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DOC】伟业金地天津津塘路项目营销策划报告117页11月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地产DOC】伟业金地天津津塘路项目营销策划报告117页11月出.doc(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地天津津塘路项目汇报报告2006/12007/112008房地产营销策划大全策划人士必备资料库!全国大中城市货到验货后付款房策网 海量房地产资料免费下载 0755-83513598 QQ:69031789目 录第一部分 宏观背景资料2一、天津市宏观资料21、天津市宏观经济21.1天津市GDP与人均GDP统计21.2天津市产业结构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1.3天津市资产投资与招商引资情况21.4天津市近期市政建设概况21.5天津市人均收入与消费性支出21.6城市人口增长与外来人口21.7城镇居民储蓄21.8天津市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22、天津市城市规划22.1 城市定位22.2 空间布局22.3
2、 滨海新区及空港工业区23、天津市宏观市场小结23.1 宏观经济形势23.2 城市规划2二、河东区宏观资料21、河东区宏观经济21.1河东区区域整体环境概况21.2河东区GDP发展情况21.3河东区产业结构及发展情况21.4河东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1.5河东区人口特征21.6河东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情况21.7河东区人均储蓄情况22、河东区城市规划22.1区域规划发展22.2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22.3 未来五年重点城建项目规划23、河东区宏观市场小结23.1 宏观经济形势23.2 城市规划2第二部分、房地产市场整体资料2一、宏观房地产市场资料21、土地供应市场21.1 2006年
3、天津市土地总体供应情况21.2 天津市各区土地供应情况21.3 河东区土地供应情况21.4土地市场分析小结22、住宅市场情况22.1 97-06年天津市住宅销售情况22.2 2007年上半年天津住宅销售情况22.3 20032006年河东区住宅销售情况23、房地产政策背景23.1 主要政策内容和影响23.2 新房贷政策说明24、宏观房地产市场小结24.1 天津房地产市场24.2 河东区房地产市场25、未来本项目宏观环境大势判断:2二、地块周边区域在售项目情况21、竞争区域在售项目分布22、周边区域在售项目供应结构22.1 周边区域项目规划指标情况22.2 产品情况22.3 销售情况22.4 客
4、户情况22.5 小结23、竞争项目个案资料23.1阳光星期823.2 都市亮点23.3 远洋天地2三、天津高端市场板块特征21、天津高端市场板块分布及特征21.1 中心城区21.2 中低密度22、天津市中高档住宅情况22.1天津市中高档住宅规划指标分析22.2天津市高档住宅户型-价格情况22.3天津市中高档住宅客户情况23、高端项目重点个案资料23.1 时代奥城23.2 卡梅尔23.3 红磡领世郡2四、潜在供应情况21、周边潜在项目情况2泰达格调竹境22、周边新项目2米兰新干线23、外环周边土地成交情况2五、价格走势情况21、竞争区域整体价格走势分析21.1 近几年河东区住宅价格走势21.2
5、2007年18月河东区住宅价格走势22、竞争区域典型项目价格走势分析2第四部分、客户背景资料2一、天津市宏观需求量情况21、拆迁带来的刚性需求22、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23、人均住房面积提升带来的需求24、人口构成比例变化带来的需求2二、河东区宏观需求情况21、拆迁带来的刚性需求22、人口构成变化带动的需求2三、项目周边区域需求情况21、中山门片区居住现状22、一、二号桥片区居住现状2四、周边区域市场现状客户情况及趋势2五、高端市场现状客户情况及趋势21、市区高档住宅客户情况22、低密度产品客户情况22.1 市区内低密度产品客户情况22.2 郊区的低密度产品客户情况2六、高端客户访谈2七、业
6、内人士观点2144第一部分 宏观背景资料一、天津市宏观资料1、天津市宏观经济本部分内容中所使用的数据、咨询,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天津市政府公报与市统计局相关资料。1.1天津市GDP与人均GDP统计(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天津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发展,是国内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为稳健的区域之一。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4337.7亿元,增长14.4%,实现了经济总量提前4年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77美元,比2003年的3126美元增加了2051美元,三年时间跨越两个1000美元的台阶。按照世界银行2002年标准,天津经济发展已达到上中
7、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的地区。(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小结:天津市经济自2003年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高峰期,其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始终在14%以上的高增长平台上稳定运行,而且与上一轮高峰期(1994-1996年)相比,具有了峰期延长,峰值提高,波动小的特征。1.2天津市产业结构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天津市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速度占国民经济比重增加值(亿元)增长速度占国民经济比重增加值(亿元)增长速度占国民经济比重200073.503.0%4.5%811.49
8、11.5%49.5%754.4210.7%46.0%200178.566.3%4.3%891.5112.5%48.8%856.611.7%46.9%200283.856.1%4.1%978.7514.3%48.4%96011.2%47.5%200389.76.1%3.7%1212.3417.8%50.8%1084.911.5%45.5%2004102.295.1%3.5%1560.1619.8%53.2%1269.4311.7%43.2%2005109.424.3%3%2050.3417.5%60%1504.111.4%37%20061193.52.7%2485.817.6%57.3%1732
9、.911%40%(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2006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1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485.8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1732.9亿元,增长11%。工业继续成为拉动全市经济的重要力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28亿元,增长25.3%,实现利润691亿元,增长3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4.3%,占全市工业的31.8%。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天津市国民经济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特别是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引擎作用更为明显。小结:目前天津市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低于北京、广州、
10、上海;吸纳就业人员的作用尚不理想;缺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但随着环渤海经济开发带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与天津定位于北方金融中心的建设,今后天津将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咨询、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强化天津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高级职能,从而推动第三产业向纵深发展。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2006年天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9.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净增加投资332.96亿元,是历年增加最多的一年。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9.66亿元,增长23.4%。在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优势产业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全
11、市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共完成投资451.90亿元,增长29.2%,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5.5%。二是能源工业投资得到加强,全市共完成280.39亿元,增长48.0%,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6.4%,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1004.45亿元,增长20.0%,占全市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8.8%。四是重点大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共完成投资746.94亿元,增长51.3%,增幅比全市整体水平高出27.9个百分点。小结:近几年天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度增长,城市面貌有所改善,城市建设发展较快。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规范市场,积极鼓
12、励内资的使用量;一方面也得益于天津投资环境的改善,大量外来开发企业看好天津发展,进入天津房地产市场。1.3天津市资产投资与招商引资情况2006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50家,其中合同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87家;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金额81.12亿美元,增长10.8%;实际到位41.31亿美元,增长24.1%。服务业合同外资比重过半。全年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42.59亿美元,增长40.7%,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额的比重达到52.5%,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实际到位达到14.43亿美元,增长82.7%,其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增长3倍,房地产业增长1.2倍。工业优势产业对外资的吸引力增
13、强。化工、机械、汽车配套和电子电器等行业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1.09亿美元,增长83.7%。新能源领域成为引资新亮点。风力发电、海水淡化、工业气体、新型电池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户津门。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津投资继续增加,截止到目前,已达121家。1.4天津市近期市政建设概况l 综合交通体系海港。加快实施25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液化天然气接卸码头、集装箱物流中心、散货物流中心等港内12个重点项目以及港外以集疏运通道为重点的22个配套项目;建设北疆集装箱、南疆能源和散货、东疆港区、临港产业、北塘等港区及环渤海中心渔港,使天津港成为国际化深水大港、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主枢纽港和中国
14、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空港。改造扩建滨海国际机场和相应配套设施,建成中国北方航空货运基地和客运干线机场,与首都机场共同构筑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2010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56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50万吨。铁路。完成津秦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建设京津城际轨道交通项目。适应西部大开发和腹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建设天津港霸州石家庄太原、太原中卫银川铁路,形成天津港直通西部地区的铁路大通道。加快黄万铁路和蓟港铁路复线建设,实现与朔黄线和大秦线贯通。建设津秦城际轨道交通和京山线京津四线,推动环渤海湾铁路通道建设,形成沟通周边地区和腹地便捷高效的客货铁路运输网。公路。 “十一五”时期,新增高速公路59
15、0公里,新建改建干线公路350公里。2010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500公里,密度达到1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00公里,密度达到10公里/百平方公里。管道运输。结合国家战略原油储备库和乙烯、炼油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管道运输。l 公共交通开工建设地铁五、六号线。建设220公里城市快速路网和355公里中心城区外围快速路网。开辟公共汽车专用路和专用车道系统,建设公共汽车定位和电子显示系统,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在中心城区建设一批现代化公交场站设施和大型停车场、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2010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提高到12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提高到15标台,公交分担率达到34%。
16、建成地铁二、三、九号线和天津站交通枢纽。l 城市公用设施基础建设建成津滨水厂,改扩建芥园、塘沽、汉沽、大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水厂,新建供水管道1900公里,改造旧供水管道1600公里。结合液化天然气工程,新建燃气高中压及低压庭院管道4100公里,改造旧燃气管网1900公里。加快排水空白区管网建设,新建排水管网800公里,改造2000公里,建设双林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东郊污水处理厂,2010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建成咸阳路、东丽、北辰、双林、纪庄子再生水厂,铺设再生水管网1200公里,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再生水供给网络。建设咸阳路、东郊污泥处置厂,日处理能力950立方米。建成贯庄、青光垃圾
17、焚烧发电厂等垃圾处理设施。l 能源基础建设以热电联产为主体,建成东北郊热电厂、杨柳青热电厂四期扩建、陈塘庄热电厂三期扩建、军粮城电厂五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杨柳青热电厂五期扩建工程,新增供热能力6000万平方米,2010年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0%,各区县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80%。结合海水淡化,在滨海新区建设北疆电厂和大港二站两个超临界、超大容量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根据天然气资源和LNG(液化天然气)项目进度,在临港工业区、开发区、空港物流加工区等适时规划建设燃气热电厂。全市新增发电装机容量640万千瓦。提高电网受电能力,引进“西电东送”电力。新建扩建500千伏变电站6座,建设改造220千伏变电
18、站48座,基本形成500千伏双环网和220千伏分层分区供电格局。加快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和改造,与主网协调发展,提高供电可靠性。l 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信息化水平,打造“智能天津”。拓展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实现通信管线集约化管理与应用。建成覆盖全市的宽带无线网络。强化网络互联互通,稳步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完成全市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建成滨海新区信息化样板区,优化招商引资和综合服务环境。发展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信息三大信息平台。积极推动电子政务专网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构建政务信息共享体系。以3S应用为基础,加快城市应
19、急指挥信息系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和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城市一卡通。小结:在加速进行海河改造、地下轨道交通施工、快速路建设的同时,天津市非常重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城建工程的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天津市经济的发展提供积极有力的支持,而美化环境、吸引投资、提升城市形象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天津城建的重要工作目的。滨海以及邻近滨海区域的东丽、河东区以及传统的和平区、河西区将是天津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1.5天津市人均收入与消费性支出(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标准的提高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政策的出台,拉动了城市居民人均可
20、支配收入增长提速,全年达到14283元,增长13.0%,增幅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42元,增长10.3%,其中来自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增幅较高,比上年增长17.2%,来自家庭成员的工资性收入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3.3%。2006年,天津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10548元,增长9.3%,恩格尔系数为34.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用于服务性消费支出3111元,增长11.2%,占居民消费性支出的29.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充分说明居民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小结:目前天津市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相比以往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消费倾向性也越发明显
21、,居住消费与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天津市民日常开支中除饮食外最重要的部分。1.6城市人口增长与外来人口(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2006年天津市常住人口达到1075万人,环比去年增长3%,而户籍人口数948.88万人,天津市人口的自然出生率仅为1.60,显示出天津常住外来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中。而天津中心城区中,常住人口最多的三个区域依次是南开区、河西区、河东区。处于东南地区的河西、河东、东丽、滨海、津南区域,2006年新增人口25.39万人,增长了7.55%,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也上升了1.08%;而北部区域人口增长率仅为4.37%,占全市人口比重仅增长0.02%。新世纪以来,天津经济增长、城市建
22、设和社会发展加快了人口的迁移流动,来津常住外来人口由2000年的87.34万人,到2005年增加到114.35万人,增长幅度达到30.93%。全市新增人口中,外来人口数占新增总量人口总量的64.9%,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天津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人口的几个特点: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外来流动人口越来越成为天津人口总量增长的主要来源、人口自然变动持续低水平增长,市中心区连续12年呈现负增长、市中心地区人口向外扩散趋势明显、环城地区与滨海新区成为新的人口聚集地、人口重心继续向东南移动人口老龄化已向中期老年型发展。小结:“十一五”期间,随着城市布局的变化和滨海新区、城郊经济的发展,天津
23、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进一步向外扩散、和向东南部聚集的显著特征。1.7城镇居民储蓄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亿元)1172.41284.951486.381825.322116.732584.4增长率(%)9.6%15.7%22.8%16.0%14.3%户数293.04295.63299.67303.27316.62320平均每户存款(万元)4.004.354.966.026.698.08增长率8.6%14.1%21.3%11.1%20.8%(数据来源:天津市统计年鉴)从上表可知,2000-2005年,天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与户均储蓄额不断增长,居
24、民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逐年提升。2005年,天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84.40亿元,增长14.3%。在居民储蓄增长的同时,用于大额商品的消费信贷也有所增长。据统计,2005年天津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75.2亿元,环比增长22.6%。1.8天津市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目标是: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十一五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
25、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天津市城市规划2.1 城市定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为:l 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l 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l 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l 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发展目标为: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我国北方经济中
26、心;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城际轨道快速发展,2005年7月开工,拟建5座车站(北京南站、亦庄站、永乐站、武清站、天津站),预计2007年底建成,2008年投入运营,全长115公里,时速为200公里。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将与北京地铁4号线于北京南站实现换乘,且可能同北京14号线对接。城市轨道等有利因素支持,天津将成长为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是大北京区域发展主轴中战略重点城市。2.2 空间布局天津
27、城市总体规划将京津塘高速公路走廊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了“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一轴”由“武清新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构成的城市发展主轴; “两带”由“宁河、汉沽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新城” 构成的东部滨海发展带,以及由“蓟县新城宝坻新城中心城区静海新城” 构成的西部城镇发展带; “三区”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以及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七个产业功能区: 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商务商业区、滨海化工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滨海旅游度假区等七个产业功能区。“双中心
28、+多组团”是规划结构。主中心:依托海河主轴线的中心城区;副中心: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和塘沽区形成城市副中心;多组团:中心城区近郊新型组团;津滨走廊:轻轨、快速路形成带状组团。2.3 滨海新区及空港工业区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到201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将达到180万人以上,其中城镇人口165万人,城市化水平将达到90%;2020年常住人口将达到300万人以上,其中城镇人口290万人,城
29、市化水平将达到97%。到2010年,滨海新区将形成三个城区、六个新市镇的城镇结构。三个城区:塘沽城区东起海滨大道,南接津晋高速公路,西至唐津高速公路,北到杨北公路,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66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75万人,2020年160万人;大港城区东起海景大道、汉港公路,南接北围堤路,西至葛万公路,北到津港公路、板港公路,规划面积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均为69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35万人,2020年45万人;汉沽城区东起大丰路,南接津汉快速路,西至津汉路,北到汉沽区行政界,规划面积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均为37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18万人,2020年25万
30、人。六个新市镇:葛沽镇、无瑕街、军粮城镇、杨家泊镇、太平镇、小王庄镇,城镇建设用地共27平方公里。近几年滨海新区经济增长迅速,GDP平均年增长速度20%以上,超过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平均水平。在产业带动下,滨海新区人均收入显著增加,与天津市人均收入的平均水平相比较,近几年开发区和塘沽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超出天津市的平均水平。相对较高的收入,为消费需求提供坚实基础。空港加工区紧邻京津塘、京津塘二线高速公路,与京沈、唐津等六条高速公路直接贯通,规划的京津城际铁路及天津地铁二号线直通入区。空港加工区产业导向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航空制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
31、、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空港加工区是连接城市中心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功能区,将促进天津经济重心东移。航空产业的发展将长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催生新的产业链条,尤以空客项目表现最为明显,大型整机组装项目将有效带动相关的飞机研发、零部件制造、销售和服务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整体来看,滨海新区和空港区将聚集大量高端商务人士,对高端居住市场具有较强的需求支撑。未来除区域内部的土地供应将消化一部分住宅需求外,周边区域也将吸纳部分人群。而本项目作为连接滨海新区、空港与城市中心区的重要通道,明显的交通优势,具备了吸纳滨海新区和空港区域内高知人群的可能。3、天津市宏
32、观市场小结3.1 宏观经济形势天津市近几年虽然经济增长较快,又获得环渤海发展的良好机遇,但由于历史和城市发展方向性等方面的原因,天津市的宏观经济状况在具备优势的同时也面临一定不足。优势在于:城市整体经济协调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处环渤海湾及京津冀城市圈,拥有港口优势。滨海新区获得国家战略支持,在城市经济地位日益突出。结构优化,素质提高,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面向东、北亚外向型发展格局基本确立。不断加大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投入,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城市载体功能日益完善,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劣势在于: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二产业发展不协调,与发达的制造业和经济
33、中心城市地位还不相称。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还不协调,难以对应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城市中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协调,中心城市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能力与自主研发能力不够强。中小企业发展还不活跃,民营经济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关系还不协调,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3.2 城市规划天津处于京津唐、京津保两三角区域,未来核心城市将有机疏散,与区域内重新集中结合。区域空间经济一体化,大都市双核、多中心格局将形成。天津的城市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是大北京区域发展主轴中战略重点城市。并且有城际轨道交通支持。未来,
34、天津城市发展将极具发展潜力与持续动力。目前,主城区与滨海新区相对独立发展,各自承担城市功能,人员流动性及城市功能的互补性弱。未来,主城区与滨海新区将紧密联动,在双中心地带形成网络式城市格局,人员交往密切,中间地带形成双中心过渡区域,调节城市功能结构。二、河东区宏观资料1、河东区宏观经济1.1河东区区域整体环境概况河东区是天津市中心市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部,占地40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3万人。水文:海河水系是天津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水源河道。河东区正处在海河东岸,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气候:河东区属于暖温半湿润大陆季风型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1度以上。景观:河东区整体自
35、然景观相对匮乏,缺少大面积湿地景观与人造公园。人文环境:自我国元代天津出现“直沽寨”至今,河东区大直沽地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大直沽历史上伴随漕运、南北贸易而出现、而发展。大直沽是南粮北运的终点,历史上曾给天津带来了经济繁荣和产业的发展。它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故有“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之说。但区域整体人文环境和历史氛围较为薄弱,在人文景点、历史遗迹、教育设施等方面尚不如南开、河北等城区。1.2河东区GDP发展情况河东区自2001年以来,在户籍人口基本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区域的GDP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区域GDP的增长幅度在20%左右,基本与天津市整体增长幅度持平,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36、 河东区近年来虽然GDP总值提升较快,但是相比南开、河西传统区域,仍然具有一定差距。1.3河东区产业结构及发展情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河东增加值(亿元)增长速度占国民经济比重增加值(亿元)增长速度占国民经济比重增加值(亿元)增长速度占国民经济比重2001年0005.8-21.59%21.1-78.56%2002年0007.2725.34%22.36%25.2519.67%77.64%2003年0007.928.94%19.90%31.8826.26%80.10%2004年0009.2917.30%18.89%39.925.16%81.13%2005年00011.5123.8%22.68%3
37、9.23-1%77.32%河东区产业和GDP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城区国民经济比重远远高于第二产业。2001年-2004年第三产业的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在2005年,河东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企业外迁、区域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增长速度有所放缓。1.4河东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河东区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并不稳定,从2001年起呈波浪式发展,以2003年为高峰期,其它年度保持在在28-32亿元/年,高于环城四区而低于河西、南开等主力经济城区。但随着2005年河东区大力进行城建建设、市政工程投资等建设,城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78亿元,在中心城区中
38、仅次于和平区与河西区,而高于其他城区。河东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值,处于仅次于河西、南开的 地位,但04-05年的增长幅度则好于上述三区。1.5河东区人口特征河东区区域人口自然增涨率持续保持负增长,但户籍人口和户籍数有所增长,一方面是适婚人口独立购房出户,另一方面也源于大量外城区购房者的迁入。户籍数与户籍人口数的持续增长,显示天津市中心城区人口的东移趋势较为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河东区对天津市中档收入购房者一直有较强的吸引力。而本案周边的中山门街常住人口达8.5万人,人口数量居河东区各街区第二位,人口密度3.5万人/平方米公里,在人口数量与居住密度上都仅次于东新街。河东区户籍人口的增长数量与户籍数的
39、增长明显高于其它区域,显示了较好的吸纳性。1.6河东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情况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河东区人均可支配收入837593741058311647河东区人均消费性支出6646697583469100河东区人均家庭总收入871198991148112613城市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9838109711272913563河东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家庭收入等经济指标,四年来保持持续增长,但区域居民的人均家庭总收入同比天津市平均水平尚有差距,显示出河东地区居民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同比其它区域稍显弱势。1.7河东区人均储蓄情况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河东区人均
40、居住消费85597311701076全市人均居住消费92493212301291河东区人均储蓄情况10452140421613416042全市人均储蓄余额16173197122269823600河东区人均居住消费与人均储蓄情况四年来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与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短。但是区域在人均居住消费与人均储蓄等指标方面,与天津市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人均收入方面相对天津市平均水平稍低,因此对河东区居民消费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河东区城市规划2.1区域规划发展河东区十一五整体规划显示,河东区未来将成为:“立足河东,依托海河开发,融入滨海新区建设,面向天津及环渤海区域发展,
41、努力建设成现代商务商贸物流基地、直沽文化旅游基地、都市工业示范基地和开放型、服务型、和谐型现代化新城区”。河东区将全力打造“五区三带”,暨南站CBD中心商务区、“洋务溯源”旅游观光区、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区、新开路嘉华商业聚集区和津滨大道集散物流商贸区5大区域,形成十一经路金融发展带、卫国道商贸商务发展带和新开路商贸商务发展带。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动津滨大道“经济走廊”的迅速发展。河东区境内中央金融商贸区和智慧城板块。根据规划,本项目处于智慧城板块。智慧城板块北至津塘路,南至海河,西至快速路,东至外环。占地8平方公里。目前已处于第五轮详细规划讨论阶段。其中,公建与住宅开发比例为7:3。城市形态以松
42、散城市形态为特征,营造高产出、高附加值的新产业区,展现生态城市亲近自然的新的城市形态。重点产业以智能技术、高新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发展信息、会展、住宅、休闲、旅游等产业,形成高智能的休闲居住区和产业研发区。通过建设花园式的城市环境,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士创业发展,实现天津高端科技梦想。区域内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居住、消费需求的量与质的提升。2.2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情况河东区2005-2006年来致力五大工程的建设,五大工程是指:快速路建设工程、海河开发建设工程、城市环境建设工程、住宅配套建设工程、拆迁还建房建设工程。随着东南半环的快速路贯通、轻轨延伸至东站,和区域路网的改造完成,河东区的交通优势
43、将进一步扩大。而海河沿线的景观改造美化了沿岸生活环境,改善了沿岸周边楼盘的周边大环境,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沿线楼盘的整体价值。在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方面,有海河图书馆、京津城际铁路、地铁2号线、天津站地下枢纽工程、津滨轻轨/地铁9号线等意义深远的重点项目,顺驰立交桥、东风立交桥等在施工工程有38项。桥梁工程15项,大部分已竣工通车。道路建设15项,8条道路已竣工或收尾,其余正在抓紧施工。轻轨工程出站口4项,地铁二号线工程出站口4项,大部分已完成拆迁,正在施工中。目前,海河东路拓宽改造已完成了拆迁,正在施工,海河堤岸改造,从光华桥至棉一段正在施工。海河图书大厦建设,完成拆迁任务,明年年初开始施工。
44、还有一批大型公建如鼎泰大厦、冠福大厦等基本竣工。随着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不断完善,河东区的城市面貌将发生较大改变。2.3 未来五年重点城建项目规划天津市河东区出台城区建设发展规划,未来5年该区将打造海河东岸40万平方公里的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区。未来五年,河东区将新建月牙湾生态公园、俄式风情主题公园等总计96万平方米的园林绿地设施;新建及改、扩建金湾路、泰兴路等7条道路;启动开发月牙湾、万辛庄、娄庄子、神州花园等8处居民生态居住小区;在大直沽、十一经路南站地区、上杭路、鲁山道等人口居住密集地区新建12个地下存车场;新建茂城综合商贸广场、泰兴路商业街等11处大型商贸设施;加快城区公用基础设施和生活
45、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或改扩建10个生活垃圾转运站、20多个公共厕所;调整新建社区学院、金湾小学、天钢中学等10所教育设施;新建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防治院、丽苑医院等7所医疗机构等。“十一五”期间,天津市旅游部门将全面整合、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天津近现代文化底蕴,着力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核心旅游品牌。发展以海河为轴线、以市区为中心、以蓟县和滨海为两翼、带动周边共同发展的旅游总体格局,加速推进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积极加强环渤海区域旅游乃至东北亚旅游合作,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实现新跨越。3、河东区宏观市场小结3.1 宏观经济形势河东区是天津的发源地之一,是市区连接滨海新区的前沿,是实现天津市经济中心战略东移的要地。河东区近年来GDP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提升较快,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处于天津市第三位,但是相比南开、河西传统区域,仍然具有一定差距。河东区产业和GDP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河东区户籍人口的增长数量与户籍数的增长明显高于其它区域,显示了较好的吸纳性。河东区居民的人均家庭总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额等指标增长较快,但尚低于天津市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