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考苑《写作指导之语言通顺亮点生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69199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考苑《写作指导之语言通顺亮点生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湘教考苑《写作指导之语言通顺亮点生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湘教考苑《写作指导之语言通顺亮点生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湘教考苑《写作指导之语言通顺亮点生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湘教考苑《写作指导之语言通顺亮点生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考苑《写作指导之语言通顺亮点生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考苑《写作指导之语言通顺亮点生辉》.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言是作文能力中最基础的因素。考试说明要求“语言通顺”;“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分解为“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病多”四个等级,超越基础等级之上的,是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本节所说的“语言”,是基础等级中的概念。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语言要规范、准确、连贯。即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用词准确,造句正确,句子内部组合得当,句子与句子之间上下衔接,顺序合理,语意通畅;没有生造词语、乱用方言、用词不当,没有语病。,第八节语言通顺亮点生辉,所谓“语言基本通顺”就是基于“语言通顺”之下的层级,指作文整体上文字通顺,但是部分有语病。所谓“语病多”,并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但从高考阅

2、卷实际操作来看,一般认为,如果语言不够通顺,至少有七八处语病,可视为“语病多”。高考作文具有特殊性,它必须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按要求完成,它的第一个也可能是唯一的读者是评卷老师。尽管高考评卷有统一的评分标准,但评卷者的爱好、兴趣、心情、审美观、价值观不可能不对评卷产生影响。因此,要在高考作文中获得高分,就必须考虑到评卷教师的因素。那么怎样能使评卷教师眼睛一亮,油然产生审美呢?,1醒目的标题,让人耳目一新 拟题新巧,即对作文标题的拟定力求别出心裁,注重在符合作文试题要求、切合文章内容主旨的前提下,着意标题精巧别致,富有韵味。如用比喻、双关、设问、对偶、反语、引用等辞格来为标题包装,使之更生动。如

3、广东卷满分作文不要轻易说“不”一文主体部分用三个“文字、标点组合等式”的小标题:选择轻率思考?选择轻率分析?选择理智偏激?然后逐层分析,依次得出结论:遗憾,失败,辉煌;最后总结出“要理性思考再作出决定”这一中心论点,分析井井有条,顺理成章,尤其别致。,2新巧的构思,尽显“英雄本色”(1)立意新巧,即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材料,从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去挖掘重大而有意义的主题。立意要高,写人,要揭示精神面貌,透视人格灵魂;写景,要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写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广东卷满分作文不要轻易说“不”一文以“我们应该踏好成长的每一步,不要轻易说不”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

4、少年、青年、老年”三个阶段入手论述:少年就是雏鹰,飞向自由的天空;青年就是夸父,奔向火热的未来;老年就是斧头,劈开未知的世界;三个分论点,都用比喻辞格,生动形象,读之令人眼前一亮。,(2)选材新巧,即对自己所拥有的写作素材能围绕中心精挑细拣,在具备典型性、真实性的前提下,同时追求材料的丰富、新鲜、充实,突出有特征有蕴涵的细节,有时代感,有生活气息,能平中显奇,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广东卷满分作文,有的同学用罗映珍不离不弃、精心呵护因公而重伤的丈夫;用汶川震区中的人民教师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救护学生;年轻的母亲用生命给孩子送去希望等感天动地的事迹来诠释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灾难“不要轻易说不”的道理,这就

5、极具时代感。(3)结构新巧,即指作文在合体的前提下,讲求文本具体内容的结构组织形式的新颖精巧。如叙事类文章,精心设置情节波澜,如用误会、悬念、突转、抑扬、张弛、巧合等手法,使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如说理类文章,采用书信、演讲稿、辩论词、杂文、时评等特定文体形式来包装,以阐明观点、演绎事理。,3精彩的开头,让人一见钟情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它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能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文章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开头方法:开门见山法、比喻法、引用法、设置悬念法等。4靓丽的结尾,让人回味无穷 结尾是留给阅卷者的最后一道“风景”,一定要给阅

6、卷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喜。写文章结尾应注意四点:一是让阅卷者感到你这个结尾总括了全文,即有“总而言之”的感觉;二是一定要再次回应话题、文题;三是如果写议论文,就必须在结尾处强调论点,如果写记叙文,就应该在结尾处通过议论点题;四是语言有文采,含义隽永,让读者回味、思考。,5动人的细节,定能扣人心弦 如果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那么细节就是人物的血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是指某些琐碎细小的事情,而在文章中则是指那些能够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作文中我们要选择有特征的细节;选择细节要能以小见大;选择细节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记人叙事的文章里,主要是为了

7、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常见细节描写的方法有: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事物细节描写、环境细节描写等。,示例1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

8、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评析】作者仔细观察生活,尤其是“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这个细节描写,动人心弦;当“我”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而沮丧气馁时,母亲却“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并且鼓励“我”,“下次你会考好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细节,凸现了这一亮点,才使得这篇平实之作能大受青睐。,6精粹的语言,展示写作才华 即指作文语言表达力求出新,善

9、于选用多种修辞手法、多种句式(单句与复句、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等)来遣词造句,适当追求语言的幽默生动、意蕴丰厚,从而使作文更具可读性。示例2纵观古今中外,凡国泰民安者,无不安之善也。古者西汉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使社会安定,然后成就“贞观之治”;唐玄宗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安稳统治天下,成就“开元盛世”;康乾励精图治,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社会安定和谐而成就“康乾盛世”。纵览历来国与家,成由安者败由乱。【评析】这段文字论述安定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四个典型论据仅用120多字,而且文采斐然,分析精当,说理极有力。,7精辟的分析,

10、闪现理性火花 写作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对材料必须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实质、特征、意义、存在的条件、原因等,这样才能使论据更好地为作者所持的观点服务。分析材料,议论说理的主要方法有:(1)例后推因法因果关系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事理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在体现结果的事实论据后揭示原因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例后推因法。,示例3真正的智者却知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向。有人说,虎毒不食子。但当敌人以其长子的生死想要挟斯大林时,他毅然决定,不!不能用亲子之情去换人民之福。我们不知人们将以何种目光俯仰这位褒贬皆存的人物,但至少这一次,我们不得不敬服他至亲之情的背后所掩藏的英锐的

11、目光与理性的审判。(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评析】从作者分析可以看出,斯大林采取这样的做法,其原因就是“智者却知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向”。这样就使得论据与论点结合得紧密而又有深度。,(2)例后假设法 所谓例后假设法,就是在举例后再向其相反的方向作假设,与原论据呼应配合,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的方法。如果举的是正面例子,可从反面假设,反之亦然。示例4总喜欢史泰龙那一张冷静的脸,温暖而又深邃的目光总是平静地注视着远方,额上的几条浅浅皱纹是思考的象征,脸上的皱纹写着坚毅的勇气,他成为我心目中理性的象征。他的一举一动都闪烁着理性的智慧。如果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和他一样

12、理性,这个世界该是怎样的世界呀!沉着勇敢应付人生中的变数,处变不惊,原则地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能力,这是理性美的内涵。(理性的美)【评析】作者假设“每一个人都和史泰龙一样理性”,而后设想这个世界的情形,以对理性美的内涵的揭示来告诉人们。,(3)例后评价法 在那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其主旨的事实论据后再作简单分析,使之为论点服务的方法,称之为例后评价法。这种分析的作用是使论据不明确的意思明确,而不至于产生歧义。示例5纠缠于“小节”,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计较没完没了,才是真正的没有气度。我们都很熟悉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敢于廷斥秦王,却不与廉颇争高下,遇见廉颇就引车避匿,其目的在于顾全大局。古往今来,谁不

13、赞叹蔺相如的高风亮节?有谁指责他“窝囊”呢?,【评析】这是一个多义史实论据,可证明“为国家要顾全大局”,可证明“为了团结应有所忍让”,可证明“蔺相如虚怀若谷”,等等。例后评价分析,从人们赞扬蔺相如的角度,揭示出论据能证明论点的含义:蔺相如顾全大局,不计小节,不是窝囊,而是高风亮节。这样,使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4)例后比较法 在叙述完事例之后,对所叙的几件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能够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或拿所叙事例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比较,突现写作的目的。示例6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

14、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评析】上例画线句子在叙述完事例之后,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示例7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

15、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魂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选择永恒,不是要我们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选择永恒,不是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

16、!【评析】在议论说理过程中,要注意所叙事例与社会生活现实进行比较,以独具现实针对性。,(5)点面结合法 先概括引述几件相关的事例之后,再由点到面,展开相关的议论或评析。示例8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至今读到这震撼人心的诗句,仍让人激动不已。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

17、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8美观的文面,打造第一亮点 美观的卷面,是指卷面整洁干净,书写端正美观,字体清晰规范,标点准确无误,篇段合乎款式,字数合乎规定,笔色浓淡适宜,等等。卷面美观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一张王牌。卷面的赏心悦目,是强化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卷面的局促和杂乱,常常是文章内容含混和模糊的表现。高考阅卷对书写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一类卷要求“字迹工整”,二类卷要求“字迹清楚”。“字迹难辨”被归入四类卷。可见,书写并非“小节”,不可等闲视之。,1.(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国作

18、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这个作文题目很有人文性,主题是回归生命。命题者的意图应该是引导考生去思考如何捍卫人性的家园,回归生命的本真。题目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是也贴合考生的生活,能够让考生有话可说,但是考生要有一定的生活感悟才能写好,所以要想写出高

19、质量的作文应该下一番工夫。当今社会,孩子们被家长和社会寄予了过多的期望,过早地失去了自己的童年,缺失了幸福的单纯和天真。相信这些考生们都应该是有所感悟的。,【点评】本文是一篇紧扣材料的佳作。文章由童真的美好起笔,以“而如今”转入现实社会,由于学习的压力,童真在遗失,紧扣材料中“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的深意,继而发出了寻找童真的呼唤。作者乐观地相信,“社会并非黑色的染缸,它的墨色亦是脆弱的”,相信“曲折前进的社会,总有光明的未来”,因为正直、善良的童真还留存于这个世界。文章没有一味地抨击童真的逝去,格调积极向上,不做无病呻吟,实为难得。,2(2011安徽)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

20、于800字的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作指导】该题题意简明,饱含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从以下角度立意:(1)珍惜时间;(2)与时俱进;(3)人生短暂,大师已去,而真理永恒;(4)岁月无情,亲人已去,但亲情永在文体方面,可议论,可记叙,也可尝试抒情性散文。参考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龟虽寿)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21、穷。(苏轼赤壁赋)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莎士比亚)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参考事例:司马光制作“警枕”;欧阳修“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读书、作文;鲁迅年少时在书桌上刻“早”字自励;史铁生珍惜有生之年搞创作。,【点评】本文视角独特,见解不凡。作者于试题提示的角度之外,另辟蹊径,从手捧着蒲公英入手,从容而优雅地表达了自己对“时间如水般,正在流逝”的独到感悟。作文是记录思想的,有深广的情怀,才有高品位的文章。“在流逝的时间中,我们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时间在流逝中,也赋予了我们日趋成熟的心智”“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华必腾飞”这些精当的表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22、读来使人振奋。,3(2011辽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写新材料作文首先要全面解读材料,在复杂的文字中找出重点,找出中心,挖掘其隐含的社会意义,从而准确立意。该材料写了哲学家的问题及不同的学生对待问题的不同态度。大多数同学,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可以看出他们不动手,不动脑,轻信盲从。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说明他能够求真务实,能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不人云亦云。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说明他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疑问,寻根究底。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至少说明了该学生的诚实。这四种不同的态度就是该篇的立意所在。很明显,“做人就要求真务实,坚持

24、真理”是最佳立意。其次还要有鲜活的素材。考生若能结合当今社会热点,举例新鲜灵动,切中肯綮,定能写出考场佳作。,【点评】诗一般的语言,飞扬的文采,丰富的情感,凝成了一篇考场优秀作文。本文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善于引用,底蕴深厚。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作者深得其理。在行文过程中,作者非常善于引用古人诗文,如“做好自己宠辱偕忘,心坦然”一段,引用了李白、杜甫、苏轼的诗句,不仅充实了文章的内容,而且对于文章主旨的表达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学底蕴深厚的考生。(2)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文章围绕“做好自己”而行文,反复重申“做好自己”,结尾再次强调“做好自己”,行文如流水,一气呵成。,课时达标三十二,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