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3407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材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教材分析目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点间的联系例题及练习题知识点解析教材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课本第67 73页)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进行正确的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景化教学,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 趣,增进自信心,体验成功。教材说明本节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减法计算,二 是有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

2、数学实际应用问题。其知识内容包括两位数减一位数的 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等三个方面。其中将 就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做详细的教材分析。附: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减法,更好地理 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经历两位 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过程,教材还配合计算过程安排了摆小棒的情景图, 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领会和感悟减法计算特别是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练 习十二安排了 14道题(包括一道思考题),其中第14题和第7题主要用于巩固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第5、6、8题主要巩固两位数减一位

3、数退 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其余是综合性练习。)本节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编排结构的变化原通用教材(加、减法穿插编排):不进位加 不退位减 进位加一退 位减实验教材(加、减法分开编排):不进位加 进位加 不退位减一退位 减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含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本小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第一: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有联系的计算对照编排。第四:脱离直观手段,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第五:结合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知识点间的联系本教材内容既是

4、20以内减法和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后 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特别是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安排时,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原有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减 两位数做好了准备,如在“36-8”的教学中既要注意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 迁移,又要为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本节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教材难点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在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知识点的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

5、应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 .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本教材内容既是20以内减法和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后 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特别是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原有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为后 面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做好准备,如在“36-8”的教学中既要注意20以内退位 减法计算方法的迁移,又要为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一是教师要有整体把握和处理教材内容的意识, 从备课到组织教学过程都注意突出所教内容的前后联系;二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 过去所掌握的计算方法解决本节计算问题,让学生感受

6、本节内容在原有知识基础 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2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教学时应避免教师过多的讲解,尽量让学生采用自 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去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具体 来讲,由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可直接利用过去已掌 握的方法进行计算,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此让学生自主探索即可掌握其计算 方法。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要相对难一些,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 方式,通过合作探讨,互相启发等途径去发现和总结其计算方法。3 .重视学具拼摆,体会动手操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7、两位数减一位数特别是其中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 法,探索比多、比少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学时要重视学具拼摆。让学生在摆 小棒的过程中去发现两位数减一位数当个位上不够减时,怎样去用十位上的“1” 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以此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动作表象去获 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引导学生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数学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 程一方面发现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数学问题的具体方法,另一方面又从中发现一 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也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多几的规律,从而加深学生对比 多、比少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他们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4. 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方法

8、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物观察、学具拼摆 等活动经历探索、发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特别是在退 位减法教学中充分利用“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摆小棒 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并据此找到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问题的办法。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另一 方面又增强他们对这一计算方法学习和掌握的实际感受。5.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买玩具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出两位数减一位 数和整十数的减法计算,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在解决求两 数相差多少

9、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用减法去解 决,从而体会到我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都是有用的。另外,在教学 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获得在生活中怎样去比较两种物体多少的方法,培养他们用 比多比少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具体教材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1 .关于例1及“做一做第1题的教学。例1安排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教材设计了如下情景图。利用图上提供的玩具价格和两个小朋友各有的钱数等信息引出可用减法解决的 问题,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列出35-2和35-20两个减法算式。这两个算式一 方面反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两种不退位减法;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在后 面

10、的笔算加减法学习中理解为什么要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提前做了 孕伏。教材中的情景图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它不仅引出了例1和例2 的计算,同时还给学生发现其他的数学问题留下了空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感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教材还安排了两 个小朋友摆小棒的插图,插图提示学生也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上面的不退位 减法。一 学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搞清楚各种玩具的价格和两个小朋友各 有多少元钱。然后引出35-2和35-20两个算式。在指导学生观察图时,教师可 提出“图上画了些什么”、“两个小朋友看到玩具的价格后想到了什么问题”、“两 个小朋友提出

11、的问题怎样解决”等问题,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引出两个减法算式。 接着,启发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35-2和35-20的差。学生摆小棒时要注意 突出两种摆法的区别,让学生明确35-2是从3捆5根中拿去2根小棒,35-20是 从3捆5根中拿去2捆小棒。计算后还可适当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的结果和计算 方法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两种不同计算方法的理解。教科书第68页“做一做”第1题是一组针对性很强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巩 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感受100以内不退位 减法的计算过程。为下面退位减法做铺垫。2例2及“做一做第2题的教学。例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既是本节教

12、材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 学习的难点。教材利用例1的情景图所提供的一个条件和一个小朋友已有的钱数 提出一个问题,并从问题中引出36-8的减法算式。得出算式以后,又通过一个 小朋友提出“怎么算呢”的疑问引出摆小棒的方法。摆小棒时,一个小朋友提出 “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这个问题既反映了退位减法的难点和关键,同 时也表达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它可以起到启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作 用。教材中的摆小棒图(见下图),特别是右边小朋友的摆法和想的过程非常重 要,反映了退位减法的实质,为学生发现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提供了依据。教学时,除了重视学生观察图,从图上获取有用信息并引出问题

13、外,还要注意做 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 充分利用“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激发 学生主动探索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心理需要。(2) 利用上图右边小朋友摆小棒的提示作用,让学生从中发现解决退位减法计 算问题的突破口,并从中总结出其计算方法。(3) 教材上只给出了摆小棒算得数的方法,如果有学生利用数的组成和20以内 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将被减数36分成20和16,再算16-8=8和 20+8=28,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较完整地说一说这种计 算方法。摆小棒时要注意突出“打开一捆和6根合并再减”的操作过程,通过这种操 作过程更好地突破两位数减一位数

14、退位减法计算的难点。教科书第68页“做一做”第2题是一组集中巩固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练习 题,可用它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学时一是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二是鼓励学生用不同 的方法计算,以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并在计算中逐步 形成计算能力。教材建议1可以根据情境先提出“15-8”的退位减再提出“36-8”的退位减。原因:本小节是在学习了 20以内退位减的基础上设置的,故可以旧推新, 更利于学生理解,学生也更易从中发现解决退位减法计算问题的突破口, 并从中总结出其计算方法。教材建议2北师大版教材59页 小小图书馆证T以;I】蛰或耳十也上的I出5

15、13- 7 - fi个位上的3我1不 眼冬心吐借】一13 7 = 6在退位减法中,难点就是“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退位”,故此时就可以使用 拨算珠的方法,学生在以前认识数位的基本上,通过拨算珠了解“一个十”与 “十个一,,的联系与分别,从而理解“退一个十作十个一,,的退位法。同时也 对竖式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情景。3关于练习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k+24-6=40-9=54-7 =I:638=81-4=60 3 =第1、5题设计时从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过度到退位减,便于学生接 受。第5题则在1题基础上巩固加深退位减的认识与计算。第6、8题则是江 紧密呼应)下不同成一相同位数的退位减

16、。(与例2这两道题结合在一起做练习,学生更易接受,既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不 退位减法,又引出了本节重点,突破了本节难点。90-9=81第9题是一组有关加减法计算的混合练习,同时也体现了分类思想(实际上是按 得数给算式分类)。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计算,然后说出这些苹果摘下后分别放 在哪个筐里;也可采用连线的方式说明各个苹果应放在哪个筐里。10+ 90连续成9,写由每次威得的差。90 81解:81-9=7272-9=6363-9=5454-9=4545-9=3636-9=2727-9=1818-9=99-9=0还荆多少小?第10题连续减9,并且每次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巧的是,连续 计算中

17、涉及了“ 1-8减9”的退位减,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退位减法的计算 方法,同时还可以为以后除法意义的学习起到提前孕伏的作用。练习时先让学生 独立计算,然后说一说连续减9的计算过程(如果学生有兴趣,在最后一条横 线上写出差“ 18”以后,还可让他们连续减9直到差为0,并说一说从90里面 连续减了几个9以后差是0,以此为后面学习除法的意义和有关倍数问题做好准 备。)11S湖尚22S,条件和问题都通过情景图和图 上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反映出来的。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从图中找出解 决问题所必需的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解题时可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想的过程。这两道习题除可以巩固所学减法计算外,还可以为后

18、面“用数学”特别是根据图 中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起一定的准备作用。知识小结:本小节中,例题与课后练习题均涉及创造情景、以旧引新、层次递进、发散思维、 顺势引导等思想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初步 感知并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在计算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 验。参考文献:孔企平,张丹伴你教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第30页(案例点 评)郜舒竹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数学教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3 第79-90页(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依据、新特点)小学数学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用书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一华应龙课堂实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第 40-53页(以“多位数减法练习题”教学为例)余文森,林高明,叶建云名帅怎样观察课堂一小学数学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9 第43-48页(从教材到学才的构想)范存丽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中国青年出版 社 2007.6 第39-40页(借助情景开展数学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9-62页(小小图书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2007-4 .第6-7页(1-3年级学段 目标)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