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高效课堂》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7304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4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高效课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自主高效课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自主高效课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自主高效课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自主高效课堂》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主高效课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高效课堂》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主高效课堂 消减根源性负担的探索,台州市路桥区第二中学 何 丽 红,路桥二中自主高效课堂,1、教改时间(2008、5、30全面启动“整体性教改”)2、教改动因(”质量立校、教改活校、特色强校”实现学校二次腾飞)3、区域背景(文化育人,自主发展活跃、开放)4、基本结构、特点、核心、实质,课堂基本环节:自学、交流、总结,1、“自学”环节是学习开始的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没有自学就没有交流(展示)的基础。2、“交流”环节是决定课堂效率的关键,小组交流的有效性与集体交流的投入度至关重要。集体交流的内容根据课型根据阶段可以是“大展示”“小展示”“精展示”。3、“总结”环节是指在课堂学习告一段落时,让

2、学生及时的进行整理消化反思总结,教师也可精要地进行点评小结,也可根据重难点强调巩固落实或课堂检测。,基本特点:自主性、立体式、动态化,1、自主性:我们的思考与做法包括三方面。(1)形体上的一定的解放,坐、站、围、转相对自由,只要投入地在学习。(2)课堂学生“三权”确保,话语权、提问权、评价权,我们现在课堂提倡学生不举手发言,个体大声发言,敢问敢说。(3)课堂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些教学目标设定师生讨论,教学内容最大程度适合不同层次学生(语文组的基于学生个性的学习指导与理科学案的基础题、拓展题、提高题),有的小组大展示形式不拘,学生发挥创造力。,基本特点:自主性、立体式、动态化,2、立体式:在同一教

3、学时空,学习信息流动是多层面的、多点位、多元的。形式上有独学、对学、群学,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学习组织单元越少越好,比如3-4人的学习小组。课堂打破一人独讲或一问一答单一层面,提倡最大化的互动,如学生间的相互补充、评点、质疑,也包括教师精要的点拨、引导、小结、评价等。,基本特点:自主性、立体式、动态化,3、动态化:指课堂有较多生成的作品、学习成果。尤其学生对教材挖掘深刻并有自己的观点、主见、思路、作品。学生通过课堂反思总结,形成完善认识结构,并能归纳技巧、方法、规律,以便举一反三。课堂实现几个转变:由知识转向知识结构,由多题一解转向一题多解,由针对教材转向关注生成。因此教改后的课堂教师面临变化莫测

4、的生成资源的同时也缺乏了传统课堂的掌控性与确定性,也因此课堂多了无法预设的精彩。,课堂改革核心:还原与解放,我们把学校这场原发自发的课堂教学改革视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第二次变革。其核心意义仍是“还原与解放”还原“异化成唯分数的教育”为“人的教育”,关注师生作为人的个体发展甚于升学率,解放“课堂生产力”,培养主体意识,提升自主能力。,关键词:还权,两个目标: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主课堂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把管理的权力还给学生学校大集体、班级小社会,人人参与管理,个个都是主人。,路桥二中自主高效课堂实质,因此,我们这次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只是课堂技术

5、层面的改革,而是 教育理念的颠覆 学校文化的转型(学习责任的转移),教育理念的颠覆,1、教与学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谐,和谐就是“教要最大程度的转化为学”“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提出了“以教促学、以少胜多”的思想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2、课堂师与生的关系要重新调整,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不只是由课堂的主宰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还是一个从师长到学长(平等中的首席),从学长到侍者(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的角色变迁,所以我们提出了教师要“走进学生、读懂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3、我们的管理理念从包办到放手,我们提出了“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

6、理”。,学校文化的转型,任何教学改革,最终都是学校文化的梳理、传承、重建,都是学校师生价值观的碰撞、内化、重塑。这两年来,在梳理学校文化特点,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些文章:明确了学校精神与价值导向,师生在学校生活中努力践行;完善人事聘任、岗位考核、奖罚机制等管理制度,提高二中人的责任水准;补上前阶段只重教师专业素养技能培训缺少日常行为规范等师德方面养成的功课;教研组利用教改平台进行学科建设,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班级走出自主管理的第一步,逐步形成班级自主管理体系;教师利用教改,真正转变理念与教学行为 这一趟,随着学校教改的深入,我们的学校文化要逐步转型趋向和谐、进步的文化,因为“和谐、进取

7、、宽松,是实现中国中小学有效教学的基础文化要求。”我们逐渐意识到:没有宽容就没有真正彻底的改革。我们得宽容改革的蜿蜒曲折,得宽容的对待学生“静待花开”,也就像教育局余局长调研后“两个不讲”的指示不讲一时的进度与成绩,给我校的改革留足了宽容的空间。,学习责任的转移撤退,这意味着两个字“撤退”。任何深层次的改革都会触动利益格局,来自教育领域的变革也不例外。教学改革其实是各方(管理层、教师、学生)利益的搏弈。在梳理新课程之初改革与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我们发现责任权利的两种转移与搏弈。在2003年新课改之初,我们曾提出“给实验教师松绑”“解放学生必须先解放教师”的观点,教学管理“主动撤退”,重建了

8、新的教学评价制度,解除教师对改革风险的后顾之忧。那几年的改革因为学校的“主动撤退”而赢得胜利,在新课改低落回潮的时候,路桥二中仍坚持课程改革,其良好成效得到当地教育行政与社会的充分肯定。2008年5月自今,学校开始的二次课堂改革,教育的命题回归“以生为本”,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要求老师们“主动撤退”,把课堂的学习权还给学生。一年半来,参与教改的老师们是在颠覆课堂、承受阵痛中一路走过来的,实属不易。,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对于减负的再认识,1、我们一般所指的减负有两个方面:一是涉及“量”上的负,如学生学习的时间过长、过多,重复练习、题海战术、过大作业量,学生不得不牺牲大量自由时间,缩短正常

9、休息时间,减少各类文体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二是指心理的负担,由于频繁的考试及排名,来自家庭父母的高期望值与学校老师的成绩压力,心理负担普遍较大,有的甚至超过正常承受能力,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2、2009、3、19教育局调研后,林局提到,一直以来,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根源在于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解决好问题,遗留的问题成为学生越积越多的负担。3、教学的根源性负担:学生未能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有效掌握知识的认知负担。教师惯性:“质的损失量来补”。教学陷入了“越差越多练多考,越多练多考越差”的怪圈。学习的负面情绪,每天积累的失败感,消解了学习的天性,泯灭了学习的热情,厌恶与抗拒学习。在

10、每一个厌学学生的背后,都有老师每天不当教学行为点滴的累聚,改变学生最后的既成事实是很困难的,而改变每堂课自己南辕北辙的教学行为是可以做到的。,消减根源性负担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追求“三效”,1、因为“基础教育从其性质上与对象的特点而言,核心的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是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生活作准备。”2、我们的消减根源性负担的课堂必须是效果、效率、效用的和谐统一。重视课堂的效果,即追求教学基本目标的达成度,要努力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能力。更要思考,师生在教学中的投入产出,即对学习效果的追求,应建立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的条件下,都应追求低时间投入,高效果产出,要为学习者留出足够的自主发展

11、机会和发展精力。我们更要追求教学的效用,即学习应有利于学习者学习愿望、兴趣的持续与能力的发展,应促成学生掌握“以学习求发展”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3、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算一本帐知识能力掌握情况,更要算足可持续学习动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帐,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绿色课堂”“生态课堂”,才有可持续的良好的发展前景。(管理层算帐:成绩、投入、可持续),消减根源性负担的策略,1、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情绪之门”2、匹配的教学方式是“知识之门”3、整体的意义学习是“感悟之门”(从精神、技巧、智慧层面),课堂学习“三门”情绪门、知识门、感悟门,1、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情绪之门”,1、我们认为高效课堂首先是“安

12、全课堂”“信任课堂”“愉悦课堂”。2、学校的课堂评价表中,我们用了以下词语来形容理想的课堂氛围:自学时要独立安静、紧凑紧张、凝神静思、忘我投入;交流或展示时文科要热情洋溢、情不自禁、神彩飞扬;理科要思维碰撞、相互启发,跃跃欲试。3、生命课堂形成关键在于理念不在技巧。教师要实现两个转向:由包办或半包办转向放手,由压制压抑转向彻底的解放。放手明责任,尊重促勇敢,自信成主体。4、我们要求老师创设“平等”“民主”“相容”的良好氛围,同时,注意课堂中学生情感的激发,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态。5、对老师的课堂行为我们还做了规定,要确保学生的课堂“三权”,话语权、提问权、评价权。6、要着力打造自主高效课

13、堂的三种文化“容错文化”“对话文化”“团队文化”。,“容错文化”“对话文化”“团队文化”,1、容错文化:(1)包容错误、承认权利、感谢错误(犯错是学习进步的起点,课堂学生暴露的问题是教学的前提与契机)。(2)要闭得住嘴、耐得住性子缓说破。(3)“装糊涂”“示弱”(“忍者”让学生在课堂变得强势与聪明才是我们的目标,千万不要本末倒置)。2、对话文化(1)自由、民主、平等理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阐述己见、生成作品)。(2)让课堂成为互相倾听的场域,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并在课堂创设多样的对话:独立自主、阅读文本,与教材零距离沉入式地对话;踊跃参与小组交流,与学习伙伴争辩式地对话;信心满满、个

14、性展示,与全班师生交融式地对话。3、团队文化(1)精心打造学习小组(2)学生围成圈坐,使小组合作成为学习常态。(3)建立小组组合、组长选聘、组员调整、责任明确、分工合作的系列规范,利用班级评价每堂课的小组排序,刺激小组争先与帮扶,班级日常生活及管理(如就餐、家长会)尽量以小组形态出现,全方位、持续促进小组尽快形成团队。,2、匹配的教学方式是“知识之门”,传统课堂教与学关系的错位主要体现在:(1)教学设计的错位:传统课堂教师备课一般流程是阅读教材,翻看参考书与教案,到网上寻找课件,然后备好教学流程,教学设计重在为了自己“好教”,独独忽视或不重视学习对象的研究,在教学经验的驱使下,教学设计往往有一

15、定的盲目性、随意性。(2)课堂主体的错位: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讲,学生为观众”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绝对操控者,教师把讲完课视为完成教学任务。且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习只是“经过”学生,没有“通过”学生,故而老师们会经常发现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一错再错,效果低下,堤内损失堤外补就成为普遍现象。(3)课堂流程的错位:传统课堂教学重教轻学、先教后学,过去老师们习惯的学习假设是“学生的学是以老师的教为基础的,学生是靠老师教会的”,因而老师把教与讲视作自己的核心职责,哪怕只是安慰性的教与讲。其实是骨子里是不相信学生会自己学会。(4)过程结果的错位:传统课堂教

16、学重结果轻过程,一般会采取“前程加速,后程反复”策略,即把大量时间花在课堂练习与复习上。新课教学进度快,留出大量时间进行备考训练。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往往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教师只好采用大量重复练习来弥补与强化。简而言之,传统课堂教与学方式的不匹配在于“为了好教、教讲优先、结果至上”。,“学”“为了学、针对学、保证学”,“为了学”就是从学生出发设计教学,是为了学生好学而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追求简单力戒繁复,使学生在课堂能自主地学、沉入地学、完整地学、连续地学,力避繁复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真正学习的切割与伤害,也使教师能在课堂腾出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情况。当前我校自主高效课堂的基本环节还是“自学、

17、交流、总结”简单的三环。“针对学”就是课堂突出“以学定教”原则,集体备课的一个重点是研究学生起点与知识能力储备,精心设计辅助自学的导案,学案分层次设计“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等;在自学环节,学生找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以备与同学讨论,老师一定要巡视全班,了解各类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备确定课堂群学重难点;小组交流后的精展示环节,教师要充分尊重小组推荐与大多数学生的意见,精选有价值的重点内容深入讨论,把课堂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训练案根据学生课堂情况,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尽力做到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保证学”就是课堂确保“学为主体”,课堂教学的实质是“让学”让学生好好的学习。教改之初,问题较多

18、,加上心急,存在课堂老师与学生争讲现象,为了教改初期教师在课堂的还权与确保学生课堂“三权”,学校采取了一些行政手段,成立了课堂监控小组,密集监控与反馈课堂上的“四不准十五大”现象与“他主低效”课堂现象。经历一年半的教改,我们也只是把权力表象的给予了学生,但我们希望走下去是真正的彻底的给予。,3、整体的意义学习是“感悟之门”,感悟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深层次的内化,而不通过感悟,外在的知识信息对主体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而不附着意义的学习肯定是增加负担的。比如,没有建立写作需要与价值的作文训练是外在于学生的“伪写作”,为学生所不喜欢;纯粹为应试而学习记忆的英语单词是没有生命力的,“单词不进入运用就是

19、负担”;脱离背景与意义联系的历史政治知识是孤单的死知识,无法引起学习的胃口;疏离过程学习的概念规则,是不可能留下深刻印痕的且无法灵活运用。现阶段,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教改的调整期:从模式走向实质,从单一的课的研究走向整体学科教学建设,以期更本质、更明白、更有效。我们的文科教学,在原先打破教材基础上,更构建一个大文科的体系。语言类的学习,遵循“积累、感悟、表达”的学科学习规律,大阅读大输入,重记诵重积累,课堂更简化为“理解感悟与表达交流”,尤其我们的英语教学更要打破教师设计任务组织小步子学习的形式,在基础音标与词汇掌握基础上,进行大阅读大交流,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会语言。,三案两思型理科课堂

20、,在理科教学中近阶段主要尝试了打造“三案两思”型理科课堂。“三案”指导学案、训练案,导学案是把学生原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与本节须学习的核心内容进行对话,让学生对本节须学习的核心内容作充分的思考,期待学生能带着教材走向学习伙伴,训练案是在学生学习新知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变式或巩固训练,期待学生有更充分深入地理解。“两思”是指:一方面,理科教学要体现任务导向,从学习的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要有适度的思维张力;另一方面是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反思提升。,三案两思针对性与个别化,“三案两思”型理科课堂其实是尝试在大班化集体授课制下,怎样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与个别化”,从而尽最大量消减根源负担。

21、加强理科教学的“针对性”,做好“以学定教”与“以学定练”。一是加强课堂的针对性,真正做好“以学定教”,在以“生为主体、学为中心”思想指导下,我们把学习当成“不断试误的过程”,课堂当成“不断暴露问题的过程”。(昨天数学课)二是加强训练或作业的针对性,提出“以学定练“,近阶段,在理科中我们尝试在“导学案”的基础上,加了“训练案”,主要针对原先老师不顾课堂学情进行统一化的训练或作业(一般课前已备好训练或作业),既浪费了时间效果又不好的情况。“训练案”操作:(1)内容:根据课堂暴露的问题,变式练习为主。(2)编制:教师课前编制,学后马上做调整,如放课外作为作业,可课后编制。学生小组编制或自己编制也可。

22、(3)使用:最好放课堂当堂训练,也可作为作业。有分层要求的,要标示清楚,可以允许不同层次学生选择练习巩固。,三案两思针对性与个别化,“两思”指强化整理反思,促个别化的学习,我们提炼出“三案两思”,其实不止“两思”,让反思贯穿整个课堂,所有环节。提出“两思”是强调突出。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自学时,可辅以“整理反思表”,除了常规的要求外(如找出不懂的问题),还要求整理涉及的本课知识、方法,推荐典型例题或有价值的问题,谈谈感想拓展等。也可在导学案边上留出空白,设计“整理反思条”,以备学生完成后及时反思问题。本课结束后,一般有一个本课的反思总结,从知识方法思想各层面反思所学所得。单元结束后,可以图或表的形式,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整理。持之以恒,促进学生深入发现问题、提炼问题(难)、解决问题。提高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更多了一份前行的勇气与信心;因为有了“你们”,“我们”对教育的明天充满了美丽的期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