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273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农业标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内容摘要: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农业作为我国的一个弱势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农业标准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重点制定农业标准、抓好农业标准的实施等措施,抓好农业标准的培训示范,促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对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提出自己一些看法与想法。关键词:农业标准建设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全面、逐步地与国际市场接轨,农业作为我国入世后的一个弱势产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农业标准化步伐,实现农业由追求量变转向质

2、变的跨越,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江苏作为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农业标准化的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在农业标准化建设背后,是标准信息、农业经营理念、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变革与提升,下文笔者就标准的建设入手谈谈关于农业标准与农业标准化的思考。一、前言标准在GB/T2000.1-2002中的定义是:标准指在一定范围内为形成最佳秩序,获得最大效益,针对其活动或结果,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的,用于共同或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及特性的文件。本文所指的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外标准、技术法规,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一系列的相关文件。农业标准化是由标准化的概念按行业分类衍生而来

3、,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订标准和实施标准,农民们按规定的要求与步骤操作,就可以收到预期的结果,使得原有靠天吃饭的现象有了根本改变。通过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推广到农户,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二、标准在农业标准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农业标准化的目的是将农业的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制订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最终形成质优、量多的农产品供应市场,既能使农民增收,同时还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其内

4、涵就是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由之看来,农业标准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标准,具体地说,标准对农业标准化的作用于有以下几点:1、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要,确定每一类农产品的总量、品种和种养面积,才能使产品有一个好的销路,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来自国际高科技农产品严峻挑战的压力,向我国提出进行一次农产品品质革命的任务。我国传统农业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传统的耕作方式,劳动生产率低,费工多、成本高、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多年出现“卖难”问题,或卖不出好的价钱,很大程度上由于产品品质不高造成的

5、。目前优质、高档、高效的品种十分缺乏,直接影响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这几年来,我国外贸出口资料显示,许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重要原因之一是标准水平很低甚至农业生产无标准可遵循。我国不少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但因产品质量和包装等方面不过关,出口量始终上不去。这一切,都要求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进行一次新的科技革命,而农产品标准、操作规程、产地环境标准的出现,正是新的科技元素加入的体现。因此,注重标准的建设,按标准组织农业生产,通过标准的引导与规范,更快更好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提高技术进步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所作的统一规定。标准来源于先进的技术,而持续的实施也促进技术的发展,先进

6、经验、科研成果、新技术等运用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原则,用标准的形式加以规定,象工艺流程一样,从生产、管理到销售,使整个过程规范化,这样就促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推广。我们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将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浅显明了的技术标准,然后实施、推广,就能普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技术的提升和进步。淮安市楚州区的黄颡鱼养殖为当地的传统水产养殖项目,长期以来,育种、养殖技术落后,黄颡鱼苗种养成成活率仅为55%左右。2003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黄颡鱼育种、养殖技术,编制了无公害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等系列标准,并在全区的黄颡鱼

7、养殖户中推广应用,不仅养成成活率提高到85%左右,而且规格整齐,优质商品率高,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在统计的1000余亩养殖水面中,亩平均毛利增长1400多元,经济效益提高显著。3、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我国已经加入WTO背景下,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已经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引起广泛关注。而获得农产品生产、交换主动权的关键之一就是对最新、全面、及时、重要信息的掌握,这也正是农业标准建设的动力和需求。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国际市场竞争还是国内市场竞争,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都是标准的发展水平。只有首先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品质,拥有先进的标准,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4、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

8、素质让农民知道标准、了解标准、熟悉标准,按标准组织农业生产,这就需要为农民提供咨询、培训服务,通过开展咨询服务,让农民及相关企业了解苗种、栽培、收购、质量、加工、储运、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条件和要求,懂得作业要求、加工要求、标准要求,懂得检验规则,从而快速、便捷、低成本地培养具有一定水和能力的农业作业人员。通过这些人员,又可进一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和科普知识,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三、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基础、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其中包括国家标准近2000项、行业标准近4000项、地方标准近6000项。标

9、准的范围覆盖或涉及到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农业的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因此,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目前,我们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工作中,关于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标准数量严重不足。国家正式发布的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涉及的产品品种不到200个,仍有将近80的上市产品没有标准,特别是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安全限量标准更是严重缺乏。制定的标准中,产中技术规范多,产后环节标准和系列标准少,标准与市场、流通结合不紧。二是标准不配套、不

10、统一。一个产品多重标准,部分标准还相互矛盾,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所适从。缺乏统一规划,制定和实施标准还处于自发和分散状态,针对性不强,导致标准的重点不突出,主导产品缺少配套和完整性,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三是标准技术内容陈旧。农业标准制定起点低,档次不高,不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部分产品缺少技术要求,质量水平低下,安全标准严重滞后。标准考虑自身的因素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少,鲜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致使我国许多本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创汇潜力难以发挥。四是标准宣传贯彻实施不到位。生产者的标准化意识比较淡薄,自觉应用标准的比例很小,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推

11、广严重脱节,存在重制定标准轻实施的现象。五是标准研究工作滞后,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难以提高。对标准实施缺乏有效的组织,标准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标准信息传递渠道不畅,许多标准还放在文件袋里,没有传到广大技术人员手中,更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和应用。四、加强农业标准建设,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的几点思考实现上述目标,当前应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标准数量与标准质量的关系。应在弥补我国标准数量不足的同时,注意现有标准的及时清理和修订工作,努力避免重复,加大采用国际标准的力度,整体提高我国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二是处理好科学研究与标准制订的关系。切实改变重制定轻研究的

12、倾向,加强标准技术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使标准制定修定工作能够反映市场的需求,标准技术内容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三是处理好标准推广与标准实施监督的关系。应下大力气解决标准推广和监督两个薄弱环节,把标准的宣传贯彻与农业执法监管有机结合起来,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四是处理好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的关系。应在强调政府推动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组织农户、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共同参与,重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标准化中的带动作用。笔者认为,在处理好上述关系的同时,强化农业标准信息收集,有的放矢,对WTO规则和各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进行研究,及时掌握市场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向

13、,研究制定应对措施,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加强标准建设,努力构建本国的农业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一)突出重点,加快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主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主导产品的制定与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抓当地主导产业、主导产品,选准重点逐个制定系列标准,同时要认真总结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经验,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当地农民的生产水平,及时修订、完善和提高标准水平。二是注重标准内容与范围的扩大与配套。标准范围从原来的少数农作物种子、个别种畜发展到到农林牧副渔各个领域,标准的内容也应从原来的产品指标、栽培技术延伸到产品质量、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14、。(二)以点带面,努力抓好农业标准的实施制定标准是农业标准化的开始,抓好标准的实施是关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都知道和了解农业标准化,并自觉地把标准化应用到农业生产上,从而加快科技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特别要重视发挥各级示范区(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好示范培训,建立咨询服务,落实推广措施,使农业技术标准一直贯彻到农户和企业,使标准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三)政府推动为主,市场引导为辅,合力推进政府部门运作的是社会公共产品,而目前农业标准化中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标准的建设也就是政府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的过程。在农业标准化的起始阶段,政府的推动更显

15、关键。农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必须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农口、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的协调。各职能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抓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抓好质量检测、商标管理等工作。政府推动下,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建设的投入和积累机制的同时,引导、组织农户、农业生产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特别是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开展标准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业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带动作用。为此,在保障相应的标准经费,抓好农业信息收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本地区、本系统、上下各层次的有效资源,形成标准建设的合力。通过重点支持农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农业标

16、准的推广示范,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监测体系的建设,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把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参考文献1 范小建: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 2003-11-27 农民日报2 白清云:对我国农业领域标准体系框架的几点建议 中国标准化 2005年第5期3 汪滨:全国标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差距及建议,中国标准化,2005年第3期4 刘宁:加强标准化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利技术监督,2004年第6期5 农业标准化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6 入世后的中国农业发展趋向7 农业标准化体系亟待建立 张宇8 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浅议 李志军9 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