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3740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 古诗四首,春 望,杜甫,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诗圣”。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篇现存有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内容深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安史之乱时,作者把妻儿 送回老家,然后独自投奔皇帝,不幸中途被叛军捉住,送往长安。杜甫在这里过了八个月痛苦的俘虏生活,亲眼见到长安陷落后的种种惨状,昔日的繁华景象已被一片残破所代替。他感时忧国,写下了五言律诗春望。,写作背景,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2、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国事,面对繁花,不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讯难得,一信抵得上万两黄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首联所望见的是什么?为全诗起到了什么作用?,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首联描绘了一幅安史之乱造成的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

3、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寄情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读后让人触景伤怀。,颔联写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描绘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一句写花,写所见,写时局;一句写鸟,写所闻,写家事。诗人以乐景写悲情,概括了忧伤国事、恨别家人的深沉感情。,颈联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为它能引起人的共鸣。请你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在那年代,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容易使人产生共鸣。,从尾联来看,字面上并没有说忧伤,实际上却把忧国伤时

4、之情写得更强烈。试作简要分析。,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亲人,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之深。这样,在写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后,又叹息衰老,悲哀更深。结尾这一笔,使满头白发,忧国思家,哀愁衰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春望,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情感通过景物抒发)。,泊秦淮,杜 牧,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著有樊川诗集。此诗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区浮糜豪奢的世象而作。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烟笼寒水月笼沙,,

5、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句解,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写景,先竭力渲染迷蒙冷寂的气氛。,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的很近。,揭示时间,地点,照应题目。,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感怀,曲笔。,泊秦淮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指责的是座中点歌的人,讽刺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诗人抒发了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表达了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泊秦淮,诗人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禁触

6、景生情,写下此诗,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 游,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作品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释题,陆游

7、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 游,句解,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陆游因风雨大作而想到卫国战争,他在诗中是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夜阑卧

8、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将风雨与战争联系起来,一场突然而起的暴风雨触动了他的情思,窗外呼啸的风声,雨声,在他听来就好象当年战场上铁骑奔突之声,若不是诗人曾经驰骋沙场,若不是诗人怀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决不可能写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诗人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 零 丁 洋 文天祥,字宋瑞,庐陵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

9、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句解,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什么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金。(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其行为便称为“勤王”。),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含义。,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过零丁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