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计划精选.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省社会事业发展工作计划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2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心专项资金的有力引导下,全省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教育、卫生、文化、民政、体育、旅游、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和重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到年底,全省社会事业各项工作能够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计划目标,为20年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年是“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的重要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届期满的最后一年,虽然社会事业发展具备许多有利因素和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不少突出的矛盾与问题。总体上看,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能力供给严重不足,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与人民群
2、众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相距甚远。一是基础教育薄弱,农村中小学仍有300多万平方米D级危房没有得到改造;职业教育教学用房、仪器设备和“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匮乏;高等教育一方面面临着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不足的双重制约,另一方面,高中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高考录取率逐年下降,高中毕业生升学矛盾加剧,社会压力加大。二是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人口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脆弱,城乡之间发展失衡,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不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四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乡镇文化设施普遍缺乏,文化和自然遗产没有得到有力保护。五是社会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社会事业财政
3、资金稳步增长机制和多样化的社会投入渠道未能有效建立。二、主要目标20年全省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为根本,以可能提供的支撑条件为依托,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围绕本届政府的目标任务,把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把构建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教育、卫生、文化、人口等领域,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年主要目标是:20年社会事业发展主要计划指标建议数项目单位20年实际20年预计20年计划建议数比20年预计增长一、年
4、末人口数万人6489.565667.2二、普通高中招生数万人43.544.7462.9三、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万人31.6364011.1四、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万人19.0420.922.57.7五、旅游总收入亿元27832036012.51、继续保持人口低生育水平。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拟控制在7.2以内,总人口拟控制在66万人以内。2、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以“两基”攻坚为重点,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确保20年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和97以上;稳定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20年普通高中拟安排招生46万人,同比增长2.9,中等职业教育拟安排招生40万人,同比增长11
5、.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力争达到56以上;积极提升高等教育,20年省属普通高校拟安排普通本专科招生22.5万人,同比增长7.7,其中:本科招生力争达到9.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以上。3、不断提高卫生健康保障水平。到20年底,全省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立,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将新增14个县市(区),总数达到44个以上,试点覆盖面力争达到60。20年每千人口病床数力争达到1.25张以上。4、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县乡“两馆一站一室”、历史文化名城、大遗址保护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红色旅游”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5以
6、上,国内旅游者人数达到5600万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60亿元以上。三、工作重点1、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推进县、乡计生服务站建设,健全和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继续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2、优先发展教育。继续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和中小学危房改造三大工程。尤其要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确保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扫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的目标任务。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千方百计拓宽高等教育资金投入渠道,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3、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任务,加快
7、实施以县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步伐,同时启动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4、加快文化、旅游发展步伐。完善20户以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步伐,推进合巢旅游联动开发。全面实施“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程。5、努力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大“跑部”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社会事业以更多的投入,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增加社会事业投入强度,全面启动社会事业领域开行软贷款项目,力争社会事业投入总量较20年有明显增长。6、继续推进“861”社会事业重
8、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博物馆新馆、安医第二附属医院、省儿童医院门诊大楼、残联综合服务大楼、省水上运动练习中心等省本级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启动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四、主要措施1、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20年要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社会事业重点专项规划为龙头,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覆盖的原则,制定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置标准,规范用房面积、设备配置和服务功能,通过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发展重点,统筹资金安排、落实建设项目、配套政策措施,按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实施。2、围绕“861”行动计划,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项目储备。按照标志性、基础性、产业化、社会化并进的原则
9、,继续加快推进“861”行动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建设,同时充实储备一批牵动性强、覆盖面广的重大项目,特别是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并以此建立有效的招商引资平台。3、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为落脚点,把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主体,以国家专项投入为引导、地方和社会投入为补充,以教育、卫生、文化为突破口,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4、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教育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办学,在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步
10、伐的同时,努力扩大办学自主权,创新办学模式,革新教育内容,激发办学活力。积极推进卫生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举办经营性医疗机构,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覆盖面,建立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文化事业治理新模式,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落实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做大做强。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健全群众性体育活动服务体系,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5、全面开展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在20年工作的基础上,完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并将评价工作延伸到市县一级,以科学的评价方
11、法,科学评价各地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进程,引导和促进各级政府改变社会发展工作方式,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五、几点建议1、建立机制调整结构努力增加社会事业投入。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在中心政府加大转移支付的基础上,省、市、县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力度,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确保公共财政用于社会事业的资金逐年增长,重点支持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形成稳定的社会事业建设投入保障机制。从我委来说,要在现有可能情况下,尽可能调整省统自筹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努力提高社会事业尤其是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比重,并以此调动和促进市、
12、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社会事业建设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高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2、创新社会事业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提高社会事业发展的活力和效率。一是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治理体制,强化县级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统筹治理职责。二是加快落实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等上划县级治理的体制转换工作,全面推进基层艺术团体、电影院、广播电视、新华书店等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不拘形式兴办社会事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四是推进社会事业单位分类治理,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实行不同的政策治理和运行模式。政府
13、集中力量办好公益性社会事业,对于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其他经营性事业单位,加快推进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革。3、将农村社会事业全面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新农村发展建设总体规划时,要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统筹纳入规划之中,并根据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迁移的新情况、新特点,结合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实际,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覆盖的原则,在整合现有资源,发挥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制定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置标准。按照配置标准,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乡镇文化站、计划生育服务站等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设施。4、确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改变长期以来,只重视经济指标评价考核,忽略社会发展评价考核的做法,除对人口与计划生育进行硬性指标考核外,要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发展水平,作为同级人大对同级政府和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政绩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社会监督问责机制,确保社会事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