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733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有的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有的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和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在口语交际中尝试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

2、遇到的困难;在习作中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只会按老规矩办事,不知对变化了的情况应该作出相应变化的人和事。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本单元教学可用1315课时。25 矛和盾的集合上海市闸北区永兴路第二小学 施莉莉【教学目标】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了解文章一至四小节的语段结构顺序,进行仿写。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

3、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能认识并会正确书写课文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新词。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什么叫“合二为一”。一、导入新课1.媒体出示:矛、盾你看到了什么?认识两种古代兵器。 板书:矛 盾2.师一边范写,一边阐述(矛:古代一种兵器,长形,尖头,我们看矛这个字,是个象形字,这里的撇可别忘了,一看这字给人感觉这个武器很锋利。盾,古代作战时挡御刀箭等的武器。盾的这一撇,特别的长,这样盾就大一点,才能抵挡矛的进攻。生书空。)3.

4、矛和盾是两种不同的武器,他们各有优点和缺点,如果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这两个优点集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我们来学习25 矛和盾的集合。说明:课堂没有直接完整的呈现课题,而是借课文插图展开教学,逐步呈现课题,让学生在“说、写、猜”的活动中轻松有趣的走进文本。“矛”和“盾”这两个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在语境中掌握“矛”和“盾”,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教师的板书示范,化解了字形的难点。二、初读课文过渡:会提问题的人,是最会读书的人,小朋友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吧。1.自由朗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2.媒体出示:第一组:紧张 固然 乌龟 炮口 战场 首

5、次 长处 胜利者 招架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乱成一团 左抵右挡(1)指2名学生读。再出示拼音。(他们读的正确吗?我们也来读一遍。)(2)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练习,请1-2个学生朗读,要求声音响亮,流畅。过渡: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更有意思的词语,快来读一读吧。媒体出示:第二组:矛 雨点般 戳 进攻 盾 左抵右挡 招架 自卫(1)自由读。(2)指生读。做“戳”的动作。你发现了什么?(3)描写“矛”的这些词语和描写“盾”的这些词语我们还可以对着读呢!男女生合作一下好不好?女生读“矛”,男生就紧接着读“盾”。(4)通过了读词语,我们知道矛的长处是-,盾的长处是-。3.小朋友真能干。不过,读书有一种很重

6、要的本领,就是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或者是一小段话。你会吗?媒体出示:发明家把( )和( )( ),发明了( )。4.课文中有一句话也是说这个意思,你能快速找出来吗?媒体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 从这句话种,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合二为一、坦克、大显神威“二”是指什么呢? “一”又是指什么?课题中哪个词也是这个意思呢?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我们就说是矛和盾的集合。(2)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是怎样合二为一的?是怎样大显神威的?)师在合二为一、大显神威下打上问号。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矛和盾是怎样合二为一的?说明: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搭建自主、合

7、作、探究的平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第二组词语让学生先了解矛和盾的长处,为下文的“合二为一”打下伏笔。三、研读课文过渡:发明家是怎样想到要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自己读读课文一四小节,划出有关句子。1.媒体出示: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现在你就是发明家,表演。随机理解 “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板书:矛的进攻2.这个时候,发明家产生了一个想法?指读。媒体出示: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板书:盾的自卫3.这样的盾很安全,安全之余又有困惑了,文中是怎样说的?自由读。4.发明家又有自己的办法了,自

8、己读读第四小节。媒体出示:坦克图。你看,这就是坦克,仔细看看图,找找,“矛”在哪里?什么是坦克的“盾”?(随机看图理解“履带”)5.师补充介绍坦克:坦克的底部装有履带,能行走在泥地、沟渠等特殊的地面上。作战时人可以躲在坚固的铁屋子里,很难受到攻击;又装有炮口,能随时攻击对方。由于它进退自如,攻守灵活,一上战场就发挥了巨大作用,名震天下。6.小结师:同学们,社会在迅速的发展,人类时时刻刻在创造,在创造中发明,也许正在勤奋学习的你就是将来的创造者呢!说明:教学不仅要举一反三,更要融十为一。紧扣教材,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训练的切入点如何合二为一,将阅读的理解、语言的感悟、明理的过程巧妙的糅合在一起。四

9、、复习巩固1.回归中心: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现在你知道了吗?课文中的“合二为一”是什么合二为一?(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集合在一起)2.复习生词五、拓展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读一读:左抵右挡。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第二课时【课时要点】1.继续学习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理解“合二为一”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3.了解文章一至四小节的语段结构顺序,进行仿写。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5 矛和盾的集合,我们学习了生词。媒体出示:紧张 固然 乌龟

10、炮口 战场 首次 长处 胜利者 招架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乱成一团 左抵右挡生齐读2.我们还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媒体出示: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的时候,遭到对方雨点般地猛烈进攻,他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他想到:如果把 做成铁屋子,再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 枪口或炮口,装上轮子,安上履带,把矛的 、盾的 合二为一,于是发明了 。 说明:通过复习,巩固生字新词,同时承上启下,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学习。二、研读课文1.发明家真不愧是发明家,遇到问题能积极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来,捧起书本,我们来体会体会。引读: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11、呢?生读。他是怎样解决这个困难的?生读。有了这个想法,又遇到了什么困惑?生读。他是怎样解决的?生读。课文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写清楚的,和你的同桌分着读一读,体会。2.坦克就这样造起来了,现在你能介绍坦克的发明过程吗?媒体出示: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时,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可是 ,对了, 。3.坦克是怎样大显神威的?媒体出示:1916年德国兵头一次见到这个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4.如果你是德国兵,头一次看见坦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再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5.矛和盾集合在一起,为什么会这样大显神威?

12、再次理解“合二为一”(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了一起)6.对,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就紧紧抓住“合二为一”展开教学,通过反复的朗读,通过说话训练,让学生了解矛和盾集合的好处,知识点的落实大道和好的成效。三、复习巩固1.读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媒体出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2.读文后“泡泡”里学习伙伴的话“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你能举例说明这句话吗?先分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3.谈话:矛和盾很早就有,为什么别人不能像发明家一样发明出坦克呢?(生自由回答)4.小结归纳: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

13、从你的发现中受到启发,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说明:本环节是对文章中心的升华,让学生举例说说,在朔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心句的理解。四、拓展作业1.媒体出示:矛盾 橡皮铅笔 矛盾坦克 橡皮铅笔橡皮铅笔2.日常生活中哪些发明也是集合了两种物体优点的?例:电视电话=可视电话 轮子椅子轮椅镜片镜框眼镜3.请你用这个算式写一段话,模仿课文一至四小节的写法,写清思考过程,并举个例子说明新产品的作用。说明:作业内容的开放,实际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仿写课文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力。【板书设计】 25 矛和盾的集合 矛的进攻 盾的自卫 合二为一 坦克 大显神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就会胜利者。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