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及第二章概念.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8409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6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及第二章概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绪论及第二章概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绪论及第二章概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绪论及第二章概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绪论及第二章概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及第二章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及第二章概念.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逻 辑 学,主讲:刘 巍联系方式:liuwei_,逻辑学存在于你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例1:姐弟玩耍 弟弟:“妈妈,姐姐,打我”姐姐:“我没打他,我只用手扶了他一下。”弟弟:“不是扶,疼着呢。”如果是扶,就不那么痛 现在我感到痛 所以,不是扶我姐姐:偷换概念;弟弟:反驳、假言推理,逻辑学存在于你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例2:买水果 水果苹果红富士苹果大的红富士苹果概念的限制,逻辑学存在于你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例3:在某工厂召开车间主任汇报产品质量的会上,有个车间主任发言说:“质量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村过去有个打铁的老师傅,手艺很高明,但思想保守,不愿把技术传 给别人,只教给他的三儿子,后来他和老三

2、都死了,手艺也就绝了,很可惜”转移论题,逻辑学存在于你的生活和学习之中,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 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 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实践论,例:金属都是导电的 铜是金属 所以,铜是导电的。物质是不灭的 恐龙是物质 所以,恐龙是不灭的。,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第一节 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一、逻辑和逻辑学 1、逻辑一词的含义“逻辑”一词是英文logic的音译,源于古希腊语中的logos一词,其意为“思想”、“理性”、“言辞”、“规律”。,第一节 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一、逻辑和逻辑学1、逻辑一词的含义(1)客观事物的规律、规律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

3、自然界发展的逻辑。(2)某种特别的理论、观点(含贬义)“属相相克”就不能婚配,这是什么逻辑!(3)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有些所谓“偶像派”明星自我感觉良好,其言谈常常不合逻辑(4)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有人认为,抽象的东西没有用,逻辑就是如此。,2、逻辑学及其发展,逻辑学的三大发源地:a.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 b.古代中国墨家的墨经 c.古印度的正理经,西方逻辑,西方逻辑学创始人。工具论6 篇奠定了逻辑的基础。主要贡献是对三段论的系统研究。,a.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墨经 之小取,是中国古典逻辑的一个纲要,比较集中完整地讨论了逻辑的基本内容。墨经是墨家创始人墨翟思想的发展

4、。后期墨家在逻辑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对“故”、“理”、“类”古代逻辑的三个基本范畴下了明确的定义,并对“名”、“辞”、“说”作了深入研究。论述了“辟”(比喻)、“侔”(附比)、“援”(类比)、“推”(间接的归纳与演绎)四种形式的推理(见后期墨家逻辑)。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墨子,b.古代中国墨家的墨经,印度因明 从古代论辩术发展而来。先是五支论式,后发展为三支论式(宗、因、喻)。在分析正确论证和推理的同时,十分注重论证的“过”和反驳的“过”。因明于唐代传入我国并得到发展。,c.古印度的正理经,2、逻辑学及其发展,逻辑学的发展:形式逻辑 传统形式逻辑(普通逻辑)逻辑

5、学 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二、普通逻辑的对象,研究对象,思维形式结构,思维规律,思维方法,二、普通逻辑的对象,1、什么是思维?,二、普通逻辑的对象,1、什么是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思维 形象思维 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思维就是理性认识,是人在头脑中借助于语言材料,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地反映。思维的基本特征:a.概括性 b.间接性 c.与语言密切联系,实践,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思维形式,二、普通逻辑的对象,1、什么是思维?2、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也叫思维的形式结构,是指思维形态各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例

6、1:所有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所有文学作品都是用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的。所有S都是P。,2、思维的逻辑形式,例2:只有发展生产,如果不发展生产,才能改善生活。那么不能改善生活,不发展生产,不发展生产 所以,不能改善生活。所以,不能改善生活。只有P,才Q 如果非P,那么非Q 非P 非P 所以,非Q 所以,非Q,二、普通逻辑的对象,1、什么是思维?2、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3、什么是思维的逻辑规律 思维的逻辑规律是指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必然联系。基本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逻辑规则适用于某种特定逻辑形式的规律,二、普通逻辑的对象,1、什么是思维?2、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3、什么是思维的逻辑规

7、律4、什么是简单的逻辑方法 简单的逻辑方法是根据事实材料或思维材料,按照逻辑规律、规则,形成概念、明确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方法。如:比较、分析、综合、限制、概括、定义、划分、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等。,三、普通逻辑的性质,1、普通逻辑具有客观性2、普通逻辑具有工具性3、普通逻辑具有全人类性,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第二节 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和方法,第二节 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1、普通逻辑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探求新知识的必要工具。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一、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1、普通逻辑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探求新知识的必要工具。2、普通逻辑是人们正

8、确思维、识别谬误和揭露诡辩的必要工具 弗兰西斯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2、普通逻辑是人们正确思维、识别谬误和揭露诡辩的必要工具,例1:三国演义 魏国大将军司马懿派偏将郑文到诸葛亮那里去假投降,又派前将军“秦朗”去追杀郑文。诸葛亮让郑文去杀“秦朗”,“秦朗”被郑文杀死。诸葛亮大怒,喝令把郑文推出斩首。前将军秦朗是武艺高强的人 被杀的不是武艺高强的人,因为只一回合就被杀了 所以,被杀的不是前将军秦朗,例2:“上帝是万能的”如果上帝制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它不是万能的上帝;如果上帝不能制造出一块连他自

9、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它也不是万能的;上帝或者能或者不能制造出这块石头;总之,上帝都不是万能的。,例3:骗子的故事 如果三个骗子认为我说的是真话,那么按照法律,他们就得做我的长工;如果三个骗子认为我说的是假话,那么按照事先的约定,他们就将丧失全部财产;三个骗子要么认为我说的是真话,要么认为我说的是假话。所以,三个长工要么做我的长工,要么将一切财物归我。,一、学习普通逻辑的意义,1、普通逻辑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探求新知识的必要工具。2、普通逻辑是人们正确思维、识别谬误和揭露诡辩的必要工具3、普通逻辑是人们正确表述、论证的必要工具,3、普通逻辑是人们正确表述、论证的必要工具,例1:教书匠与铁匠的故

10、事“限你们三天内搬家”例2:请客吃饭“该来的不来”“该走的不走”“不该走的走了”,二、学习普通逻辑的方法,1、要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理论2、要联系日常思维和表达中的实际问题加以应用3、要认真做练习,第二章 概念,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三节 概念的种类第四节 概念间的关系第五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第六节 定义第七节 划分,一、概念,1、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反映:表明概念是一种主观的形式,但有客观的内容。对象:客观的事物、现象;人的感觉、表象,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等,总之,一切可以成为人的认识对象的东西。属性:性质和关系。特有属性:该对

11、象所有,其他对象不具有的属性。非特有属性是并不为某对象专有的属性。借助特有属性,可以把一对象和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特有属性反映为初级概念,此时把握的还是对象的偶然的性质,如“人”的初级概念。本质属性:特有属性中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决定其他特有属性的那些特有属性。本质属性反映为深刻的概念即科学概念,它把握的是对象的必然的性质,如科学的“人”的概念。对象的特有属性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属性也是多方面的。,一、概念,2、概念的形成和发展(1)概念随着人们的认识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2)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也引起概念的发展变化3、概念的作用(1)概念是基本的思维形态之一(2)概念是科学思维的总结,二、

12、概念和语词,1、概念和语词的密切联系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有的语词表达概念,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2)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3)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第二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例:人能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动物,2、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例:人:男人和女人 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黄种人和非黄种人 无产者和非无产者,3、关于虚概念,虚概念是反映空类的概念。所谓空类就是不包含任何一个现实分子的类。(1)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2)自相矛盾的概念(3)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相应的对象,

13、但在想象世界中或在未来世界中有相应对象。(4)在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的概念。,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增加,概念的外延也就缩小;一个概念的内涵减少,概念的外延也就扩大;反过来,一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它的内涵就减少;一个概念的外延缩小,它的内涵就增加。例:人(A)中国人(B)中国青年(C)中国共青团员(D)优秀的中国共青团员(E)A B C D E,三、使用概念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含义,即它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概念的适用范围,即它反映的对象是哪些例:发明与发现,第三节 概念的种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1、单独概念 反映一个对象的概念例:北京、一二九运动、长江、

14、英国等2、普遍概念 反映某一类对象的概念。例:城市、歌曲、红等,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 反映的对象是集合体的概念。例:工人阶级、森林等2、非集合概念 反映的对象不是集合体的概念。例;月亮、国家等,三、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1、肯定概念 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例:人、合法等2、否定概念 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例:非人、不合法、非正义战争等。,第四节 概念间的关系,一、全同关系(同一关系)二、真包含于关系三、真包含关系四、交叉关系五、全异关系,一、全同关系(同一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是全同关系。S与P两个概念,如果凡S都是P,并且凡P都是S,那么,S与P两个概念是全同

15、关系。例: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 阿Q正传的作者和鲁迅 S P 氢元素和原子量最小的元素 注:全同关系与同物异名,二、真包含于关系,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S与P两个概念,如果凡S都是P,并且仅仅有部分P是S,那么,S与P两个概念是真包含于关系。“S是P”例:工业产品与劳动产品 P 脊椎动物与哺乳动物 S 合同法与法律,三、真包含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S与P两个概念,如果仅仅部分S是P,并且凡P是S,那么,S与P两个概念是真包含关系。“S是一种P”、“S是P之一”例:城市与大城市 S 水生动物与鱼 P 动

16、物与脊椎动物注:不能并列使用,四、交叉关系,两个概念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是交叉关系。S与P两个概念,如果只有部分S是P,并且只有部分P是S,那么,S与P两个概念是交叉关系。例:教师与科学家 青年与工人 S P 医生与军人 注:交叉概念在语言表达中不宜并列使用。,五、全异关系,两个概念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的关系是全异关系。S与P两个概念,如果只有部分S是P,并且只有部分P是S,那么,S与P两个概念是交叉关系。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1、反对关系(对立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S与P同时真包含于Q,而

17、且S与P的外延的和小于Q的外延,那么,S与P是反对关系。特点:对立有中 例:黑与白 S P 学生与教师 左派与右派,2、矛盾关系,同一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的外延不同,其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S与P的外延的和等于其属概念Q的外延,那么,S与P是矛盾关系。特点:对立无中 例: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 S P 出席与缺席 核国家与无核国家,第五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一、概念的限制 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 1、概念限制的作用,1、概念限制的作用,(1)当思维重点由一般过渡

18、到特殊,由概括转向具体时常用概念的限制。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我们现在从事的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度里进行的。”,1、概念限制的作用,(2)当人们的注意力从大范围缩小到小范围时,也经常用到概念的限制。例:公安人员破案,常用这种方法缩小嫌疑对象的范围。到商店买东西也常用这种逻辑方法。,苏东坡与老和尚北宋时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有一次去逛庙会。老和尚见他衣不出众,貌不惊人,就显得很冷淡,对他说:“坐。”然后对站在一边的小和尚说:“茶。”交谈了几句之后,老和尚发现苏东坡知识渊博,并非凡人,于是改变态度,谦恭地说:“请坐。”又

19、对小和尚说:“敬茶。”最后,当老和尚了解到此人就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苏东坡时,立即显得十分殷勤,笑容可掬地说:“请上坐。”又连忙叫小和尚:“快敬香茶。”临走时,老和尚请苏东坡题词留念,苏东坡挥笔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老和尚顿时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这里,苏东坡利用限制的方法寥寥数笔就活灵活现地揭示了老和尚的心理变化过程,辛辣地讽刺了他按等级待客的势利眼态度。,2、逻辑错误,(1)缺少限制例:有一份经济合同“某国营农场征用某生产队100亩山地育林,这块地上的大树归生产队,小树是农场的。”(2)多余限制例:他发表的第一篇处女作就引起了轰动。(3)限制不

20、当例:凡初次来到这个城市的人无不感到城市的变化。,二、概念的概括,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小说文学艺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的上层建筑1、概念的概括的作用,1、概念的概括的作用,(1)有助于人的认识由特殊上升为一般。例:价值规律作为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经济规律客观规律(2)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由小到大,逐步扩展。例:保持生态平衡,不只是中国人,也是全体亚洲人,也是整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3)有助于行文的简练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逻辑错误,(1)缺少概括例:青少年应

21、讲文明、讲礼貌。(2)概括不当例:农作物的生长要吸收土壤里的水分、氮、磷、钾等肥料。,第六节 定义,一、什么是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例: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被 联 定 定 项 义 义 项 项,二、实质定义及其方法,1、实质定义 属加种差定义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例:菱形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2、方法,(1)性质定义例: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2)发生定义例:圆是一个点在平面上以等距离绕一定点运动而形成的一条封闭曲线。(3)关系定义例:叔叔是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

22、小的人。(4)功用定义例:笔是用来写字和画画的工具。,三、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逻辑错误:(1)定义过宽例:宪法是国家的法律。科学是符合实际的认识。(2)定义过窄例: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2、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逻辑错误:(1)同语反复例:逻辑学是研究逻辑规律的科学。(2)循环定义例: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3、定义联项不应当是否定的,例:1、商品是不供生产者本人消费的产品。2、辩证法不是形而上学。,4、定义必须清楚确切,一般不应用比喻或借代,逻辑错误:(1)定义项含混不清例:杜林认为生命是通过塑造出来的模式化而进行的新陈代谢

23、。(2)比喻定义或借代定义例: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数学是科学的皇后。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第七节 划分,一、什么是划分 划分就是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几个小类,从而明确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注:划分与分解不同,二、划分的方法,1、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一次划分:例: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连续划分例:虚数 数 无理数 实数 整数 有理数 分数,2、多分法划分和二分法划分,多分法划分:例:小说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二分法划分例:哲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3、一次划分和多次划分,一次划分例: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多次划分例:人 性别:

24、男人、女人 年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婴儿 国籍:中国人、外国人,4、分类和列举,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将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类,使每个类相对于其它类都具有确定的地位。任何分类都是划分。列举是通过揭示母项的部分子项从而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三、划分的规则,1、每次划分根据必须同一逻辑错误:划分根据不同一例: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2、划分后各子项外延之和要等于母项逻辑错误:(1)多出子项例:重工业有采掘业、冶金工业、造纸业和机器制造业(2)子项未尽例: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三、划分的规则,3、划分的子项之间应当互不相容逻辑错误:子项相容例:学生党员、团员、三好生、后进生4、划分应当按层次逐级进行,不能越级逻辑错误:越级划分例:词实词、形容词、两次、副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