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诊疗手册.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669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诊疗手册.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今天上网看了王晓春老师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书摘记,收益非浅,他分析了当前中小学生、包括我们现在的中职生存大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诊疗方法,大家有空看看对今后我们教育学生和我们的小孩都有很大的帮助。1、智慧型教育 教育有三种类型:权力型教育,道德型教育,智慧型教育。权力型教育依赖权力,道德型教育诉诸师德,智慧型教育寄希望于科学。权力型教育的信奉者在困难的时候,呼唤权力;道德型教育的信奉者总是呼唤师德,呼唤师爱;智慧型教育呼唤科学。时代发展到今天,权力型教育已经走到了尽头,道德型教育也已窘态毕现,我们只能努力研究智慧型教育,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2、问题学生世界上是没有问题学生的,问

2、题学生只是相对于问题老师来说的。问题学生的界定: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是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一般都不只一个方面有问题。问题学生的常见类型厌学型:此类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厌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心理都有问题,不听讲,不写作业,有的迷恋网络,有的干脆辍学,但品德方面无大问题。“只要不谈学习,就是好学生。”纪律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严重小说小动,易和老师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学习成绩问题不大,品德方面也没有大问题。品德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品德方面。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心理障碍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心理。如自闭、忧郁、退缩,有攻击行为,无法

3、集中注意等。外向的有纪律问题,内向的不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多数不好。品德方面并无劣迹。“好学生”型:在学校一般是公认的好学生,各方面都不错,问题处于隐蔽状态,常见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抗挫折能力极差3、 问题学生教育的常见错误思路。(1) 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2)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3)把任何问题都道德化,不承认学生的许多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4)没有多种假设,只有简单归因。(5)思维缺乏逻辑性。(6)工作方法主观化,情绪化。(7)只会责备别人,不想反思自我。(8) 迷信权力,迷信管理,迷信说教,迷信惩罚。(9)处罚不见效

4、的时候,又转而迷信“爱”。(10)学校管不好,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家长。4、问题学生诊疗的正确思路(1)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2)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3)不搞“态度挂帅”;(4)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5)了解情况时,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6)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7) 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8)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9)确诊时,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10)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11)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修正之5、顶撞老师常见的办法:()把学生压下去,

5、让学生服软,让学生检查,让学生道歉。老师气消了,问题就算解决了。()要求教师提高修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两种方法各走一个极端,都拒绝分析具体情况,而死板地按照一个固定的路子工作学生顶撞教师常见的原因:() 老师冤枉学生;() 老师不公平;() 老师提出了学生做不到的任务;() 老师讽刺、挖苦学生,伤了学生自尊;() 老师要请家长;() 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教师误认为是顶撞;() 学生心情不好,迁怒于教师;() 学生想压住教师,好为所欲为;() 学生想表现自己;()和老师套近乎;()学生对老师业务水平有看法;()学生缺乏教养。分析:当教师被学生顶撞的时候,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首先鉴别一下这种顶撞是

6、临时发作还是蓄谋已久;是个人行为还是有背景的;主要责任在自己还是在学生。解决() 临时发作与蓄谋已久区别:看学生表情。临时的可能涨红着脸,一副不满、委屈的样子,还夹杂一些恐惧,语无伦次,答非所问,类似失控的状态。蓄谋的表情相对要镇定,回答问题比较从容,脸上有时还会写着挑衅和得意。处理:对待临时顶撞,教师确实有理,辩驳能力又比较强的,可以给他两句。比较稳妥的方法是课下再说。对待蓄谋顶撞,教师千万不要硬顶,课下再谈,要平等对话。()个人行为和有背景的区别:观察学生的表情,当某个学生顶撞教师而有人呈兴奋状的时候,他们可能就是一伙的。处理:个人顶撞好办;有背景的千万不要一味硬顶,课下找发言人谈。()责

7、任在教师和责任在学生教师一定要有反思精神,若主要责任在自己,一定要给学生个说法,不可以有错还硬挺。当顶撞变成对老师的人格侮辱时,一定要严肃对待。不可当时大发脾气,事后不了了之。应该当时冷静,事后坚决处理,至少要他在公共场合道歉,严重的要给纪律处分6、严重小说小动严重小说小动是指个别学生无视提醒,屡教不改,妨碍他人,影响全局的小说小动。这是必须解决的,否则班级有可能成为乱班。面对严重小说小问题,老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打击面不要过宽,一定要区别对待。一般说,人左右的班,在一段时间里,老师锁定的严重小说小动者,不要超过个学生,否则就可能是老师要求过火,或操之过急。锁定具体人之后,下一步是分析情况。首

8、先要看两个方面:一看破坏面,二看学习成绩。破坏面指的是对周围同学的影响,不是指老师的主观感受。老师在选择工作重点时,必须有战略眼光,排除个人情绪,到同学中去调查研究,找到“病灶”的准确位置,再动手术,切不可乱开刀。成绩好与不好,他们小说小动的原因和机制可能有很大差别,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学生小说小动的原因:()听不懂,学不会 鉴别办法:如果你发现他在某些能够听懂的课目上听讲状况好得多,小说小说少得多,那就说明他是出于无奈。他们为什么听不懂呢?有的可能是基础问题,有的可能是智力问题,也有的可能是智力类型问题。上述情况,批评都不能解决问题。基础问题帮他补;智商低的允许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智力类型的,

9、应该给他多介绍几种学习方式。() 早就会了鉴别办法:看得出他很聪明,成绩往往很好。当老师讲书上没有的东西时,他会听得很专心,很投入,小说小动大幅度减少。建议老师适当给这类学生开辟“特区”,允许他去学习更深的东西,或者看课外书。之后,他的成绩下降了,可以请他选择,再试还是取消“特区”。这类学生不是没有学习能力,只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自我控制能力只有在自主条件下才能逐渐学会() 没有规则意识这种学生不光严重小说小动,他根本就没有规矩。无论课内课外,无论学校家庭,到哪里都没有个孩子样,率性而行,旁若无人。这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好有坏,共同特点是:没有规则意识,干什么都不懂得遵守规则。这种学生,与其说

10、他们不好,还不如说他们幼稚。为什么为这样呢?从小家长给惯的,孩子没家教。家长的百般溺爱,千般纵容,在孩子脑子里形成了这样的意识:“我的愿望就是我们家的规矩。”他这套在家中畅通无阻,到学校就行不通了,处处碰壁。这叫作“社会化障碍。”对这种孩子,批评不容易见效。老师面对这种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急躁,怀疑他们的屡教不改是成心捣乱,因而激化矛盾。遇到这种学生时,老师的中心任务是帮助他重新建立规则意识。要指导家庭教育,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大,必须下决心改正。帮家长选一两件事,制定规则,坚决要求孩子遵守,如果做不到,要适当惩罚。与此同时,学校老师也做同样的工作。双管齐下,他们才能有所进步()自控能力

11、差这种学生的问题是无法使自己在行动上服从规则,简单点说,就是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有两种:一种是我既明白道理,又能做到,可是我偏不做;另一种是,我明白道理,可是我确实做不到,只好不做。前一种是态度问题,后一种是能力问题。给这种孩子讲大道理是做无用功。他们的问题是“知”和“行”相脱节。这种学生需要的是训练。少说话,多干实事。建议老师仔细观察一下,把他们的小说小动都加以细致的研究。然后,根据情况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小说和小动,告诉他如何改正。要出主意,而且这主意必须能够操作,比较容易核查。一旦有效果,就要鼓励学生坚持,并扩大战果。面对这种孩子,空洞的批评和千篇一律的惩罚,很难有效果。如果家长能配合老师,效

12、果会更好。教育这一类学生,也不要幻想立竿见影,只要逐渐进步就好,有反复也不奇怪。()动觉学习者这种学生上课也总是小说小动,令人心烦,但是你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却常常会答对。这就可见,你认为他没注意听讲,可能不符合实际,他也许就是这么个听法。如果你严加管理,把他管得暂时不敢乱说乱动了,你会发现他的精神就要萎靡,昏昏欲睡,听讲效果反而降低了。他好像需要通过不停的肢体动作和不停的嘴里嘟嘟囔囔来维持大脑的兴奋状态。这种学生,有人称之为“动觉学习者”,他们喜欢在动作中学习。他们一般觉察不到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可能有遗传。对这种学生的教育目标,就要调整,不要企图消灭他们的小说小动,而只要减少一些,尽量少影

13、响别人就行了。对他们应该比对别人宽松一点。小说小动两个方面,首先解决小说问题,因为说话对他人影响更大此。教育这种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心胸宽阔,心理健康。教师若看见他们像虫子一样动就是着急,就发脾气,那只能事与愿违。()表现欲这种学生的小说小动是做给别人看的。有的是做给老师看的,想吸引教师的注意,有的是给同学看的,想吸引同学的注意。他们小说小动的同时,一直留意他人的反应,有人注意,就得意,没人注意,就失望。这种学生并不是没有自制力,当他们不想吸引别人注意时,他们可以做到不去小说小动。解决这类学生的问题,有以下几种办法。第一,找到他们自我表现的目的,给予回应。希望得到老师关爱的,教师就要适当满足,多看

14、他们几眼,多跟他们说几句话,但千万不可过多,要保持距离。第二,创造一些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比如多给发言机会等。第三,对有的学生,采用“不理睬”政策,效果更好。() 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病态,没有确实的证据,是不可以随便乱说的。真正患多动症的孩子,是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平静下来的。多动症,必须找正规的大医院确诊,用药必须谨慎。三、经常性迟到老师对经常迟到的认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孤立地看迟到现象。他们往往不善于把迟到放到学生整体精神状态的大背景中来观察,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又急于求成,这就容易失败。学生经常迟到常见的原因有:1、恐惧老师,恐惧学校这种学生的主要问题不是迟到,而是他们

15、根本就不愿意到学校来,又不能不来,能晚点就晚点。少在学校呆一会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他们整天没精打采,精神最好的时候是快放学的时候。他们有的可能是教师恐惧症。如果某个经常迟到的学生看见老师就蔫,可是和同学在一起要相对好一点,那就可能是这种学生。解决方法是老师和他搞好关系。有的可能是学校恐惧症。就是说,学校里有他特别害怕的人或事情。这种孩子,当你批评他迟到时,他可能不加申辩,只是一声不响,因为他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敢说。老师不要轻易批评他,而要尽可能和蔼地向他询问情况。老师遇到学生迟到,关键是向学生询问原因,具体的,真实的原因,把学生的具体问题解决了,迟到现象才能解决。2、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

16、有些学生是迟到的老手。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常常不能按时到校。稍微有点不舒服,家长就说:“得了,今天不去了。”旷课尚且不在乎,迟到更不当回事了。家长根本就没有把孩子每天按时上幼儿园看成是一种早期的纪律训练和规则意识训练,看作是未来孩子上学的重要准备。他们只有疼孩子的本能,没有教育观念,只图眼前讨好孩子,不为孩子长远打算。家长一放松,孩子自然顺坡下驴,能赖在家里就带赖在家里,久而久之,就拿迟到不当回事了。有些学生,迟到、旷课满不在乎,老师批评他他还挺委屈,可能就是这种孩子。也有的孩子开始比较规矩,忽然得病,在家休息,家长百般照顾,孩子尝到了不上学的甜头。病好后,家长老觉得孩子可怜,于是在上学问题上就

17、难难免放宽了要求。孩子也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甚至可能装病不上学。这叫作倚病卖病,也是家长“心软”造成的恶果。 如果老师遇到有学生连续迟到,先不要着急批评,而要了解他的“迟到史”,如果确属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就一定要请家长,给他讲清前因后果,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失误,不要再袒护孩子的迟到现象。要争取所有家长统一认识,要坚定,不能急躁。老师也不要急躁,如果过分施压,可能适得其反,弄不好还会酿成事端。、家长包办过多造成的习惯性迟到也有的学生家长不但不纵容,反而从孩子很小起就因为上学迟到与孩子进行过“持久战”。打、骂、赏、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孩子还是常迟到。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要考虑是否有人

18、掣肘。父严,母说好话;父母严,隔辈人护,不能形成合力。孩子有保护伞,就会磨蹭。遇到这种情况,要先协调一致,再说其他。其次,可能是家长包办太多。什么都替孩子做。起床上学本来是孩子分内的事情,竟然变成了“给妈妈起床,给妈妈上学”,主动变被动。这种孩子迟到也害怕,也后悔,但他们不反思自己,而会埋怨家长。孩子迟到,家长负责,迟到问题很难解决。教师要指导家长,孩子的事,家长不要替他承担责任,家长顶多做一些帮忙的工作,而且尽可能减少。家长要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还有一个办法是家长故作懒惰或疲倦状,和孩子“交换位置”。注意,如果孩子不起床,家长千万不要唠叨,提醒不要超过三次,然后就不要管他

19、。另外,也不要总说孩子“爱迟到”。说多了,孩子就可能认定自己是一个爱迟到的人。总的说来,学生迟到,还要靠家长帮助解决。教师必须学会指导家长,给他出具体的主意。单纯责怪家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四、同学冲突同学间的矛盾冲突,也是教师头疼的一件事。动不动就吵,就打。教师不得安宁,班主任尤其烦恼。我们要找这些冲突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和干预,减少冲突发生的频率和危害,保持班级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现在有许多教师大力鼓吹爱,以为只要学生从根本上懂得了爱他人,各种矛盾就都能迎刃而解了。这是过于天真的想法。世界上并没有抽象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人们不是先懂爱,然后才把这个原则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恰恰相反,

20、人们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境中体会到了爱的情感,才逐渐把它们升华成某种抽象的东西的。对于孩子谈抽象的爱,效果差。少谈爱,多谈尊重。爱是一种感情,没办法强迫,也很难检测和衡量。尊重就不然,有外部标准,比较容易判定。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多数矛盾不是靠爱,而是靠游戏规则,靠公平,靠分清事非,靠互相尊重,互相让步,靠具体分析问题来摆平的。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才是科学态度。为什么有些学生总是和别人发生冲突呢?教师应该怎样对症下药呢?1、语言表达能力差有些学生总和别人发生冲突,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你会发现这种孩子整体表现并不差,没有严重的个性缺陷,平时能遵守纪律,学习也知道努力。可是往往在和别人打交道的

21、时候,就闹起来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不善于言词,于是就借助肢体语言,直接拆诸行动,伸手就推,就抢。这种学生有时甚至会好心帮别人办事而得罪人,因为他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意图向对方说清楚,造成误解。老师如果缺乏经验,也会误解这种学生,因为他们不善于替自己申辩。这种学生和他人发生冲突,老师要“冷处理”,千万不要试图当时就分出个是非曲直来。先把冲突双方分开,过一两天,等他平静下来,再找他谈。谈的时候,先不要论是非,而要搞清楚他冲突前的想法,他打算干什么。然后老师再一句一句教给他,如何把自己的意思向对方表达清楚。这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可能有先天的原因。也可能是早期教育没有跟上。孩子由不爱说话的人带大,

22、都可能错过语言的最佳发展期,造成语言表达能力发育滞后。要提高这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一个办法是请家长协助,每天让他读十几分钟书,大声朗读,长期坚持,一年后,孩子的表达能力,整体精神状态都会有积极变化。、思维方式特殊严格地说,每个学生脑子里都有一本独一无二的个人词典。当他对于某个词的解释与他人相差甚远时,就可能发生冲突。一般学生这种事比较少,而有些学生,因为思维方式比较特殊,他对事情的解释经常与他人不同,于是发生冲突的机会就较多。这种学生表达能力并不定差,也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他有他自己的道理,老师必须说服他,而千万不要压服。老师批评学生的时候,学生如果申辩,老师千万不要轻易断定是狡辩,是娇情

23、,一定要搞清楚在他的特殊词典里,某个词是怎样解释的,先理解,再引导3、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有这么一种学生,突出特点是为人处事能力差,不会看他人脸色,不善于感知情境,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事。他们有的功课还不错。太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了,容易遭到同学们的反对,引冲突。这属于能力问题,不是品德问题。他们为什么如此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呢?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跟家长学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家长只顾自己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没有把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传授给孩子。老师要向家长指出这个问题,同时要做周围同学的工作,告诉他们,这个人只是比较直率,并没有恶意,大家应该宽容,不要轻易和他翻脸。为这种

24、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环境是很重要的。教育这种学生,切忌乱批评,尤其不要轻易说他们“不团结同学”,“脑子有毛病”,那样有可能使他们变本加厉,或者转向沉默自卑,而他周围有的同学则可能被训练成刻薄的人,后果都是坏的。4、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独生子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每个人都是皇帝,谁也不想当大臣,更不用说当老百姓了。一国哪能容得下那么多皇帝?于是只好打架,所以独生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特别多,而那些“皇帝病”最重的学生,就成了问题生。这种学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心中只有自己,目中并无他人,只要自己高兴,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不能换位思考,没有同情心,不懂得礼让,什么都是我的。他们的道德观念有两套,一套用

25、来要求别人,一套用来放纵自己,双重标准。不用说,这种孩子肯定是家长给惯的。他在家为所欲为,所有人都迁就他,他习惯了这种生活和思维方式,很自然地迁移到学校来了。在学校遇到和他一样的“小皇帝”,肯定会硝烟四起。这种学生,主要问题是价值问题,中学生属于品德问题。解决这种学生的问题,一是要恰当阻止他们的任性行为,二是帮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建立对内对外统一的道德标准。学校和家庭都要准备用一些办法处罚他们,学校必要时要给纪律处分。与此同时,家长和老师要十分耐心地,给合具体事情告诉他们别人的感受。等他们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的时候,他们进步就会更快了。5、个性缺点这种学生有很多同学“不待见”他,仔细地观察

26、会告诉你,他们身上确实有某种特点是周围人难以忍受的。比如小气、爱说谎、爱传话搬弄事非,经常借东西不还等。这些个性特点同学看不惯,就会有微辞,三句两句就吵起来了。要解决这种学生的问题,笼统的批评和一般的惩罚用处不大,关键是让他们认识自己究竟为什么招同学“不待见”,也就是要让他们准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能改正吗?不一定,凡属个性特点,都有比较深的根源:遗传、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童年经历都有关。所以,要他们完全改变自己的个性缺点是很难的。比较现实的要求恐怕是让他们学会减轻或收敛自己的个性缺点,只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和同学的矛盾就可以减少。在同学方面,要提倡宽容,不必和他较劲还有一种情况,那就

27、是个别学生利用自己和某位学校领导或班主任的特殊关系,在班里搞特殊化,甚至以权谋私,欺负同学,结果激起众怒,酿成冲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不要笼统地教育学生“互爱”,而要主持正义,要批评这种学生的不正之风五、学习问题一、不注意听讲我们讨论的是严重的不注意听讲,即经常的,持续的,弥漫性的,公然的、屡教不改的,令老师无法忍受的那一类不注意听讲。许多老师遇到严重不注意听讲的情况,都简单地认为是学生对学习不重视,或者不想学习。老师的对策,就是给孩子大讲学习的重要性,课上提醒,批评,罚站,赶出教室,再解决不了,就请家长,还解决不了,只好怀疑孩子有毛病。这太简单化了。一个学生严重不注意听讲,首先应看他学习成

28、绩如何。成绩还可以,那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他的姿态和习惯与其他同学差别较大,很不“标准”,被老师误解了。他们有的人一边听一边动,有的四处张望,有的始终低着头,有的很少看黑板,有的手不闲。你认为他没听,其实他听见了。叫他回答问题,他会答上来。这种学生,如果老师批评他不注意听讲,就冤枉他了。老师给他下“不注意听讲”的定论,他会迷惑,时间长了,可能真的变成一个不注意听讲的人。这种学生,可以帮他们分析一下自己的听讲姿态,在宽容和肯定的同时,劝他们作一些小调整。比如总低头,老师可以说:“你若常抬头看看,成绩会更好。”面对这种学生,老师必须有很大的包容性,只要他对别人影响不大,就不要跟他没完没了。、

29、他早就会了,听课不耐烦有的孩子早期教育很好,有的孩子家长水平很高,能辅导,有的孩子参加补习班,早就掌握了知识,有的孩子非常聪慧,听几耳朵就成这样,他们上课就可能不注意听讲了。鉴别这种学生的办法是老师讲点新鲜的,学生没听过的知识试试,如果他听了,就可以判断:这不是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只不过“听不饱”而已。对于这种学生,老师往往强调一些尊重教师劳动之类的话。其实,让孩子乖乖听已掌握的知识,是残酷的事情。明显缺乏效率观念,浪费孩子生命。遇到这种学生,主张给他一些自由,使他课上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课外书,或者学习更深的东西,只要不影响他人,能保持优良成绩就行。给自由,成绩就下降,怎么办?不能因噎废食

30、,应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支配时间和分配精力,让他重新安排一下,再看效果。能处理好了,就可能是尖子生。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单纯从自己管理的需要出发3、课外会有人给他再讲一遍,他课上不必听学校老师讲的内容,家长回家必定给孩子再讲一遍。孩子感觉教师没有家长讲得清楚,于是上课就不注意听讲了,反正有家长做“助教”,“助教”比“教授”更敬业。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查实之后,一定要找家长,告诉家长:“您在辛辛苦苦害孩子。”因为家长很难做到门门给孩子讲,更难做到从小学到高中都讲,家长为了提高眼前的分数,培养了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的坏习惯。请家长和教师千万注意,对孩子的个性可以照顾,也应该照顾,但必须认真评估,

31、只照顾那些确实需要照顾的地方。决不要过分照顾,否则就是溺爱,助长孩子的无能4、有些学生是自学者这种学生,他们喜欢读书研究,而不喜欢听讲。他们可能是视觉学习者,耳朵不灵眼睛灵,同样的内容,听人讲一遍远不如自己看一遍。看书和听讲感觉不同,看书可以一遍又一遍从容揣摩,听讲则往往只有一次机会,跟不上,效果就很差。有一些脑子转得不快但理解能力很强的孩子,就适合自己看书自学,老师适当指导,效果更好。遇到这类学生,绝不批评,告诉他,可以不听讲,自己看书,但不能扰乱别人,看不明白一定要问。那些不注意听讲成绩又很差的学生,他们是怎么一回事:建议老师首先了解,他是新近才这样的,还是从来如些。对于“新手”,他们只是

32、近期被某种东西干扰了,一旦排除干扰,重新找到认真听讲的感觉,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上升。这些干扰来自何方?有的孩子是不适应新环境,有的是不喜欢任课老师,有的是“早恋”,有的是身体不好或精力不济。遇到所有这些情况,都不要进行空洞的说教和批评,而要切实帮助他们排除干扰。那些“老手”,久经考验,对他们来说,上课不注意听讲反而是常态,要是注意听了,那是是例外。可以把这些“老手”细分成两类。一类属于能力问题,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这叫作“注意力障碍”。还有一类属于非能力问题,就是说有其他原因严重压抑了些种能力。怎样区别这两种人呢?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他所有学科的听讲情况,如果什么学科都不注意听讲

33、,那可能就是注意力障碍;如果某些学科这个孩子听讲挺认真,那他就不是注意力障碍,而属于非能力问题。注意力障碍的孩子,应该到医院去治疗非能力问题的多是由非智力因素的缺陷造成的。可以分以下几小类:1、对学习失去信心这种孩子从小学习就失败,几乎没有成功过,他们已经放弃了学习,他们根本就认定,认真听讲也没有用处,反正考不好。任何一个人做没有奔头的事情,注意力都是不会集中的。这种学生的漫不经心、玩世不恭、满不在乎,正是他们心中没有希望的表现。对他们大讲学习的重要性,等于雪上加霜,因为他们正是由于既知道学习重要又知道自己反正学不好才如此沮丧的。对这种学生进行惩罚效果也很差。治疗这种孩子,最重要的是点燃他们心

34、中的希望之火。要仔细寻找他们哪一科,哪一个地方学得稍好,加以鼓励和表扬。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而要“哪壶开了提哪壶”。这样做,即使学生成绩没有多大起色,起码他们的纪律情况会好转。(这样的学生不少,试试吧!)班主任不要试图一下子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也不要以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就完全失败了。只要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则此处不开花,彼处也会结果的。(有道理)2、基础太差,听不懂任何人面对听不懂的语言都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学生自然也是如此。如果你发现他新学一门与基础关系不大的科目成绩明显好一些,那就证明他是基础问题。基础太差,要求他们注意听讲,是没有道理的;惩罚也不会有作用,他顶多给你搞个形式主义

35、。这种学生,应该建议家长人他请家庭教师,从头补起,不要同时抓几门,只拣最有希望进步的一科补习,而且急用先学,能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3、习惯性懒惰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极其懒惰,遇事从不动脑筋想,永远在事物的最表面现象上漂浮,那么这种孩子是没有办法注意听讲的,他们甚至不能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完一段话。他们浮躁到了极点,几乎不适合进行任何严肃的脑力活动。他们不是弱智,当思考不需要聚精会神时,不需要持续时间时,他们往往有聪明的闪光。这种毛病是怎样造成的:(1)家长浮躁;(2)从小娇惯,破坏了孩子的意志;(3)电视和卡通破坏人的敏感性。办法:指导家长,认真听孩子说话,严格限制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每天督促

36、孩子大声朗读10分钟严肃的作品,坚持下去,或许有效果。若有条件,可以送孩子去一个素质高的亲戚家,或许会好些。教师对这种习惯性懒惰的不注意听讲的孩子要少批评。只能降低要求,尽力而为就是了。4、智力类型与众不同一个学生经常性地不注意听讲,而且成绩不好,还有一种可能是不能完全排除的,那就是他的智力类型与众不同,用我们通常的办法给他讲,他听不好,也学不好,换别的教学方式(比如做中学,玩中学,合作学习)他却可能很专注,很投入,效果也很好。怎样鉴别这种孩子呢?他们精神状态不萎靡,也不懒惰,品德不差,智商也不低,只是不能适应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对这种孩子,教师千万不要轻易作负面结论,也不要强迫他,最好请专家

37、,帮他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二、不完成作业学生不完成作业,教师很头痛。一般老师对这个问题都不去细致研究,只简单断定是因为学生“不重视学习”“厌学”“贪玩”“怕苦”等,对策无非是一方面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采用卡、压、的办法迫使学生不敢不完成作业。事实上,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情况相当复杂,有多种原因,也应该有多种干预方法。分析这个问题,首先看学生成绩如何。如果考试成绩还可以,甚至考得不错,有这样几种可能:1、书写障碍这种学生听讲比较专心,发言也很积极,有表达能力,总体学习状态还是不错的,但一涉及笔头作业,他就一百个不乐意。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贸然批评他“不想学习”,因为他可能是书写障碍。书写是比

38、看和听复杂得多的学习活动,需要眼,手,脑多方协调配合。小学生把字写得七扭八歪,常常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他的手部小肌肉群没有别人发育得快,控制不好笔,自然没法写好。如果经过诊断,发现某个学生不写作业,确实主要是因为书写障碍,而不是学习态度问题,那我们就千万不要乱批评他们了。正确的办法是告诉他们:写字并不难受,很有意思。家长和孩子一起多做手指游戏,帮孩子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家长还可以作热爱书法状,帮孩子产生写字的兴趣;姿势不对,进行矫正;老师要减少这种学生的作业,先不求多,不求美,写了就好,逐级增加。2、懒惰,靠小聪明学习这种学生,看他写的字形和书写速度会发现,他们并没有书写障碍,他们能写

39、得很好,很快,他们也曾经有过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历史,而且给他们一些压力,他们也能把作业写好。这种学生主要是懒惰,而且胆子比较大,不害怕惩罚。他们成绩并不差,靠的是小聪明。这种学生,可以肯定是家教失误造成的。有的家长从来不问孩子的作业,孩子每天就知道疯玩。老师请家长,家长不去,或者去了,回家把孩子打一顿,继续放任不管。这种孩子完全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起来很困难。有的长大会好些,要耐心等待。如果家里经济好,可以建议请家教陪伴,逐渐形成习惯。如果经济困难,孩子人品不差,可以安排他到同学家一同写作业。如有辅导班,建议他们参加。这是一类脑子聪明,思想懒惰,习惯不好的学生,转变他们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

40、能进步就好。3、嫌作业太“小儿科”这种学生经常不交作业,但成绩并不差,或忽高忽低。平时成绩不见佳,也不见他用功,到了期末考试,却能闹个上游。这种学生也给老师一种懒惰靠小聪明学习的印象,但每当老师讲到他确实不会的地方,他都听得津津有味,有时还会问老师一些怪问题。如果某天作业难度很大,具有挑战性,他就爱做。这就是那种“吃不饱”的学生,老师留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太“小儿科”了,做起来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致,于是他们就“罢工”了。这种学生不是不爱学习,是我们的教学不能适应他们的知识结构。对于这种尖子生,要适当照顾,给他留点难题,减去一些他做了也没用的容易题,甚至可以让他跳班。千万不要讽刺这种学生。“你有什么

41、了不起?”“你怎么那么特殊?”这样做只会把学生变成敌人。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当中,成绩不好的比较多,细致分析:1、没奔头,灰心了人做任何事情,没有奔头,他是绝对不会起劲的,大人孩子都一样。很多学生根本不爱写作业,他们心如死灰,不写作业不过是他们消极心态的一种表现而已。灰心者又可细分为两种:整体灰心者,局部灰心者。整体灰心者是完全厌学的人,甚至厌世的人。对这种人谈作业,属于浪费时间。一位班主任如果发现某学生整体上处于心理崩溃的边缘,那就不要和学生纠缠什么写作业问题,而要用主要的精力了解他的心理问题在哪里,加以干预。班主任这时要做的是,先放学生一马,不要每天催逼他的作业,否则会干扰心理治疗,弄不好还

42、会造成学生迅速辍学,或走向崩溃。对局部灰心者比较好办,正确的做法是先稳住阵脚,告诉学生:“你不是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你只是某一两门作业有困难。我们慢慢解决。”然后帮学生切实找到他这一门课写作业困难在哪里,为什么灰心了,逐步加以解决。2、作业不会做,或者障碍太多他们写作业时写写停停,困难重重,有的甚至大部分题都不会。老师催得紧,怎么办?向家长求援或者抄别人的。有的学生抄作业是因为懒惰,是态度问题;也有不少人抄作业是因为他确定不会或者速度太慢,完不成,是能力问题。遇到学生抄作业,一律进行道德谴责是不妥当的。道德压力只对那些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起作用,确实不会做题的学生甚至可能更不会你把他骂傻了。

43、他为什么不会呢?有可能是智力问题,有可能基础问题,不有可能是暂时没有入门。所以,老师面对一个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千万不要急于批评,谴责,惩罚,一定要认真观察和询问,他到底会不会,如果确实不会,该补课的补课,该请家教的建议请家教,该等待的等待,而且应该允许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不做或者少做作业。3、挫折感这种学生主要问题不是学不会,能力还可以,也没有完全灰心,也不是懒惰,只是写作业提不起精神来,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受的挫折太多了。也就是说,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超标了,而且太急躁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总是得不到肯定,甚至作业按时完成也会受到批评(字不漂亮,有错误等等),成绩提高了也要

44、受批评(没有达到标准)。总拿别人的优点比他的缺点,总用理想中的他贬低现实中的他。久而久之,他就会经常沮丧,对作业没兴趣。这种学生不难鉴别,也容易帮助。只要老师和家长肯定他的进步,他很快就会转变精神状态,作业也会好转。如果表扬不能使他改变,那他可能是别的类型,要换方法4、不喜欢这个老师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常常情绪化地处理问题。他如果从心底里讨厌甚至仇恨某个教师,就会想:“我干吗要给他完成作业?就不写!”如果某个学生其他各科作业完成得还可以,本来这门课的作业也能顺利完成,自从换了某个老师后就不交作业了,或者自从跟某位老师发生了冲突,就不好好写作业了,就可能是这种情况。这其实是人际关系问题,不是作业

45、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就先不要提作业,而应该主动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接受正确的意见。应该倾听、解释、道歉。关系缓和了,作业问题就解决了。三、马虎这里说的马虎指的是学习方面的马虎。老师和家长面对孩子的马虎现象,一般对策是什么呢?一个是反复提醒,第二个是吓唬,第三个是斥责,第四个是惩罚,第五个是强调检查。这些办法虽然都有道理,但是常常不能解决问题。最糟糕的是,你经常批评孩子马虎,反而给了他一件自我辩护的武器,马虎的说辞成了他逃避责任,欺骗自我的工具。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注意,不管孩子事实上多少马虎,都不要说他马虎,但是在行动上,要切实找原因,采取具体的措施,帮他改正。多做实事,少指责,这才是真正

46、的教育。马虎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有多种原因:1、心急有些学生写作业或考试时,总是急急忙忙、慌慌张张的,好像身边有什么人在催他们,于是做题就很容易出错。这多半是一些急脾气的学生。 这种马虎解决起来比较容易。让他们在做题之前和中间做几次深呼吸,数若于个数,或者心里默念几遍“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一般就会有效果,坚持下去,可以逐渐改掉心急的毛病。 2、情绪不稳这种学生整体精神状态不好,他们在家里或者学样遇到了什么事情,心绪不宁,注意力不能集中,因而马虎。亲子关系紧张,父母闹离婚,同学闹矛盾,丢失了心爱的东西,早恋,迷恋网络,追星,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说来,这种马虎是阶段性的,

47、情绪问题一旦解决,马虎现象就会大幅减少,教师能帮他解决问题更好,如果一时无法解决,只好力劝学生稳定情绪,控制注意力。此时理解和疏导远比批评重要,如果批评,可能适得其反。马皮就可能走向厌学。3、害怕有的学生平时成绩还不错,一到考试就失常,越重要的考试越发挥不出水平来,教师和家长就认定这是紧张造成的。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学生只善于领会局部知识,而不善于理解综合知识。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学生短期记忆能力强,而长期记忆能力弱。还有一种可能是,他的平时成绩不真实,抄同学的。上述几种情况,如果把紧张看成主要原因进行干预,显然难以奏效。我们要说的是:他平时确实有一定的水平,而考试又确定是因为紧张而没有发挥出水平来。他为什么紧张?是让家长和教师给吓的,给压的。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有一种不好的习惯,总是不加节制地给孩子施加压力,结果弄得孩子面对卷子,心里想的不是题目怎么做,而是万一考不好教师的冷面孔,家长的训斥。注意力没有办法集中在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