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相关知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9462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相关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有理数的相关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有理数的相关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有理数的相关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有理数的相关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相关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相关知识.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理数的相关知识,7年级数学,2.1 正数和负数一、本节知识要点:1、引入负数是实际需要,我们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比0大的数叫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负数和零统称为有理数。,3、有理数的分类:,二、例题评析:例1 填空:(1)收入500元,记作500元,则支出300元记 作。(2)向北走40m表示。,答案:(1)300元(2)向南走40m。评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要弄清符号与实际意义间的关系,符号不能弄错,还要注意带上单位。,答案:(1)5,0,101;(2)10,2,0,97;(3),2.93,3.14;(4)10,5,

2、2,0,101,97评析:(1)题中注意自然数包括0;(2)题中要正确理解非正整数的概念,即“不是正数”的整数,也就是零和负整数;(3)题中注意搞清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化为分数,所以在写分数时别把它们拉下;(4)题,0也是整数,写整数时别忘了它。,例3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5,0.62,4,0,1.3,6.4,7,7,20,7。(1)正整数集合;(2)负整数集合;(3)分数集合;(4)整数集合;(5)负数集合;(6)正数集合;,答案:(1)4,7;(2)5,7;(3),0.62,1.3,6.4,7,20;(4)5,4,0,7,7;(5)5,1.3,6.4,7,

3、7;(6),0.62,4,20,7;评析:本题仍涉及有理数的分类,由于同学们刚刚学完正负数,对于各种数集的特征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容易出错,如在整数集中漏写0,写分数集时漏掉有限小数等,所以做题时应注意力集中,做完后再复查,提高正确率。,例4 字母可以表示数,回答下列问题:(1)a一定表示负数吗?(2)什么情况下,a表示正数?(3)什么情况下,a表示负数?,答案:(1)不一定;(2)a是负数;(3)a是正数。评析:有的同学以为带有负号的数就是负数,这是误解,a是正数、负数还是零,关键看a是什么数。,例5 判断题:(1)零是正数;(2)零是整数;(3)零是最小的有理数;(4)零是非负数;(5)零是

4、偶数。,解答:(1)错,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对,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3)错,没有最小的有理数。(4)对,非负数包括负数和零。(5)对,整数分为奇数和偶数,偶数包括正偶数、负偶数和零。,例6 A、B、C三个数集,每个数集中所包含的数都写在各自的大括号内,请把这些数填在圈内的相应位置。A2,4,8,6,7;B4,5,1,2,6;C1,4,8,2,5;,答案:如图所示。,评析:本题是关于0的性质正确认识,同学们在学习有理数的知识时,应注意随时总结0的性质。评析:本题考察数集的表示方法,渗透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的知识。对集合A中的每个数应逐个分析,如2既不属于B,也不属于

5、C,所以应写在圆A内,但不在圆B和圆C中,4同时属于三个集合,应写在三个集合的公共区域内,8属于集合A和集合C,应写在圆A和圆C的公共区域内,但不在圆B内,其它数的写法以此类推。,例7 某中学对初一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的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3,2,0,4,1,1,2,5(1)这8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到标准?(2)他们共做了多少个引体向上?,分析:数据中的非负数是达到标准的。答案:(1)达到标准的为 10050;(2)他们共做了:783204112556个 引体向上。评析:本题是关于正负数的应用题,本题中的记数方法,当统计量和标

6、准量越大时,越能显示其优越性,同时它也是简算平均数的基础。,2.2 数轴一、本节知识要点: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2、数轴上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3、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原点表示0,原点左侧的点表示负数,原点右侧的 点表示正数。4、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 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二、例题评析:例1 下列各题中是数轴的是()A.B.C.D.答案:选D。评析:本题考查数轴的画法,图A中未标明正方向,图B中没有画出原点,图C的单位长度不一致,图D满足数轴的三要素的条件。,例2 把数4,2,1.2,3.

7、5,2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解答:如图所示 所以 42 1.22 3.5评析:把一个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时,通常把这个数在相应的点的上方,然后按照“左小右大”的原则依次排列。,例3 某城市公共汽车在一条笔直的8号路上来回地奔跑,起点站是A,(1)由A向东走5个站是终点站B,回头向西走了3个站,这时公共汽车A在何位置?(2)若由ABA算走一趟,每站间路是akm,每个米耗油bL,则该公共汽车一天10趟耗油多少升?,答案:本题可利用数轴求解。如图:画一数轴,使点A与原点重合,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每站间的距离为单位长度。(1)向东走5站,再向西走3站,此时公共汽车在起点A 的东边第

8、二个站台上。(2)每趟走5akm,回头5akm,共10 akm,共耗油10abL,10趟一共耗油1010ab100ab(L)评析:一些实际问题利用数轴知识解显得更清晰,更简捷。,例4 求大于3而不超过3的所有整数。,答案:2,1,0,1,2.评析:在数轴上观察3到3的整数即可,利用数轴把代数问题直观化,它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基础。,例5 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有理数为a,将A点向左移3个单位长度后,右移一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的对应的数为4.5,求有理数a。,答案:解如图所示。点A向左移3个单位再右移1个单位,即把A向左移2个单位。到B点,所以点B向左移2个单位即点A,即把4.5向右数两个单位

9、,得a2.5。评析:本题需要逆向思维,关键是确定已知点B与待求点A之间的位置关系,学了运算以后本题还可以列方程求解,请同学思考。,例6 选择题:在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单位长度是1cm,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100cm的线段,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是()A.98或99B.99或100C.100或101D.101或102,答案选C。评析:本题可分两种情况评论。若线段端点与整点重合,则线段盖住101个整点;若线段端点与整点不重合,则线段盖住100个整点。所以线段可以盖住100或101个整点。,例7 若a为正有理数,在a与a之间(不包括a和a)有2001个整数,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

10、:1000a1001评析:利用数轴思考本题更直观,当a1000时,由于不包括1000和1000,所以只有1999个整数,所以a1000,同理,a1001,所以1000a1001。,2.3 相反数 2.4绝对值一、相关知识要点:1、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它们是互为相反数,或称其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2、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3、相反数的表示:一个数a的相反数通常用a表示,一个数本身用a表示;一个数前面有若干个正负号时,化简的结果由负号的个数决定,当负号的个数为整数时,化简的结果是这个数的

11、相反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化简的结果是这个数本身。4、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用a表示。,5、绝对值的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6、绝对值的有关性质: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0对任何有理数a、b,若ab0,则a0且b0。若ab(b0)则,ab。对任意有理数a,都有aa。,二、例题选讲:例1 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3,18,,分析: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根据相反数的代数定义紧扣“只有符号不同”是解本题的关键。解:3 的相反数是3;18 的相反数是18;的相反数是,例2 化简下列各数的符号:(1

12、)(9)(2)(2),分析:第(1)题中9的前面有3个负号,所以结果是负数,第2题中2的前面有2个负号,结果是正数。解:(1)(9)9(2)(2)2,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必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C.的相反数是3.14D.0.5的相反数是,分析:A错,如3和4符号不同,但它们不是相反数。B错,同为0的相反数是0。C错,因为 的相反 数是,但 3.14,0.5的相反数是 0.5,故D对,选D。,例4 已知a5,b3,且ba,求a、b的值。,分析:已知a、b的绝对值可以求出a、b的所有值,再根据ba,即可求出a、b的值。解:a5,b3,a5,b

13、3。又ba,a5,b3。,例5 已知有理数,a为正数,b、c为负数,且cba,用“”号把a、b、c、a、b、c连接起来。,分析:本题可分三步:根据已知条件把a、b、c描在数轴上;再根据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把a、b、c也描在数轴上;根据这6个点的左右位置关系,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解:如图所示。所以cbaabc,评析:本题在解题中用到了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等知识,一方面,同学们应对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及时复习,另一方面适当做一些综合题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另外解比较数的大小的题目时,数轴仍是有力的工具。,例6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2)6(3)3.15,分析:计算绝对值,就是要紧扣绝对值

14、的定义求解。解:(1)(2)6 6(3)3.15,3.15是负数,3.15(3.15)3.15,例7 判断题1、若ab则ab()2、m=m()3、m1m1()4、若aa,则a0()5、若aa,则a0()6、若ab,则ab()7、若ab,则ab(),分析:1、错,如11,但11;2、错,因为m是非负数,所以m也就是非负数,如m1时上式不成立。3、对,因为m1是非负数,所以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即可判定。4、错,00。5、错,00且0的相反数是0。6、错,如0 2,但027、错,如21但21,例8 填空:(1)若aa,则a。(2)若aa,则a。(3)若aa,则a。(4)m2

15、的整数有。(5)绝对值小于5的非正整数为。,分析:(1)题已知条件即“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本身”,满足这个条件的数是正数如零,即非负数,有的同学容易漏解0.(2)题中已知条件即“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满足这个条件的数是负数如零,即非正数,这是更容易漏掉。(3)题的已知条件即“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绝对值”,这对任何有理数都成立。(4)题最好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做。(5)题做法同(4)。答案:(1)a0(2)a0(3)a为任意有理数(4)m0,1,2(5)4,3,2,1,0,例9 已知xy10,求2004x+y2004的值。,分析:本题关键是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

16、为0。则每个非负数一定为0.”求解。解:xy10,x0,y10即x0,y2。2004x+y200420040120041,例10 已知数轴上一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4,点B与A的距离是1,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分析:本题可由已知条件先确定点A,进而确定点B,再求出所有点B到原点的距离之和。,解:设点A表示a,点B表示b,依题意得a4,a4当a4时,b41即b1=5,b2=3,当a4时,b41b3=5,b4=3 b1 b2 b3 b4 535316满足条件的是B到原点的距离之和是16。,评价:本题主要用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绝对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在实际中它也有很多应用,同学们应多做相关的练习,以加深对绝对值的认识。,结束语: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正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有关知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同学们要想有更大的进步,还需要多练、多思,最后预祝每位同学心情愉快,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