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27482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5.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心电图评估,学习目标,掌握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及正常心电图熟悉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电图了解心电图的测量及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学会心电图描记,心电图评估内容,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心电图的描记,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心电图导联:是将电极放置于人体表面任何两点,并通过导线分别与心电图机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心电图导联。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标准肢体导联3个: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标准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导联轴,概念: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画出的假想直线,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所描记的心电图包括:四个波:P波、QRS综合波、T波、U波;两个间期:PR间期、QT间期;一个段:ST段。,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意义,P波:心房除极波,反映心房除极时的电位、时间和方向的变化。P-R间期:反映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QRS波群:心室除极波,反映心室肌除极的电位、时间和方向的变化。ST

3、段:反应心室除极刚刚结束后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时间。T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QT间期:反映心室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QRS波群命名,R波:QRS波群在等电位线上的第一个向上的波。Q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S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R波:S波之后出现再向上的波。S波:R波之后再有向下的波叫做。QS波:整个QRS波群均向下时。书写表示法:振幅(波形)较大者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较小者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qRs、qR、qRsr;特殊情况如:QS等。,心电图描记,描记前准备 操作方法 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红色(R)接右上肢,黄色(L)接左上肢,绿色(F)接左下肢,黑色(RF)接右

4、下肢;白色导线(V)为胸导联线,将导联线的吸杯电极分别与V1、V2、V3、V4、V5、V6的位置相连。注意事项,测试题,1以下心电图波段中,由心室除极产生的是 AP波 BQRS波 CS-T段 DT波 EU波2由心房除极所产生的心电图波型是 AP波 BT波 CS波 DQ波 ER波3心电图中,反映房室传导时间的是 AP波 BP-R(P-Q)间期 CQRS波群 DS-T段 ET波 答案:1.B 2.A 3.B,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心电图记录纸 横向代表时间,每小格等于0.04s;纵向代表电压(振幅),每小格相当于0.

5、1mV。心率计算 心律规则时:心率=60/R-R(或P-P)间期,如:R-R间期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分。心律不规则:则需测量同一导联5个以上R-R(或P-P)间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出心率。,各波段振幅的测量:正向波的高度:自水平线的上缘垂直测至波形顶点。负向波的深度:自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波形底端。双向波: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至最晚的P波终点,从最早QRS波起点测至最晚的QRS波终点。单导联心电图仪测量方法: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测量,应选

6、择12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取12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时间测量应从该波起始部分内缘,量至终止部分内缘。,目测法检测心电轴,电轴不偏移:、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导联较深的负向波,导联主波为正向波。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较深的负向波。心电轴重度右偏:、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心电轴偏移的意义,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肥胖、妊娠晚期、大量腹水等)及左室肥大,左前分支阻滞等;电轴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室肥厚等及左后分支阻滞等。,形态:P波方向在、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

7、低平。时间:一般小于0.12s。电压: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P波,P-R间期,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的起点。心率快慢有关,心率在60100次/分钟,P-R间期为0.120.20s。,QRS波群,时间:小于0.12s,多数为0.060.10s。波形与振幅(电压)肢体导联:标准导联一般主波向上,导联的R波不超过1.5mV。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形,aVR导联的R波一般不超过0.5mV。a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可呈qR、Rs、R形,也可呈rS形,aVL导联的R波不超过1.2mV,aVF导联的R波不超过

8、2.0mV。,QRS波群,波形与振幅(电压)胸导联:RV1RV5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小。RV1不超过1.0mV。RV5不超过2.5mV。V3或V4导联多呈RS形。Q波:除aVR导联外,一般小于0.04s,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S-T段,正常S-T段为一等电位线,可以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移位。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应超过0.3mV,V3导联不应超过0.5mV,V4V6导联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T波,T波圆钝,两支不对称。方向:正常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振幅不应低于

9、同导联R波的1/10。胸导联T波可达1.21.5mV。,Q-T间期及U波,Q-T间期:其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快时,Q-T间期缩短;心率慢时,Q-T间期延长。心率在60100次分时,Q-T间期的范围在0.320.44s。U波:是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方向与T波相同。以V3V4导联较明显。U波过高者见于低血钾病人。,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全面的一般性阅读;计算心率;判定心电轴方向;观察和测量波形;做出诊断。临床应用:确定诊断,协助诊断。,1心电图检查国内一般采用的纸速为 A15mm/s B25mm/s C50mm/s D75mm/s E100mm

10、/s2成人正常窦房结冲动频率是 A.20次/分 B.60次/分 C.60100次/分 D.100160次/分 E.180200次/分3常规心电图上平均R-R间隔20小格,其心率为 A30次/分 B60次/分 C75次/分 D80次/分 E110次/分4正常心电图的S-T段压低,在任何导联均不超过 A0.01mV B1mm C0.5mV D1.5mm E0.05mV答案:1.B 2.C 3.C 4.E,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心房、心室肥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高尖,又称为“肺型P波,肢体导联P波电压0.25mV,、aVF导联表现最明显。,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心电图

11、P波增宽且常呈双峰型,又称为“二尖瓣型P波”。、aVR、aVL导联P波增宽,P波时间0.12s,P波顶端常有切迹呈双峰状,两峰间距0.04s。,左心室肥大,QRS波群高电压 胸导联:RV52.5 mV;RV5SV14.0mV(男)或3.5mV(女)。肢体导联:R1.5mV;RaVL1.2 mV;RaVF2.0mV;RR2.5 mV。心电轴左偏。QRS波群时间延长:0.100.11s,一般仍0.12s。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 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如V1导联)则可见直立的T波。当QRS波群电压增高且伴有ST-T改变时,称为左心

12、室肥大伴劳损。,右心室肥大,右心室高电压:V1导联中R/S1,V5导联中R/S1或S波比正常加深;aVR导联中R/S或R/Q1。RV1SV51.05mV(重症1.2mV);RaVR 0.5mV。心电轴右偏90。ST-T改变:右胸导联(V1,V2)ST段压低,T波倒置,称右心室肥大伴劳损。,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基本图形 缺血型改变: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T波高耸直立;心肌缺血发生在心外膜时,表现为T波倒置。损伤型改变:表现为ST段压低及ST段太高两种类型。典型的心肌缺血发作时,呈缺血型ST段压低 坏死型改变:异常的Q波或QS波。,第八章 影像检查评估,掌握X线常用检查方法及各种X线检查、超声检查前

13、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及注意事项。熟悉各种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常见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了解X 线检查、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学习要求,概念:是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和功能信息及实施以影像导向的介入性治疗的科学。检查方法:X线、超声、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新的成像技术。,医学影像学检查,学习内容,第一节 X线检查 第二节 超声检查,第一节 X线检查,X线临床应用的基本原理X线检查的方法及检查前准备X线检查的防护常见基本病变的X线评估,X线临床应用的基本原理,穿透性:X线能穿透人体,对人体组织器官进行透视和摄影,从而显示人体内部结构及病灶。X线的穿透性是成像的基础。

14、荧光效应: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如铂氢化钡等),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较长的肉眼可见荧光。感光效应:当X线照射到涂有溴化银的胶片后,使它感光而产生潜影,经显影定影处理后,在胶片上形成黑白影像。电离效应:当X线进入人体发生电离,使人体产生生物学方面的改变,这一特点是临床放射治疗的基础,但可使人体遭受损害,因此,进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防护。,X线成像基本原理,自然对比当X线照射到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密度高、组织厚的吸收X 线量多,在荧光屏上呈暗影,在X 线胶片上呈白影;而密度低、组织薄的吸收X 线量少,在荧光屏上呈亮影,在X 线胶片呈黑影。这种利用人体组织和器官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异来形成明显对比的影

15、像,称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按密度高低,依次分为骨骼、软组织(包括肌肉、软骨、体液、实质器官等)、脂肪和含气组织四大类。人体组织密度与X 线阴影的关系表,人工对比 借助一些密度高的物质(如硫酸钡、碘剂等)或密度低的物质(如空气等),引入被检查器官或周围间隙,人为造成器官和组织的密度差异,使之产生明显对比而显影,称为人工对比。此种检查方法称为造影检查。,X线检查方法及检查前的准备,普通检查:透视、摄片 特殊检查造影检查,透视,透视是利用荧光效应,对被检查部位直接观察,是X线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优点:方便、经济、快速得出结论、可转动病人的体位,可以多方位动态观察器官。缺点:难于观察密度差不明显的器

16、官及厚度大的部位,不能显示细小的病灶,影像欠清晰,且无法留下客观的永久记录,而且照射时间长,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临床应用:胸部检查、胃肠钡透或心血管造影等。检查前准备:应向病人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指导病人检查中需要配合的姿势。病人应脱去检查部位厚层的衣服及影响线穿透的物品,如发夹、金属饰物、膏药、敷料等,以免影像受到干扰。,摄片,摄片是利用X线的感光效应,在胶片上形成黑白影像的检查方法。优点:其对比度、清晰度较好,不受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影响,可作为客观记录保存,便于病人复查时对照。缺点:检查范围受胶片大小的限制,不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改变。临床应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胸部、腹部、四肢、

17、头颅、骨盆及脊柱等部位的检查。检查前准备:向病人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指导病人在检查中的配合;除急腹症外,腹部摄片前应清洁肠道;创伤病人摄片时,应减少搬动,以免增加组织的损伤;危重病人摄片时,必须有医护人员的监护。,计算机体成像CT,CT平扫:不给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扫描。CT增强扫描:静脉内注射一定量的造影剂。CT血管造影(CTA);注射非离子造影剂。,造影检查,造影检查是将造影剂引入缺乏自然对比的器官中或其周围,使之产生明显对比的一种检查方法。造影剂分类 高密度造影剂:钡剂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的造影。碘剂应用于支气管、胆囊、心血管、静脉肾盂等部位造影。低密度造影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18、气体,常用于脑室、眼球后、椎管、结肠、膀胱、膝关节等部位造影。造影方法 直接引入法:口服引入法;灌肠逆行引入法;体表穿刺进入法等。间接引入法:也称为生理排泄法。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引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经某一器官排泄,暂时停留在其通道内,使器官显影,如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静脉尿路造影等。,特殊检查,包括体层摄影、软X线摄影、放大摄影等。自CT等新的现代成像技术应用以来,现已很少用。软线摄影亦称钼靶x线摄影,检查乳腺检查。,造影检查前的准备,了解病人有无造影检查的禁忌证。检查前向病人解释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等。凡需用碘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必须提前做碘过敏试验,过

19、敏试验阴性者才能进行造影检查。,胃肠钡餐造影前的准备,检查前3天禁服X线不能穿透的及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检查前1天,无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一晚12点后禁水、禁食。有幽门梗阻者检查前应排出胃内容物。如需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小肠,先用增加胃肠道张力、促进胃肠蠕动的药。如需要显示粘膜上微小病变时,可肌注抗胆碱药,以便降低肠道张力,易于观察。,钡剂灌肠检查前的准备,检查前1天摄少渣半流质饮食,下午至夜间饮水1000ml左右。如作气钡双重造影者,检查前1晚服泻药导泻。检查当天禁早餐。检查前2h清洁灌肠。,静脉肾盂造影前的准备,检查前3天禁服重金属药物。检查前2天无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1晚服用泻药或清洁灌肠。

20、检查当天禁早餐,限饮水6h。检查前排空小便,并做碘过敏试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前的准备,造影时间以月经干净后37天为宜,检查前3日禁性生活。检查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检查前1晚服泻药导泻,必要时进行清洁灌肠。检查前排空膀胱、备皮及冲洗道。,支气管造影前的准备,痰多者检查前3天每天体位引流排痰并服祛痰药。检查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检查前禁食6h。精神紧张者检查前1h给少量镇静剂。,心血管造影前的准备,检查前做碘过敏试验及在穿刺部位备皮。禁食4-6h以上。检查前为患者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及准备好其他抢救设备及药品。指导病人一些配合动作如深吸气、憋气、用力咳嗽等。,脑血管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检查前抽血检查出

21、凝血时间。检查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检查前禁食46h。检查前在穿刺部位常规备皮。检查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0.1g,皮下注射阿托品 0.5mg。,X线检查的防护,屏蔽防护:用铅或含铅的物质作为屏障,如铅屏风、铅墙等可以吸收过多的X线。距离防护:通过增加X线源与人体间距以减少X射线曝射量。病人的防护:合理选择X线检查方法,控制检查次数,准确选择照射部位及范围。工作人员的防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认真执行保健条例。,正常胸部X 线的表现,胸廓:由软组织和骨骼构成。纵隔:位置居中,居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两肺之间。膈:呈圆顶型,左右两叶。膈在外侧及前、后方与胸壁相交形成肋

22、膈角,在内侧与心脏形成心膈角。胸膜:分为脏层和壁层,正常时不显影。气管、支气管。肺:包括肺野、肺门、肺纹理。,正常男性胸部后前位X线表现,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渗出病变 X线表现为密度稍高、均匀的云絮状阴影,边缘模糊不清。常见于各种急性肺炎、渗出性肺结核等。,肺部钙化灶 X线表现:形状不一的斑点状、团块或球影、密度高、边缘锐利。常见疾病:肺结核病灶愈合后。,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钙化增殖性肺结核,肺部空洞X线表现:密度低的透亮区,当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排出时,空洞内可见高低不一的液平面。常见病因:肺脓肿、肺结核和肺癌。,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厚壁空洞(肺脓肿),薄壁空洞(肺

23、结核),肺部肿块 良性肿瘤X线表现:密度增高,多有完整的包膜,呈边缘光滑的球形肿块,一般无坏死。恶性肿瘤X线表现:肿块边缘呈分叶或毛刺状,轮廓模糊呈结节状或球形肿块,病灶中心坏死常呈密度减低区。,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肿块(周围 型肺癌),肺气肿X线表现:两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变细、变直;双侧横膈低,肋间隙增宽;心影狭长呈垂位心。常见病因: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尘肺等。,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左侧气胸,气胸 X线表现:肺组织被压向肺门,胸腔上部或外侧肺纹理消失呈透亮区,纵隔向健侧移位,患侧膈下移、肋间隙变宽。常见病因:胸壁外伤、胸部手术、严重肺气肿等。,呼吸

24、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少量积液:患侧肋膈角变钝,能随呼吸或体位改变而移动。中等量积液:胸腔下部呈均匀致密阴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斜形弧线。大量积液:患侧胸腔广泛呈均匀致密影,肋间增宽,纵隔向健侧移位。常见病因:胸膜病变。,呼吸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胸腔积液,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左肋膈角变钝,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二尖瓣型心(梨形心)X线表现:心腰部饱满或突出。左心缘下段圆隆,右心缘下段较膨隆,心影外观呈梨形。常见病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主动脉型心(靴 形心)X线表现:主动脉结突出,心腰凹陷,心左缘下段向左、向下、向后膨凸,心影呈靴形,称靴形心。常见病因:

25、原发性高血压、主动脉瓣膜病变。,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普大型心(烧瓶心)X线表现:心脏向双侧对称扩展,横径增宽。常见病因:心肌炎、心包积液、全心功能不全。,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充盈缺损:病变向消化管腔内突出使局部不能被造影剂充盈而形成缺损。良性病变边缘光滑整齐,恶性病变边缘不规则。常见于消化道肿瘤。龛影:胃壁局限溃烂形成缺损性凹陷被钡剂充盈后显示的影像称龛影,是溃疡性病变的直接X线征象。,胃良性溃疡X线表现: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整齐,底部平,突出胃轮廓外,无充盈缺损,其周围有一圈由粘膜水肿所致的透明带。常见病因:消化性溃疡。,消

26、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X线评估,骨关节常见基本病变X线表现,骨质疏松: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长骨可见骨小梁细、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分层变薄,椎体变薄、边缘内凹,易发生骨折常见疾病广泛性老年、绝经期妇女、营养不良、代谢内分泌障碍 局限性多见于废用、骨折后、感染等,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硬化,概念: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属机体代偿性反应,少数因病变成骨引起X线表现: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骨骼的增大;皮质增厚、致密;小梁增粗、多、密,髓腔窄小常见疾病局限性炎症、外伤、良恶性骨肿瘤普遍性代谢内分泌障碍、甲状旁腺功能降低、中毒,骨质增生硬化,骨软骨瘤,由不同成分的骨、软骨和纤维组织构成,附在长骨干骺端表面X线表现起源

27、于骨干骺端,以细蒂或广基与骨相连。骨性肿块的特征是:外层为薄层骨皮质,瘤内含松质骨,顶端有软骨覆盖,可钙化,骨软骨瘤,骨折,骨折是骨骼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骨骺分离也属骨折。长骨骨折X线表现:呈不规则透明线,称骨折线,于骨皮质显示清楚,松质骨表现为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骨折,第二节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指利用超声波的指向性;反射、折射和散射;吸收与衰减;多普勒效应及非线性传播等物理特性和人体组织器官对超声反射不同的原理,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物理特性和功能状态及病变情况作出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操作简便、无创伤、无痛苦、可多次重复检查,能及时获得结果,无禁忌证和放射性损伤等优点。其

28、应用广泛,是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检查特点,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A型诊断法:已被B超诊断法所代替。B型诊断法:又称辉度调制型。B型诊断法图像直观、形象,可清晰显示脏器的外形、内部结构及血管分布情况,可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超声诊断法。,M型诊断法:又称M型超声心动图。是用锯齿波慢扫描的方法使各回声光点从左到右连续移动,获得声束上各反射点运动的轨迹图,可观察心脏不同时相运动的规律。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D型诊断法:又称超声多普勒诊断法或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不仅能清楚地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而且能直观形象地显示

29、血流的方向、速度、分流范围、有无反流及异常分流等,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超声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超声检查前的准备,腹部检查:如肝、胆、胆道、胰腺等,须空腹检查;检查前一晚餐不能进油腻食物,晚餐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检查前要排空大便,如有便秘或肠胀气者,检查前一晚可服缓泻剂。盆腔检查:如子宫、附件、前列腺等,检查前需饮水,保持膀胱充盈。婴幼儿及检查不合作者:可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待安静入睡后再进行检查。,测试题,1某患者肺部X线表现为高密度点状或结节状阴影,病灶应属于 A渗出 B增殖 C纤维化 D钙化 E肿块2胸片显示为一椭圆形透亮区,壁较薄,无液平面,应首先考虑病变属于 A肺囊肿

30、 B肺脓肿 C肺结核 D肺癌 E气胸3.消化性溃疡确诊的主要依据是下列哪项 A龛影 B痉挛性切迹 C激惹现象 D局部压痛 E局部黏膜水肿 答案:1.D 2.C 3.A,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X线摄影表现,正确的是 A肺野致密度增加 B肋间隙变窄 C肺野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少 D双侧横膈低 E.肺纹理增多5下列哪项是消化性溃疡的特点 A龛影位于胃轮廓内 B龛影位于胃轮廓外 B黏膜皱襞中断 D胃壁僵硬 E蠕动消失 答案:4.C 5.B,测试题,6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超声诊断法是 AA型诊断法 BB型诊断法 CM型诊断法 DD型诊断法 E超声多普勒诊断法7.超声检查特点,正确的是 A.操作简便 B无创伤、无痛苦 C可多次重复检查 D能及时获得结果 E以上均是 答案:6.B 7.E,测试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