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药理研究进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01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连的药理研究进文档资料.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述,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分味连、雅连、云连3个主要品种。主产于重庆石柱者,称味连,因其根茎多分支,形似鸡爪,故有称为鸡爪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和眉山者,称雅连。而味连和雅连统称为川连;产于云南德钦、维西、腾冲等地者,品质稍次于川连,称云连1。三种均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是小檗碱(berberine,简称Ber,也叫黄连素),含量高达3.6%以上。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等。黄连为我国常用中药之一,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

2、,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连具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病毒、增强免疫、解热、抗溃疡、降血糖、解毒等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1抗菌作用:陈群等研究中药黄连的提取物为质粒消除剂,用携带R质粒的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E102株为靶细胞,进行体外R质粒消除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黄连具有消除大肠杆菌R质粒的作用,经黄连作用24h,消除率为2.42%;延长作用时间至48h,其消除提高率为22.57%。细菌丢失的耐药性可表现为单一或两种耐药性的丧失。陈波华等通过纸片法抑菌实验发现黄连能抑制幽门螺旋菌生长,其效果甚至超过某些抗菌素。陈芝芸等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对常用中药100味进行了体外抑制幽门螺旋菌的研究,发现黄连等对

3、幽门螺旋菌有高度抑制作用。李娟等研究表明,黄连有较强的抑幽门螺杆菌作用,但其杀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可能是小檗碱抑制细菌的生长与呼吸,抑制细菌的葡萄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过程,可能是小檗碱抑制细菌的生长与呼吸,抑制细菌的葡萄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过程,特别是脱氧反应,从而杀灭细菌。吴静等研究进一步说明,黄连抑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的作用或许不是依赖某一单一成分的作用,而是由多种成分互相协作共同达到抗菌的效果。,匡铁吉等研究了黄连素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00g/ml黄连素能杀灭标准株菌群中的大部分菌细胞,部分存活的菌细胞在匡氏琼脂斜面

4、上的生长延迟1周以上;30g/ml黄连素对所试结核菌标准株无杀灭作用,但对早期生长有弱抑制作用;3g/ml黄连素对结核菌标准株H37RV不但没有抑制作用,还显示出较弱的生长促进作用。常明向等采用琼脂稀释法对香连丸的抗菌作用进行了拆方研究,发现单用黄连对金葡萄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香连丸煎剂较单用黄连弱。姜广水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黄连水煎液提取物对所实验的两种牙周致病菌的生长均有强的抑制作用,提示黄连可用于各型牙周炎的治疗。,抗病毒作用,马伏英用柯萨奇B3病毒(CB3V)感染BALA/C小鼠建立CB3V心肌炎动物模型,用黄连、黄芩、栀子及复方制剂对感染鼠进行治疗,表明

5、4种药物均有抗病毒心肌炎作用。英国学者研究从脱脂的蓖麻子粉和脱脂的黄连粉的混合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含黄连素,不含蓖麻子白蛋白和蓖麻碱为最好,此有效成分具有抗HIV的抗病毒活性,可用于治疗艾滋病。,抗真菌作用,刘强研究表明,黄连具有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药物作用于真菌细胞的细胞壁,改变其选择性渗透的性质,进而弥散入细胞内,与核的细胞膜部分磷脂成分结合,导致细胞器消失。,抗寄生虫作用,黄连还有一定的杀寄生虫的作用。对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杨婧等报道黄连素在体外对对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Vaginalis,TV)均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抑制作用,

6、小檗碱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ADP释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以对胶原诱发的聚集和诱导的血小板抑制作用最强,其疗效几乎与双嘧达莫合并阿司匹林相媲美,且副作用小,易被病人接受。研究表明,BR在防治脑、心动脉血栓性疾病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黄伟民等17研究三黄合剂(黄芪、黄连、黄芩)对大鼠ADP(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在体外试验中能抑制ADP、ADR(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治疗血小板高聚集率患者的有效率为88.7%,与肠溶阿司匹林50mg/d的疗效相当。,抗心律失常作用,黄连中的小檗碱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能防治乌头碱、电刺激及

7、冠状动脉结扎所致的实验动物室性心律失常,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临床上用黄连素片治疗各种原因的心律失常。张永施应用小檗碱1.52.0g/d,分34次口服,14d为1疗程治疗频发室性早搏22例,总有效率达90%。黄伟民应用小檗碱治疗经16种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律失常,取得比较满意效果。以往研究认为,小檗碱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功能不应期,使期前冲动不易引起折返激动并中止折反的持续进行,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谷维素能明显增加Ber口服生物利用度。二者混合制成的黄谷素口服可对抗大鼠乌头碱、冠脉结扎诱发的心律失常。黄谷素抑制延迟外向钾电流和尾电流是其抗心律失常机制。,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脑缺血使脑

8、内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Glu)大量增多。Ber可明显抑制Glu诱导的脑细胞C-fos高表达,抑制Glu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升高。可能是其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机制之。何百成等研究结果显示,黄连总生物碱呈剂量依赖性阻遏铝负荷导致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跳台潜伏期明显长于模型组,水迷官寻台时间缩短),明显减少海马神经元核同缩和神经元丢失;小檗碱和尼莫地平也有类似黄连总生物碱的作用。上述结果提示黄连总生物碱对铝负荷致神经冗退行性变有确定的阻遏作用;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小檗碱。,降血糖作用,黄连碱、BR均有降血糖作用。对正常小鼠及自发性糖尿病KK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可能为受体后效应,它可以抑制注

9、射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其作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或促进糖酵解途径实现。研究还发现,BR对胰岛B细胞有修复作用。BR的降血糖机制不十分明确,但临床上用黄连素治疗消渴症已历史悠久。叶菲等研究中药黄连及其复方对实验动物血糖的影响,发现黄连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在治疗消渴病的中药方中选出0.8g/kg黄连与黄芪、女贞子、麦冬配伍组成新复方,使其仍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刚果红廓清能力,表明其可能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可能有一定意义。,增强免疫作用,随着对各种疾病研宄的发展,人们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在这些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黄连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为复杂,既有作用性质上的差异,也有剂量效应的异同。总的效应是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黄连能兴奋网状内皮系统,提高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转化。黄连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何贤辉等研究表明黄连素对T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和中期活化抗原CD25的表达有明显抑制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