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章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6197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二章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二章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二章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要点 建立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包括: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变形协调方程;边界条件的描述;方程的求解方法等。,一.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Problems of plane stress and plane strain),1.平面应力问题,(1)几何特征,一个方向的尺寸比另两个方向的尺寸小得多。,平板,如:板式吊钩,旋转圆盘,工字形梁的腹板等,(2)受力特征,外力(体力、面力)和约束,仅平行于板面作用,沿 z 方向不变化。,(3)简化的应力特征,如图选取坐标系,以板的中面为xy 平面,垂直于中面的任一直线为 z 轴。由于板面上不受力,有:,因板很薄,

2、且外力沿 z 轴方向不变。,可认为整个薄板的各点都有:,由剪应力互等定理,有:,结论:,(a)平面应力问题只有三个应力分量:,(b)应变分量、位移分量也仅为 x、y 的函数,与 z 无关。,(c),2.平面应变问题,(1)几何特征,水坝,滚柱,厚壁圆筒,一个方向的尺寸比另两个方向的尺寸大得多,且沿长度方向几何形状和尺寸不变化。,近似认为无限长。,(2)外力特征,外力(体力、面力)平行于横截面作用,且沿长度 z 方向不变化。,约束 沿长度 z 方向不变化。,(3)简化的变形特征,如图建立坐标系:以任一横截面为 xy 面,任一纵线为 z 轴。,设 z方向为无限长,则,沿 z 方向都不变化,,仅为

3、x,y 的函数。,任一横截面均可视为对称面,水坝,因为任一横截面均可视为对称面,则有,平面应变问题,(c),可近似为平面应变问题的例子:,煤矿巷道的变形与破坏分析;挡土墙;重力坝等。,结论:,(a),(b),如图所示三种情形,是否都属平面问题?是平面应力问题还是平面应变问题?,平面应力问题,平面应变问题,非平面问题,两类平面问题:,平面应力问题,平面应变问题,几何特征,受力特征,应力特征,几何特征;,受力特征;,应变特征。,外力、应力、形变、位移。,基本假定:,(1)连续性假定;,(2)线弹性假定;,(3)均匀性假定;,(4)各向同性假定;,(5)小变形假定。,(注意:剪应力正负号规定),(掌

4、握这些假定的作用),基本概念:,t=1.,AC:,BC:,二.平面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Equilibrium equations),Divided the equation by dx dy:,Divided the equation by dx dy:,when,直角坐标下的应力平衡微分方程,物理意义:表示变形体内无限相邻两质点的点的应力状态的关系。对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均适用。,说明:,(1)两个平衡微分方程,三个未知量:,超静定问题,需找补充方程才能求解。,(2)对于平面应变问题,x、y方向的平衡方程相同,z方向自成平衡,上述方程两类平面问题均适用;,(3)平衡方程中不含E、,方程与材料性

5、质无关(钢、石料、混凝土等);,(4)平衡方程对整个弹性体内都满足。,undeformed,deformed,注:这里略去了二阶以上高阶无穷小量。,建立:平面问题中应变与位移的关系,一点的变形,线段的伸长或缩短;,线段间的相对转动;,考察P点邻域内线段的变形:,三.几何方程(The geometrical equations),Normal strain of PA:,Normal strain of PB:,Shear strain of point P:,P点两直角线段夹角的变化:,几何方程 The geometrical equations,建立:平面问题中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物理方程也称

6、:本构方程、本构关系、物性方程。,在完全弹性和各向同性的情况下,物性方程即为材料力学中的广义虎克(Hooke)定律。,其中:E为拉压弹性模量;G为剪切弹性模量;为侧向收缩系数,又称泊松比。,四.物理方程,1.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由于平面应力问题中,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注:,(1),(2),物理方程的另一形式,2.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由于平面应变问题中,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注:,由式虎克定律第三式,得,?,3.两类平面问题物理方程的转换,平面应变问题的物理方程,平面应力问题的物理方程,(1),平面应力问题,平面应变问题,材料常数的转换为:,(2),平面应变问题,平面应力问题,材料

7、常数的转换为:,平面问题的求解,问题:,已知:外力(体力、面力)、边界条件,,求:,仅为 x y 的函数,需建立三个方面的关系:,(1)静力学关系:,(2)几何学关系:,(3)物理学关系:,应变与应力间的关系。,应力与体力、面力间的关系;,应变与位移间的关系;,建立边界条件:,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1)应力边界条件;,(2)位移边界条件;,五.边界条件(Boundary conditions),1.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1)平衡方程:,(2)几何方程:,(3)物理方程:,未知量数:,8个,方程数:,8个,结论:,在适当的边界条件下,上述8个方程可解。,2.边界条件及其分类

8、,边界条件:,建立边界上的物理量与内部物理量间的关系。,是力学计算模型建立的重要环节。,边界分类,(1)位移边界,(2)应力边界,(3)混合边界,三类边界,(1)位移边界条件,位移分量已知的边界 位移边界,用us、vs表示边界上的位移分量,表示边界上位移分量的已知函数,则位移边界条件可表达为:,平面问题的位移边界条件,说明:,称为固定位移边界。,(2)应力边界条件,给定面力分量 边界 应力边界,由,式中取:,得到:,如:,l、m 为边界外法线关于 x、y 轴的方向余弦。,平面问题的应力边界条件,垂直 x 轴的边界:,垂直 y 轴的边界:,在物体的边界上取直角三角形的微元体PAB,其斜面AB与物

9、体边界面重合。N为其法线。,得,(3)混合边界条件,(1),物体上的一部分边界为位移边界,另一部为应力边界。,(2),物体的同一部分边界上,其中一个为位移边界条件,另一为应力边界条件。如:,图(a):,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图(b):,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例1,如图所示,试写出其边界条件。,q,(1),(2),(3),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1.平衡微分方程,2.几何方程,3.物理方程,(平面应力问题),4.边界条件,位移:,应力:,问题的提出:,求解弹性力学问题时,使应力分量、形变分量、位移分量完全满足8个基本方程相对容易,但要使边界条件完全满足,往往很困难。,如图所示,其力的作用

10、点处的应力边界条件无法列写。,1).静力等效的概念,两个力系,若它们的主矢量、对于同一点的主矩相等,则两个力系为静力等效力系。,这种等效只是从平衡的观点而言的,对刚体来而言完全正确,但对变形体而言一般是不等效的。,3.圣维南原理(Saint-Venant Principle),2).圣维南原理,(Saint-Venant Principle),原理:,若把物体的一小部分边界上的面力,变换为分布不同但静力等效的面力,则近处的应力分布将有显著改变,而远处所受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只能在次要边界上用圣维南原理,在主要边界上不能使用。,注意事项:,必须满足静力等效条件,图a是一端固支、一端受集中力作用的

11、杆件,其厚度为1 mm,容易计算出杆内的应力为100MPa。图b是该杆件的应力分布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应力值。由于上部固定端和下部加力端的影响,明显看出从上部固定端向下大约20 mm区域内应力并不是均匀分布,在杆的下端,从集中力作用处向上大约25 mm的区域内应力也不是均匀分布的。图b中,只有杆中间部分横截面上的应力才是均匀分布的,且其大小为100 MPa。圣维南原理说,力作用于杆端的分布方式,只影响杆端局部范围的应力分布,影响区的轴向范围约离杆端1-3个杆的最大横向尺寸。,六.按位移求解平面问题,1.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1)平衡方程:,(2)几何方程:,(3)物理方程:,(4)

12、边界条件:,(1),(2),2.弹性力学问题的求解方法,(1)按位移求解(位移法、刚度法),以u、v 为基本未知函数,将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都用u、v 表示,并求出u、v,再由几何方程、物理方程求出应力与应变分量。,(2)按应力求解(力法,柔度法),以应力分量 为基本未知函数,将所有方程都用应力分量表示,并求出应力分量,再由几何方程、物理方程求出应变分量与位移。,(3)混合求解,以部分位移分量 和部分应力分量 为基本未知函数,将,并求出这些未知量,再求出其余未知量。,3.按位移求解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1)将平衡方程用位移表示,由应变表示的物理方程,将几何方程代入,有,(a),将式(a)代入平衡

13、方程,化简有,(2)将边界条件用位移表示,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a),将式(a)代入,得,说明:,(1)对平面应变问题,只需将式中的E、作相替换即可。,(2)一般不用于解析求解,作为数值求解的基本方程。,(3)按位移求解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1)平衡方程:,(2)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七.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 相容方程,1.变形协调方程(相容方程),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的未知函数:,平衡微分方程:,2个方程方程,3个未知量,为超静定问题。,需寻求补充方程,,从应变、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建立补充方程。,将几何方程:,作如下运算:,显然有:,形变协调方程(或相容方程),

14、即:必须满足上式才能保证位移分量 u、v 的存在与协调,才能求得这些位移分量。,例:,其中:C为常数。,显然,此组位移分量不能满足形变协调方程,因而,2.变形协调方程的应力表示,(1)平面应力情形,将物理方程代入相容方程,得:,利用平衡方程将上述化简:,(a),将上述两边相加:,(b),将(b)代入(a),得:,将 上式整理得:,应力表示的相容方程,(2)平面应变情形,将 上式中的泊松比代为:,得,(平面应力情形),应力表示的相容方程,(平面应变情形),注意:,当体力 X、Y 为常数时,两种平面问题的相容方程相同,即,3.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1)平衡方程,(2)相容方程(形变协调方

15、程),(3)边界条件:,(平面应力情形),说明:,(1)对位移边界问题,不易按应力求解。,(2)对应力边界问题,且为单连通问题,满足上述方程的解是唯一正确解。,(3)对多连通问题,满足上述方程外,还需满足位移单值条件,才是唯一正确解。,八.常体力情况下的简化 应力函数,1.常体力下平面问题的相容方程,令:,拉普拉斯(Laplace)算子,则相容方程可表示为:,平面应力情形,平面应变情形,当体力 X、Y 为常数时,两种平面问题的相容方程相同,即,或,2.常体力下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1)平衡方程,(2)相容方程(形变协调方程),(3)边界条件,(4)位移单值条件,对多连通问题而言。,讨论:,(1

16、),Laplace方程,,或称调和方程。,(2),常体力下,方程中不含E、,(a),(b),不同材料,具有相同外力和边界条件时,其计算结果相同。,光弹性实验原理。,(3),用平面应力试验模型,代替平面应变试验模型,为实验应力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常体力下问题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位移单值条件。,(a),(b),式(a)为非齐次方程,其解:,全解=齐次方程通解,3.平衡微分方程解的形式,(1)特解,常体力下特解形式:,+非齐次方程的特解。,(1),(2),(3),(2)通解,式(a)的齐次方程:,(c),(d),的通解。,将式(d)第一式改写为,由微分方程理论,必存在一函数 A(x,y),使得,

17、(e),(f),同理,将式(d)第二式改写为,(g),(h),比较式(f)与(h),有,也必存在一函数 B(x,y),使得,(2)通解,式(a)的齐次方程:,(d),的通解。,由微分方程理论,必存在一函数(x,y),使得,(i),(j),将式(i)、(j)代入(e)、(f)、(g)、(h),得通解:,(k),(2)通解,式(a)的齐次方程:,(d),的通解:,对应于平衡微分方程的齐次方程通解。,(3)全解,取特解为:,则其全解为:,常体力下平衡方程(a)的全解。,由上式看:不管(x,y)是什么函数,都能满足平衡方程。,(x,y)平面问题的应力函数,Airy 应力函数,4.相容方程的应力函数表示

18、,将右边式代入常体力下的相容方程:,有:,注意到体力 X、Y 为常量,有,将上式展开,有,应力函数表示的相容方程,给出了应力函数满足的条件。,将右边式代入常体力下的相容方程:,有:,注意到体力 X、Y 为常量,有,将上式展开,有,应力函数表示的相容方程,给出了应力函数满足的条件。,上式可简记为:,或:,式中:,满足相容方程的函数(x,y)称为重调和函数(或双调和函数),结论:,应力函数应为一重调和函数,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X=常量、Y=常量)的归结为:,(1),(2),然后将由 求出应力分量:,先由相容方程求出应力函数:,(3),再让 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单值条件(多连体问题)。,例,图示矩

19、形截面水坝,其右侧受静水压力,顶部受集中力作用。试写出水坝的应力边界条件。,例,图示矩形截面水坝,其右侧受静水压力,顶部受集中力作用。试写出水坝的应力边界条件。,左侧面:,代入应力边界条件公式,右侧面:,代入应力边界条件公式,有,上端面:,为次要边界,可由圣维南原理求解。,y方向力等效:,对O点的力矩等效:,x方向力等效:,注意:,必须按正向假设!,上端面:,(方法2),取图示微元体,,可见,与前面结果相同。,由微元体的平衡求得,,(1),(2),下面给出平面应力问题(单连通域)的应力场和应变场,试分别判断它们是否为可能的应力场与应变场(不计体力)。,思考题,1.,2.,试用圣维南原理写出梁固定端的应力边界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