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53123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6.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标准与法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标准与法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标准与法规.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标准与法规(Food Standardization and Regulation),第一篇 标准化的基本理论,第一章 标准化基本概念第二章 标准化发展简史第三章 标准种类与标准体系第四章 标准化的形式,第二篇 标准化活动的具体内容,制定,实施,修订,标准,第二篇 标准化活动的具体内容,第六章 标准的编写第七章 标准文献分类与检索第八章 合格评定第九章 国际标准化,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第六章 标准的编写,标准的标准,GB/T 1.1-2009 附录A(资料性附录)部分基础标准,GB/T 20000.1-2014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

2、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GB/T 20000.2-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GB/T 20000.3-2014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3部分:引用文件GB/T 20000.6-200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6部分: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GB/T 20000.7-2006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7部分:管理体系标准的论证和制定GB/T 20001.1-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1部分:术语GB/T 20001.2-2015 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标准GB/T 20001.3-2015 标准编写规则 第3部分:分类标准GB/T 20001.4-2015 标准编写规则 第4部分:化学分

3、析方法GB/T 20002.1-2008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1部分:儿童安全GB/T 20002.2-2008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2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GB/T 20002.3-2014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3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GB/T 20002.4-2015 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本书是实施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 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配套用书。,白殿一等.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节 标准制定的程序,GB/T 1

4、67331997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三种程序,2009.09.24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贯彻实施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通知,一、标准制定的一般程序,1、预阶段(Preliminary stage),拟定标准新工作项目;对标准新工作项目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提出标准新工作项目建议,包括标准草案或标准提纲。,必要性论证,1、预阶段(Preliminary stage),是否应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可行性论证,制定标准的时机:技术的成熟程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标准的条件:有适当的起草单位;有

5、充足的资料;有协调配套的措施。,必要性论证,1、预阶段(Preliminary stage),可行性论证,GB/T 304832013茶叶中茶黄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0357.12013乌龙茶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2、立项阶段(Proposal stage),审查专业部审查(1个半月)(综合业务部)委内审查征求意见:网上公开(1个月)。批准:下达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时间周期 3个月,3、起草阶段(Preparatory stage),标准制定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科研工作,时间周期 10个月。确认标准制定目标准确;认真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与国际相关标准对比;完成技术指标的

6、实验和验证工作;对相关事宜进行调查分析。,3、起草阶段(Preparatory stage),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的要求:专业知识(相关专业和标准化)协调、沟通、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外语水平,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民主、协商一致,注意征求有分歧意见单位的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不少于3个月;整个阶段不超过5个月。,4、征求意见阶段(Committee stage),5、审查阶段(Voting stage),形式:会审、函审。强制性标准、技术或经济意义重大、涉及面广、分歧意见大的标准必须会审。会审出席率或函审回函率不足2/3时应重评;会审出席代表或函审回函应有3/4同意为通过,标准起草人不能参加

7、表决。,5、审查阶段(Voting stage),审查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技术内容适应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技术规定先进、合理、安全、可靠;与其他相关标准协调一致;编写方法符合编写规定;资料完整。,时间周期 5个月,6、批准阶段(Approval stage),技术审查:争议问题的处理;贯彻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与相关标准的协调处理;制定标准依据的合理性、技术先进性、经济性;采用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定程序、编写方法、报送文件等符合相关规定。,技术审查时间 2个月,批准周期 8个月,6、批准阶段(Approval stage),涉及贸易的强制性标准应向WTO各成员国通报,自通报之

8、日起60天之后,无反应意见,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批准、发布。,7、出版阶段(Publication stage),2015年:74个成员国/地区共发布1992项,中国109项。,参照基础标准的规定进行编辑性修改。,8、复审阶段(Review stage),评估标准的适用性 实施过程是否出现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指标是否适应当前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内容是否与当前法律法规有抵触;是否需要与国际标准的变化情况保持一致;其他需要重新确定的问题。,标龄:5年,8、复审阶段(Review stage),确定标准是否:确认(继续有效)修改(调整少量技术内容和表述)修订(全面更新实质内容和表述)废止

9、(发布废止公告),9、废止阶段(Withdrawal stage),周而复始的过程形成闭环,标准,34 个月,二、标准快速制定程序,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 原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8.1.8,在正常标准制定程序的基础上省略:1.起草阶段(程序类别代号:B)10个月2.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程序类别代号:C)13个月,GB/T 167331997 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已有成熟标准法案,或变化特别快的技术领域。,第三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可申请采用快速程序:(一)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项目,可采用B程序(项目类别代号:1);(二)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国外

10、先进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项目,可采用B程序(项目类别代号:2);(三)现行国家标准的修订项目,可采用程序(或B程序)(项目类别代号:3);(四)现行其他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的项目,可采用B程序(项目类别代号:4)。,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2004.03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发布采用快速程序制修订应急国家标准的规定 应急标准是指国家为了应对突发紧急事件急需实施的标准。,三、应急国家标准的制定,苏丹红事件,2005.03.15 广东,三聚氰胺事件,2008.09.08 甘肃,第五条 国家标准委收到应急标准项目建议后,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即时立项,即时下达计划。第

11、六条 应急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委托有关单位组织起草,或根据需要直接组织起草。第七条 应急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应急标准纳入国家标准体系。第八条 应急标准的应急原因及使用要求等内容应在前言中说明。第九条 应急标准起草过程中,可省略部分程序,但草案完成后须经有关专家会议审查。,采用快速程序制修订应急国家标准的规定,第十条 应急标准由国家标准委组织对口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相关单位进行审查。第十一条 应急标准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后,应及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第十二条 应急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标准提出单位应及时组织标准的起草单位和有关专家进行修改完善,并报国家标准委审批。第

12、十三条 对不再使用的应急标准,国家标准委应及时予以废止。,采用快速程序制修订应急国家标准的规定,第二节 标准质量,一、标准的适用性,成为社会中各种机构和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被接纳;被法规或标准所引用。,4.1 普洱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第二十二条 专用标志使用单位应当按照GB/T 22111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的规定加工制作普洱茶。,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 2009.06.01,“这个办法的内容有着致命的硬伤,它将阻碍普洱茶产业的继续发展,甚至会造成无法控制

13、的恶果。”,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宗懋,“生普”“熟普”之争,晒青茶: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包装;普洱茶(生茶):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普洱茶(熟茶)散茶:晒青茶后发酵干燥精制包装。,自然后发酵,人工后发酵,二、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先进性,国际先进水平:达到国际上一些居领先地位的协会、学会、企业等发布的标准水平;国际一般水平:达到国际标准的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其余标准的水平,均应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合理性,较强的可操作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相互制约,三、标准编写的规范性,标准的内容是标准的核心,但只有好的表现形式,才能将标准内容准确、简明地表达出来;标准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必须以特定形

14、式出现,这是标准区别于其他文件的重要特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表达方式(包括标准的结构、体裁、章条编号、文字叙述等)上均应符合规定。,标准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技术要求”,1、对标准的消化、验证、试验不够 对国际标准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不够;将个别实验室的试验未经普遍验证归纳为全国方法;尚不成熟的科研成果或未充分验证的结果即定标;仅在一定范围内行之有效的经验教训未经充分验证即推广到全国。2、标准制定的程序不够规范,第三节 标准编写方法概论,严格的“程序”;正确的“方法”;理想的标准文本;反映标准化的内容;发挥标准化的作用;达到标准化的目的。,一、标准内容的划分,标准的要素,资料性要素,资料性概述要素,

15、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索引,规范性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封面(必备要素)目次前言(必备要素)引言,名称(必备要素)范围(必备要素)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要素的性质,要素的位置,必备或可选状态,按要素的性质划分,规范性要素,是“声明符合标准而需要遵守的条款的要素”。,资料性要素,“标示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附加信息的要素”。在声明符合标准时无须遵守的要素。,规范性引用文件是可选要素,一旦列出即成为标准应用时必不可少的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

16、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规范性附录,是“附加条款”,是构成标准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使用标准时,这些条款应被同时使用。,资料性附录,是“附加信息”,仅限于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不应包含要声明符合标准而应遵守的“条款”。,按要素的性质划分,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T 21733-2008 茶饮料,发布部门或单位,标准的标志,标准的编号,中文名称,英文译名,国际标准分类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实施日期,发布日期,标准的层次,被替代标准的编号,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提出归口起草单位起草人,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采标情况代替情况与前版的变动,GB 137

17、37-2008 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特定部分,基本部分,标准名称的编写,标准名称最多由3个要素组成:引导要素 主体要素 补充要素,必备要素,1,2,3,4,5,标准名称的编写,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准确反映标准的范围;无须描述文件的类型;协调各要素的内容。各要素不能重复;各要素不能颠倒。,牛冷切摩奇系列乐乐果营养素饮料早餐工程产品系列,标准范围的编写,明确标准化对象;阐明标准的适用界限。采用陈述的形式,不应包含要求;“前呼”标准名称,“后应”规范性要素;编写简洁、完整。,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标准范围的比较,GB/T 21733-2008 茶饮料,二

18、、标准的层次,必备,章,条,条,段,列项,列项,列项,引语,二、标准的层次,三、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则,总要求 编制出明确且无歧义的条款。标准规定范围内,力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准确;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1、标准内部的统一性,结构统一;文体统一;术语统一。,每项标准或系列标准(或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内,标准的:,同一术语始终表示同一概念;同一概念始终用同一术语表示。,GB/T 14456.1-2008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第6章 检验规则 表述为:,6.1 取样6.1.1 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

19、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6.1.2 取样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GB/T 14456.2-2008 绿茶 第2部分:大叶种绿茶第7章 检验规则 表述为:,7.1 抽样7.1.1 抽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同一条生产线、同一班次的产品为一个生产批,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7.1.2 抽样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GB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7.3 图 表述为:,7.3.1 用法如果用图提供信息更有利于标准的理解,则宜使用图。每幅图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GB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2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7.4 表 表述为:,7.4.1 用法如果用表提供信息更有利于标准的理解,则宜使用表。每个表在条文中均应明确提及。,2、标准间的协调性,国标、行标、地标、企标上、下层标准之间、同层之间要协调统一,不能出现矛盾;每项标准应遵循现有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尽量引用现行标准。,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1,2,3,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农夫山泉执行标准与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比较,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农夫山泉执行标准与包装饮用水标准的比较,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3、标准的适用性,标准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应当有相应的实验方法;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标准的内容应易于被其他文件所引用。,便于使

21、用,直接使用,4、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当采用国际标准制定我国标准时,应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我国标准;遵守GB/T 200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标准文本,其结构应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一致;,5、不同语言版本的等效性,英语:按照ISO/IEC导则规定的起草规则编写标准的英文版本;少数民族语言:同时用该种语言起草标准文本。,6、规范性,预先设计:确定结构、内在关系、内容、层次,各部分名称等;遵守制定程序和编写规则;特定标准的制定符合相应基础标准的规定。,起草标准时要遵守与标准制定有关的基础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22、。,编写标准必须规范化,格式一致,体裁划一,编排统一,内容结构与表达方式符合统一规定,并赋予统一的标记符号和编号,使标准成为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技术文献。,四、标准编写要求,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1).正确性:标准中的规定必须正确可靠,科学上可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2).准确性:语句肯定、不含糊,逻辑性强,用词恰当准确,禁忌模棱两可;3).简明性:语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使用深奥的语汇和方言;4).协调性:符合国家的政策,与国家的法令协调,体系内部上下级、同级标准间协调;5).统一性:同一标准的术语、符号、代号前后要统一,与其他有关标准也要一致。,1、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制定程

23、序符合“三稿定标”;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标准应由法人代表或授权管理者批准,并以一定形式公布。,第四节 企业标准的制定,2、企业产品标准制定的程序,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以及本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关的最新科技成果;生产和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技术数据、统计资料;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法规和国内相关标准。,2).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选优,必要时应进行试验验证,然后起草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3).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企业内有关单位(必要时发企业外有关单位,特别是用户)。,4).审查标准,形成标准报批稿含报批时需呈交的其它文件资料。,5)

24、.标准的批准、发布企业标准由企业法人代表或其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由标准化机构发布。,2、企业产品标准制定的程序,企业的产品标准应在发布30日内向所属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包括:a).备案申报文;b).标准文本;c).编制说明等。企业产品标准复审后,应及时向受理备案部门报告复审结果。修订的企业产品标准,重新备案。,6).标准的备案,2、企业产品标准制定的程序,广东省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管理办法,负责制定标准的部门、单位(下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要求,向规定的部门备案;受理备案的部门(上级)有权对与相关法律、法规、上级标准相抵触的备案标准提出修改建议,责令

25、备案单位限期改进或停止执行标准。制定标准的单位,应对标准实施的后果承担责任。,标准备案的含义有两层:,标准的复审,企业标准应定期(一般不超过三年)进行复审。由企业标准化机构负责组织。复审后的企业产品标准须按有关规定备案。,复审结果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确认:适应当前需要,符合当前科学技术水平,标准内容不作修改。在标准封面上写明XXXX年确认字样。修改:对标准条文、图表作少量修改、补充时,按本企业有关标准修改的规定执行。修订:主要规定需要作大改动才能适应当前生产、使用的需要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按制定标准的程序进行。修订后的标准不改变顺序号,只改变年号。废止:已不适应当前的需要,或为新的标准所代替。,

26、第四节 企业标准的制定,GB 0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GB 16322-2003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3、食品企业标准制定要点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 71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2016-11-13 实施,遵守可证实性原则;,第四节 企业标准的制定,GB/T 31121-2014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表2 理化要求: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浆)饮料中,果汁(浆)或蔬菜汁(浆)含量(质量分数)10%。,5.2.3 果汁含量 含有橙、柑、桔汁类果汁按照GB 1677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其它类按照投料记录进行折算。,某企业标准要求: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果粒饮料和果肉饮料

27、中,果汁(浆)含量(质量分数)分别10%、5%、5%、20%。,标准结构完整;,第四节 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净含量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运输、保质期,标准名称符合要求;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引用;编写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企业标准需要注意的问题。保健功能、功效成分指标、功效成分检测方法。“保健”而非“治病”。,第四节 企业标准的制定,1、增强免疫力;2、辅助降血脂;3、辅助降血糖;4、抗氧化;5、辅助改善记忆;6、缓解视疲劳;7、促进排铅;8、清咽;9、辅助降血压;10、改善睡眠;11、促进泌乳;12、缓解体力疲劳;13、提高缺氧耐受力;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15、减肥;16、改善生长发育;17、增加骨密度;18、改善营养性贫血;19、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20、祛痤疮;21、祛黄褐斑;22、改善皮肤水份;23、改善皮肤油份;24、调节肠道菌群;25、促进消化;26、通便;27、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保健食品的功能范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思 考 题,1、我国标准制定有哪三个程序,各由哪些阶段组成?2、怎样评判标准的质量?3、标准由哪些要素构成?4、标准编写有哪些基本规则?5、怎样制定企业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