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孟子两章,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的思想:性本善 施仁政 民贵君轻,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
2、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郭:古义: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而,第一个表顺承,第二个表转折,却。夫环而攻之:夫f,句首发语词。然而,这样却。是:古义:这,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城墙 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米粟(s):指粮食。多:充足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古义:放弃。去,古义:离开。,从防御(或守城)一方
3、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限制。以:凭,靠。本句话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固国:巩固国防。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力的强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寡助之至:之,到。至,极点。亲戚畔之:内外亲属畔,通“叛”,背叛。之:他,代词。天下顺之:归顺,服从。,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
4、之君,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二 从守城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举例论证,中心论点已经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四层?,第四层的作用是在前三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得道即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天下顺之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者则战必胜。)对比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七里,环而攻,不胜,小,得天时,举例子,进攻方,防守方,高.深.利.多,委而去,治国,域民
5、,固国,威天下,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总,提出观点,总,本文中孟子借谈论战争来论述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简单小结,论证的方法:先提出论点然后举例论证接着以此类推最后提炼升华观点,艺术特色: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拓展延伸,历史上借助“天时”、借助“地利”、依靠“人和”取得胜利的例子有哪些?“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和平解放北京城”、“九七年香港回归”,“商场的服务态度和信誉”。,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和的名言,有关天时的名句: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有关地利的名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有关天时的成语:同舟共济 众志成城 同心同德 万众一心 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