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登上月球.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004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登上月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案登上月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案登上月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案登上月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案登上月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登上月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登上月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研活动教案7 登上月球白莲小学 徐建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2、使学生知道宇航员登月前要做的准备及原因。情感态度3、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交流、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的意识,培养他们爱科学、乐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同目标1、2。教学难点:同目标1、2。教学准备:中国探月资料,测试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谈话:登上月球曾是人类的梦想,有许多的传说,我们曾做过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登月成为现实。(板书课题)科学家们已经对月球进行过多次探测,你知道哪些?请说一说。2、出示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2)知道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3、

2、学习方法:(1)阅读P24课文、资料完成目标1,做检测题。(2)做回顾题,回顾第4课内容完成目标2,完成P25“讨论”后的表格。二、先学环节1、学生看P24课文,阅读教师发放的小资料,完成目标1。(7分钟)2、检测题:(1)美国实施了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首次登上月球的两名宇航员是和。(2)中国启动了探月计划,并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2010年10月1日,中国又发射了探月卫星。今年将发射并利用月球车在月球实现软着陆。(3)除美国、俄罗斯、中国外,、也提出了探月计划。3、温故知新。(1)完成回顾检测题:A、

3、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千米,月球表面引力比地球,只有地球表面引力的。B、月球上空气和水,昼夜温差。C、( )月球上可以种粮食。 ( )月球上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自由呼吸、说话。 ( )月球上热了可以穿衬衣。(2)结合检查题,回顾第4课知识,完成目标2,填表。(8分钟)三、后教环节1、同桌互查检查题1,互相更正,教师针对错误更正。2、同组交流回顾题,互相更正,教师针对错误更正。3、同组交流所填表格,指名定组全班交流。四、拓展:请你设计一款宇航服,要有哪些功能?请写出来,并同桌互说设计理由。(防辐射、防寒保暖、隔热、调节温度、保湿、循环利用氧气等)并且班交流。五、板书设计 7 登上月球学习目标: 检测

4、题:(同教案,略)(同教案,略)学习方法:(同教案,略)学 习 资 料1、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2)知道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2、学习方法:(1)阅读P24课文、补充资料完成目标1,做检测题。(2)做回顾题,回顾第4课内容完成目标2,完成P25“讨论”后的表格。3、补充资料:根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介绍,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遥感探测。我国分别于2007年10月24日和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了“嫦娥1号”“嫦娥2号”探月卫星,对月球进行了探测。第二步,使用月球车在月球“软着陆”,脚踏实地地在月球上

5、进行探测。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嫦娥3号”探月卫星,并搭载月球车实现软着陆。第三步,机器人登上月球,在月球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采样,完成任务后返回,为载人登月并且返回做准备。4、检测题:(1)美国实施了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首次登上月球的两名宇航员名字是和。(2)中国启动了探月计划,并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2010年10月1日,中国又发射了探月卫星。今年将发射并利用月球车在月球实现软着陆。(3)除美国、俄罗斯、中国外,、也提出了探月计划。5、回顾题:(1)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千米,月球表面引力比地球,只

6、有地球表面引力的。(2)月球上空气和水,昼夜温差。(3)( )月球上可以种粮食。 ( )月球上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自由呼吸、说话。 ( )月球上热了可以穿衬衣。( )月球上有河流、海洋。物品名称携带的理由4、如果请你设计一款宇航服,要有哪些功能?请写出来,并同桌互说设计理由。教研活动说课7 登上月球白莲小学 徐建平一、教学内容:本课是六下第二单元月球的第四课。课文分三个部分:学生交流人类探索月球的活动、介绍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讨论登月前宇航员要做的准备工作。重点是第二、三部分。课文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加深对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科学热情;第三部分是通过让学生思考登月前的准备,促进学生对

7、学所知识的内化,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相对于整个单元,课文一、二部分相对独立,第三部分则有回顾与总结的功能。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本册的科学知识兴趣比较浓,一班的学生整体上比较活跃,敢于想象和表达,二班的学生善于思考和内化。因此,对本课知识的突破有着良好的基础。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2、使学生知道宇航员登月前要做的准备及原因。情感态度3、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交流、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的意识,培养他们爱科学、乐于探索的精神。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2。难点教学目标2。目标1只要学生能够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即可达成,但目标2需

8、要学生内化知识,展开想象推理才能达成,即是重点又是难点五、教学准备:中国探月资料,测试题。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谈话:登上月球曾是人类的梦想,有许多的传说,我们曾做过交流。随着科技的发展,登月成为现实。(板书课题)科学家们已经对月球进行过多次探测,你知道哪些?请说一说。2、出示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2)知道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3、学习方法:(1)阅读P24课文、资料完成目标1,做检测题。(2)做回顾题,回顾第4课内容完成目标2,完成P25“讨论”后的表格。开课采用“四段式”开课模式直接给出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便于学生自学。接下来便进入先学环

9、节(二)先学环节1、学生看P24课文,阅读教师发放的小资料,完成目标1。(7分钟)2、检测题:(1)美国实施了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使用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首次登上月球的两名宇航员是和。(2)中国启动了探月计划,并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了探月卫星。2010年10月1日,中国又发射了探月卫星。今年将发射并利用月球车在月球实现软着陆。(3)除美国、俄罗斯、中国外,、也提出了探月计划。这3个训练是世界探月的重大事件,通过训练引导学生掌握。3、温故知新。(1)完成回顾检测题:A、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千米,月球表面引力比地球,只有地球表面引力的。B

10、、月球上空气和水,昼夜温差。C、( )月球上可以种粮食。 ( )月球上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自由呼吸、说话。 ( )月球上热了可以穿衬衣。这个训练是引导学生回顾知识,为完成后续任务做铺垫。(2)结合检查题,回顾第4课知识,完成目标2,填表。(8分钟)(三)后教环节1、同桌互查检查题1,互相更正,教师针对错误更正。2、同组交流回顾题,互相更正,教师针对错误更正。3、同组交流所填表格,指名定组全班交流。生生互学,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四)拓展:请你设计一款宇航服,要有哪些功能?请写出来,并同桌互说设计理由。(防辐射、防寒保暖、隔热、调节温度、保湿、循环利用氧气等)并且班交流。拓展题引导学生再次内化知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促进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爱科学的情感(五)板书设计 7 登上月球学习目标: 检测题:(同教案,略)(同教案,略)学习方法:(同教案,略) 全课采用“四段式”模式进行,以学生学互学为主,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知识,通过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学会创新,进而内化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