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36665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6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医学道德评价与医学道德教育,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第二节医学道德教育 第三节医学道德修养,2,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一、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和标准(一)医学道德评价和分类医学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对医学活动中的个体及群体的行为及各类道德现象进行的判断。医学道德评价一般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3,他人评价 是指社会对医疗单位或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作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包括通过社会舆论,如报纸、电视、广播、群众舆论等形式,公开进行批评,以至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制止,从而杜绝某种不道德行为的重复发生。自我评价是指医务人员对自己的职业行为所作的道德评判。在现实的医学道德评价中,

2、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医学道德评价应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4,(二)医学道德评价的作用,1有利于维护医学道德的权威2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质3有利于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5,(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一般说来,道德评价的标准是善恶。医学道德评价的最一般标准是医学的善与恶,而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则是医学善恶评价标准的具体体现。,6,二、医学道德评价的动机与效果,动机是指行为前的主观愿望,效果则是行为产生的客观结果。在医学伦理学上,曾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形成动机论和效果论两种对立的观点。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是在医务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只有从过程中分析

3、,才能对医务人员自身或他人作出公正的、周密的、慎重的道德评价。,7,三、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一)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事件或行为的看法和态度。它表现为社会或众人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的赞扬或谴责,是一定社会、阶级或团体对人的行为施加精神影响的一种形式和力量。,8,(二)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它是一种行为准则,又是医学道德规范的重要补充。它用“合俗”与“不合俗”来评价医务人员的行为,判断医务人员行为的善恶,用以支配医务人员的行为。,9,(三)内心信念 内心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原则和理想等所形成的真挚信仰。对一个医务

4、人员来讲,内心信念是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对医学道德原则、规范或医学道德理想的正确性和崇高性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实现相应医学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医务人员进行医学道德选择的内在动机和医学道德品质构成的内在要素。因此,它是医学道德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10,第二节医学道德教育,医学道德教育是指医学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医学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医学生或医务工作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医学职业道德影响的活动。,11,一、医学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内容,(一)医学道德教育的作用 医学道德教育在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培育优秀的道德品质中具有重要作用。医学道德教育是培育良好的

5、医学道德风尚的基础性工作。医学道德教育是医务人员形成内在品质的重要方法。医学道德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医学发展、科技发展的明天。,12,(二)医学道德教育的内容,1.提高医学道德认识医学道德认识,是指对医疗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医学道德情感所谓医学道德情感,就是医务人员通过对医疗行为的善恶判断,而形成的一种爱憎分明、善恶分明的强烈感情。,13,3.坚定医学道德意志所谓医学道德意志,就是医务人员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中排除困难和阻力的坚强毅力4.树立医学道德信念所谓医学道德信念,就是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真诚信仰和强烈责任感。它在医学道德品质形成中居主导地位5.养成医学道德行

6、为习惯所谓医学道德行为习惯是指一种不需要任何意志约束和监督,自然表现出来的行为。,14,医学道德认识是形成医学道德品质的基础;医学道德情感是认识向信念转化的条件;信念则是认识转化为行为习惯的中间环节;意志能使医学道德行为持之以恒;医学道德行为习惯是医学道德品质形成的结果。,15,二、医学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医学道德教育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医学道德教育必须贯彻的根本原则。2.疏导原则:所谓疏导,就是沟通感情,认清道理。3.因人施教原则:从施教对象的具体情况出发。,16,(二)医学道德教育的方法,1.传授医学道德知识和加强医学道德锻炼的方法2.教育者以身作则和群体影

7、响的方法3.榜样引导和舆论扬抑的方法,17,第三节医学道德修养,医学道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磨炼,所达到的医学道德境界。也就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协调与病人、与其他医务工作者、与社会关系中对自己医学道德品质的锻炼与改造的过程。其中包括在医疗实践中所形成的情操、举止、仪貌、品行等。,18,一、医学道德修养的意义,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学道德观念要通过医学道德自我修养才能逐渐形成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医务人员的医学道德评价能力要通过医务人员医学道德修养才能提高。医学道德修养对于建设文明社会具有重要作用。,19,二、医学道德修养的途径,(一)投身医疗实践是提高医学道

8、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要坚持在为公民身心健康服务的社会医疗实践中认识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要坚持在医疗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品德,检验自己的医学道德修养水平 要坚持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使医学道德修养不断深入,20,(二)“慎独”是医学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也是经过长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它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人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坚信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21,自律与他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自律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内在根据,是内部原因;他律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的外在条件,是外部原因。自律和他律二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22,三、医学道德修养的层次,所谓道德境界,就是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所形成的高低不同的觉悟水平,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是一种复杂的道德意识现象。医学道德境界,是指医学道德修养水平、觉悟水平的状况。也就是以医学伦理学为基础,在医生与病人、医生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中所形成的理想境界和高层级觉悟水平,以及医学道德情感和情操的状况。,23,医学道德境况一般可分为三个层级:1自私自利 2先公后私 3大公无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