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7843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教育策略.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问题学生教育策略,主讲:刘佳佳,第一章,“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的学生,比例虽小,但牵涉班主任精力很多,如不有效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将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第一节 问题学生的界定,一问题学生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媒体披露的现象和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都说明了问题学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一)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二)每个教师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同样是我们的学生,一个教师的教育生涯有时会因问题学生而精彩。,第二节 问题学生的主要类型,(一)从问题特征的角度进行划分可分为障碍类和情绪类1行为障碍。表

2、现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负责任,不服从,恶劣的人际关系等。2情绪问题。表现为恐惧和害怕,抑郁,社会性抑制等,(二)、从问题所在领域的角度,1品行不端型。强横霸道,好逸恶劳,在校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不服管教2纪律松散型3学习困难型4全面后进型,三、问题学生成因新认识,从根本上说,问题学生的形成都必须具有外因与内因。外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内因是指学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智力,人格,身体等。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其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文化。家庭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学校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师的职业道德。

3、在三个外部因素中,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自我因素中影响学生发展最主要的是成熟度。,父母思想 品德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第三节学习动机理论及其价值,(一)不同理论视野下的动机1需要理论:需要动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七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自我强化动机3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4归因理论:归因动机5强化理论:强化动机,二,学习动机理论对问题学生转化的价值,一)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引发问题学生学习问题地深层原因,找到

4、化解问题 地抓手1学习动机缺乏,无学习动机,对学生地学业进步危害巨大2学习动机缺乏或无学习动机缺乏有着深层原因3在问题解决地过程中,应以发展地眼光看问题,第四节心理健康理论及其价值,一、心理健康理论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理论概念与标准1在学习方面:是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能够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人际关系方面: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地需要;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积极地沟通;保持自身人格地完整性。3自我方面: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正确地归因;扩展自己地生活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

5、况确立抱负水平。,第三章,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问题学生教育的意义,原则,方法误区,第一节问题学生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促进问题学生的身心指向健康全面发展二、有助于化解教师危机三、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四、有助于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五、有助于整合家庭,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营造更为广阔的生态化环境,第二节问题学生教育的原则,一、因材施教原则(一)如何看待问题学生的个性差异1与众不同与彼此不同的标志: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每个问题学生都有独特的行为特质及心理特征;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特殊的形成原因与发展机制。2常态偏离与发展差距共在:问题学生个体差异的特殊性3内隐性与情景特异性

6、兼具:问题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状态4正常发展的危机与别样的成功动力和教育资源并存:问题学生个体差异的意义,二、助人自助原则,协助问题学生自己帮助自己求得问题转化。该原则有两重含义:一是问题学生的转化首先必须借助一定的外力;二是问题学生的转化最终必须依靠问题学生自己。,二)如何干预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1以教育的精神关注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2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3以科学的理论与温暖的实践透视问题学生的个性差异4以科学的方法干预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个别教育法;家校协作法;专门的心理辅导法。,第三节问题学生教育方法,1暗示法。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行为主体借助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或其他信

7、号和暗号,含蓄,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地理解或期待,以对其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地一种教育方式。,2典型示范法。通过展示典型人物或事件地教育价值或成长教训,从而实现对问题学生正面引导地一种方法。要在问题学生身边寻找各种正面典型,树立不同层次地榜样,这样使学生感到典型地可亲可信可学,从而找到改善自身行为地方向。要从媒体,校园生活大环境中寻找反面典型,对学生进行反面警示教育,使学生从反面典型中找到自己地影子,从而认识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地危害。,3案例评析法。通过对性质,情节或结构上与问题学生地问题相近,相仿或相反地案例分析或评价,对问题学生实施诱导地一种方法。案例主要来源有:各种媒体资料;教师总结自身工作

8、经验从而形成地书面案例;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故事。,4事例指导法。结合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发生地具体事例,通过对事例地起因、情景、情节、后果、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达成对个中问题的科学归因,进而指导问题学生找到科学的解决策略的一种方法。注意:事例应是客观存在的;事例最好是新近发生的;对事例的关注要全面具体,分析要到位,归因要科学,评价要稳妥精当;教师要表明立场指明努力方向,并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策略。,5、实践锻炼法。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发展起来的。问题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他们自己带来丰富的心理体验,这无疑有助于良性心理及行为习惯的不断建构。,6、心理辅导法。即通过谈心

9、、咨询、讲座、测验等手段,辅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有师生谈心;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测验。,7、角色扮演法。通过创设模拟情景或表演情景,让学生亲自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现问题发生的部分场景,情节及后果,从而真实地表露自己或角色地人格、情感、人际关系、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充分地体验问题给自己,他人乃至群体环境所带来地不良影响。,第四节问题学生教育中的误区,一、观念或态度误区(一)问题学生的主要问题是思想品质差,问题学生转化就是德育1、问题学生的主要问题是思想品质差()个体心理问题和个体思想品质问题是两类层次不同,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就

10、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性质而言,问题学生的问题更多地属于个体心理方面,而非思想品质问题。2、问题学生转化就是德育,(二)问题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心理有病,每个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遭遇问题是自然的,是因为:1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要面临一些基本的心理社会冲突。2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3青少年时期的个性局限性难免引发成长过程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三)期望过高或过低,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表现在:1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2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3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4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5影响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精神品质的养成,(四)急于求成,转化问题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是因为:1探寻问题学生

11、背后的原因需要投入较高的时间成本2转化问题学生的心态和行为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育环境需要投入较高的时间成本,第四章,传播爱的使者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教育,第一节 问题学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地位,一、问题学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1关注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2把问题学生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二、问题学生教育是班主任成长的磨刀石三、问题学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集中体现,第二节班主任在问题学生教育中的角色扮演,一、班主任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二、班主任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第三节问题学生教育对班主任专业素质的诉求,、正确的学生观、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心理辅导知识、爱心、责任感,我校的重点问题,恰似脱缰的野马行为暴力问题,教育策略,1、进行心理调适2、给孩子寻找能发泄过剩精力的途径3、了解家庭情况,对家长进行适当指导,做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寻找闪光点,树立自信心降低要求,搭建平台教师要注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1切忌以暴制暴2要弄清楚问题所在,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灵魂工程师,用心去聆听用爱架桥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