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真题体验,第15讲 考点精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该考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一个重要考点。所谓
2、“理解”,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此考点各命题省市均设题,赋分810分。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杜绝“意译”翻译“大意”。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准确解释字义;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体味句子语气。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往往是翻译题的采分点,翻译时必须准确体现出来。,第15讲 考点精讲,2断句。古称“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理解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没有标点的文言文断句,以帮助阅读和理解;
3、二是句内停顿,也可以帮助理解句意、文意。,一、翻译1翻译的两个原则(1)整体原则。翻译前综观整个语句和语段,甚至是全篇,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翻译词语和句子,决不能孤立地去翻译一个句子。(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则。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2翻译的三个标准(1)“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2)“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要求和习惯,并无语病。(3)“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第15讲 技巧点拨,第15讲 技巧点拨,3.翻译操作的五个步骤要
4、确保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准确性,在具体答题过程中,要做到如下五个步骤:(1)读。通过读,明确其在文中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初步了解大意。(2)审。在翻译之前,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3)切。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使用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逐一加以解释。(4)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5)誊。在逐一查对文言文句中的语法现象全部翻译到位以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
5、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4翻译的六种方法文言句子的翻译是以准确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通常,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留、对、换、补、删、调。具体方法是:(1)留:即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可不译。误区点拨: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翻译时可予以保留,不要强作翻
6、译,因为这些词大都难与现代汉语对译。如:,第15讲 技巧点拨,“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伯爵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晋侯、秦伯”应当保留)(2)对:即对译法。对应直译,逐字落实。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要求字字落实。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可译为:“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误区点拨:该译不译。文句对译,要求一一对应,绝少不译的字词。特别是副、介、连三大虚词,翻译时不要或缺,失应的结果就是漏译。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
7、卿。”(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第15讲 技巧点拨,(3)换:即替换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如:“岁征民间”(促织)的“岁”在翻译时要替换成“年或每年”。误区点拨:以今译古。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改变,如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等,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语义,切不可以今义当古义。如:“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
8、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第15讲 技巧点拨,“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德恶劣。译句中以今义当古义,应改用古义)“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4)补:即增补法。补出相关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文言文中省略现象较多,常考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于”,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必须补充译出被省略的成分。
9、可先将其补足,然后依照常规句式翻译,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第15讲 技巧点拨,句子的省略成分必须增补出来。如:“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译成:“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该句“谕”后面省略了代词“之”(部落首领),即“谕之以祸福”,翻译时必须把它补上。词语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如:“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译成:“把对的看作对的,把错的看作错的,叫做聪明;把对的看作错的,把错的看作对的,叫做愚蠢。”该句中加点的“是”“非”是词类活用,属意动用法,翻译时必须增补上表意动的词语“以为”(把看
10、作)。误区点拨(1):该补不补。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如:,第15讲 技巧点拨,“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应补上)误区点拨(2):胡添乱补。一般说来,文言译句必须尊重原文意思,不能根据个人的想当然增添一些内容,以致违背原文的意思。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说)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
11、)(5)删:即删削法。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部分连词等,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如:,第15讲 技巧点拨,“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译成:“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该句是苏轼放鹤亭记中的一句韵文,“兮”是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而”字不译出也不影响表达的准确顺畅。误区点拨:该删却留。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6)调:即调整法。将倒装语序调整为正常语序,对于倒装句式要先找出该句的谓语,再以此为核心找出主、宾
12、、定、状、补,然后分析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和介宾结构后置等现象,再作调整。如:,第15讲 技巧点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应调整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壮的筋骨。”不可译为:“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也没有筋骨的强壮。”误区点拨:该调不调。在古代汉语中,有这样那样的倒装句、省略句。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说来,要将之还原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常式句。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报告秦国的,没有找到。”(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即“寻找可以出使报告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第15讲 技巧点拨,5
13、文言文中修辞现象的翻译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方法的运用较为频繁。有比喻,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可译为:“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用“刀俎”比喻项羽一方,用“鱼肉”比喻自己(刘邦)一方,形象地说明了敌强我弱的形势。有的暗喻是直接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翻译时可以直接翻译成判断句,也可以翻译成明喻句。又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可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这是借喻,不出现本体,不用比喻词,直接用喻体表述。翻译时必须紧紧抓住喻体特征进行
14、,第15讲 技巧点拨,形象地描绘。有借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应译为“平民百姓”,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用这一特征来指代平民。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那就译错了。在翻译时这种情况应采取意译的方法。有互文,如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使用了互文,两句话的陈述对象都是“将军”和“壮士”,因而,“百战死”“十年归”,既是指将军们,也是指众壮士。如果看不出这一修辞特点,或不懂得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那么在句意理解上就会产生偏颇。应当译为:“将军和壮士,或身经百战而死,或从军十年而归。”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翻译时应当合起来进行理解
15、。,第15讲 技巧点拨,二、断句的解题技法1断句的技巧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也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断句时,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标点的规范。同时,还应反复诵读,增强语感。断句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代。文言文中的名词或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如: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
16、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找到上述所说的名词或代词,便可以作出基本的判断。,第15讲 技巧点拨,(2)看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17、/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第15讲 技巧点拨,(3)明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如: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始得西山宴游记)(4)据排偶。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第15讲 技巧点拨,(5)依总分。在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
18、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第15讲 技巧点拨,这段文字始句为总起句,故应断句,接着紧承始句发“叹”,其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为总叹。下文分“夷以近、险以远”而至者“多、
19、少”及其原因、结果,“有志者”“力不足”,“有志与力”而“无物”“相”者,“力足以至(而不至)”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几种情况进行议论,最后又用“此余之所得也”作结。辨明哪些是“总”,哪些是“分”,又“分”几层,就可以大致断句了。(6)理对引。文言文中的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如: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第15
20、讲 技巧点拨,(7)察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2.断句操作实例例: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上标点。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宋弘传),第15讲 技巧点拨,(1)反复通读,抓住主要的点。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如看人物,文中提到的人物有湖阳公主(帝姊)、帝(刘秀)、宋
21、弘(因有“弘曰”,可断定是一个人)。这样可断定文中共提到三个人。再看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新寡),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看办事的方式,帝“微观其意”,是想了解女方的意向;后来帝又询问宋弘,是要了解男方的态度。看事情的结果,最后帝曰:“事不谐矣。”“谐”是成功的意思,可知这件事没有成功。这样,就基本上了解了本文的大意,便可断句了。(2)要确定词在句中的意义。注意语序、分析句式,反复研究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还是读。如“湖阳其意”之间,“湖阳公主”是专名,其间决不能断“湖阳公主新寡”有主有谓,是主谓句,叙一事,应当断;“朝臣”是“论”的宾语,当属上,不能作“观”的主语,决不能属下
22、;至“其意”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句”,其他为“读”。文中“方且图之”的“之”,是属上还是属下?按现代汉语习惯,容易把“之”和“后”连起来读。但这里“之”是“图”的宾语,一定要属上,而不能属下与“后”连用。,第15讲 技巧点拨,(3)找出整齐对称的上下句。如帝引用的谚语,应断作“贵易交,富易妻”,而不能断为“贵易交富”,而使“易妻”属下。这里的“易”是更换的意思,不是“容易”的“易”。又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当根据这一点,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而不能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4)找到对话的标志。如文中的“主曰”“帝曰”“弘曰”“
23、谚言”等。但这时要注意“曰”后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谚言”后的文字,只能是“贵易交,富易妻”六字,而“人情乎”是帝的问话,不是谚语。因而“乎”后加双引号,六字谚语加单引号。,第15讲 技巧点拨,(5)找虚词。如文中的“方且图之”的“之”,“人情乎”的“乎”,“事不谐矣”的“矣”,都可作断句时的参考。这样,得出如下句读: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3断句速记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或句(。)或逗(,)看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第15讲 技巧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