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的供给与需求.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1493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素的供给与需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要素的供给与需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要素的供给与需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要素的供给与需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要素的供给与需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要素的供给与需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素的供给与需求.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要素市场的定价要素需求,一、基本模型,利润最大化和派生需求,1:厂商对任何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要素带来的收益和雇佣要素的成本;2:这一结论直接来自于利润最大化原理,适用于任何要素市场。,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两个定义,边际收益产量(MRP):雇佣额外一单位投入所产生的边际收益产量是销售由额外一单位的投入生产的产品得到的收益。,两个定义,边际费用maginal expense,ME:使用额外一个要素所花费的成本。要素市场的价格接受者:,理解:,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成本最小化模型:另一种推导,产出市场的价格接受,二、投入的派生需求与要素需求函数,两个框架:成本最小化与条件投入需求利润最

2、大化与要素需求,成本最小化与投入选择,成本函数:c(w,y)条件投入需求:x(w,y),利润最大化与投入需求函数,成本最小化与投入派生需求,作为最小值函数的成本函数:c(w,y)一般意义上的成本函数与成本曲线:要素价格不变,即要素市场价格接受者保持投入价格不变分析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TC=TC(v,w,q)=TC(q)总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投入价格的变化齐次性一种投入价格变化:相对价格变化,齐次性C(tw,y)=tC(w,y)投入价格比率不变,成本最小化的投入选择并不受影响,厂商的扩张线保持不变,投入价格变化与投入替代,一项投入的价格变化将导致成本最小化厂商改变其投入选择,测定

3、这一变化的方法之一是在保持q不变的条件下,考察投入比率(K/L)如果随(w/v)的变化而变化替代弹性的另一种定义,成本函数(要素价格改变),三、投入要素的比较静态分析,要素需求会如何随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分析:单一投入两要素投入一般结论,一种投入要素,MPL是劳动投入的函数,而劳动投入又是要素价格w的函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要素价格变化不影响产品的价格要素变得便宜,投入量增加,边际产出下降,VMP下降。,为什么VMP曲线是要素需求曲线?VMP=PMPL=w,假定要素价格变化影响产出价格变化时,要素需求曲线如何变化?,投入要素的比较静态分析,所有厂商都调整时(P0下降到P1),厂商m的

4、要素需求曲线,两种要素投入的情形: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不再适用。为什么?如果w下降,L和K将同时变化,会引起新的成本最小化的投入要素组合,当K变化时,整个MPL函数也发生变化。,两种投入要素,比较静态:两种投入要素,劳动价格下降的两种效应替代效应:产出不变时,A到B点,雇佣劳动增加w/v发生的变动将改变厂商的扩张线与边际成本曲线正常情况下,w下降,MC曲线向下移动,比较静态:两种投入要素,A,B,C,P=MC:一阶条件,结论:替代效应导致在既定产出水平下需要更多的要素投入;成本下降,引起产量增加,产出效应引起投入要素需求的增加。当要素价格上升时,情况相反。,比较静态:两种投入要素,四、边际生

5、产力与要素分配,边际生产力和要素分配,收入份额的竞争性决定,欧拉定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生产要素,不多也不少。这一答案被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由于可以用数学上的欧拉定理加以说明,所以也被称为欧拉定理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产量不够分配给要素,而在规模报酬递减情况下,产量在分配后会有剩余,欧拉定理的证明,欧拉定理的证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弯曲程度越大,收入越不平等,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A称为“不平等面积”,OHL与45度线的面积A+B为“完全不平等面积”基尼系数,五、垄断的要素投入市场,买方垄断的要素投入市场,买方垄断: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垄断者

6、(一个买主),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在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厂商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面对不变的工资率,即w现在厂商面对整个要素市场的供给曲线,厂商面对的是具有正斜率的劳动供给曲线,买方垄断的要素投入市场,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均衡的劳动就业量为L1,且以工资率w1被雇佣。买方垄断厂商的工资和雇佣数量均低于完全竞争的情况(垄断买主的要素需求曲线不存在,图形仅仅具参考意义)。,买方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存在,如果要素供给曲线W(L)变化,边际要素成本曲线MFC也变化,可能会出现同一要素价格不同需求量要素市场买方垄断不存在需求曲线,而产品市场卖方垄断不存在供给曲线,卖方垄

7、断的要素投入市场,卖方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在要素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卖方垄断的要素投入市场,卖方垄断的要素使用原则:,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MRP=MR*MP,卖方垄断的要素投入市场,卖方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右下倾斜的原因:取决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要素供给劳动力的供给,要素供给,要素所有者的行为和要素供给原则:要素的供给原则取决于要素的特征和要素所有者的行为目标。要素是多样的,既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这样的“原始生产要素”,也包括机器设备、零部件等“中间生产要素”。原始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其行为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中间要素所有者是厂商,其行为目标

8、是利润最大化(销售要素)。,一、劳动供给,个人选择模型的具体运用,可以理解个人选择工作的差异。基本模型:选择范围有限:工作和休闲。由于每天只有24小时,个人必须作出时间安排以及这种时间安排给自身带来的效用。,劳动供给(基本模型),劳动供给(基本模型),效用最大化的供给原则:给定w,为使效用最大化,个人选择去工作的小时数为在那一点上闲暇对消费(工作)的边际(效用)替代率为w。,当工资上升时,闲暇变得昂贵。因此,工资上升对闲暇的时间有负的替代效应。同时,工资增加,导致收入增加,闲暇(正常品)也会增加。因此,对于这两种效应,与我们讨论过的斯勒茨基方程(Slutsky Equation)相关。,劳动供

9、给:工资价格变化,劳动供给的斯勒茨基方程,(1)替代效应:当w上升时,闲暇变得昂贵,会减少对闲暇的消费。(2)收入效应:由于闲暇是正常品,当w增加,收入增加,导致闲暇的增加。因此,工资上升时,替代效应导致劳动供给增加,收入效应导致劳动供给减少。至于何种效应占主导地位,取决于实证结果。,实际工资率的提高,收入与替代效应在相反的方向上影响劳动的供给。在a中,替代效应(到S点)超过了收入效应,工资提高导致闲暇减少到H1,b中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闲暇增加而工作小时数下降。,劳动供给的斯勒茨基方程(数学表达),用对偶方法考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原模型变形:给定非劳动收入m(如利息收入、政府转移支付等)和实际工资,劳动供给为L(w,m)。初始问题:给定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对偶问题:给定效用水平下的额外支出最小化。,实际工资的变化将以这种方式引起最小支出的变动。,收入效应:工资变化的收入效应类似于非劳动收入变化的影响。是负的,随着劳动供给L的增加,负的收入效应影响越大,二、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的构建,(a)个人1,(b)个人2,(c)市场,实际工资率提高影响:更长的劳动时间,更多人进入劳动市场,三、劳动市场供给曲线移动和均衡工资水平,导致劳动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1、非劳动收入的变化,2、社会习俗的变化,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为什么不反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