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42310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ppt(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大纲要求,1掌握阴阳的基 本概念和阴阳学 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五行的基 本概念和五行学 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是古人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引用于医学领域后,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成为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实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的概念,阴阳的含义阴阳的特性事物、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古人是如何感知阴阳的?,阴阳是什么?,阴阳的含义,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

2、,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古人认识世界方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原义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日 月,昼 夜,火 水自然界用来区分阴阳属性的最主要标志,动 静,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把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划分为阴阳两方面。,阴阳的特性,普遍性阴阳的属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过程中。举例:。代表着相互对立而又联系的两个方面。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的特性,相关性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者同一统一体中相互关联的两部分,才能分属阴阳。举反例前提:属于同一范畴、同一层次。,阴阳的特

3、性,相对性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表现为以下三方面:A 比较对象不同,其阴阳属性可变B 阴阳之中还可分阴阳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不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C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各自的属性可以相互转化,平旦 上午阳中之?。如 白昼属阳 日中 下午阳中之?。日西 合夜 夜晚属阴 上半夜阴中之?鸡鸣 下半夜阴中之?平旦,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规定性),(1)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与火是表现阴阳属性和特点最形象的物质,故为阴阳之征兆。火性温热而炎上属阳 水性寒冷而趋下属阴,阴阳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

4、阴阳的划分具有无限可分性。,从空间结构划分阴阳,从万物属性划分阴阳,阴阳的属性总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感互藏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一)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即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和变化的根本条件。天之云下降为雨,地之水上蒸为云。云中有水,水中生云,阴阳互藏,是指相互 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 任何一方都涵有另一 方,即阴中藏阳,阳 中藏阴。,(二)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对立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对立即相反,如: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

5、昼与夜等。制约,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并非平静地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时时刻刻在相互制约着对方。如:水与火、人体兴奋与抑制,正常的阴阳对立制约: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异常的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三)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中医学认为:阴阳

6、的互根互用是维持生命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促进的过程。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如:气与血、兴奋与抑制、组织与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四)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一定限度内互为互为消长的运动中,维持相对的平衡。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消:减少、消亡长:增加、增长,(三)阴阳消长平衡:1、涵义: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一定限度内互为互为消长的运动中,维持相对的平衡。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消:减少、消亡长:增加、增长,由阴阳对

7、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阴消阳长 阳长阴消 阳消阴长 阴长阳消 举例说明,阴阳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阴消阳亦消 阳消阴亦消 阴长阳亦长 阳长阴亦长,阴阳平衡,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阴阳的平衡是相对的。,(五)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指阴阳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灵枢论疾诊尺“故寒甚则热,热盛则寒。”,阴阳转

8、化的形式 渐变 突变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热极生寒,如:高热晕厥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阴必阳,如:回光返照,自和与平衡,自合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 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平衡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 体均势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定的状态。,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从人体部位分:体表为?背部为?体内为?腹部为?上部为?四肢外侧为?下部为?四肢内侧为?,从脏腑分:六腑为?五脏为?从气血分:气主动、属?血主静、属?,从五脏分:心 阳中

9、之?心肺 居上属阳 肺 阳中之?肝 阴中之?肝脾肾 居下属阴 肾 阴中之?脾 阴中之?,(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关系协调的结果。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指阴气平顺,阳气固密,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消长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人体的生命就正常。,(三)说明人体病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到邪与正二方面,导致阴阳协调关系破坏,引起阴阳偏盛偏衰,出现阴阳失调。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便是阴阳失调。就其阴阳状态来说,不外乎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大类。,1、正、邪的含义(P30)正:正气,指人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及抗病、康复能力。包括脏

10、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其产生的维护人体健康的能力。其属性有阴精和阳气二部分。邪: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亦可用阴阳区分其阴阳属性。如六淫中,寒湿为阴邪,风暑火为阳邪。,2、分折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阳胜则?证 阴胜则?寒热证病理总纲 阴虚则?证 阳虚则?,热 寒 虚 实,(1)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的病理变化。阴或过度亢盛,可致阴阳转化。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是指阳热抗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产热过剩或者散热不利的病理状态。实热证。阳胜则阴病:阳邪偏盛致病,可致阴液损伤。例:急性热病初起,发热面红,体温可38度以上,烦躁,口渴喜饮,大便干,小便黄。,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11、:阴胜则寒:阴邪内盛,机能抑制或障碍,从而导致阴寒水湿病邪积聚,机体热量不足等病理状态 阴胜则阳病:阴邪偏盛,阴长阳消,可导致阳气损伤。例:受寒饮冷,寒邪直中于里,可见腹泻,腹痛,怕冷喜热,舌淡苔白,脉紧。,(2)阴阳偏衰:指阴液和阳气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阳虚则寒:指人体阳气虚衰不足,机能衰退,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亢,而出现热量不足的虚寒证。肾阳不足常见畏寒肢冷,浮肿,五更泻。,阴虚则热:指人体阴液(精、血、津液)亏损,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机能虚性亢奋,表现为低烧,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虚热证。例如:肺痨病人,消瘦,低烧,骨蒸潮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阴阳两

12、虚:因阴阳之间存在互根关系,故又可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互损是指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表现为:,阳损及阴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气的不足,累及阴液的化生不足,出现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阴损及阳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累及阳气的化生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耗,出现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图例,(四)用疾病诊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张景岳:“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四诊分阴阳,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1、四诊分阴阴(1)望诊:望病人色泽的明暗分阴阳 色

13、泽鲜明属?色泽晦暗属?色黄鲜明如桔色,阳黄(病轻、易愈)黄疸 色黄晦暗如烟熏,阴黄(病重、难愈),(2)闻诊:闻病人语声高低分阴阳 语声高亢,多言躁动属?语声低微,少言沉静属?(3)问诊:问病人寒热的喜恶分阴阳 恶热、口渴、喜饮属?恶寒、口润、不渴属?,(4)切诊:部位、形态、至数分阴阳 浮、数、洪、滑?脉 沉、迟、细、涩?脉,2、辨证分阴阳:八纲辨证是临床各种辨证方法的纲领,而阴阳又是八纲辨证的总纲。表、实、热?八纲 里、虚、寒?无论四诊,还是辨证,都必须以分辨阴阳为首务。如张景岳所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3.确定治疗原则:灵枢邪客篇:“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泻其有余

14、(损其有余)适用于阴阳偏胜而其相对的一方尚未构成虚损的实证,即“实则泻之”。,补其不足(补其偏衰)适用于阴阳偏衰之虚证,即“虚则补之”。阴偏虚虚热证滋阴清热,补阴抑阳,阴液充足,虚热自清。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又称“阳病治阴”阳偏虚虚寒证助阳散寒,补阳抑阴,阳气恢复,虚寒自消。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又称“阴病治阳”,提高内容:明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在补阳剂中佐以补阴之品,使阳得及阴助而生化无穷。阳中求阴在补阴剂中佐以补阳之品,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2、药物性能,必分阴阳。,

15、“性能”:指药物的四性(四气),五味及作用。皆可用阴阳来归的说明。药之四性(四气):寒、凉属阴,如黄连、石膏、知母。温、热属阳,如干姜、附子、肉桂。,、药之五味(六味)辛、甘、淡为阳,如菊花、薄荷、猪苓酸、苦、咸为阴、如地龙、乌梅、五味子、药之作用 升、浮属阳,如桑叶、升麻、浮萍 降、沉属阴,如石决明、牡蛎、磁石,练习题,1.属于阴中之阴的是:、上午、前半夜、下午、后半夜、以上都不是 2.属于阴中之阳的是:、上午、前半夜、下午、后半夜、以上都不是,3.自然界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可用阴阳学说哪一理论解析:、交感相错、对立制约、消长平衡、相互转化、互根互用4.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

16、则阴无以生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相互对立制约、相互转化、互根互用、相互消长平衡 交感相错,1.自然界用来区分阴阳属性的最主要标志是:A.内与外 B.上与下C.水与火 D.明与暗2.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心脾肺肾分别为:3.“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 B.阴偏盛证C.阴偏衰证 D.阳偏衰证,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二节 五行学说,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2掌握五行的

17、特性。3了解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4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一、五行及五行学说的概念,(一)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二)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二、形成,直观的观察阶段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生活、生产

18、资料经过长期认真的观察,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所以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周传)的认识。,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划分各种事物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尚书周书洪范:“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三、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曲 弯曲;直伸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火曰炎上,炎 热、光 明、向 上、升 腾。,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土载四行”生化、承载、受纳,稼,穑,土

19、爰稼穑,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金曰从革,肃杀、清洁收敛、沉降,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炎热、升腾、光明、向上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肃杀、清洁、收敛、沉降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五行之气在自然界对应着生长化收藏,五行之气在人体对应着生长壮老已,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外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将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位与木的升发特性

20、相类,故东方属木。同理,则西方属金。,四、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进行了五行属性的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表1-3)。,五、五行之间的关系,五行的关系,特殊状态下的关系,一般状态下的关系,五行制化,五行相生,五行母子相及,五行相侮,五行相乘,五行相克,(一)一般状态下的关系,1、五行相生(1)概念:是指木、

21、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2)次序:木火土金水木,木,火,土,金,水,生,生,(3)关系:“生我”者为母母子关系“我生”者为子,(4)举例:,生,木,火,“生我”,“母”,(我),“子”,(我),“我生”,(我),木,火,土,生,生,“生我”,“子”,“母”,“我生”,2、五行相克(1)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2)次序:木土水火金木,水,木,火,金,土,克,克,(3)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我克”者为“所胜”,(4)举例:,克,木,“所不胜”,“克我”,(我),“我克”,(我),“所胜”,土,

22、木,土,克,克,“所不胜”,“我克”,“克我”,“所胜”,水,(我),3、五行制化(1)概念: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间的动态平衡,推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与变化。,木,火,土,克,生,金,水,(2)类型:生中有克(以相生为主)克中有生(以相克为主),木,火,土,克,生,生,生中有克,金,水,火,克,生,克,克中有生,五行生克制化图例,(子)火(我生)(克我)(我克)金 土(所不胜)(所胜)(生我)水(母),木(我),1、五行相乘(1)概念: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为“倍克”。(2)次序:同相克即木土水火金木(3)与相克的关系:二者次序相同,但相克用

23、于说明正常(生理)情况,相乘用于说明异常(病理)变化。,水,木,火,金,土,(二)特殊状态下的关系,乘,乘,(5)举例:,木,土,木,土,木,土,乘,木,土,乘,克,10g,10g,20g,10g,5g,10g,20g,5g,乘,水,木,火,金,土,克,侮,2、五行相侮(1)概念: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为“反克”。(2)次序:反相克,即木金火水土木。,侮,所不胜一方太弱(3)形成条件:所胜一方太过 上述二者兼而有之,(4)举例:,木,土,木,土,木,土,侮,木,土,侮,克,10g,10g,10g,5g,10g,20g,5g,20g,侮,五 行 乘 侮 关 系 图,

24、金,木,土,木强,木 弱,气,有余,金克木,木克土,其,不及,制 己 所 胜,侮 所 不 胜,(所不胜),(所 胜),(木旺侮金),(木强乘土),(木弱金乘),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木弱土侮),己所胜,轻而侮之,(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二)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三)指导疾病的诊断(四)指导疾病的治疗,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运用五行特性,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或特性。2、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3、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五季、五气、五化等之间的联系,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4、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解释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一)说明脏

25、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1、运用五行特性,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或特性,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 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 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之功,2、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与六腑(实为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相配合,联系五脏支配的五体(筋、脉、肉、皮、骨)、所主的五官(目、舌、口、鼻、耳),以及外荣于体表的特定组织,即五华(爪、面、唇、毛、

26、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结构系统。,3、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五季、五气、五化等之间的联系,把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分别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事物加以横向联系,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火生土:心血滋养脾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土生金: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4、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解释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阴,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火克金:心火之阳热

27、,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金克木: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木克土: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制约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而不致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受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如肝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

28、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相乘,病传至肺,为相侮。,肝,心,脾,肺,肾,子病及母,母病及子,侮,乘,(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用五行学说阐释病机,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水不涵木:,肾阴虚 肝阴虚肝肾阴虚,子病犯母,脾气虚,心血虚心脾两虚,相 乘,木郁乘土:,肝气郁结 脾失健运肝气乘脾,相 侮,木火刑金:,肝气郁结 日久化火肝火犯肺,1四诊与五行合参,确定五脏病变部位。2四诊与五行合参,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平;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三)指导疾

29、病的诊断,1、控制疾病的传变 2、确定治则治法 3、指导脏腑用药 4、指导针灸选穴 5、指导精神疗法,(四)指导疾病的治疗,难经七十一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实脾气。”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1、控制疾病的传变,(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适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实则泻其子(适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依据五

30、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2、确定治则治法,依据五行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木,火,土,金,水,滋,涵,益,补,培,生,生相,治法,滋水涵木法 是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从而达到涵敛肝阳的治疗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或乙癸同源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则肝阳偏亢之证。,金水相生法 是滋补肺肾阴虚的治法,亦称补肺滋肾、滋养肺肾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荣于肺,以致肺肾阴虚证。,培土生金法 是指补脾益气而达到补益肺气的治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虚,生气无源,不能滋养肺

31、气,而致肺脾虚弱之证。,益火补土法,是指温心阳以助脾阳健运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心阳虚衰不能温暖脾阳而致脾失健运的泄泻、肿胀等证。但自命门学说兴起以来,多认为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此法变为温肾阳以暖脾阳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肾阳不足,不能温暖脾阳,或脾阳虚衰日久,累及肾阳亦虚的脾肾阳虚证,如五更泄泻、下肢水肿等。,注意:,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提供了更多是治疗方法,在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必须分清主次,或者治母为主,兼顾其子;或者治子为主,兼顾其母。,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的病证)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的病证)。依据五行相克

32、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和培土制水法四种。,(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依据五行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水,木,火,金,土,抑,扶,培,制,补,泻,佐,平,治则:抑强 扶弱,治法,3、指导脏腑用药,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之精血;,赤色、苦味入心,如丹参色赤、黄连味苦入心经以活血安神;,黄色、甘味入脾,如灶心土色黄、人参味甘入脾经以补益脾气;,白色、辛味入肺,如生姜味辛,石膏色白入肺经以清肺热;,黑色、咸味入肾,如玄参色黑、龟版味咸入肾经以滋养肾阴等。,4、指导针灸选穴,根据“五腧穴”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生克理论进行选穴刺

33、治。遵循“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穴刺治。临证中又有同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两种。,肝虚针曲泉或阴谷(虚则补其母)肝火针行间或少府(实则泻其子),5、指导精神疗法,中医称此为以情胜情法。,五行归类怒(木)喜(火)思(土)悲忧(金)惊恐(水),五行相克悲胜怒(金克木)恐胜喜(水克火)怒胜思(木克土)喜胜悲(火克金)思胜恐(土克水),思 考 题,1何谓五行?五行的特性各是什么?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有哪些?3何谓五行相生?其关系和次序各是什么?4何谓五行相克?其关系和次序各是什么?5何谓五行相乘和五行相侮?其发生的条件各是什么?6五行学说在阐释病机中有哪些应用?7五行学说在指导治疗中有哪些应用?,练习题,1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A母 B子 C所胜 D所不胜 E所克 2属于子病及母的是:A肺病及肾B肝病及肾 C心病及肾 D脾病及肾E肝病及脾 3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A肝B肾 C心 D脾 E胃,4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A木B土 C金D水E火 5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A肝实泻肾B肺实泻脾 C肝实泻肺D肝实泻心 E心实泻肝,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