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7920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节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程标准简述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标解读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 抗生素的危害。4认同合理使用抗生素。,(1)天然青霉素。天然青霉素自1943年临床应用以来,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和毒性低等特点,至今仍为治疗敏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其水溶液极不稳定,在20 下放置24 h后大部分失效,并产生抗原性的致敏产物,必须临用前配制。该类青霉素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及氧化剂易被破坏,应避免配伍使用。(2)半合成青霉素。青霉素虽高效、低毒,但抗菌谱窄,因不耐酸而不能口服、不耐酶而

2、易被水解。为弥补青霉素的不足,1959年开始在其母核6APA上引入不同的侧链,分别得到耐酸、耐酶、广谱、抗铜绿假单胞菌、抗革兰氏阴性菌的半合成青霉素。其抗菌机制、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同,并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需用青霉素做皮肤过敏试验。,其他抗生素除青霉素外,1944年,科学家发现了链霉素,从此打破了“痨病无药可医”的禁区;1947年发现了氯霉素;1948年分离出了金霉素;1950年提取了土霉素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抗生素有200多种,在人类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比19世纪延长将近一倍的诸多原因中,抗生素的作用功不可没。固1】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是()。A链霉素

3、 B青霉素C金霉素 D土霉素解析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抗生素。答案B,2,【巩,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 科目四金手指考试 金手指驾驶员考试,概念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在_过程中产生的,能_或_其他种类_的化学物质。来源_、动物、植物或_。性能抗_、抗_、抗寄生虫等。,抗生素的作用机制,1,2,3,代谢,抑制,灭,微生物,微生物,化学合成,细菌,病毒,杀,作用机制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_而影响其_和_,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它们的目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能够抑制细菌_的合成。某人感染了H1N1流感病毒,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可行吗?提示不可行。青

4、霉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病毒没有细胞壁。,4,思维激活2,代谢过程,结构,生理功能,细胞壁,抗生素的含义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随着制药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抗生素的含义有了更新的认识:从来源上看,抗生素不再局限于微生物,从动物、植物中,甚至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也可以获得抗生素;从性能上看,从只抗细菌发展到抗病毒、抗寄生虫等。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它们的目的。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1,2,不同抗生素作用机制比较(如下表),特别提醒 抗生素通过干

5、扰病原菌的生化代谢过程而呈现抑菌或杀菌作用。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抗生素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消除之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效应。目前发现,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滞后效应,这对于合理制订抗生素的给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抑菌药和杀菌药,抑菌药一般指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如四环素类等。杀菌药指对病原菌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有时杀菌药也仅有抑菌作用,如青霉素G对肠球菌;高浓度抑菌药长时间使用也可达到杀菌功效,如氯霉素对脑膜炎奈氏菌。,下列抗生素能通过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妨碍细菌细胞繁殖和生长的是()。A头孢菌素 B青霉素 C多黏菌素 D红霉素解析头孢菌素、青霉素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来灭

6、菌的,红霉素是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来灭菌的,而多黏菌素和两性霉素B是通过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来灭菌的。答案C,【巩固2】,头孢菌素抗菌作用的机制为()。A抑制蛋白质合成B抑制核酸的合成C干扰细菌纤维素的合成D干扰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解析头孢菌素可通过抑制转肽酶的功能,干扰病原菌细胞壁的基础成分黏肽的合成,造成新生细菌细胞壁的缺损,使低渗环境中的水分不断渗入具有很高渗透压的菌体内,造成菌体肿胀、破裂、溶解而死亡,达到杀菌作用。答案D,【巩固3】,耐药性的产生细菌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通过_等方式产生耐药性基因,再通过耐药性基因控制合成相关的_来分解抗生素。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就会通过_产生耐该抗生素的菌群。

7、滥用抗生素的危害(1)会造成环境中_的增多,杀菌效果下降。(2)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使用抗生素可能造成_的出现和繁殖;残留的抗生素还可通过_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合理使用抗生素,1,2,基因突变,酶,自然选择,耐药菌株,耐药菌株,食物链,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1)生病时应经_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2)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含有_的清洁用品。同时,瓜果蔬菜食用前应_,以除去残留的耐药性细菌和_。(3)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应尽量控制_的使用,并加强农畜产品中_含量的检测。某大学生在食堂吃饭,总感觉食堂的饭不卫生,每次吃完饭后,都吃一片抗生素。他这样做对吗?提示不对,这样做

8、的结果是在身体内产生了抗生素的耐药菌群,一旦受到病菌感染,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3,思维激活3,专业医生,抗生素,充分洗涤,抗生素,抗生素,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原因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菌与抗生素多次接触后,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乃至消失。一种病原菌仅对一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者称为单一耐药;一种病原菌同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者称为多重耐药。由于滥用抗菌药,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已非常普遍,对公众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过程如图所示。,1,细菌在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再通过耐药性基因控制合成相关的酶来分解抗生素。长期使

9、用某种抗生素,就会通过自然选择产生耐该抗生素的菌群。知识拓展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1)细菌产生灭活抗生素的酶。灭活酶有两种:一种为水解酶,如内酰胺酶可破坏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内酰胺环;另一种为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磷酸转移酶可改变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分子结构。病原菌产生的水解酶和钝化酶,均可使抗菌药失去抗菌活性。,(2)细菌改变膜屏障及主动流出机制。细菌通过降低膜通透性而阻止药物进入菌体,如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芐西林耐药;或者通过增强主动流出系统,指已进入菌体的药物泵出菌体外,如金葡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改变细胞壁的孔道功能或改变细胞膜的能量供应,均可使药物难以进入菌体而呈耐药性。(3)细菌改变药物作

10、用的靶位蛋白。细菌通过改变靶位蛋白,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力,使抗生素不能与其结合;或者通过增加靶蛋白的数量,使未结合的靶蛋白仍能维持细菌的正常结构功能,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及多数细菌对磺胺耐药。,(4)细菌改变自身代谢途径。通过改变自身代谢途径而改变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如对磺胺耐药的细菌,不再利用对氨苯甲酸及二氢蝶啶合成自身需要的叶酸,而是直接利用叶酸;也有细菌通过产生抗菌药的拮抗物而呈现耐药。(1)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过程中,如果病人自我感觉病情好转而自行停止用药,就会导致实际治疗药量不足,机体内的致病菌没有被完全清除,从而有利于耐药菌群的出现。相反,如果担心药量不

11、足而自行增加剂量,会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或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没有医生的指导,只根据自己对病情的了解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不可取的。,2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滥用抗生素也会造成环境中耐药菌株的增多。当真正需要应用抗生素来杀灭致病菌时,效果就会明显下降。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和繁殖;残留的抗生素还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抗生素类药物刚开始使用时,人们普遍认为它能有效地杀灭细菌而对人体无害。但是近60年的实践说明,细菌可以针对一种甚至几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以前用抗生素容易对付的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等,现在已经

12、产生了对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对这样的病原微生物,医生有时也无计可施。现在,这个名单正在变得越来越长。,(2)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首先,生病时应经专业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同时,瓜果蔬菜食用前应充分洗涤,以除去残留的耐药性细菌和抗生素。第三,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应尽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并加强农畜产品中抗生素含量的检测。尽管抗生素的滥用可能会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隐患,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抗生素仍然是人类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斗争的有力武器。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也应该积极研究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其他方法。,(多选)下列关于

13、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自己对病情的了解购买和使用抗生素B相同的病症可选用相同的抗生素进行消炎C严格控制预防用药D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应采用对敏感菌最有选择性的药 物,疗程应适宜解析选用药物要依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生理、病理及免疫功能等不同情况,制订用药方案,生病时应经专业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预防用药要具有明确指征。使用广谱抗生素容易选择出多重耐药病原菌,因此治疗应采用对敏感菌最有选择性的药物,疗程应适宜。答案CD,【巩固4】,下列有关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霉素能抑制DNA的合成B抗生素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C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

14、成D多黏菌素可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思维导图:,【例1】,深度剖析 不同的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可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喹诺酮类、利福平等能抑制核酸合成。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抑菌和杀菌作用。答案A反思感悟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不同的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机制不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应注意()。明确病原诊断熟悉所有药的特性因人而异选用药物局部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制订适宜的用药方案使用广谱抗生素

15、采用综合治疗措施A BC D思维导图:,【例2】,深度剖析 局部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使用广谱抗生素不属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答案B反思感悟 组合型选择题的解法:组合型选择题实质是不定项选择题的一种变式。这类题型考查容量大,信息范围广,往往围绕某一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能力进行全方位地考查。解题方法一般有:肯定筛选法,即先结合题干要求分析选项,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可判断某一选项肯定符合题意,再排除没有此项的选项组合;否定筛选法,即排除含有自己可以肯定的不符合题意的选项组合。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筛选法,先通过筛选法分析、筛选所有的选项,再重点分析、筛选一到两个选项,以

16、减轻思考负担,提高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氯霉素金霉素链霉素青霉素土霉素A BC D解析1928年科学家发现了青霉素,1944年科学家发现了链霉素,1947年科学家发现了氯霉素,1948年科学家分离出了金霉素,1950年科学家提取了土霉素。答案B,1下列抗生素的发现顺序正确的是()。,青霉素用于医学临床治疗,使成千上万的病人得到了救治。下列在青霉素的研究和开发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弗莱明 B达尔文 C克里克 D孟德尔解析青霉素是1928年弗莱明发现的。答案A,2,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链霉素带接

17、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 d,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下列关于链霉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3,A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B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C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解析由题意可知,链霉素可阻止结核杆菌和霍乱菌的生长,但对伤寒菌的生长无阻碍作用。答案D,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B天然抗生素由微生物合成C抗生素只能抗细菌而不能抗病毒D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解析随着科学的发展,抗生素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抗生素的作用由单一的抗细菌发展到抗病毒、抗寄生虫等,故C项错误。答案

18、C,4,A在医生诊断指导下使用B控制使用含抗生素的清洁用品C加强农牧产品中抗生素含量检测D为预防生病感染,提早服用抗生素预防解析抗生素不能预防感染。答案D,5下列不属于合理利用抗生素措施的是()。,材料一大量数据统计表明,有的抗生素投入临床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药效会有明显下降。材料二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为了加快治疗的速度,自己加大用药(抗生素)量,结果使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另外一些症状。材料三当前社会上大力提倡: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健康,请合理使用抗生素。(1)材料一中,抗生素药效下降的原因是_。(2)材料二中,随便加大用药量,为什么会出现另外的症状?(3)分析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人人都合理

19、使用抗生素,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个问题?,6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解析某种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可能导致细菌抗药性增强,使抗生素的药效下降;为加快治疗速度加大用药量,使在杀死细菌的同时也杀死体内正常的菌群,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起疾病。答案(1)病原微生物产生了耐药性(2)因为在杀死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使得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3)只有自己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不一定能保障健康,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人构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与其他人息息相关。如果周围的人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也会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通过食物使抗生素进入体内后,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我们应该积极向亲友、周围的人宣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让大家都合理使用抗生素。,课堂小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抗生素史话,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细菌的致病机理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常用的抗生素的分类目前抗生素的工业生产,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