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界《卫生法学》卫生法2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0532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世界《卫生法学》卫生法2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丁世界《卫生法学》卫生法2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丁世界《卫生法学》卫生法2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丁世界《卫生法学》卫生法2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丁世界《卫生法学》卫生法2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世界《卫生法学》卫生法2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世界《卫生法学》卫生法2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讲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丁 世 界,2023/9/1,第一节 概 述,它是指调整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规范。,一、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传染病防治法,爱滋病防治条例,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二、相关立法,三、适用范围,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防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防控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防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四、传染病防治的原则,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2、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不得歧视”原则,五、法定传染病的分类管理,我国的法定传染病共分为3类:甲类、乙类和丙类。,1、甲类传染病(强制管理)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2、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3、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

3、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2009。,乙类甲管: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的,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2002年11月,广东地区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简称SARS),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波及了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SARS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对于

4、人群健康的危害很大;SARS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3、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08。,河南一女孩患手足口病未带够押金被拒住院死亡,就在韦远航死亡当天,王庄寨镇乔集大队的杨海宾带着女儿杨洁茹去了民权县医院,医生看过之后告诉杨海宾,他的女儿得的是手足口病。,医生告诉他,杨洁茹的病情并不严重,输液再吃点退烧药就可以了。可当天下午回到家后没多久,杨洁茹就开始发烧,并且开始呕吐,杨海宾晚上

5、10点多把女儿再次送回医院,但因为没带够住院押金,医生拒绝杨洁茹住院。第二天,小洁茹离开了人世。,资料来源:2009年03月24日06:45 中国广播网,一、传染病的预防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防控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机构的预防,第二节 传染病的防控,1、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2、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3、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4、管理传染病菌种、毒种库,(一)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1、计划免疫接种制度 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

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麻疹疫苗免费接种所有费用政府支付,国家实行有计划预防接种的病种有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结核等。婴儿出生后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各地可以根据情况增加预防接种项目。,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规划、目标,并组织实施,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计划免疫的技术指导。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所)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2、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各级疾病

7、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3、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防控预案,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地方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级政府发出的传染病预警后,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控预案,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传染病防控预案的主要内容:(1)传染病防控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2)传染病的监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3)疾病防控机构、医疗机构在发

8、生传染病疫情时的任务与职责;(4)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的分级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方案;(5)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4、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 对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与并指导对暴发的疫

9、情进行调查处理,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二)疾病防控机构的预防,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负责本地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

10、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三)医疗机构的预防,1、预防实验室感染2、保障临床用血和血液制品的质量3、保障消毒用品和饮用水的安全4、加强环境卫生建设5、自然疫源地大型项目建设的防控,(四)其他单位的预防,史 海 钩 沉,新生活运动指1934年至1949年国民政府推出的公民教育运动,横跨八年抗战。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新运最后因国府于1949年迁台而无疾而终,总体成效不大。,“清洁”有夏令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和污水、灭蝇竞赛等。,1934年7月,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于南昌正式成

11、立,统领全国各地新运之工作。,新生活运动,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控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有效手段。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对于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十分重要。,毛泽东1952年题词:运动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三、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一)报告人(报至卫生防疫机构)1、疫情报告人(1)义务报告人:任何单位和个人(2)责任报告人:执行医疗卫生职务的人2、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防控机构,(二)报告时限责任单位和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

12、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或于2小时内立即报告县级防控机构+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对于其他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诊断后,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或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三)疫情的通报和公布,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疫情的发布内容:,1、传染病疫情性质、原因;2、传染病疫情发生地及范围;3、传染病疫情的发病、伤亡及涉及的人员范围;4、传染病疫情

13、处理措施和控制情况。,民权县手足口病疫情信息通报会,2009-03-20 11:32:33来源:大河网(郑州),四、传染病的控制,疫情控制是指当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为了阻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措施。疫情控制的主要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一)医疗机构应采取的措施,1、针对甲类传染病(1)隔离治疗:病人及病原携带者;(2)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未确诊前的疑似病人;(3)指定场所医学观察并采取必要之医学干预:与之密切接触者;,(4)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2、针对乙类or丙类传染病应根据病情对病人

14、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3、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二)疾病防控机构的措施,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提出控制方案。2、爆发、流行时,采取卫生处理,提出方案,采取措施。3、指导下级采取措施,指导单位应对。,(三)政府部门应采取的紧急措施1、隔离措施,(1)有关甲类的场地和人员(2)条件:情况紧急+同时报批(3)保障被隔离人员的生活(4)及时解除,2、紧急措施(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及相关物品;,(4)控制或者捕杀染疫野生动物和畜禽;(5)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前提: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必要时,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3、特殊措施(1)宣布疫区甲、乙传染病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批后宣布+紧急措施+卫生检疫;国务院自行宣布。,(2)交通卫生检疫发生甲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3)疫区封锁经省级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跨省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