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7587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边远山区大力发展林业,深入贯彻落实林业扶贫政策方针,对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深入开展林业扶贫工作既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状况,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又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本文以锦屏县域经济发展为例对开展林业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阐释。介绍了锦屏县的具体概况,对锦屏县林业扶贫工作的开展现状从造林绿化、经济林产业建设、乡村林场发展以及贫困人口及生活变化情况等4个方面展开分析,并结合锦屏县进一步深化林业扶贫工作的改进方案一起探讨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锦屏县;林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

2、F326 文献标识码:A 1 锦屏县域经济发展概况及林业扶贫工作的开展 1.1 锦屏县具体概况 锦屏县位于贵州省东缘,黔东南州东部,辖7镇8乡,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县。锦屏县发展林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这得益于该地地理位置虽然偏远,但自然条件优越,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再加上境内植被条件较好,对气候的分配也有了相应的调节,故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受到复杂的地形和植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具备了明显的山地主体气候和林区气候的特点。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全县面积1596km2,其中耕地面积16866.7hm2,人均耕地面积0.052hm2;有森林面积114

3、466.7hm2,人 均0.507hm2,森林覆盖率为71.16%,木材蓄积量 927.27万m3,是我国南方典型的集体林区县,盛产杉木和楠竹,素有“杉木之乡”的美称, 是贵州省的重点林业县。 1.2 锦屏县林业扶贫工作开展的现状 1.2.1 锦屏县造林绿化的现状 2012年锦屏县共完成造林面积2014.67hm2,占任务数的100%,其中,完成杉木用材林694.67hm2,油茶林466.67hm2,山核桃653.3hm2,楠竹林200hm2。完成森林抚育作业面积1693.3hm2,幼林抚育作业面积7292.9hm2;在三江、启蒙等13个乡镇31个村、1个林场、8个中小学校开展城乡及道路绿化美

4、化活动,共栽植大小绿化苗木2万余株,完成零星四旁及义务植树19.5万株;培育种苗17.8hm2,出苗936万株,油茶、山核桃、杉木、马尾松等苗木基本满足全县今冬明春造林用苗的需求。 1.2.2 锦屏县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 近年来,锦屏县逐渐加大了林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经济林的发展力度,目前已建经济林16 666.67hm2,其中木本药材1333.3hm2,油茶7333.3hm2,楠竹2000hm2,柑桔2533.3hm2,板栗333.3hm2,山核桃3133.3hm2。现各类林副产品在农民经济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1.2.3 锦屏县乡村林场发展现状 林业作为锦屏经济的支柱,是以乡村林场的建设

5、和发展为支撑的。2007年,锦屏作为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针对乡村林场种类多、产业形式多样的实际情况,决定坚持“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做法,“两步并成一步”走,把先“分山”后“联营”合并成一步,通过均股均利的方式为林农明晰产权,直接走向“联营”。锦屏县新化乡新化司村有615.7hm2集体山。其中,与春蕾林场联营562.15hm2,与新源林场联营30.227hm2,成为一个以杉木用材林为主,柑橘类经济林为辅,基本消灭荒山荒地的林业特色村。 1.2.4 锦屏县贫困人口及生活变化情况 通过山区扶贫开发,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2013年,州委、州政府下达给锦屏县的减贫任务

6、是3180户9659人。锦屏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根据全县总人口为22.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8.5%,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各类经济发展的调研,把各项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并自我增压,把减贫任务数提高到3329户16000人。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拼搏, 全县减少贫困人口1985户4162人,占州委、州政府下达任务的43.1%,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减少迅猛。 目前,锦屏县森林资源各项指标都得到有效增长:有林地面积从1999年的88933.3hm2上升到现在的114466.7hm2,增加了25533.3hm2;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58.06%上升到现在的7

7、1.16%,上升了近13.1%。锦屏的林改工作获得全国表彰,锦屏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建设荣获“贵州省先进集体”。为做好新一轮的林业扶贫工作,进一步推进林业发展,应当突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努力探索靠山养山、兴林富民的绿色扶贫开发之路。 如今,锦屏林业产业已经由单一的“木头财政”变为多元化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696元增加到2011年的3510元,其中人均林业纯收入624元。 2 锦屏县进一步推进林业扶贫开展的改进办法研究 锦屏深化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经济林为突破口,改变生态林和经济林比例失衡的现状,重点建立采脂林、茶油林、竹笋林、核桃林、香橘林、工业原料林、

8、中药材、林木种苗等8个商品基地,走生态特色林业之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至2010年,全县拥有山核桃基地3133.3hm2,油茶基地7333.3hm2,工业原料林基地19000hm2,楠竹基地2000hm2,小香橘基地1253.3hm2。为进一步深化林业扶贫工作,锦屏县政府积极改进方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2.1 林业扶贫与林业重点工程相结合 在贵州省锦屏县林业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与林业重点工程相结合来进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本身既是国家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最大的扶贫开发项目。扶贫工作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展开,可以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植树造林的步伐。同时扩大森林植

9、被的覆盖率,提高森林木材的栽种质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锦屏县域的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的侵扰和破坏,同时还可以给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林业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特别是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机制,规划和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少、见效快、受益面广、对群众脱贫致富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名特优新经济林、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2.2 林业扶贫与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 锦屏县要进一步深化林业扶贫工作,就应当注重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将扶贫工作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林业的多种资源,多种发展模式的有机组合,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产品,并且进行适度

10、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发展经济林果、林下经济、油茶和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对发展旅游业也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证。锦屏县的油茶、竹木工艺品、木本药材等很具有地方特色。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我县生产的油茶无工业污染,是国家农业部验证的绿色产品,且属富硒产品,很有市场开发潜力;竹木工艺品中鸟笼、芦笙、木碗等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木本药材在省内外已成为闻名的优势产品。上述产品开发由于资源少,规模效益差,还行不成气候,为使这些产品迅速发展为特色经济产业,必须给予经济和技术上的扶持,走“短、平、快”的发展之路。因此,锦屏县在林业扶贫工作的开展中与开发林业特色产

11、业相结合十分有必要。 2.3 林业扶贫与工业强县战略相结合 为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县委、县政府对林业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在“工业强省、城镇带动”的形势下,如何引进、扶持林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就成为锦屏工业强县兴林富民的关键所在。锦屏县在林业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当以国家相关政策方案为先导并认真贯彻落实到实处。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殷切关怀贵州山区发展,锦屏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发2号文件)针对贵州的特殊地位、特殊贡献和特殊困难,给予了贵

12、州特殊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贵州林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根据自然、地理及资源特点,遵循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努力提高林业在农民人均收入中的比重。以过境高速公路“三黎”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为契机,以敦寨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丰富的林业资源为依托,提出构筑建立“西南林业产业基地”的思路。力争到2020年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4 林业扶贫应以科技扶贫为先导 边远山区的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因而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对林业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技术上的技能也有

13、很大欠缺。这样就很难发挥技术经济优势,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不到位,而只能发展粗放型林业,难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林业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尽快组建林业科技扶贫队伍,积极深入农户进行培训和指导,使每1贫困农户都能掌握一两门简单的种养业技术,让农户在种养业方面少走弯路,同时要给农户灌输市场经济意识,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特色产品,帮助农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技术问题。扶贫必须先扶智,这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才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更好的开发林业特色产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锦屏县整体素质的提高,更进一步地发展区域经济。 3 结语 总之,贵州省锦屏县县域经

14、济发展给林业在边远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范例。大力推进林业发展,既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状况,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又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做好新一轮的林业扶贫工作,要突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努力探索靠山养山、兴林富民的绿色扶贫开发之路。坚持林业扶贫与林业重点工程相结合,坚持林业扶贫与开发林业特色产业相结合,同时注意要以科技为先导,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以更好的发挥技术优势。最后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扶贫文件的号召并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政府还应当引导扶贫资金对林业的投人,利用好扶贫资金,充分发挥林业生产的优势,推动边远山区林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林业的发展,为后生态建设时期农村和

15、农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小辉,乔长涛.扶贫视角下的林业环境净化功能补偿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 刘维忠,陈玉兰,韦振江.内陆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工程扶贫开发模式的探索J.生态经济,2008(12). 3 赵建成.发展生态林业,促进经济发展对易县林业发展服务经济建设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9(14). 4 李巧玉,张雷.生态扶贫:一条通向农民致富之路广西林业吹响生态扶贫的集结号J.广西林业,2012(03). 5 荀世芬.依靠科学推进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J.北京农业,2011(18). 6 周应书.毕节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技术体系构建J.林业建设,2009(02). 7 廖少华,李飞跃.林业扶贫二十年,日新月异黔东南J.中国林业,2007(23). 8 韩文洪.林业产业化建设与山区脱贫云南省镇雄县杉树乡林业扶贫案例J.绿色中国,2005(08). 作者简介:吴展培(1973-),男,侗族,贵州省锦屏县,贵州省锦屏县固本乡林业工作站,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林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