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6494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7.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地理条件,可爱的营养餐,复习必修二的知识点,东北地区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方法指导,四大基础,两个考点,内容导航,我国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分析,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一、地理条件,1自然条件,(1)地形条件,高原、平原、山地等地形,利于农业进行多种经营,一、地理条件,1自然条件,(2)气候条件,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易受低温冷害影响,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一、地理条件,1自然条件,(3)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二、

2、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根据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 布在平原地区,(1)分布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2)主要作物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二、农业布局特点,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二、农业布局特点,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 在降水偏少的草原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1,解析,1,解析,A,一、地理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2)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3)开发晚,人口密度低。,三、商品粮基地建设,1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

3、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三、商品粮基地建设,2生产的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四、农业发展方向,1发展问题及影响,(1)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后果:农业生态环境恶化,(2),四、农业发展方向,2发展方向与重点,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山区,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

4、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西部草原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面向国内,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国家粮食需求,平原区,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区域,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右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1)(2)题。(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 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母题导入,答案,解析,(2012福建文综)

5、,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递减,这与东北地区10积温的空间变化规律一致,东北平原,两侧分别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平原地区的光热资源优于山地,C,A,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地丰富的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地形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

6、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影响,特征,地理条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2)社会经济条件,(1)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意义,目前,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 000多万吨,占全国的1/4多(所以最大),商品率达60%以上,三江平原的粮食商品率最高(所以比较稳定),表现,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地位,内容,项目,(2)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花卉种植业,昆明,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地处热带,热

7、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海南岛,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量大,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南疆,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陆、空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出口创汇农业,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形成条件,特色农业,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的冷湿气候,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黏重土质,促使地

8、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而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农场,如今“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简述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两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2)东北黑土广布,在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3)根据材料分析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三江平原停止围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其农业发展的出路何在?,母题导入,(3)有利自然条件:夏季温暖

9、,日照时间较长,雨热同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出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延长产业链条。,(1)水量丰富,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两河流均可能出现凌汛。,(2)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1东北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质量低、成本高,作物品种较单一,林产品和畜牧产品商品率低,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市场,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其他,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沼泽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

10、降,草场退化,资源利用失调,林地、草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保持水土,黑土培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建设自然保护区;建立湿地保护区,恢复退化的湿地。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等,人口剧增,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次生盐碱化,耕地,环境,对策,原因,问题,类型,2.我国主要农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右图为“东北地区三块商品粮基地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A区域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B处无水稻种植,造成A、B地区以上差异的原因不包括(双选)()A

11、B处降水较少 BB处气温较高CA处更靠近海洋 DA处热量较多(2)B处为我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则B处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_。(3)C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国家却决定不再开垦该区的宜农荒地,并且要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湿,原因是什么?,思维过程,尝试答题,夏季高温多雨,土壤肥沃,BD,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水平,改良作物品种等,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湿地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2商品粮基地建设须具备的条件,商品化的前提,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提高生产效率

12、,人少地多,高度机械化,机械化,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人少地多,农场经营规模达上万公顷,规模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商品化,意义,成因或表现,特点,余粮多,粮食商品率高;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农业生产基础好、条件好的宜农荒地多,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潜力大;运输方便。,3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3)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4)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2,解析,解析,2,C,3,解析,解析,3,A,4,解析,解析,4,D,5,解析,解析,5,C,6,解析,6,解析,D,7,解析,解析,7,B,8,解析,解析,8,B,9,解析,解析,9,C,10,解析,解析,10,C,11,解析,解析,11,A,12,解析,解析,12,D,13,解析,解析,13,B,14,解析,14,解析,A,15,解析,15,解析,D,16,解析,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