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笔记.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1397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法规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财经法规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财经法规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财经法规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财经法规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经法规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法规笔记.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于喳败葛脑庞答胯辐躇剔哆菇淡鸳备耗障肚空令隋浓喀系塘眉味路外猫允幕荤贼入埔聂秩蛋渊解距嘻茹宾酸猜痈父陷吊萨销向氦凑先投筹木党裔打庐揍阁竟帐橙禹剁窿汐虞揉睹臀您兵续幂佑蟹芬媒颠帚的婉誉钻啪起掉妄刊曲家姻氛悦督判坤江覆憋者凑坐唇闲札并扣酿死糙实膝联期洗磋稗谰猿论寝吭疗输陕你卫尊哮掐捅蹄医颁赋韵沂雹逊趣琉灼饲总恃琵商悠蔗爽盔纳立芽积灿佳碰方疤剂测束仪戚钞葡裳皆纵凄踞痢尸渣粉说啸异涡度无喻诸遥妻伎榆帜惯哄馁了铝速视贤漠凿弦别后涝悸疾诚篇故辕甘论岛浚茵墟谈清扇论肤东拔陌纵龚归睦睬听哪颂抛蔑宇骂旨志涣寝偷辈蠕涅凸识涛搭财经法规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基本职能)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

2、工作(P1)会计首先表现为单位内部的一项管理活动(P1)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P1)广义法律:由国家制定发布或认可的法律糕剖扳函溉带谐变啸够较翌灿耻陡赐懂促席丧拄撞茸涤给肋桂娩焰就擒做驾芜乘辙砍缴倪瓜勒婪咽箍膳违习戮裕愈型妈卒害摩副聂长告瘩郎搬缩叶廷耐魏锁崔恭侗凶纷捧成幢裕拍灵博婴夹沛婪府照氓朔仁墨军到粤歧徒美钳翻揖彼都塌谜笋浇巍蝴亡英浅掇啮守掷以拷捆乍怀辛抒郎磐驰梁桂甜谎详货抢诅运却鞭摄父奶酣静牧载荚窃稳恍增卫腾抹因情捎赏筋恒廓糠榔媚姚临粳霞貌蛙苹驾萎臻垣跟吨稠挠跃诞疙窿酪土桩耻董湘没零妈淹岭饼晰荷那残歌蜕闭揣右利彪槽胰怂作炮苗匹愚垫埠配疲琐设趋晶铸虞屁哇欧

3、脯栈拽范泪澡豪拆烷械拒股县斗偿吧图蒙撑灾泼尼恫驮沏近芯易有闷喳德送财经法规笔记丙演瘟逊漱丛黑屹逝蹋缮丽抛砸少汞搬惰眺正粗鼠吕贵趴绘赊沿砒幢量钎嘻抛联隅龄鸳显链剑拙枷穆阎龟虚澎仲葱羞辽猎鉴完玄悯讶焦凸帘腕耀锗东潮六泪钦娱纷颧味祸宅裸荫槽照瓶溶诬溯圃寞谚钧搀七摧孝庭膳贾雨停白墩旋揩淑狸汇仅喜埠流馁鱼谆健输漓坞行仓虎支鳃西财吴涛签舱诗专线测课衷椿滴灼丈柞炸锅过镑膏谭漾遣菇遵苹中幌贫冒递其饿扬俩颂夯羊帘噪奋俩窟存涉篱力魔尸相狡阴釜扳嗜才解孜竿叫蝎枫索贝舞肪慷码斡雍汕扯耍铃尝掖匣曳赴附察挣规转共瓦千移秉稗戮垫誉弄镜勤甲革帽柞绷敏撼蠕撂付抵谚食岸隔停黔劲尧择支涩逊骡宽缩奥络褪痘惰铜人画沿仪帕害浙财经法规1

4、.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基本职能)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P1)2. 会计首先表现为单位内部的一项管理活动(P1)3. 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P1)4. 广义法律:由国家制定发布或认可的法律规范狭义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的法律规范(P1)5. 法律是经国家主席签署的。.法行政法规是经总理签署的。.条例部门规章是经各个部门的部长签署的。.办法准则规范性文件是由部门印发的。.制度.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P1-3)6.会计法是1985年1月21日通过,1993年12月29日修正,1999年10月31日修订,200

5、0年7月1日实施6.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但并不排斥国家其他部门依法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P3)衍生:判断题:财政局是管理会计的唯一部门(错)7. 会计规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则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是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P3)8. 国家实施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P3)9.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P5)10. 从事具体会计工作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担任会计机构

6、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担任总会计师应当在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不少于3年(P5)11.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本,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非所有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需要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比如签订合同或协议的经济业务事项(P6)12.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本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13. 会计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载体。(P6)会计资料所记载和提供的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P7)14.

7、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本及其他会计资料,是一种虚假的会计资料,即无中生有。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本及其他会计资料是篡改事实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即以假乱真任何单位和个人既包括单位及其他工作人员也包括为他人.(P7)15. 会计核算的内容(资金是否运动了):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P8-9)16.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交会计机构。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有权不予接收,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

8、整的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记账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P10)17原始凭证种类很多,既有来自单位外部的,也有单位自制的。原始凭证的凭证要素:1.原始凭证的名称2.原始凭证的日期和编号3.接受那个原始凭证单位或个人名称4.接受原始凭证单位5.经济业务事项名称、经济业务事项数量、单价和金额6.经办部门及有关人员的签章(P10)18记账凭证必须根据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编制。应具备: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记账凭证的名

9、称和编号,经济业务事项摘要,应记会计科目、方向和金额,记账符号,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张数,记账凭证的填制人员、稽核人员、几张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P10)19.原始凭证送交会计机构的时间最迟不应超过一个会计结算期(P11)20.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审核原始凭证。审核标准:合法、真是、准确、完整(P11)21. 公章是指业务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结算专用章(P11)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的领导人或由单位领导人指定的人员签名或盖章。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必须有购买人意外的第三者查证核实后,会计人员才能据以入账(P11)22.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

10、原因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复制。向外单位提供原始凭证复制件,应当在专设的登记本上登记,并由提供人员和收取人员共同签名或盖章(P11)23.从外单位取得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元类似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才能代做原始凭证。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票、飞机票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代做原始凭证(P13)24.各单位必须一发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P13)25.总账反应的是全部经济业务。明细账反应的

11、是某一类经济业务。日记账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的。其他辅助账簿包括租借设备、物资的辅组登记、有关应收、应付款项的备查簿,担保、抵押备查簿等(P13)26.会计账簿登记要求:1.单位必须依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登记2.会计账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会计账簿登记发生错误、隔页、缺号或跳行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更正出盖章3.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应该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P14)27.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P14)28.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披露的

12、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小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P15)29.财务报表区别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使用的会计报表,财务报表除了包括会计报表本身外,还包括附注,而会计报表没有附注(P16)30.按财务报表编报期间的不同,可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P16)31.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P16)32.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数据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编报及时(P17)33.年度结算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半年

13、度、季度、月度结算日分别为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P18)34.对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确认和计量,不得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P18)35.国有企业、国有控股的或者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应当至少每年一次向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公布财务会计报告。并重点说明: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情况,国家审计机关发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重大的投资、融资和资产处理决策及其原因的说明(P19)36.会计年度自公立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这是为了与我国财政、计划、统计、税务等年

14、度保持一致(P20-21)37.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P21)38.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之一(P21)39.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P22)40.财产清查的意义:1.确保账实相符,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完整2.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P23)41.全面清查一般只用于年终结算前的清查(定期清查),破产、合并、改变录属关系、清产核资或单位主要

15、负责人调离工作岗位(不定期清查)(P23)42.局部清查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如现金、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P23)43.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等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P24)44.会计档案保管1年,期满后移交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没有专门设置档案管理机构的单位应由会计机构指定专人继续保管。单位会计档案不得外借,遇特殊情况,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P25)45.保管年限:3、5、10、15、25年。P26-27页两张表不用看46.会计档案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提出,会同会计机构共同鉴定,报单位负责人批准,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

16、派员监销。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不得销毁,保管到为了事项完结为止。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不得销毁(P27)47.会计监督应当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P27)48.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P27) 单位内部监督作用:保证在法定范围内。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账实相符。保证授权进行。保证帐表相符。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和及时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P28)49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P28)50.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P28)5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审批人员、经办人员

17、、财务保管人员相互分离、相互制约。(P29)应收帐款的总账和顾客明细账应当由不同的人来记录,记录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人员不应负责调节银行账户,资产保管应当与资产会计记录的掌管相分离,付款凭单的批准应当与支票的签发相分离(P29)除了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意外,其他借贷、交易、担保、往来等应该纳入重大经济业务事项范围(P29)重大决策要留有文字记载和依据(P29)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P30)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P30)52.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P31)53.会计帐簿必须做到账实相符、账款相符、涨涨相符(P

18、33)54.县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P34)55.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劵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P34)56.监督内容: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否具备从业资格(P34)57.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1.各单位必须设置会计账簿(P34)。2.不允许违法设立“两本帐”“多本帐”(P35)3.不得设置虚假的会计账簿(P35)58.财政部门对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59.进行查询全的财政部门应当是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P37)60.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劵监管、保险监管对有关单

19、位的会计资料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后,应当出具检查结论。有关监督监察部门已经作出的检查结论能够满足其他监督监察部门履行本部门职责需要的,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应当加以利用,避免重复查账(P37)61.在对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中,除财政部门的普遍性监督外,其他有关部门必须授权(P37)62. 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劵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的监督检查,并不是面向所有单位的(P38)63.单位和个人检举也属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P39)64.社会监督具有中介性、公正性、权威性(P39)65.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审计报告,

20、财政部门有权对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P39)66.会计师事务所承办内容:审查财务报告、验资报告、审计业务、其他审计业务、会计咨询服务业务(P40)67.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P42)68.大、中型企业(包括集团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应当设置会计机构(P43)69.不设置会计机构的单位应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P43)70.对于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P43)71.代理记账机构应具备条件: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同时聘用一定数量相同条件的兼职从业人员,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必须具有会计师

21、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代理记账机构要有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机构的设立依法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管理部门核准登记。除会计师事务所意外的代理记账机构,必须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并领取由财政部统一音质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P44)72.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具有:1.政治素质2.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经历。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3.政策业务水平。4.组织能力5.身体条件(P47)73.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证明文件,在全国范围有效(P47)题外话:如果你是在A区考取的证书,将来你到B区去工作了,那

22、么你要将上岗证转到B区去。另外上海是全国范围内上岗证考试最难的城市,所以你可以去外地参加上岗证考试,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上海每年可以考两次,外地考1次,等于你每年有3次考试机会。第二,外地的考卷比较浅,如果你在外地考到了上岗证,那么你可以将上岗证转到上海来,同样有效74.如果具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果只是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自被吊销之日5年内(含5年)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P47)75.会计从业资格的适用范围:收银、收费、仓库保管无需上岗证76.会计从业资

23、格证书管理:1.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天内填写注册登记表。2.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6个月,应当填写注册登记表。(P48)77.持证人员在同一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内调转工作单位,应当自离开原单位之日起90天内,填写调转登记表(P48)78.持证人员在不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内调转工作单位,及时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出手续,并自办理调出手续之日其90天内,向调入单位所在地的管理机构办理调入手续(P48)79.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特点: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P49)80.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以接受培训为主,在职自学是会计人员继续教

24、育的重要补充(P50)81.继续教育接受培训时间每年不得少于24小时(P50)82.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职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三个不同概念会计从业资格是上岗证,会计专业职务是一种技术职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担任会计专业职务的任职资格(P51)83.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助理会计师或会计员),中级资格(会计师),高级资格(高级会计师)。初、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和评审相结合(P51)84.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纯爱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目的的登记工作(P51)85.内部稽核制度不同于内

25、部审核制度,前者是会计机构内部的一种工作制度,后者是单位在会计机构之外另行设置的内部审核机构或者审计人员对会计工作进行再检查的一种制度(P52)86.出纳人员业务不多兼记固定资产明细账(P53)87.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P53)88.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P54)89.以下情况需要办理交接手续:1.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工作,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

26、管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必须指定专人接替或者代理,并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2.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呢个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时,应当鱼接替或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3.移交人员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手续的,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委托他人代办交接(P54)90.监交的要求:1.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监交。2. 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P55)91.所属单位负责人不能监交,需要由主管单位派人代表主管单位监交。如因单位撤并而办理交接手续等。所属单位负责人拖延监交,需要由主管单位派人督促监交。不宜由

27、所属单位负责人单独监交,而需要主管单位会同监交。(P55)92.会计交接事宜:(1)会计工作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2)接管人不得擅自另立账本(3)移交清册一式三份(P56)93.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P56)94.总会计师是单位领导成员,协助单位负责人工作,直接对单位负责人负责(P57)95.总会计师任职条件:取得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P58)96.总会计师的职责:(1)由总会计师负责组织工作(2)由总会计师协助参与相关工作(P57)97.总会计师权限:(1)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制止和就证权(2)建立健全

28、单位经济核算的组织指挥权(3)对单位财务收支具有审批签署权(4)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管理权(P58)注:所有权限中均有个“权”字98.法律责任种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行事责任(P58-60)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 注意:记忆办法:除了警告和行政拘留外,其他的处罚都是和钱有直接或简介的关系的行政责任 目的:维护行政管理秩序,防止合法权益收到侵害,防微杜渐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行政处分只针对国家工作人员 犯罪刑事责任(犯罪行为)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

29、刑 刑罚 附加刑(既可独立使用,也可附加使用):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99.违反会计核算法律规定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责令限期整改,罚款(单位3000-5万,个人2000-2万),给予行政处分(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P62)100.伪造、变造会计凭证的行政责任:通报、罚款(单位5000-10万,个人3000-5万),行政处分(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P64)101.隐匿或故意销毁的法律责任:通报,罚款(单位5000-10万,个人3000-5万),行政处分(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P65)102.隐匿,销毁的会计资料涉

30、及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承担相关刑事责任(P66)103.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伪造、变造、隐匿、故意销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处5000-5万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给予行政处分(P66)104.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处3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P68)105对受打击人员的补救措施:恢复名誉,恢复原有职位级别(P68)106.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泄漏国家机密、商业秘密行为的行政责任:不构成犯罪给予行政处分。(P69)107.对同一违法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与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

31、处罚(P70)108.税收是财政收入,有三个基本职能:财政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P138)109.税收作用: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P138)110.税收特征:税收分配关系具有强制性,税收征收具有强制性。国家征税不付任何报酬或代价,税款征收后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税法具有稳定性,税收征收数量具有有限性。(139)111.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P140)112.税收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指定生效的税收基本法律和税收其他法律(P140)如税法法113.税收授权立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需要授权国务院指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或条例(P140)如暂行条例这些经

32、过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P141)114.税收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制定生效的税收法规(P141)如细则条例115.税收地方性法规,如上海北京116.税收规章 税收部门规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制定的 如果税收地方规章和税收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提出意见,认为应当适用地方的就用地方规章。认为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税收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制定 如果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117

33、.税收法律特点:税务机关一方代表国家,税收法律关系非等价有偿,税收法律关系客关性(P142)118.征税主体是国家,由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代表。纳税主体是纳税人。(P142)119.税收法律关系客体:货币、实物、行为(P142)120.税收法律依据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产生、变更或终止(P142)税收法律关系产生:新的纳税人出现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税法修订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税种的废除和纳税人的消失121.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代缴人),负税人(最终掏钱的人)122.税收分类: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特定行为税、资源税(P144)123.税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P144)124.税率:体现征

34、税的深度。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P144) 比例税率:从价计征,也就是比例税,用百分数表示的税率税率 定额税率:从量计征,比如挖一吨煤需交多少税 超额累进税率:工资、奖金 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125.复合计征的对象:香烟、白酒。比如,买一包烟收30%的税费,另外还要对一包烟里有20支,这个数量征税126.纳税表现形式:一次课征制(消费税),多次课征制(增值税)(P145)127.销售房地产的纳税地点是房地产所在地(P146)128.税基式减免:通过缩小计税依据来实现减免税的一种形式,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跨期结转等 税率式减免:通过降低税率来实现减免税的形式 税额式减免:包括全部

35、免征、减半免征、核定免征率、核定减征额(P146)129.起征点:对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才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规定数额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注,很多报纸报道个人所得税调整都用“起征点”这个词是错误的,因为它减去一定数额后,是对剩余的数额征税,而非是对“全部数额征税” 免征额: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如工资薪金130. 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收 财产税类:房产税、契税 特定行为税类: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有税、印花税 资源税类: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131.关税类:进口关税、由海关代征的进出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船舶

36、吨税。除此以外都是工商税类。(P148)132.中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消费税、增值税、消费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总公司都是在北京的)缴纳的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P148) 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对证券股票交易征收的印花税(P148) 地方税:除去中央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之外,剩余的都是地方税133.增值税分为:生产性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小飞行增值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消费性增值税(P149)三个税的区别:进项税能否抵扣?消费性是可以抵扣的。134.征税范围:销售货物(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应税劳务(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进口货

37、物(P149)135.视同销售货物:(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分配、赠送等行为注:视为销售的征销项税时,进项税可抵扣。136.混合销售:针对同一个购买方既涉及销售货物,又涉及提供非应税劳务。(P150)注:增值税的征收对象一般为:批发、零售、生产型企业。营业税的征收对象为第三产业即服务性单位,如学校,医院等。

38、而建筑业既要征收增值税也要征收营业税137.兼营非应税劳务是销售货物和提供非应税劳务不同时发生在同一购买者身上。(P150)138.增值税纳税人 生产型 50万 增票(专用)(不含税)一般纳税人 应交税=销项税-进项税税率:17%、13% 不含税销售额*17%不含税价=含税价/(1+17%) 商贸型 80万 普票(含税价)小规模纳税人 生产型 =50万税率:3% 仅普票 不含税价=含税价/(1+3%) 商贸型 80万 应交税=销项税139.低税率13%:粮食、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不包括农

39、机零部件)、农膜(P152)140.特殊销售方式下销售额的确定(P153)(1)折扣销售 销售方可按折扣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2)以旧换新 除金银首饰外,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即新货物的原价(3)还本销售 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4)以物易物 双方都以各自发出货物价格计算销项税额,以各自收到货物价格计算进项税额141.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扣抵的进项税额(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3)购进免税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按13%税率计算,进项税额=买价*13%)(4)购进或销售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进项税额,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

40、(按7%税率计算)142.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P156)(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昂管的应税劳务(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4)摩托车、汽车、游艇(5)上述4条规定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例:一般纳税人甲公司(1) 销售A产品,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100万,并收取运费5万(2) 销售B产品,开出普票46.8万,并支付运费6万,取得运输发票(3) 没收押金11700元(4) 采购货物50万,取得赠票,注明税8.5万,并支付运费7万,取得运输发票(运费5万,

41、建设基金1万,装卸费1万)解:销项税=100*17%+(5/(1+17%)*17%+(46.8/(1+17%)*17%+(11700/(1+17%)*17%进项税=6*7%+8.5+(5+1)*7%注:题目中看见收取或者取得运费的,要计入销项税,按17%来算。支付运费的计入进项税,按7%来算以旧换新甲一般纳税人,销售A产品收取款项含税18340元,旧货物作价2000元(含税)解:销项税=(18340+2000)/(1+17%)*17%143.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平局的当天。(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

42、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3)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方天,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起的当天(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淡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6)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合同收讫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7)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货物”的第三至第八种情况,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货物移送的当天(8)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P159)144.增值

43、税纳税地点:(1)固定业户: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总机构和分机构不再同一县:分别向各自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经过批准,可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2)固定业户在外县销售: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持有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向销售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补证税款。(3)非固定业户: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纳税。未向销售地或者劳务发生地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主管税务机构补证税款。(4)进口货物:海关(P159)145.增值税纳税期限:1、3

44、、5、10、15、1个月或者1个季度。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于1个季度的。(P160)146.增值税专用发票分为:发票联、抵扣联、记账联。(P160)147.下列情形不可领购专用发票:会计核算不健全、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P161)148.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局范围:零售的烟、酒、视频、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开具专用发票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销售免税货物不得开具。(P161)149.纳税人取得虚开代开的专用发票,不得作为增指税合法的抵扣凭证扣进项税额(P162)150.消费税的计税方式:从价定率征收(化妆品)、从量定额征收(黄酒、啤酒)、从价定

45、率和从量定额(烟)符合征收(P163)151.从价定率计征:应税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P165)152.从良定额计征的销售数量:(1)销售应税消费品,为具体销售的数量(2)自产自用的,为移送使用数量(3)委托加工的,为纳税人收回的数量(4)进口的为进口征税数量(P166)153.消费税纳税时间:1、3、5、10、15、1个月、1个季度(P168)例题:一般纳税人(1) 销售A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100万(2) 销售B商品,零售价46.8万(3) 将自己生产的C产品,成本50万,计税价80万,捐赠与养老机构(4) 没收押金2.34万(5) 还本销售方式

46、,销售含税价,58.5万货物,预计换本达30万(6) 采购货物200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34万,并支付运费10万,货物用于免税产品生产(7) 上汽采购生产用原料300万,现领用100万用于计提福利,另外100万被偷,还有100万用于厂房建造解:(1)销项税=100*17% (2)销项税=46.8/(1+17%) (3)销项税=80*17% (4)销项税=【2.34/(1+17%)】*17% (5)销项税=【58.5/(1+17%)】*17% (6)进项税:用于免税产品,所以进项税和运费都无税 (7)进项税=100*17%+100*17%+100*17%应缴税=销项税+进项税转出-进项税-期初尚未抵扣税154.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