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3610860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73067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443610860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5443610860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5443610860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5443610860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5443610860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443610860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43610860会计学基础课程标准.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代码:03024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计划学时:99学时 本学期学时:88学时 讲课学时:52学时 实验(训)学时:36学时学分:6学分适用对象: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三年制)先修课程: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一)课程的性质会计学基础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对会计职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应用和操作。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账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二)课程定位按照

2、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规定,基础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应限于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解决学习会计学的入门问题。所谓会计学的基础知识,或称会计原理,学术界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亦称会计的“三基”。至于“三基”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准则;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的目的和任务。(2)会计等式和会计平衡理论;复式记账原理;会计凭证和会计帐簿;存货盘存和财产清查方法;成本计算方法;财务报表。(3)会计循环理论,会计从分录、过帐、试算、调整到结帐、编表的全过程及其基本操作技能。会计学基础的基本教学目的要求,就

3、是要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三基”,以便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明确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教学的目的要求,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案的基本依据。二、课程基本理念 会计学基础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必须够用为度”的课程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突出体现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传授会计工作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重点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复式记账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基本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以会计循环流程为主线,根

4、据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循环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掌握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本课程建议课时数99学时,其中实训课时数40学时。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开设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确立会计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明确会计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培养会计岗位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既要理解会计基本理论

5、和基础知识、又要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知识铺垫。二、分类目标(一)知识目标: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会计业务技术,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会计所生产的信息的经济含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了解并运用会计基础的相关知识,掌握处理会计基本业务的能力。通过仿真模拟操作,让学生切实体会账务处理流程。让学生首先学会辨识真实的会计凭证,然后通过学会复式记账法、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登记各种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利润的分配及结算、财务报告

6、的编制、凭证的装订及会计档案的保管等整个账务处理过程,从而使学生对企业的整个会计业务流程得到一个全面认识,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相关决策与评价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经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职业技能目标: 能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法的规定 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能识别、确认核算单位经济业务的基本情况 能识别原始发票并根据原始发票判断具体的经济业务 能填制基本的原始发票 能根据原始发票编制会计分录 能够识别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能设置账簿,包括总账、日记账、明细账 能填制记账凭证 能够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日记账、明细账 能编制资产负债表、

7、利润表 能装订会计凭证,了解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适应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从业资格、中级会计从业资格)、理财规划师、营销师等考试的理论基础知识需要。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序号单元(工作任务模块或实训项目)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课时安排1总论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掌握会计核算对象以及会计要素的分类4.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假设前提5.了解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6.掌握会计科目的类别,账户设置的用途,将各个账户的初

8、始资料包括账户名称、日期、摘要、借方或贷方金额等填写在新账簿中,对原材料等涉及数量等信息的账户要填写清楚7.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账簿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2.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会计人员和出纳,出纳负责日记账的登记和保管,设置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并进行期初余额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由不同会计人员登记并保管,并进行期初余额登记3.角色互换:由学生互换扮演出纳、会计人员的角色,要求按照角色分别开设和保管不同的账簿82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1.了解仿真实践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2.了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国家财经法规的情况,了解会计基

9、础工作规范对原始凭证的要求3.了解仿真实践企业所用到的原始凭证种类4.能识别银行单据,如委托收款凭证、委托付款凭证、银行进账单等5.能识别和填制收据和现金缴款单6.能识别和填制普通销售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7.能识别和填制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8.能识别和填制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9.能识别和填制材料验收通知单、领料单、借款单、盘存表等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原始凭证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2.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业务,分小组讨论,使学生对典型的经济业务深入理解3.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经办人员和会计人员,经办人员告诉会计人员发生了何种业务,

10、由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由会计人员填制原始凭证并传递给经办人员审核。4.角色互换:由学生分别扮演经办人员、企业高管、会计人员的角色,要求按照角色填制或审核原始凭证。63复式记账原理1能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了解记账凭证的种类3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记账凭证的种类及其填制要求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2.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业务,分小组讨论,使学生对典型的经济业务深入了解。情景模拟:根据原始凭证的资料,让学生以会计人员的身份填制记账凭证;让学生以某个会计人员的身份进行记账凭证的流转操作44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技术1.掌握一种基本账务处理程序

11、,即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2.能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3.能登记日记账4.能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5.能进行各种账本之间的核对6.能进行错帐更正7.能进行结账8.能够对每期的记账凭证进行装订,原始凭证要求附在记账凭证后面作为附件9.了解会计档案的种类10.了解不同类型的会计档案保管的要求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账本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2.情景模拟:由学生扮演会计人员和出纳,分别登记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3.角色互换:日记账由出纳来登记,总账明细账由不同的人员登记。在小组完成登记任务后,进行角色互换4.多媒体演示:教师收集凭证装订的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5.情景模拟:学生把一个期间

12、的会计凭证进行整理,按照要求进行装订。85复式记账和会计凭证应用技术1.学会对企业从筹资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2熟悉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工艺流程,了解成本结算工作、折旧计提工作等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企业的会计工作流程的有关要求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2.案例分析: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业务,分小组讨论,使学生对典型的经济业务深入了解。情景模拟:根据原始凭证的资料,让学生以会计人员的身份填制记账凭证;让学生以某个会计人员的身份进行记账凭证的流转操作226会计账簿登记技术1明确会计账簿的作用和种类2掌握登记账簿的规则3.熟

13、悉掌握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4. 熟悉掌握错账的更正技术以及对账和结账的方法5.了解账簿的更换和保管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会计账簿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2.情景模拟:以某企业的一个会计期间为背景,让学生进行会计账簿填制、错账更正等有关内容的模拟训练67财产清查技术1.理解财产清查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2.了解财产清查的工作环节3.熟悉财产清查的账务处理4.熟悉会计凭证核算程序和科目汇总表程序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财产清查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2.情景模拟:以某企业的一个会计期间为背景,让学生进行财产清查有关内容的模拟训练68财务会计报表编制技术1 1.了解会计

14、报表的种类和格式2.了解各种会计报表的作用3.能了解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相关财务报表的编制原理及方法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账本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2.情景模拟:以某企业的一个会计期间为背景,让学生进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进行利润表的编制49账务处理程序应用技术1. 了解三种基本账务处理程序,即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编制理论及方法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账本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410会计工作组织与职业规范1.明确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要求2.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及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3.了解我国企业会

15、计核算的法规体系1多媒体演示:教师根据相关账本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和讲解4实训8复习、考试8合计学时88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黑体,小3号)一、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践合计1第一章 总论8082第二章 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4263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4044第四章 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技术6285第五章 复式记账和会计凭证应用技术166226第六章 会计账簿登记技术4267第七章 财产清查技术4268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技术2249第九章 账务处理程序应用技术22410第十章 会计工作组织与职业规范224实训88复习、考试88合计523688二、教

16、学建议1.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资料,进行讲授、演示,并按照设计活动的内容展开教学。2.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3.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既学会会计业务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4.注意与学生沟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热情、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协调合作的品质。三、考核评价建议1.期末

17、考核评价及方式主要遵循以核心能力考核为中心,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指导思想。期末总评成绩以闭卷笔试(含期末考和半期考)成绩结合平时成绩的方式来进行,闭卷笔试成绩占到60%,平时成绩占到40%。试卷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业务分析题、综合题等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题型为主。平时成绩主要以作业、课堂提问、训练活动和阶段性测试为主。2.教学过程评价(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2)强调目标的评价和理论与实践目标一体化评价,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

18、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情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3)评价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3.课程成绩形成方式序号任务模块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分值1会计职业入门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课堂提问和训练活动15%2会计原始凭证识别与填制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着重于实际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训练活动、阶段测验15%3编写会计分录与填制记账凭证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着重于实际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训练活动、阶段测验30%4登记明细账、总账和日记账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着重

19、于实际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训练活动、阶段测验15%5编制财务报表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着重于实际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训练活动、阶段测验15%6装订凭证以及档案保管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着重于实际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训练活动、阶段测验10%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选用与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会计循环所涉及的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和企业对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以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必需够用”为度,不追求理论的深度与难度。(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

20、在注重会计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把会计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会计业务的实际。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文字表达要深入浅出,图文展现应做到图文并茂。(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活动。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为了增大每堂课的信息容量,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使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小班授课。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试听光盘,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

21、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2.教师通过教学软件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充分利用手工会计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设施进行教学。教师和学生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通过教师机可以看到学生机的操作内容(学生演示、屏幕监视等),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情况。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4.开发和利用外校实训基地。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有一个真实或仿真的操作环境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学院和系部在不断开发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培训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理解业务的会计处理,熟悉真实的业务流程,为学生毕业上岗的零过渡做好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