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的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专访的技巧.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情景实训:背景:中国合伙人播出后,人们对俞敏洪和他与新东方背后的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题目:假设你是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主持人,即将对俞敏洪进行专访,请列出你的采访提纲(20个以上)要求:注意问题的先后顺序,注意开放型与闭合型问题的结合,注意陈述提问、直接提问、追问、反问等问题的结合,情景实训根据提问,分组进行模拟人物专访A、记者/主持人B、俞敏洪C、摄像,观看杨澜采访俞敏洪的视频1、认真分析杨澜的提问(内容、类型、顺序)做好笔录;分析访问过程中的技巧2、分组讨论、总结自己设计问题的不足之处、总结自己采访过程中的不足之处,1、封闭式:你是农民的孩子,那个时候对你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吗
2、(嗯,嗯,赞同或是回应,表示自己在聆听)回忆过去:2、开放式:为什么坚持考了三年3、追问:什么活干得最多4、深入了解:考三年对农村孩子意味着怎样的付出5、公办学校的老师(帮被访者说出没说出的话)6、考第三年的时候,如果考不上,会怎样7、(当时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追问:为什么报北大西语系,回忆过去(按时间顺序):8、记得当时家里人是怎么送你去上学的不全村吃喝三天(帮助被访者回忆,说出背后的故事)9、(五吨的卡车)追问:运了你一个吗?10、到北大后,鲤鱼跳龙门的感觉,会到谷底些许尖锐11、(北大很自卑)什么打击了你的自尊心12、(差距太远了)举个例子呢(引导说出背后的故事)13、比开拖拉机啊(幽默
3、)和谐状态14、对,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不同15、(被调到另外一个班)追问:为什么呢,回到现在:16、怎么看待现在农村孩子在重点大学比例低;你对他们的建议是什么?17、今天的大学生毕业后,拿到两三千的工资,他们对自己调侃说,工资不如农民工,你怎么看?(陈述提问)杨澜互动、赞同:年轻人应该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起步,回忆过去(按时间顺序):18、你那时想出国,听说你的确签了很多次(俞敏洪说:连去大使馆签证的资格都没有)些许尖锐19、那时,一次次被拒,对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些许尖锐20、当时赚钱,是不被允许的(引出俞敏洪回答,是为了想要出国,所以才赚钱)21、追问:那时候教一节课,能挣多少钱2
4、2、真的用麻袋装过钱吗23、追问:最大的时候,多大一捆现金(最困难、最难解决的)25、今天的大学生创业机会,还像以前那么多吗26、怎么忍受孤独?27、不敢表白,还是?(追问)28、当时喝的时候想什么呢?会觉得委屈吗?(鼓励其回忆),回到当代的话题:29、面试了几百个本科生,他们的心态与你们当年有什么不同30、何以见得呢(追问,寻求解释)31、怎么去考验32、你在演讲中说,让他们去清扫厕所(陈述提问,引导被访者做出解释)33、分享你的创业故事,对他们的好处是什么育儿经:34、对你的孩子,最看重的什么35、假如你的女儿找不到工作,你会允许她在家吗?结尾: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问。,人物专访的类型与特点
5、,(一)按照人物身份进行的分类1、知名人士的专访 A、特定对象:有一定社会名气的公众人物,往往是某个领域、某个流派的代表性人物。B、传播意向:利用名人效应,吸引观众。C、采访风格:轻松与严肃兼而有之。思考:为什么选择俞敏洪?,2、权威人士的专访 A、对象:在某些领域中具有一定权威的人物的采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负责人等具有一定发言权的权威人物。B、传播意向:就某个重大问题增强报道的说服力,体现权威性。C、采访风格:客观、庄重、严肃。,3、新闻人物的专访A、新闻人物的选择 a重大新闻事件的当事人 b重大成果的获奖人 c重大赛事的胜利者 d重要职位的新任者,(二)
6、按照不同题目的分类,1、观点采访所谓观点采访就是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某种实质性问题,然后由对方表明态度,阐述自己或所代表的机构的观点、立场、态度、主张。,2、信息采访信息采访的侧重点是传达新动向、新情况、新趋势。3、个性采访 个性采访注重人情味,力求以揭示某个人物的个性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以便吸引观众。,怎样做好人物专访,一,确定采访主题,主题明确永远是做好采访的第一要务。主题是指采访的核心,即:通过采访和编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学会提炼主题,把主题精简成可以牢记的短语或词句,并在采访和编辑制作的过程中时刻引导大方向。思考:本期杨澜访谈的主题是什么?,二:选取人物典型,学会抓住
7、典型,选取代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个人物进行访问。这个典型人物要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者是人们谈论的热点。普通人物的访谈要找寻普通的典型,最好不要选取公众人物。思考:本期为什么选择俞敏洪?,三:访谈前的背景交代,要在采访事件或者人物还是当下讨论热点的时候进行访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物访谈之前要交代背景,包括:针对受访者做的什么事情进行访问,以及做这次访问对于当下的社会情形有什么影响。简单介绍受访者的社会背景,包括:职业、家庭情况等等,四:访谈环境和主题的确定,访谈的环境要舒适,适于敞开心扉谈话,灯光不能过于明亮或者直接聚焦在受访者身上,造成紧张的压力。访问过程中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和
8、代表性,不能泛泛而谈。访问之前要确定好要访谈的主体范围,切忌离题太远。,人物专访基本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不设现场观众,采访空间较为封闭和私密,采访环境相对沉静柔和。采访环境背景:一排书架、一盆植物、一盏台灯,背景往往被虚化;画面主体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近景,镜头在胸部位置以上;,五:访谈内容,要选取观众或者听众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来访问,问题要有新意有力度,但切忌不能侵犯到个人隐私。控制谈话方向不要离题,访问者应该把握主动的谈话权,不能被受访者“牵着鼻子走”。,六:原汁原味,保持谈话的纪实性。采访者要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客观的将受访者的原话和原意表达出来,不能随意歪曲和篡改受访者的话语。,七、访谈中的
9、回应,回应的类型(1)认可;(2)重复、重组和总结;(3)自我暴露;(4)鼓励对方,回应的类型,认可。包括语言上的呼应和非言语的呼应。(杨澜)重复、重组和总结。重复是把受访者的话重复一遍,表示确认没有听错。重组是把受访者的话按照自己的理解的话重新组织一下,以便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总结是把受访者的话进行归纳概括,一方面突出中心和主要的思想,另一方面,检验是否理解正确。自我暴露。指访谈者在受访者的话能够引起自己的共鸣的时候,适当地诉说自己的相关情况和自己的感受、体验。适度的积极性评价。,重复访谈对象说过的话,为了鼓励访谈对象就一个问题多说一些细节,经常要重复他们话中的关键词。如有一位奶奶同时带
10、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喜欢打架,奶奶说,“(两个孩子在一起时)他一点玩心都没有,光盯着打”。我就复重说,“嗯,光盯着打”,奶奶接着就说前几天孩子打架的故事及大人对打架的态度等。反问有时也能起到了解细节的效果。有一次一位妈妈对我们来农村研究怎样带孩子表示不解,我就反问她:“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学农民带孩子呢?”她就说:“城里人带孩子多细心啊,这个(农村带孩子)就跟拉扯小猪似的,他爱哭就哭,也是不管他。”从中可以看出她的态度。(水煮肉片),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论说型回应:访谈者利用社会科学中一些现成的理论或访谈者个人的经验对访谈者所说的内容做出回应。如,一位老师谈自己工作很辛苦,访谈者回应说:“您这么
11、做是不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某种缺陷呢?是不是希望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赞扬而提高自己的自尊呢?”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有什么感受?评价型回应:访谈者对受访者的谈话内容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其中隐含了“好”或“不好”的意思。如,一位老师谈自己的工作很辛苦,访谈者如果回应说:“您这是何苦呢?”或说“您这样真是太好了,我们都应该想您学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非语言符号的回应 研究表明,面对面沟通中,情绪信息只有7%通过语言表达的,其余93%是由面部、目光、身体运动、语速等非语言符号传递的。,杨澜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利用语言和非语言制码。传达出我关注、我好奇的潜在信息流,营造出一个倾听和对话的信息场。,八、
12、访谈中的提问,访谈中询问的问题,1.行为问题:有关经验、行为、行动和活动等之描述。2.意见问题:受访者对某些问题的想法,或其目标、意图、期望和价值。3.感受问题:受访者对其经验和想法的情绪性反应,如焦虑、快乐、害怕等。4.背景问题:包括年龄、教育、职业、社经地位、居处等问题。,问题选项矩阵,问题的呈现次序,(1)介绍(introduction):访谈者自己访谈目的保密征询录音或笔记之许可。(2)暖身(warm-up):以简单不具威胁性的问题开端。(反例:你对你自己满意吗?)(3)访谈主体(main body of interview):访谈主要问题。(4)冷却(cool-off):以直接了当的
13、问题缓和紧张。(5)结束(closure):感谢和道别。,九、注意倾听,不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容忍沉默 这两条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缺了其中的一条,另外条也无法有效地实施。,1.不轻易打断被访者的谈话,倾听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不要随便打断被访者的谈话。一般来说,被访者说话通常有自己的动机和“逻辑”。虽然访谈者可能认为被访者已经“跑题了”,但是他们可能有话要说,有向访谈者表白的需要。也许,被访者是一位不受学校领导重视的教师,平时很少有机会与访谈者如此耐心、虚心、尊重他人的人交谈,好不容易才遇到了一位“知音”;也许被访者认为访谈者是一位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可以把自己所说的内容汇报给上级领导机关,为自己
14、“打抱不平”;也许被访者认为自己目前所说的内容与访谈者所提出的教育问题有关,只是目前访谈者还没有看到而已,等等。,总之,被访者通常有自己的理由和需求,他们只有在自己内心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后,才会(甚至是无意识地)愿意就访谈者认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交谈。因此,访谈者一定要耐心地倾听,不仅要注意被访者所说的具体话语,而且要思考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动机、愿望和需求。,在倾听对方的时候,访谈者应该不断地问自己:“我能听见对方内心世界的声音吗?我能感知其内心世界的形态吗?我能对他的话产生共鸣吗?我能既感知到他明确说出的意思,又能感知到他害怕谈出然而又极想对人倾诉的意思吗?”。被访者只有在不间断
15、的积极关注中才能充分自由地去探索自己的内心,而被访者的自由联想通常会给访谈带来事先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结果。,因此,在访谈的过程中,如果访谈者听到了自己希望继续追问的重要词语,应该马上记录下来,而不应该立刻打断被访者的思路。访谈者可以等持时机,在被访者的谈话告一段落时再对这些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追问。,2.容忍沉默,除了倾听被访者的言语表达以外,访谈者还要特别注意倾听沉默。“沉默”在不同的文化中往往有不同的定义,因每个文化中人们普遍认可的对“不说话”的时间容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国,如果谈话一方有十秒钟不说话,就会被认为是“沉默”;而在中国“沉默”可以到二十秒钟;相比之下,日本人交谈时“沉默
16、”的时间可以更长一些。,在访谈中,造成被访者沉默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如无话可说、不好意思、有意拒绝回答问题、思想开小差、在建设性地思考问题等等。如果访谈关系建立得不错,访谈进行得比较顺利,被访者在谈到某一问题时突然沉默了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他(她)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或者正在考虑用什么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比如,当一位年愈90的老教授被问到:“您当时是如何决定回国服务的?”,他沉默了两分钟之久。很显然,老教授此时正在茫茫的记忆长河中搜寻这一事件的线索,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访谈者应该耐心地等待,不要为了打破沉默而立刻发话。,如果访谈者明确地知道对方保持沉默是因为
17、害羞或害怕(如一位胆小的小学生突然被叫到校长办公室接受访谈便很可能感到不知所措),应该采取措施使对方先放松下来,如讲一个笑话、闲聊一下。如果研究者在访谈关系尚未建立起来就询问对方一些敏感性话题,如“你的学习成绩怎么这么差啊?”、“你父母离异了对你的学习有没有影响啊?”对方很可能不愿意回答。如果对方表示了明显的敌意,不愿意继续与访谈者合作,访谈者可以采取委婉的方式询问对方是否愿意与自己公开地讨论一下无法合作的原由。,总之,当被访者沉默时,访谈者不要马上发话来打破沉默,应该首先判断对方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沉默,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回应。通常,访谈者在被访者一沉默时就立刻发话是因为自己不能忍受沉
18、默。当双方都不说话时,访谈者往往将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为了打破僵局,访谈者通常马上发话,以此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结果,这么做往往打断了被访者的思路,不仅失去了研究所需的宝贵材料,而且剥夺了被访者深入探索自己的机会。因此,访谈者应该首先扩大自己容忍沉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访谈者首先要接受自己,相信自己对所探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对访谈的情境有一定的判断。如果访谈者自己心态平和,被访者相应地也会感到轻松安全,也就会比较自然地表现自己,包括沉默地思考访谈者所希望了解的有关问题。,总之,访谈中的“听”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访谈者不仅有意识地学会些“听”的技能,而且要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对方
19、的心。访谈者在“听”对方说话时,不仅要听到对方所发出的声音和语词,而且要设法体察对方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包括隐含在对方所说出来的话语中的深层意义。在与被访者对话的过程中,访谈者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提供者”,而且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因此,访谈者要调动自己所有的触觉和情感去感受对方,去积极主动地、有感情地与对方共情。只有这样,访谈的双方才能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建构性的探讨。,作业:4人一组,访问从事秘书行业的工作者/校内风云人物/其他你认为值得采访的人/与上学期同样的话题人物要求:注重挖掘人物个性和内心,挖掘背后的故事。选择合适的采访环境和拍摄角度(该典型同时也将是人物采访写作课的典型)专访时长30分钟以上,无上限录制专访视频截止日期(10月17日前将专访视频复制给班长)本要求发至公共邮箱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