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产业的蓝海商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5246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产业的蓝海商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油茶产业的蓝海商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油茶产业的蓝海商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油茶产业的蓝海商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油茶产业的蓝海商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茶产业的蓝海商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产业的蓝海商机.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茶产业的蓝海商机,黄凤洪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2011.12.09,目 录,一、油脂营养与国民健康二、油茶产业发展背景三、油茶加工产业链和油茶籽油营养价值四、油茶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五、展望,食用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提供人体热能和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一、油脂营养与国民健康,1.影响油脂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脂肪酸组成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天然微量营养成分及脂肪伴随物 脂溶性维生素、胆固醇、植物甾醇及甾醇酯、酚类等没有或极少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农残、重金属残留、反式脂肪酸、氧化副产物等

2、 转基因油料油脂,来源:全球卫生组织 2003年,(1)脂肪酸摄入种类与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饱和脂肪酸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和确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反式脂肪酸、胆固醇、肉豆蔻酸、棕榈酸确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亚油酸、亚麻酸、EPA、DHA和油酸可降低CVD风险,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为机体必需有机化合物甾 醇:植物甾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胆固醇过量摄入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磷 脂:对生物膜的生理活性和机体的正常代谢有重要调节功能,如卵磷脂等酚类物质:菜籽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芝麻素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花生中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3、色 素:叶绿素治疗慢性和急性胰腺炎;促进组织再生作用 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玉米黄素是眼睛视网膜的营养成分之一其 他:米糠油中谷维素具有调节人体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 二十八醇是全球公认的抗疲劳生理活性物质,改善心肌功能,(2)油脂中的类脂物和脂质伴随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油脂中可能存在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农药残留: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所致重金属污染:种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种子、油料加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容器或者操作不规范所致小分子有害物:丙烯酰胺、苯并(a)芘反式脂肪酸:来源于氢化油脂和过度精炼油脂油脂氧化副产物:油脂长期使用或者高温加热所致,控制原料来源、优化油脂加工工艺

4、和提倡健康的食用方式可减少或者避免上述风险的发生。,(4)转基因食用油脂,转基因食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营养成分减少,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试验报告表明转基因食品中对人体有益的成份减少了12%至14%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产生毒素或增加食品毒素含量,会导致某些遗传类疾病,奥地利政府于当地时间2008年11月11日发布最新科学研究,首次证实转基因玉米会导致小白鼠繁殖能力下降,2010年全球主要作物转基因品种所占的比例(%),转基因油料作物:全球约有81%的大豆、64%棉花和29%的玉米均为转基因品种,19962008年中国食用油消费情况,注:2006至2008年食用油消费量按国产油料扣去食用部分后的总折油量

5、加上净进口折油之和。数据来源:王瑞元,2011年沙洋油菜花节报告PPT,2.我国油脂摄入现状(1)油脂摄入数量显著增加食用油消费量2008年人均水平为56.7g/d,是十年前的2.5倍,北京、上海等地达到了 83-85g/d,现有植物油脂摄入量已远远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25-30g/d水平,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居民膳食指南:油脂供能比为25%-30%,脂肪总摄入量为60g-85g/天,其中动物性食物与豆类摄入食品已每天提供30-50g,因此食用油摄入25g-30g/天为宜,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患病率均与脂肪供能比成正相关关系,全国心脑血管病和高血压患病率与

6、1958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倍和4倍,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调查报告 2002,(2)油脂摄入结构不平衡:饱和脂肪酸和转基因油脂摄入过多,植物油脂消费主要以大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为主,棕榈油和大豆油消费比例大幅上升,目前全球约有1/3的豆油、1/8的棕榈油在中国消费,我国主要进口油料情况表(单位:万吨)数据来源:FAO,全球大豆油消费现状,2010年美国USDA 数据,全球棕榈油消费现状,目前我国各类型慢病患病人数(亿人),目前我国慢病易患病人群(亿人),3、油脂消费模式对我国疾病谱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表明,因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油脂结构失衡以

7、及食用劣质油脂,派生出3.4亿“三高”人群,当前中国慢病正处快速增长期,不仅影响着国民健康,而且严重消耗社会资源。据卫生部报告,目前慢病导致了45.9%的全球疾病负担,而中国已达到 6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慢性病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将达5000多亿美元。,油茶籽油品质和脂肪酸组成接近橄榄油,富有优良的营养价值,是一种优质油脂!,因此改变油脂摄入模式,增加优质油脂的摄入量,将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减少巨额医疗经费具有重要的意义,地中海是全球三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肿、老年痴呆症)发病率最低的地区:每天吃橄榄油、蔬菜、水果、粗粮、两周吃一次豆类食品、鱼、每周吃一 次奶酪、每周或

8、者每月吃一次肉产品、适量饮用葡萄酒,我国橄榄油进口量增长迅速,2000-2009年10年增加了40倍,1.油茶生产现状(1)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植物油,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被誉为“东方树”23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食用油茶籽油,秦古籍山海经中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即油茶树。全国油茶籽种植面积4500多万亩,油脂产量约为20万吨左右,二、油茶产业发展背景,(2)油茶生长环境好油茶树生长在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无需化肥、农药等辅助手段,自然生长,远离城市三废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之雨露,尽吸天然养份、日月精华,巴马长寿乡:食用茶

9、籽油,2.大力发展油茶,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巨大(1)可有效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目前我国油脂自给率不足40%油茶适宜于南方低山丘陵发展:可用山地资源2亿多亩,注:产油量=总产油用比例出油率。其中棉籽油产量=皮棉产量/0.6出油率;2010/11年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为2932.4万吨数据来源:根据USDA、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农作物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而来。,2010/11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表 单位:万亩;万吨;公斤/亩,(2)可明显优化食用油结构,提高居民膳食水平:目前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足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在膳食总脂肪占总能量比值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

10、而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比应为10%、15%和10%(即11.51)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比例呈下降趋势,不能满足摄入要求,二十年来居民膳食脂肪摄入量及相应脂肪酸摄入比例,油茶籽油是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力提倡推广的食用植物油,也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3)可显著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能发展山区经济,惠农富民一次种植,多年收益,收益期长达50年以上,被称为“铁杆庄稼”据估算,生产1吨茶油,可提供就业机会200个工作日,带动农民增收2万元以上,(4)可很好地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国土绿化,缓解耕地资源短缺油茶是建立生态型国家最有价

11、值的树种之一种植油茶能充分发挥土地的边际效应,无形中为国家增加耕地,我国人均耕地1.39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7%,油茶套种茶地、西瓜、金银花、黄花菜、红薯等,油茶籽油是中国粮油安全的战略油种:“向荒山要油向平地要粮”国家长期粮食安全政策,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规划到2020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要达到7000万亩,进入盛果期后,年产茶油总量达到300万吨以上,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实施油茶良种补贴。摘自09年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批示,要求科学编制油茶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相关

12、政策,尽快把油茶发展起来,1、油茶结构和化学组成(1)油茶果结构外层茶蒲,中层茶籽壳,内层茶仁油茶籽全籽含油率在25%-40%,油脂主要集中在茶籽仁中,三、油茶加工产业链和油茶籽油的营养价值,油茶果(100%),茶果蒲(60-61.3%),油茶籽(38.7-40.0%),茶籽壳(30.6-34.0%),茶籽仁(66.0-69.4%),(2)油茶各部分化学组成油茶蒲和油茶壳以木质素为主,还富含多缩戊糖、皂素和鞣质等活性成分,几乎不含油脂油茶籽饼中主要以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为主,还富含多酚、黄酮等活性成分,黎先胜,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聂海瑜,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2、油茶全资源利用图

13、,饲料:蛋白、糖萜素,观赏,医用:花黄素、茶碱,食用油,食品工业:茶多糖,美容、化妆品,生物农药:茶皂素,栽培食用菌,食品工业:活性碳、木糖醇,肥料,医用:糠醛,食用,树叶泡,树叶,茶花,茶果,茶壳,其他:栲胶、碳酸钾,茶仁,茶籽,医用:基质、脂肪乳,抛光剂:茶粉,医药:总酚、黄酮、糠醛,养殖业:茶皂素,油茶蒲,茶油,茶粕,油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从而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饱和脂肪酸含量仅为7-11%,不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富含亚油酸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Eur.J.Lipid Sci.Technol.,2007.,3、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接近橄榄油,油

14、酸74-87%,亚油酸7-14%,饱和酸7-11%,油酸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KEY 氏的七国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1980 年对12270 名4059 岁地中海沿岸七国居民进行的5 年前瞻性调查发现,膳食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冠心病死亡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有利于改善IGT者(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水平和糖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预防及治疗血液循环不良而引致的病变活化身体机能细胞:帮助预防及治疗因机能细胞缺氧而引致的病变消炎杀菌:帮助预防及治疗细菌引致的疾病修复细胞:帮助加快伤口愈合。可外用,治疗刀伤、烫伤等,4、油茶籽油中的微量营养成分,(1)角鲨烯:在脂肪酸组成中含量最高达7.62%,李冬梅等.,生

15、物质化学工程,2006,不同油脂提取工艺对油脂角鲨烯含量的影响(含量为在脂肪酸组成中的比例),角鲨烯化学结构,(2)维生素E含量达到279ppm,位于四种木本植物油脂前列,并以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生育酚为主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是抗氧化机制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力、抗不育和治疗皮肤疾患等作用保护和促进儿童和婴儿发育中的神经系统、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杨月欣等.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Gabriel Beltran,et al.,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2010.,(3)植物甾醇含量最高达到600mg

16、/100g,为橄榄油的2倍,位于四种木本植物油脂前列天然来源的植物甾醇安全性很高,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也赋予植物甾醇“一般认为安全(GRAS)”的认可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抗氧化作用、防治前列腺疾病、抗癌、类激素功能、抗炎和退热作用、皮肤保健和美容作用、促进动物生长和增进健康作用,木本油脂中植物甾醇含量,毕艳兰.油脂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多酚含量最高达25ppm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和抗菌活性,对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均有预防作用油茶籽油中的脂溶性多酚种类丰富,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山奈酚、多侧链酚类,张志英,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T

17、oshikazu,et al,Phytochemistry,1991.,油茶籽油中的多酚结构,Lee et 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6.,富含芝麻素(sesamin)和化合物B(combound B):能减少红血球中H2O2导致的DNA损伤,抑制AAPH诱导形成的溶血作用,阻止脂质损伤,清代雍正皇帝到武陟视察黄河险工,知县吴世碌以油茶进奉,雍正食之大喜,称赞“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媲美”,并传旨广开油茶馆,油茶由此盛名远扬相传慈禧太后和珍妃都爱用茶花籽油来护理肌肤宋美龄每晚临睡前,例必叫特护用山茶花籽油给她面部和全

18、身按摩一遍,肌肤红润,5、油茶籽油的功效,(1)古代医书记载本草纲目:茶籽,苦含香毒,主治喘嗽,去痰垢.农政全书:茶油可治疗痔疮、退湿热本草纲目拾遗:茶油可润肠、清胃、解毒、杀菌随息居饮食谱:茶油烹调肴撰,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中国中医药大辞典:茶油有清热化湿、化虫解毒。治痧气腹痛,急性蛔虫阻塞性梗阻,疥癣,汤火伤,(2)民间用途美容护肤、护发,治疗皮肤病治疗烧伤、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用于婴儿尿疹、湿疹湘西土家族妇女有用茶油淋浴的习惯壮族和侗族妇女用煮茶枯的水洗头促进发育,称作“月子宝”、“产子油”、“补奶油”民间素来有妇女怀孕及产后食用茶油的习惯,不仅可以

19、增加母乳,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十分有益延年益寿:广西巴马“中国长寿之乡”,长寿老人主要吃茶油和胡麻油消炎:井冈山一带用泡过草药的茶油治疗枪伤刀伤烧伤通便:每天清晨空腹生食1匙油茶籽油,解决便秘问题解酒:海南自古以来有饮酒前先空腹饮少量茶油的习惯,(3)现代研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实验结果表明,茶油能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止甘油三脂的升高,帮助“三高”的患者改善健康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抑制TXB2释放,增加机体抗氧化酶活性,阻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和泡沫细胞的形成抗血凝作用: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机梗死或脑栓塞的发降血糖:茶油对IGR患者(糖调节受损)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血脂代谢的作用,王

20、苹,王春荣等.营养学报,1993;陈梅芳,顾景范等,营养学报.,预防肥胖我国有80%的女性产后肥胖,20%的女性产后永久性肥胖茶油有“不聚脂”性普通食用油进入人体后,其未消化部分会聚集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诱发其他疾病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能与体内的分解酵素产生作用,被碳酸气分解转换为能量,阻断脂肪在内脏及皮下生成,因此能有效预防产后肥胖,护肝作用茶油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肝脏脂质氧化,保护CCl4导致的肝损伤,Chia-Pu Lee,et al.,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7.,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茶油能增加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活性氧自

21、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茶油添加到其它植物油中显著提高其保质期和稳定性,Messner,et al.,Drugs,1990.Sahari,et al.,JAOCS,2004.冯翔等,营养学报,1996.,抗癌作用茶籽油及其馏出成分通过口服和腹腔注射方式均可抑制黑色素瘤在肺中转移,效果显著优于橄榄油和棉籽油,Daisaku Miuraa,et al.,FEBS Letters,2007.,护肤作用促进I型胶原蛋白合成,抗皱,减少皮肤水分损失在日本以红山茶茶油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洗发、护发、护肤类化妆品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Eunsun Jung,et al.,Journal of Ethnopharmac

22、olog,2007.,茶油外涂可治疗炎症:红斑、皮炎、湿疹、烫伤等能有效防止皮肤感染,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真菌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茶籽油中三萜醇具有显著的抑制炎症效果,Akihisa,et al.,Chem.Pharm.Bull.,1997.王爱萍等,2006;袁琦等,2005;朱美珍等,2005,茶籽油中三萜醇对小鼠炎症的抑制作用,Structures of seven novel triterpene alcohols,6.油茶籽油具有优异的烹饪特性,烹饪稳定性好,适合于烹炒、烘烤、煎炸、清蒸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爱妻油”:茶油的烟点高,超过 210以上,作为烹饪油油烟污染少茶油抗氧化能力强,

23、煎炸10次品质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不生成反式脂肪酸耐贮藏,氧化诱导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常用食用油脂,因此,推广食用茶油,对于改善国人膳食营养结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底美国FDA官方发布了一则有关橄榄油的新闻公告:允许橄榄油在其食品标签上标注:“每天食用23克橄榄油,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冠心病率。”与橄榄油有着同样品质的茶油具有同样的效果,如何开发蕴藏其中巨大的商业价值则是发展油茶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四、油茶籽油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1、脱壳冷榨-冷炼油茶籽油,脱壳冷榨-冷炼工艺能耗(标准煤kg/吨油)仅为传统工艺的1/31/4;耗电量(KWh/吨油)仅为传统工艺的1

24、/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油料低温制油及蛋白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油茶籽脱壳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高含油料脱皮膨化制取油脂和饼粕的方法(ZL01106583.4),脱壳冷榨-冷炼工艺,(1)油茶脱壳技术:一次性脱壳率95,脱壳后壳中含仁1,仁中含壳2,居国内领先水平,油茶籽脱壳分离组合装置(武科)鉴字041号,国内领先水平,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油茶籽脱壳分离系统 ZL03235852.0,脱壳优点脱除色素和抗营养因子改善油的外观色泽提高油脂品质提高出油率提高饼粕质量减轻机器磨损,(2)低温压榨技术:双螺旋榨油机,冷榨饼成型性好,饼残油小于6%,低温压榨优点油脂

25、营养价值高:天然VE、植物甾醇、多酚等微量营养成分以及油脂天然结构得以保留,并避免生成聚合物和反式脂肪酸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氧化副产物;油脂理化品质好:经适度精炼后即可达到国家标准,可直接食用;节能减排:减少精炼工序,省去传统工艺中的轧坯、蒸炒工序,(3)适度精炼技术,过度加工导致油脂营养价值下降碱炼脱酸:甾醇和维生素E的损失约为10-20脱色:甾醇、角鲨烯和维生素E的损失量约35 脱臭:能除去3540甾醇,70的VE 和80角鲨烯;230脱臭4h,油脂中近1亚油酸反式化或异构化,而几乎50的-亚麻酸发生反式化或异构化,脱臭工艺使油脂中反式脂肪酸成倍数关系增长,适度精炼优点采用固体吸附等适度冷炼

26、工艺技术能显著增加油脂中微量营养成分含量,防止反式脂肪酸生成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型工艺植物甾醇含量增加1.3倍,总酚含量增加约6倍,氧化诱导时间增加45%新型工艺反式脂肪酸含量(1%)显著低于传统工艺(2%-5%),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油脂脱酸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ZL200910272819.2,研制了两种分别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和辅助降血脂作用的营养油脂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营养改善的重点人群为少年儿童人群、妇幼群体和老年人群体 本产品特点以油茶籽油(俗称为“月子油”或“育子油”)为基础油脂功能明确目标人群清楚,脂肪酸组成符合重点人群的需要烹饪稳定性较好,2、功能性油脂,油茶籽油等优质

27、原料筛选,脂肪酸重组技术,WHO/FAO推荐标准、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我国膳食脂肪摄入现状、重点营养改善人群脂肪需求,营养和风味调配技术,植物甾醇、维生素E和多酚类物质,风味、口感宜人,稳态化技术,改善生长发育作用、辅助降血脂作用动物实验评价,150和210烹饪特性评价,数学建模和MATLAB 软件,适合中老年人群以及婴幼儿、青少年儿童、孕妇和乳母等人群的新型营养油,安全性评价,产品研发的主要技术路线,氧化副产物氧化聚合物风味物质理化特性,企业标准,生产工艺规程,制订了严格的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和企业标准,产品理化指标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富含维生素E、植物甾醇和多酚不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结晶温度较

28、低,货架期长,易于储存,湖北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动物检测表明两种营养油脂食用安全,分别具有调节血脂和改善生长发育作用,“重组新型营养油的研制与评价”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鄂科鉴字2010第03095号)分别适合于青少年儿童、婴幼儿、乳母和孕妇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人群和中老年血脂偏高人群等需要改善营养的重点人群适合于蒸煮、烹炒、凉拌和适度煎炸等烹饪方式,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和酒店烹饪用油、食品加工以及营养配餐用油等,产品包装,鉴定会现场,申请专利1项:一种家庭平衡配方油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169851.5,3、功能性化妆品(1)国外产品TSUBAKI丝蓓绮

29、品牌属于资生堂集团,是日本顶级的洗发护发品牌“TSUBAKI 丝蓓绮”系列产品:采用从山茶花中精萃的“山茶花精油”和两种美发修补成份凝华而成的“高纯度山茶油EX”配方 丝蓓绮TSUBAKI奢华修复洗发露:全新添加的山茶花氨基酸,奢华修补受损发丝,(2)油料所以油茶籽油为原料,开发出了系列功能性化妆品植物精华保湿滢润洁面膏:维护和修复皮肤保水屏障,发挥深层滋润保湿作用 植物精华舒缓保湿柔肤水:深层补充肌肤所需的水分,提高表皮细胞的储水和锁水能力,令肌肤柔滑水润 植物精华倍润保湿滋养霜:维护和修复皮肤的面部保水屏障,超强滋润保湿,产品外包装,产品内包装,4、医用产品(1)软膏基质及注射用油中华人民

30、共和国药典2010版:作为软膏基质及注射用茶油的原料,(2)脂肪乳用油,脂肪乳特点基本组成:长链甘油三酸酯(LCT,C1424,油茶籽油/橄榄油)中链甘油三酸酯(MCT,C6C12)卵磷脂、甘油、注射用水适应症:脂肪乳剂是肠外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量的补充剂。还为机体提供生物膜和生物活性物质代谢所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针对严重创伤病人、大手术病人以及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急症病人有降低过度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等多种作用。工艺:油脂与卵磷脂加热高速搅拌混匀,搅拌中注入甘油与水的混合溶液中,属O/W型乳剂,脂肪乳具有巨大的商业空间脂肪乳2010年销售额达到13.02亿元。销

31、售规模逐年扩展,且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国主要城市油茶籽油&橄榄油认知度对比,南昌、杭州、长沙等茶油传统区域油茶籽油认知度高于橄榄油 深圳作为唯一的非油茶籽油产区城市的茶油认知度与橄榄油接近,五、建议与展望,1、加强油茶籽油营养知识宣传,提高消费者对油茶籽油的认知程度,2、加强油茶高效加工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橄榄油根据加工工艺、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含量和营养价值进行了详细分级,拓展了市场开发空间国外进行了深入的橄榄油营养价值和作用机制的人群和临床研究,并系统研究了可能影响其营养特性的因素,特级初榨橄榄油 优级初榨橄榄油 低级初榨橄榄油精炼橄榄油橄榄果渣原油精炼橄榄果渣油橄榄果渣油,3、加大高附加值油茶籽产品的研发力度,保健食品:2010年全球保健食品销售额达到630亿美元,2013年将达到905亿美元,其中功能性油脂占了较大的份额医药产品:2010年,预计全年药品市场规模可以达到7556亿元化妆品:2008年我国化妆品销售达到1200亿元,且保持强劲增长趋势,近十年我国药品终端市场规模及增幅(单位:亿元),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