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创鲁班奖).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75422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创鲁班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施工方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创鲁班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施工方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创鲁班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施工方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创鲁班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施工方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创鲁班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创鲁班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创鲁班奖).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2第二章 工期、质量、安全文明、节能目标22.1 工期、质量、安全文明,节能施工要求22。2 项目管理目标2第三章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3第四章 节能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44.1 节能实施方案重点和要点44.2 建筑节能工程保证措施44.2。1 技术保证措施44.2。2 节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4。2。3 节能材料质量保证措施54.2。4 计量保证措施64。2。5 确保节能工程技术措施64。2.6 节能工程技术、质量交底制度64。2.7 工程质量奖罚制度6第五章 建筑节能工程材料设备的控制75.1工程材料、设备控制7第六章 通风空调及管网节能的控制116.1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

2、的送、排风系统及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116。2 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26。3 风管漏风量试验方案126。4空调设备、设备附件及其管网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76。5 空调保温的节能控制,施工要求196。6 VRV空调系统与节能236。6。1 概述236。6.2 VRV 空调系统的原理和特点246.6。3 VRV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256.6。4 新风系统256.6。5变频运行及智能控制266.7 空调调试27第七章 配电与照明工程节能的控制27第八章 建筑节能工程资料的完整收集298.1技术档案资料298.2工程质量保证资料308.3工程主要技术资料308.4资料装订

3、31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怡山商业中心位于厦门市轮渡鹭江道东侧,占地面积约5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7000平方米,其中地上7.7万平方米,地下1万平方米。其中分为地下五层,高32米,地上43层,高192米,建成后将成为厦门市第一高楼,该工程设有生活用水系统、消防用水系统、饮用给水系统、冷热水系统、排水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防火排烟系统、空调自控系统、变配电系统、设备监控系统、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众多系统。为了加强怡山商业中心工程的机电安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管理,提高工程的节能效果,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本施工节能技术

4、方案。第二章 工期、质量、安全文明、节能目标工程总工期目标:600天.工程质量目标:确保获得福建省优“闽江杯”,争创国优“鲁班奖”。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确保“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优良工地”.节能目标:达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2.1 工期、质量、安全文明,节能施工要求总工期要求:600天.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或总监理工程师的开工指令为准。2.2 项目管理目标(1)工程工期目标:工程总工期目标:600天。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或总监理工程师的开工指令为准。暂定2009年10月1日开工。各分包服从总承包和业主确定的总进度计划的安排,确保各分段工期目标的实现,按各自合同约的时间内提早完成各自所

5、承担的施工任务,在总承包方的统一协调下通过竣工验收。(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杜绝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机械事故,一般工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2以下;确保安全生产;确保“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优良工地”。(3)环境管理要求:杜绝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施工噪声符合相关规定.(4)节能要求:达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第三章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本项目工程量大,质量标准高,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除总承包方以外,涉及许多分承包方的协调。因此我公司将其列为重点工程,狠抓过程创精品.选派具有同类工程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来担任;给排水、通风

6、空调、电气专业主管工程师均由年富力强、长期从事工程施工管理,专业水平较高的工程师担任;专业安全员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安全员担任。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密切配合总承包方和各分承包方,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达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按合同约定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机电安装工程安装节能组织架构图管道班组一通风班组一通风班组二通风班组三管道班组二电工班组一电工班组二合同预算部安全文明管理部物资管理部工程技术部质量管理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主管guan guang 管第四章 节能实施方案和保证措施 本公司是最早通过GB/T190

7、01:2000、GB/T28001:2001、GB/T24001:2004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本项目将按照GB/T19001:2000、GB/T28001:2001、GB/T24001:2004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进行运作。进场之初,按照本公司质量手册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质保体系,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运行。4.1 节能实施方案重点和要点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果,使其达到设计要求。控制重点:1、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 2、通风空调及管网制作安装调试的控制;

8、 3、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的控制; 施工要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事先制作样板间,以样板引路。4。1。1 思想认识的重点 制定节能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果,使其达到设计要求.而依据是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等。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即建筑节能验收是单位工程验收的先决条件,具有“一票否决权”。 树立全员节能的意识,将节能施工方案贯穿到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要在观念、管理思路、技术进步等方面全面创新;要在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工艺、优化控制仪器、优化综合

9、工艺,确实达到节能目的;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造高的操作技艺,高的管理体系,实现节能质量目标.4。2 建筑节能工程保证措施4。2。1 技术保证措施(1)施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认真学习节能规范,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2)严格按图施工。凡因施工或业主要求变更的,必须办理设计变更通知或核定单,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才能施工。任何有关节能的设计变更,均须事前办理设计变更手

10、续;有关节能的设计变更不应降低节能效果;涉及节能效果的设计变更,除应由原设计单位认可外还应报原负责节能设计审查机构审查方认可确定。确定变更后,并应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3)样板间、层施工法,根据同样的工艺,同样的楼层,采用样板施工法,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制作样板间的方法是在长期施工中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直观地看到和评判其质量与工艺状况,还可以对材料、做法、效果等进行直接检查,相当于验收的实物标准。(4)严格技术复核制度。按综合管线的走向、标高在测量定位后,应由专业工程师和质检员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安装.隐蔽工程应由监理、业主等相关单位共同检查合格签字后

11、,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5)技术负责人要经常检查督促各专业工程师做好各种记录、报告,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各专业人员要整理好各种资料,做到资料与工程同步。(6)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加大节能的科技含量,发挥我单位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选用先进、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的科技水平,确保多、快、好、省地完成业主交给的节能施工任务.(7)做好施工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4.2。2 节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坚持按程序合理组织施工,样板引路,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2)坚持“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检查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3)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实行优质优价

12、,奖罚分明,对不合格工程,坚决返工,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分析原因,避免同样事故重复发生.4.2。3 节能材料质量保证措施(1)对材料材质及技术参数严格把关。材料员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应先检验后收料,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2)材料要具备出厂合格证或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合格证明。(3)对材质证明有怀疑或按规定需要复检的材料,应及时送检,未经检验合格,不得使用.对于需进行节能送检的材料,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送检。(4)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材料分类堆放整齐,并注意防锈蚀和污染。(5)加强和严格对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物资的进场管理。积极与业主及设计单位沟通,尽量选用节能高效的建筑材料。4。2。

13、4 计量保证措施(1)严格执行我单位的计量检测制度。(2)原材料的检验由资料员按规范要求提出取样计划,在监理见证员的监督下,由取样员取样并同监理一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验,不合格不得使用.(3)绝缘摇表、接地摇表、游标卡尺、风速仪、 经纬仪、水准仪等计量工具由质检员负责按规定送法定检验单位检校。4.2.5 确保节能工程技术措施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审批制度施工方案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上报总包、监理、业主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4。2。6 节能工程技术、质量交底制度节能工程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如

14、下几个方面:(1)当项目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并督促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节能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节能监控部位及监控要点。(3)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工作的原则,各专业分管负责人(生产经理、专业工程师)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节能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字不上岗。4.2。7 工程质量奖罚制度(1)项目部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班组进行全面节能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2)凡作业班组在施工

15、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屡教不改或发生了质量问题,项目部有权对分包单位进行处罚,处罚形式为停工整改、罚款直至退场。(3)凡作业班组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节能质量优良且达到优质,项目部可对其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扬、表彰、奖金。(4)项目部在节能实施奖罚时,以平常检查、抽查、每月一次大检查、市质监站抽查、评定质量等形式作为依据。第五章 建筑节能工程材料设备的控制由于材料供应、工艺改变等原因,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需要改变节能设计。为了避免这些改变影响节能效果,对涉及节能的设计变更严格加以限制.第一任何有关节能的设计变更,均须事前办理设计变更手续;第二有关节能的设计变更不应降低节能效果;第三

16、涉及节能效果的设计变更,除应由原设计单位认可外,还应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1)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根据本工程质量要求,选择质量优良、生产能力、供货能力、信誉、资金实力、价格及相关技术参数均能满足工程需要的产品供应商,同时要建立合格供应商的档案库,并对其进行考核评价,从中定出信誉最好的产品供应商。2)材料、设备采购与进场管理首先做好材料选样报批工作,对于选定的材料要及时对材料样板进行封存。对施工过程中工地所需的原材料、设备、构配件,材料部门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采购,材料进场时必须进行验收,由项目质检员、施工员、库管员共同对照材料计划检查材料的规格、名称、质量、型号、数量,看是否有产品合格证、材料

17、检验报告,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并由库管员作好记录和现场标识,对检查不合格的材料设备或缺少质量证明书的要进行隔离堆放,及时报告项目部,严禁入库把好材料质量关。对于特殊及贵重材料、设备要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质检员、施工员、库管员共同验收。材料进场后,对材料、设备的堆放要按照材料、设备性能、厂家要求进行。对于易受潮变形、变质的要上盖下垫,防止受潮变形。对于易燃、易爆材料要单独存放。材料使用完毕要及时清理、回收,不得浪费材料。材料人员应做好材料收、发、存台账,及时收集材料的材质证明及产品合格证.5。1工程材料、设备控制(1)工程材料设备的报批与确认材料、设备是节能工程的物质基础,凡设计有要求的应符

18、合设计要求,同时也要符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此即对他们的质量进行“双控”。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工程质量.除业主指定的供应商外,总包对工程材料设备实行报批确认的办法,其程序为:1)编制工程材料设备确认的报批文件.其文件内容包括:制造(供应商)的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主要技术参数、参照的技术说明、有关的施工详图、使用在本工程的特定位置以及主要的性能特性等,送业主、监理审批。2)报批手续完毕后,业主、承包方和监理各执一份,作为今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质量检验的依据。(2)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按照工程材料设备报批和确认的程序实施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材料样品报业主、监理、设计院

19、确认后,实施样品留样制度,为日后复核材料的质量提供依据.(3)加强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验证和校验对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验证和检验,按本单位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及程序执行。材料和设备的进场验收是把好材料合格关的重要环节,进场验收通常可分为三个步骤;1)首先是对其品牌、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可视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核准.进场验收应形成相应的质量记录。材料和设备的可视质量,指那些可以通过目视和简单的尺量、称重、敲击等方法进行检查的质量。2)其次是对质量证明文件的核查.由于进场验收时对“可视质量”的检查只能检查材料和设备的外观质量,其内在质量难以判定,需由各种质量证

20、明文件加以证明,故进场验收必须对材料和设备附带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这些质量证明文件通常也称技术资料,主要包括质量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试验报告或检验报告等;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出入商品检验。这些质量证明文件应纳入工程技术档案。3)对于建筑节能效果影响较大的部分材料和设备应实施抽样复检,以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由于抽样复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费用,故复检数量、频率和参数应按相关要求加以控制,主要针对那些直接影响节能效果的材料、设备的部分参数。(4)空调系统及其它建筑机电设备的技术性能参数对于节能效果影响较大,故更应严格要求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国家对于技术指标落后或质量存在

21、较大问题的材料、设备明令禁止使用,节能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不得采用。1)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的绝热管道、绝热材料进场时,应对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等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检,复检应为见证取样送检。节能保温材料的含水率不应大于正常施工环境湿度中的自然含水率,否则应采取降低含水率的措施。雨季施工,材料受潮或泡水等情形下,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保温材料的含水率.2) 通风与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是否相互匹配、完好、是决定其节能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要求对有关材料和设备的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等“可视质量”和技术资料进行验收,并应经监理工

22、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核准。进场验收应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3) 风机盘管机组和绝热材料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风机盘管机组的供冷量、风量、出口静压、噪声及功率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4) 变风量末端装置与风管连接前宜做动作试验,确认运行正常后再封口。5)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及其辅助设备、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进场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对其类型、规格和外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对下列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进行核查。验收与核查的结果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检查认可,并应形成相应的验收、核查记录。各种产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

23、,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锅炉的单台容量及其额定热效率;热交换器的单台换热量;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额定制冷量(制热量)、输入功率、性能系数(cop)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的名义制冷量、输入功率及能效比(eer);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名义制冷量、供热量、输入功率及性能系数;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电机功率及耗电热比(her);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扬程、电机功率及输送能效比(er);冷却塔的流量及电机功率;自控阀门与仪表

24、的技术性能参数。(5)、照明光源、灯具及其附属装置的选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进场验收时对下列技术性能进行核查,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检查认可,形成相应的验收、核查记录。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1)、荧光灯灯具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的效率不低于下表的规定。荧光灯灯具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的效率允许值灯具出口形式开敞式保护罩(玻璃或塑料)格栅格栅或透光罩透明磨砂、棱镜荧光灯灯具75%65%5560%-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7560%60%管型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应不小于下表的规定。镇流器能效限定值标称功率(w)18202230323640镇流器能效因

25、数(BEF)电感型3。1542.9522.7702.2322.1462.0301。992电子型4.7784.3703.9982.8702。6782。4022。270照明设备谐波含量限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照明设备谐波含量限值谐波次数n基波频率下输入电流百分比数表示的最大允许谐波电流(%)22330*510779511n39(仅有奇数谐波)32)、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进场时应对其截面和每芯导体电阻值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每芯导体电阻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不同标称截面的电缆、电线每芯导体最大电阻值标称截面(mm2)20导体最大电阻(/km)圆铜导体(不镀金属)0.536。00.

26、7524。51.018。11。512。12.57。4144.6163.08101。83161.15250.727350。524500.387700。268950。1931200。1531500。1241850.09912400。07543000.0601第六章 通风空调及管网节能的控制 空调冷水系统,一般应按系统分区进行;通风与空调的风系统可按风机或空调机组等所各自负担的风系统。6。1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及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各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温控装置与仪表的安

27、装位置、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便于观察、操作和调试; 空调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室(区)温度调控功能。对设计要求分栋、分区或分户(区)冷、热计量的建筑物,空调系统应能实现相应的计量功能。6.2 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管的材质、断面尺寸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应严密、牢固;3)、风管的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试验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6.3 风管漏风量试验方案1.试验对象及准备(1)试验对象本工程VAV系统采用椭圆风管,地下车库排烟系统采用玻璃钢风管,部分组合式

28、、立式风柜和排烟风机机外余压达到600Pa,属于中压系统,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必须进行风管漏风量试验.同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按系统总量的15的比例进行漏风量试验,则进行快速、有效和准确的漏风量测试,对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进度、质量起着直接的影响。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矩形风管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低压系统风管 QL0.1056 P0。65中压系统风管 QM0.0352 P0。65高压系统风管 QH0.0117 P0.65低、中压椭圆风管按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排烟风管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2)准备工作1)风管漏风量测试需在风管系统安装完成、清扫完毕后进行,最好是在经漏光法检测合格后进行.2

29、)风管漏风量测试管段的端部和开口位置(风口位)需进行完全封堵。2。试验方案的选择漏风量试验可采用风管式或风室式两种方案,根据本工程需按通风空调风管工程量的15%进行测试和施工现场的特点,我们拟采用风管式漏风量检测装置。根据正压或负压系统风管和设备的不同要求,漏风量测试又可分为正压试验和负压试验。其中空调送风风管和新风风管属于正压系统,可采取正压试验方案;排风、排烟系统风管属于负压系统,可相应采用负压试验方案.但通常可采用正压条件下的测试来检验,这里我们统一采用正压试验测试。3。试验装置的组成漏风量测试应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器,或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

30、装置。这里我们拟采用下图所示的风管漏风量试验装置,该测量装置由风机、漏风量测量段、孔板流量计、变频器、连接软管和倾斜式微压计等组成。风管试验检测装置(1)风机风机是维持风管内所需静压的动力装置,其风压和风量应分别大于被测定系统或设备的规定试验压力及最大允许漏风量的1.2倍。(2)漏风量测量段漏风量测量段是1个漏风量测量风筒,包括若干个孔板流量计,可互换。(3)变频器变频器调节风机的转速,可以任意改变风管内的静压值以符合试验工作压力的要求。漏风量值必须在系统经调整后,保持稳压的条件下测得。(4)倾斜式微压计倾斜式微压计测量孔板前后的压差值及风管内的静压值,其最小读数分格不应大于2。0Pa。4.测

31、量方法及原理(1)测量方法本工程拟采用孔板测量漏风量,因为它比喷嘴、文丘里管、涡街流量计占据空间小、更换方便,适合多系统测量(本工程系统多,要求对15的系统进行漏风量测试),且一般孔板加工更容易。为了保证孔板的测量精度,根据目前市场上倾斜微压计的最小测量值,采用3种孔板尺寸(150、70、20)满足漏风量52500m3/h的使用范围。若单采用70孔板测量,当漏风量为25m3/h,倾斜式微压计(最小比例0.2)上的读数是1mm,即压差2Pa(0。2mmH2O),当漏风量小于25m3/h时就无法准确测量;若采用20的孔板,就可以测出240m3/h范围内的漏风量。将孔板安装在中间带有活接头的不锈钢管

32、上,即可方便的更换孔板尺寸,满足仪表测试范围的要求。1风机2漏风量测量段 3孔板流量计 4变频器 5连接软管风管漏风量试验装置(2)测量原理和计算1)测量原理如上图所示,将风机的出口用软管连接到漏风量测量段上,然后将测量段(或使用软管)直接连到封闭的被测风管(或风管系统)上。接通风机的电源,调节变频器频率,当风管(或风管系统)内的静压值达到试验要求时,测量孔板前后的压差值。根据预先测定的压差(p)与风量(Q)关系曲线查出漏风量值(见对数坐标上的pQ曲线,适用于允许漏风量Qmax1000m3),亦可将Qf(p)的关系曲线拟合成计算公式来计算漏风量。漏风量检测装置的Qp曲线(适用于允许漏风量Qma

33、x1000m3)2)漏风量公式计算 可以用下列公式对漏风量进行计算:Q3600An(2/)1/2P式中:Q漏风量(m3/h);空气流束膨胀系数;孔板的流量系数;An孔板开口面积(m2);-空气密度(kg/m3);p孔板差压(Pa).其中,孔板的流量系数与值的关系可根据下图确定,其适用范围应满足下列条件,在此范围内,不计算管道粗糙度对流量系数的影响。105Re2。01060。0520.4950mmD1000mm雷诺数小于105时,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求得流量系数。孔板流量系数图同时,孔板的空气流束膨胀系数值可根据下表查的:采用角接取压标准孔板流束膨胀系数值(k1。4)5.镀锌风管漏

34、风量试验本工程通讯生产区、员工活动区、后勤区和塔楼(静压箱出口至防火阀段)等区域通风空调采用镀锌钢板风管,需按其系统总量进行15的漏风量试验.(1)试验方法1)漏风量试验装置的接入位置漏风量试验装置接入位置的选择以最有效、准确和快捷检测系统漏风量为原则,通常选定在系统风机出口处主管段上,以达到测试气流均匀、稳定的流经被测管段。现以首层数码机房空调送风管为例,见下图:漏风量试验装置由于采用移动平台,可按图安置于空调机房内,用连接软管接至风机软接后的送风主管的端部。2)测量段与被测风管间的连接根据连接软管接口连接要求,将主风管始端用堵板封堵,同时在堵板上制作一段50mm长的圆形接管(外径略小于软管

35、内径)。将连接软管套入,四周压上相同宽度的铁皮后用铆钉径向固定.最后均匀的涂上玻璃胶密封.3)被测风管的封闭被测段风管必须在所有风口未开口,支管端部用堵板封堵后进行;防火阀置于全开位置,三通调节阀置于中间位置。(2)试验装置的配置和数据的读取1)试验装置的配置a、该系统工作压力420Pa;系统风管总面积略400m2,最大允许漏风量Qmax:QL0.1056P0。65A0。10564200。654002142 m3按试验风机的风压风量应分别大于被测定系统或设备的规定试验压力及最大允许漏风量的1.2倍,得试验风机风压Hp500Pa、风量Q2600CMH.b、孔板流量计根据测试的需要,需选用满足最大

36、允许漏风量2142m3的标准流量孔板,这里我们选用150的孔板流量计,满足20003000m3的风量测量。2)试验数据的读取和处理待试验风机和气流稳定后,且达到系统工作压力后,读取孔板流量计上的压差值,用漏风量计算公式计算该系统实际漏风量。当实际漏风量最大允许漏风量时,系统满足要求;当实际漏风量最大允许漏风量时,系统漏风量试验不满足要求,需找出系统的漏风部位,修复后重新进行漏风量试验.6。4空调设备、设备附件及其管网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6.4.1 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各种空调机组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且与

37、风管、送风静压箱、回风箱的连接应严密可靠;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功能段之间连接应严密,并应做漏风量的检测,其漏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的规定;机组内的空气热交换器翘片和空气过滤器应清洁、完好,且安装位置和方向必须正确,并便于维护和清理。当设计未注明过滤器的阻力时应满足粗效过滤器的初阻力50Pa(粒径5。0m,效率:80E20);中效过滤器的初阻力80 Pa(粒径1.0m,效率:70E20)的要求;6.4.2 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高度、方向应正确,并便于维护、保养;机组与风管、回风箱、回风箱及风口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38、空气过滤器的安装应便于拆卸和清理.6。4。3 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和集中排风系统中的排风热回收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规格、数量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进、排风管的连接应正确、严密、可靠;室外进、排风口的安装位置、高度及水平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6.4.4 空调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风机盘管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空调冷热水系统中的水力平衡阀、冷量计量装置等自控阀门与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方向应正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6。4。5、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管网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要求;各种设备

39、、自控阀门与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空调冷热水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变流量或定流量运行;6。4。6、冷源侧的电动两通调节阀、水力平衡阀及冷热量计量装置等自控阀门与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方向应正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6.4.7、空调系统冷源和辅助设备及其管道和室外管网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6。4。8、锅炉、热交换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蒸汽或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规格、数量

40、应符合设计要、要求;安装位置及管道连接应正确。6。4。9、冷却塔、水泵等辅助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冷却塔设置应通风良好,并应远离厨房排风等高温气体;管道连接应正确.6。4.10、通风与空调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6。4.11、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应进行通风机和空调机组等设备的单机试运转和调试,并应进行系统的风量平衡调试.单机试运转和调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系统的总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风口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6。5 空调保温的节能控制,施工要求6.5。1

41、 空调风管系统及部件的绝热层和防潮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绝热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规格及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绝热层与风管、部件及设备应紧密粘合,无裂缝、空隙等缺陷,且纵、横向的接缝应错开;3、绝热层表面应平整,当采用卷材或板材时,其厚度允许偏差为5mm;采用涂抹或其它方式时,其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4、风管法兰部位绝热层的厚度,不应低于风管绝热层厚度的80;5、风管穿楼板和穿墙处的绝热层应连续不间断;6、防潮层(包括绝热层的端部)应完整,且封闭良好,其搭接缝应顺水;7、带有防潮层隔汽层绝热材料的拼接处,应用胶带封严,粘胶带的宽度不应小于50mm;8、风管系统部件的绝热,不

42、得影响其操作功能;6.5。2、空调水系统管道及配件的绝热层和防潮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绝热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规格及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2、绝热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硬质或半硬质的绝热管壳每节至少应用防腐金属丝或防腐织带或专用胶带进行捆扎或粘贴2道,其间距为300350mm,且捆扎、粘贴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3、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的拼接缝隙,保温时不应大于5mm、保冷时不应大于2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4、松散或软质保温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5、防潮

43、层与绝热层应结合紧密,封闭良好,无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6、防潮层的立管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缝应朝向低端;纵向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并顺水;7、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8、空调冷热水管穿楼板和穿墙处的绝热层应连续不间断,且绝热层与穿楼板和穿墙处的套管之间应用不燃材料填实不得有空隙,套管两端应进行密封封堵;9、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应能单独拆卸,且不得影响操作功能。6.5.3、空调水系统的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设置绝热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架支撑面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宽度,衬垫的表面应平

44、整,衬垫与绝热材料之间应填实无空隙.6。5.4、当输送介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的管道,采用非闭孔绝热材料作为绝热层时,其防潮层和保护层应完整,且封闭良好。(1)管道保温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根据设计要求,空调送回风管需用带筋铝箔玻璃棉毡作绝热处理,玻璃棉的容重为:40kg/m3.玻璃棉毡与风管壁间用塑料钉固定,钉子的间距约为250mm,玻璃棉毡的搭接口处用铝箔带封贴密实,不得有泄漏空气的隐患,最后用打包塑料带捆扎,间距约1m左右。根据设计要求,空调冷冻水管需用橡塑发泡保温材料作绝热处理,冷冻机房内管道的冷冻水管绝热处理后,还需采用0.5mm厚度的铝板包实作为保护层,阀门位置的保护外壳应为可拆

45、卸的形式。a、材料应有制造厂合格有效的产品质保书,在材料保管中根据材料品种不同,应分别采取防潮、防水和防挤压变形等设施,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露天堆放时,应采取防护措施。橡塑发泡保温材料的性能参数(见下表).b、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出库时,应再次进行外观检查。c、绝热施工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支承件及固定件已安装。表观密度4080kg/m3燃烧性能0级导热系数0。039W/m.k氧指数32橡塑发泡保温材料厚度(见下表)名 称管道规格mm设计厚度mm空调供回水管DN20DN2525空调供回水管DN32DN803035空调供回水管DN100DN30050空调供回水管DN35060空调冷凝水管全部25设备、管道的支吊架及仪表接管等附件均已安装完毕。被绝热设备、管道表面的油污、铁锈已清除.在雨天或寒冷季节施工,室外绝热工程应采取防雨和防冻措施。空调水管水压试验合格。d、水平管道的纵向接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管道端部或盲板的部位敷设绝热层,并应密封。e、管道均应单独进行保温,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应能单独拆卸。f、施工后的绝热层不得覆盖设备铭牌,可将铭牌周围的绝热层切割成喇叭形开口,开口处应密封、规整。g、橡塑管保温时将开口处及端部两面满涂专用胶水,待1020 分钟不粘手时再进行保温,挤压粘接,使接缝处完全粘接一体,不得有张缝现象,后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