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515093 上传时间:2021-02-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突破:1、 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剪纸的乐趣与难度,激发对剪纸的兴趣,加深对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理解。2、

2、默读课文,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教学准备:音乐、剪纸作品、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剪纸1、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12课姥姥的剪纸。2、 同学们昨晚已经在家亲身体验了一下剪纸的乐趣了,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剪纸作品?说说剪纸的感受。3、 教师展示剪纸。4、 师:其实真正的剪纸高手是文中的姥姥,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反映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呢?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画出相应的句子。二、认识姥姥1、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画出相应的句子。2、 交流句子:(1) 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哪些词语具体体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画下来。说说理由。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小结,齐读。(2)第四自

3、然段部分句子。引导:这幅喜鹊登枝是姥姥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呢?联系自己剪纸的感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小结,指导朗读。(3)第六自然段部分句子引导:剪刀就像姥姥的手指是怎么回事?小结,指导朗读。3、 姥姥为什么有这么精湛的剪纸技艺?用姥姥的话来说就是:(1)出示这句话,问: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从哪里能看出姥姥剪纸剪得多?(2) 用句式练习说话:因为姥姥不管还是;不管 还是;不管还是,都没有停止过剪纸,所以手都有准头了。(3) 姥姥剪纸好,还有别的原因吗?4、 除了心灵手巧,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三、体会祖孙之情1、 过渡: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跃然纸上,而字里行间流露着的浓浓亲情更

4、让人动容,除了喜鹊登枝、家家户户的窗花之外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2、 默读课文7-12自然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姥姥的几幅剪纸,内容分别是什么?想一想,这些剪纸蕴涵了姥姥对我怎样的感情?3、 师:是呀,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的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用剪纸的魅力,成功地把调皮的我拴在了屋檐下。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分角色朗读,大家一起营造出一种其乐融融的场景。4、 引读第13自然段: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出示句子,齐读)(1) 问:我明白了姥姥对我有什么期待?(2) 是啊,无论我走

5、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顽皮可爱的作者让姥姥牵肠挂肚,心灵手巧的姥姥让作者魂牵梦绕,我们被他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感染了,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齐读课文最后一个小结。(3) 简介原文的一个片断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 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经披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 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

6、还活着。师:是啊,儿时的记忆怎能忘记,慈祥的姥姥作者又怎会忘怀?学习了这篇*,你想起了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吗?他们是怎么关心你的呢?师:也许,他们没有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但他们有着和姥姥一样永恒的动作,也许,只是端着一碗热汤向你走来,也许只是在灯下帮你缝一颗纽扣,也许只是 把好吃的饭菜夹到你的碗里,但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我们浓浓的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姥姥!板书:姥姥的剪纸姥姥 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7、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重点难点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剪纸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8、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3.交

9、流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4.指导朗读。5.小结: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划去

10、错误读音。择(zezhai)菜 刁难(nan nan) 三伏盛(shengcheng)夏薅(hao ru)草 机灵(lingling) 数(shu shu)九寒冬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亮标掌握生字词,理清思路(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感受作者对姥姥的敬佩通过文件出示剪纸的图画,学生对这门我国传统的艺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从而对“我”姥姥更是怀有更深的敬意。这样读*的时候就更投入了。板书设计反思重建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

11、成的词语。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

12、剪纸。3、亮标。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三、学习第一部分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

13、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3、交流A.技艺高超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3、指导朗读。4、小结: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

14、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四、作业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划去错误读音。择(ze zhai)菜 刁难(nan nan) 三伏盛(sheng cheng)夏薅(hao ru)草 机灵(ling ling) 数(shu shu)九寒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4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剪纸,请大家欣赏。(配乐欣赏剪纸)3、师: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翻来折去,就翻出了万千天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12、姥姥的剪纸)指导书写“姥”左窄右宽。姥姥是我们的至亲要读得亲切些齐读课题

15、二、检查预习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看看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好吗?(1)、读准字音:刁难择菜左邻右舍三伏盛夏(2)、读出节奏:啧啧赞叹刷刷几下清清爽爽普普通通(3)、读懂意思:爽:清清爽爽明朗、清亮率直痛快舒服刷刷的剪纸声在小作者听来是那样的清清爽爽,爽是什么意思?“爽”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请看大屏幕。搞清楚了“爽”字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爽”这个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紧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这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腰杆要挺直)2、看来同学们生字词学得不错,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能读流利吗?指名读。其他边读边想:这是一位怎样姥

16、姥的?3、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正确还要有收获,通过读书你能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吗?(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呵护晚辈的姥姥)不简单第一次读书大家就被姥姥深深地吸引了。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品质。三、精读课文,感悟姥姥“技艺高超”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姥姥的“技艺高超”呢?请静心默读1-6小节在书上圈圈画画,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受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记录下来。2、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A、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读完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动物。)读上去感觉怎样?(琅琅上口,就像顺口溜。)师:谁再来很有韵律地、富有节奏地赞叹一

17、番?读书就要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会读书。在你的回答中我发现“神”这个字概括了姥姥的剪纸。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师:现在请你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学生讨论,互相夸夸。)听了你们的夸奖,我也想对全世界的人说:我姥姥神了B、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姥姥的剪纸,真有这么神吗?文中还用一件事来证明了。出示“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

18、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就是让我死死的捂住姥姥双眼时,依然剪出这么无可挑剔的“喜鹊登枝”。通过读书你又有什么话要说?用一个词语赞美-栩栩如生读:“嗬!无可挑剔”C、我百般刁难,可姥姥的剪纸却总是十全十美为什么会剪得这么好?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理解熟能生巧,巧:灵敏、灵巧恰好虚浮你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D、“总、剪”你能不能从书中找出有关语句来理解总、剪出示“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G、过渡:姥姥不光无时无刻的剪,还随时随地的剪,田间地头上,当别人休息时,姥姥在那儿剪。屋檐下,当别人看电视

19、时树荫下,当别人凉快时“数九隆冬,寒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着,屋内,姥姥盘腿坐在炕上,搓搓冻得通红的手,便一丝不苟的剪起一幅幅窗花来。孩子们,不管是()还是()不管是()还是()不管是()还是()姥姥总在剪,手就有准头了。姥姥的手就是(),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孩子们,剪纸可不好剪啊,剪不好要剪到自己的手的,要想做到熟能生巧,你得总剪读文想象相关画面,再回过头来读文,它们仿佛不再是静止不动的文字了,而是变成了一轴流动变化的画卷,让我们看到了剪啥像啥的姥姥,这就叫“边读边想”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这不能不说明姥姥

20、的剪纸技艺高超。F、姥姥不仅剪纸技艺高超,还广结善缘,师读第三小节G、正因为姥姥广结善缘,所以“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你找到了吗?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作品很受欢迎,姥姥那有求必应)师:你想想,当作者写下这篇*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自豪的)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赞叹的)请你带着赞叹的口吻读读。(开心的)。请你带着开心的心情读读。(温馨的。)请你带着温馨的感觉读读。四、总结下课是啊,同学们,技艺高超的姥姥总是让小作者这样自豪,以致长大后想起来还是那么温馨,让我们再轻轻的叫

21、一声“姥姥”,让我们再亲切的叫一声“姥姥”,让我们记住这位善良朴实的老人,记住“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童年的眷恋、对亲人的感恩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结构。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2、三个部分都在写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

22、孙情放在第三部分着重描写。好,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二、剪纸赞人。1、先看第一部分剪纸赞人。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1-3段。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找一找。句子一:“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哪儿可以看出姥姥心灵手巧呢?学生体会: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工具虽然简单,但作品内容广泛,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句子二:“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

23、打鸣。”你找的句子真棒,给我们示范读读?生读句子。真棒!同学们,你从哪儿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呢?姥姥的剪纸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这是讲姥姥剪纸像,“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是讲姥姥的剪纸活了,活灵活现。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句子三: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从哪儿看出姥姥的心灵手巧?(体会“左邻右舍”、“都”)句子四: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你又是从哪儿可以看出她的心灵手巧呢?(有求必应,求姥姥剪纸的人多,这正是因为姥姥

24、的剪纸深入人心。)3、小结(出示小结)4、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学生讨论,互相夸夸。)谁来赞人物?谁来赞植物?谁来赞器物?(“你姥姥神了,剪小孩像小孩,剪老人像老人,剪个娃娃会哭笑,剪个老汉长胡须。”“你姥姥神了,剪树像树,剪花像花,剪个桃子红通通,剪个香蕉长溜溜。”“你姥姥神了,剪凳子像凳子,剪桌子像桌子,剪个花篮喜洋洋,剪个房子好气派。”)二、剪纸喻理。1、过渡:姥姥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在剪纸的过程中还教会我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我们接着学习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可以分几层呢?2

25、、学生分层。(追问这两部分是什么关系呢?第一部分是具体写熟能生巧的事例,第二部分是概括写熟能生巧的道理)3、通过什么事例写清熟能生巧的道理呢?4、学生试着说一说。5、这个事例和熟能生巧的道理是什么关系呢?6、课文为什么要着重刻画我的“调皮蛋”、“刁蛮”、“耍赖”呢?(越是写我调皮捣蛋就越能表现出姥姥高超的技能。)7、过渡:同学们到这里作者觉得还不能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为了使道理更加明白还加了一段。(1)(出示)(2)数九隆冬,三伏盛夏,这告诉我们是一年四季总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告诉我们姥姥一天到晚总剪。(3)我们也和姥姥一起来剪纸。(分角色朗读)数九隆冬剪,熟能生巧

26、,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三伏盛夏剪,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日光下剪,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月光下剪,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灯光下剪,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甚至摸黑剪,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4)一年四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一天到晚,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就是姥姥透过剪纸告诉我的一个朴实实的道理。(5)小结:作者通过一个具体事例的描写,概括描写,充分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三、剪纸传情。(一)分层。1、在我童年的那段难忘时光里,还有很多很多我和姥姥之间的美好回忆,在我心头回荡。根据刚才我们学习第二部分分层的方法,请你试着来分层。2、交流分层

27、。(第一层:具体事例,姥姥在密云多雨的盛夏为我剪纸。第二层:学习第一层概括事例,“我”上学前、上学后还为“我”剪纸。)(二)学习课文。1、课文第三部分都是在写剪纸,请同学们把写剪纸的部分划出来。边划边思考:姥姥的剪纸剪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剪这个内容?2、学生读书思考。3、(出示三部分剪纸内容)1)(出示在密云多雨的盛夏):剪的是牛驮兔的剪纸、牛和兔啃食青草的剪纸。表达姥姥什么样的感情呢?姥姥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剪的?(疼爱之情)2)(出示在我上学前):剪了那么多牛兔主题的剪纸,没有具体写哪一张。表达了姥姥什么样的情呢?(对孙子的呵护之情)3)(出示在我上学后):“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

28、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请你把目光移到那幅剪纸上,来想象这幅画面。请同学再来读读这句句子。姥姥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剪的这幅剪纸的呢?这里姥姥借着剪纸来表达什么样的情呢?(期待、思念)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凝望、期待、牛兔情)4、在这三部分中,哪些字眼强烈地表达了“我”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嚷、缠、忆)这三个字分别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我”对姥姥剪纸的喜爱,请同学们再找找课文中的哪一个字能传神地概括这三个词儿,集中表现出姥姥剪纸对“我”的吸引力。(拴)前面三在词都说明了姥姥用剪纸拴住了“我”。5、姥姥的剪纸拴了“我”多久?还将拴“我”多久,还能拴“我

29、”多久?(姥姥的剪纸拴了“我”的童年、小学、中学、大学,还将拴“我”一生,让我的生活,让我的心境与梦境永远有声有色。)6、如果说童年时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么到现在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对家乡、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牵挂。)7、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三部分内容,姥姥都在剪牛、兔主题的剪纸。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些牛、兔主题的剪纸,再来细细地读一读,感受这头老牛的形象。(出示: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

30、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8、你感受到什么样的亲情呢?(姥姥任劳任怨、勤劳善良,对我的关爱、期待、思念、牵挂)9、作者更是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10、作者的心境与梦境为什么会变得有声有色起来了呢?(作者有感于姥姥对自己的一份爱,感受到这份恩情,作者的感恩之心会陪伴他一生。)11、让我们饱含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部分。(音乐起)四、总结课文。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禁被这份浓浓的爱所打动,被感动了。之所以还历历在目,是因为作者独巨匠心地用剪纸把这份情串联起来了。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