提出的,他把该概念定义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出,成长受教育于80年代,于90年代初外出务工的农村流动人口。由此可看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时间界定为二十世纪

8、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那么就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成员由80、90后组成,这也有力的说明了“新”“旧”农民工的观念差异存在的必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范围的界定为农村户籍人口而且不再是在家乡的土地上务农。现在距离2001年王春光教授的调研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在这期间不止农民工群体的结构、规模等有着较大的变化,而且众多专家学者在进一步的研究和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一特殊群体又有了新的更为具体形象的定义。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30岁以下,于20世纪80年代起外出务工,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2、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从“新生代农民工”中的“新”就体现出该群体

9、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他们同他们的父辈在外出就业的动机、文化素质、生活方式、教育程度、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本身80、90们就被社会冠名为张扬个性的一代,那么处于这一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们也不例外,他们也有着自身特有的鲜明特征。以下将简要分析他们的特征:(1)年轻化 年轻化这一年龄特点毋庸置疑,80年代以后出生,90年代外出工作。这一群体的最大年龄也就是32岁,最小只有16岁,平均年龄为24岁。16至32岁正是人一生中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化这一特点为该群体提供了资本。(2)规模不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

10、.5亿人,其中,1630岁的占61.6%,约为一亿。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老一代农民工已逐步退出,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要力量。规模仍在不断增加扩大。(3)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新生代农民工比他们的前辈受了更多的教育,他们普遍接受了义务教育很多还完成了高中、中专,甚至大学的教育。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的7.6个百分点。相对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这也决定着他们学习技能能力和思想想法与老一

11、代农民工的不同。(4)外出动机向谋发展转变动机的转变是相对而言,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就业目的是“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追求的是见世面、谋发展。老一代农民工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外出务工是为了求生存,而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大多是从学校走出后就直接外出工作。加之他们外出务工没有来自家庭太多的经济压力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就业环境。他们接受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他们认为他们应该在更广阔的空间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有着自己的职业人生规划,他们期望在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5)游走在城乡边缘的双重性 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由农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过程之中,同时兼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

12、份。他们大多是从校门走出后直接外出工作基本上从未从事过农活,他们更期望向往的是城市生活。他们大多数不愿意再回到农村,然而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他们的身份界定为农民,更使得他们在城市生活无法享受到与城里人相同的待遇。农村不想回去,而城市短时间内他们又无法融入。他们处于一个边缘的尴尬位置。(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为了全面准确的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国家统计局在常规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的基础上。2010年在10个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了解了农民工在外生活的各方面信息。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占据农民工总体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龄在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基本是中学毕业以后,

13、直接从校门踏入社会进入城市,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由于年龄关系,约有70%的新生代农民工还未婚,这意味着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将在外出务工期间解决恋爱、结婚、绳生子到子女受教育等一系列的人生重要问题。他们渴望城市生活,不愿再回到农村,然而城市又无法接受他们,使得他们游离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没有归属感。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也有所改变,从事制造业的比重由老一代农民工的31.5%上升到44.4%,从事建筑业的比重由27.8%下降到9.8%,同时在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服务行业的比重也有所上升。这说明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不仅看重工资水平也会看中工作环境、职业前景

14、及工作福利等。虽然他们选择的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仍较大。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月工作26天,每天工作9个小时,和其他年龄段的农民工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他们仍是吃苦耐劳的一代。 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328,低于外出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1417),更低于老一代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1543)。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民工的工资中工作经验起着重要作用,而新生代农民工外出的年限较短,积累的工作经验较少。他们内心向往着城市生活在一些生活和消费方式上更倾向于城市,不再向老一代农民工为了家庭责任更多的是省吃俭用的把更多的工资带回家。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不高加之没有相应的保障

15、,因此在城市的生活水平仍处于中低层。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表现在2009年的一项有关调查中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4.4%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与单位或者雇主签订劳动合同,而且正在需要防护措施的工作岗位上,防护措施较为齐全的仅为35%,有一些防护措施的占53%,完全没有防护措施的占12%。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也很低。从全国看,单位或雇主为新生代农民工缴纳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9%、和4.1%。工伤和医疗的保险覆盖率较低将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基本生活和权益的保障。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

16、的法制制度不健全,我国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全国性的专门立法。在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的执行上也存在执行难的现象。虽然在一些地方性规章制度中涉及一些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问题,也因覆盖面窄,执行阻力大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和落实。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和明显滞后。(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形成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缺失滞后的根源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的城乡二元户籍体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体制是传统的就业制度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础。它不但加深了农民与城镇居民在政治、经济

17、、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隔阂,而且就是在相同或者相近的基础上,农民工也享受不到公平的就业、社会保障的权利。法律制度层面方面的缺失,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制度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规范。即使有些相关的制度措施政府的实施力度也不到位。加之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缺陷,维权参保意识低对社会保障相关的认识不足。(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 农民工常常是离乡不离土,他们虽然在城里打拼工作但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农民,导致农民工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脱节和分离的现象严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的延续和发展,虽然近年来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有所改变,但由于各种原因参保率仍然很低。社会保险是社

18、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作用。下图为图1 :2009年中国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单位:%)1、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新生代农民工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险种,因为上文提到过农民工从事的都在制造业、建筑业等,虽然新生代农民工从业的行业有所改变但从事的工作仍是工伤发生的高发区。有研究表明,近年来农民工工伤事故发生率与GDP增长几乎成为两条平行的曲线。2003年全国死于工伤的人员高达13.6万人,农民工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的80%以上,同时由于缺乏职业病防范意识和基本常识,农民工群体正式成为职业病的高危人群。由上图也可看出工伤保险的就保率虽然相对其他的险种比率较高,但也只是2

19、0%多一点加之各个不同的地区的就保率也存在着差异。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事故发生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不到保障的比比皆是。目前农民工的工伤问题严重,但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实施却不尽人意。2、医疗保险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都还很年轻,但是他们同样害怕生病,有人甚至说生不起病。因为在城市不止看病难更是看病难。但由于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很少主动为新生代农民工投医疗保险,加之农民工自身对医疗保险的认识不足和受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医疗就保率低。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249万人比上年年底增加了10118万,占农民工总数的1

20、6.9%,虽然有所提高但总的参保率仍然较低。本身收入就低的新生代农民工加上没有医疗的保障,他们的生活更加的艰辛压力更加的大,同样幸福指数就会降低。3、养老保险 “养老”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似乎言之过早,但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养老”问题非常重视,他们希望得到稳定的制度保障,但又到自身工作的不稳定性、流动性较强再加之客观环境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虽然比农民工的参保比率高但仍然不尽人意。由于养老保险的保险缴费基数较高,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考虑到工作的稳定性和养老保险制度地域间的限制,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要求把养老保险增加为工资。在今年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

21、组发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中享有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1.3%,这与他们的诉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4、失业保险由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工作的选择不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只要有钱领什么脏活、体力活都可以。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追求的是学到东西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这就造成他们在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失业率较高,工作变动较大,流动性强。据了解,现行农民工失业保险政策只是针对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据2009年一项在广东的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只有67.6%,因此可见还有很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没有被考虑进去。在失业期间,有四分之三的新生代农民工

22、是靠原有的积蓄生活,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靠借钱维持生活,也有一小部分不得不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5、生育保险 相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老一代农民工大多在农村结婚生子然后背井离乡,大多是自己一个人在城市打拼而把妻儿留在农村。而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年龄的原因需要在城市工作期间就得考虑恋爱、结婚、生子等一系列的人生大事,因此他们一般在城市结婚,即使在农村结了婚之后也是夫妻一块再返城工作。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却很难和城里的人一样享受到生育保险,产假等一些社保中对孕妇的特殊照顾,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年轻女工很难享受到,她们一旦怀孕就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无保障可言。(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救助的

23、现状 社会救助是我国基本的,保障生活在最底层人民的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新生代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群体然而他们却得不到最低的生活保障救助,因为受社会制度的限制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却不具备城市人的身份,我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第二条明确指出,救助对象是“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而对于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并未提及。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失业后生活得不到基本的最低保障,也得不到失业救助,有时他们的生活甚至还比不上农村留守的,或许城市救助给予他们的只有遣送回家。然而他们并不愿回到农村,其实即使回到家

24、乡他们更不会享受到农村的救助,在农村有更多的贫穷人需要这项保障。政府应该制定专门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相关救助政策。(五)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福利现状 1、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在一项新生代农民工动态调查中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地仍然在城市的角落,居住条件和城市居民有着天壤之别。居住筒子楼房的占6.2%,居住城镇普通平房的占19.2%,居住简易宿舍的占24.8%,居住地下室的占0.6%,9.9%居住其他类型的房屋。住房是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城市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基本享受不到任何的住房福利,加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低消费大,储蓄少,使得在城市中买房成为一个梦。2、新生代农民工子女

25、的教育问题虽然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有子女的不多,但是据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对下一代的教育很重视,把期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他们期望他们的子女接受像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但是现实制度的制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难。有子女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乡让父母照看,这就致使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从而引发一些列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都会将子女带在身边教育,希望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但城市的教育资源有限,常常事与愿违。2003年,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儿童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中国儿童的流动性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的失学率高达9.3%,

26、在已入学的儿童中有半数没能够入学,超学龄上学现象严重。对孩子的教育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三、对策和分析(一)完善立法 对待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我国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进行规范,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有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应进一步完善与新生代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立法和政策制度。彻底改变在立法上只注重城市居民,忽视城市中流动农民工的做法。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切实保障他们的利益。(二)改善制度 要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得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问题,让他们完全的融入城市之中。那么城乡的二元户籍制度就成为了阻碍身份转变的障碍。我

27、国也尝试着进行户籍改革。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据了解,目前各地对农民工取得城市户籍地规定不一,大致有购房入户、高学历就业入户、担当单位主干入户等等,但是这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都很难的。只有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给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和政策,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当让户籍改革并不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随意的进出城市,可以选择性的降低一些他们获得城里人身份的门槛,让他们有能够成为城里人都的希望。(三)重视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政府

28、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在社会保障建设和完善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应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制定专项的财政制度和计划,加大该方面的财政支出。此外,要加强政府对农民工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监督,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发挥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和引导全社会都关心该特殊群体,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发展 加强对新生代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增加他们的就业几率,从而稳定其就业。同时应对他们进行社会保障等有关自身利益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从而使他们能够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合法去权益。四、结束语 本论文简要的讲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特点、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我们该如何做。 参考文献1左珂、何绍辉.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现实困境喝路径的选择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十期2张小虎、雷兴长.农民工市民化工程的战略价值与实施设想科学经济 社会2011年第三期第二十九卷3刘占军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困窘及其解决途径华北水利电学报第27卷第五期4秦小红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5.(09)5王守云.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