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5652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 观 经 济 学,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封二,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增长核算,长期趋势和波动,内生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核算方程,因素分析,基本模型,稳态,应用,基本模型,促进增长的政策,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或收缩为特征的,发生在实际GDP相 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的时候,经济周期 形式是不规则的。,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 一、增长趋势和波动,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一 增长趋势和波动,资料“惊险的跳跃”,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资本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资本的货币形式时,说:

2、“商品价值从商品体 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资料“惊险的跳跃”,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 一、增长趋势和波动,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充分就业产量或潜在产量是在经济中现有资源被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的可得性增加,这使经 济体能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实际产量不总是处于其趋势水平,更经常地,产量围绕其趋势水平波动。经济波动不是固定的,衰退不是有规律地间隔 发生,持续时间和程度也不同。,一 增长趋势和波动,资料 美英的经济周期,资料 美英的经济波动,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 二、经济增长

3、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反映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较为宽泛,是一个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结果。,二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Z(t+1)Z(t)gz=Z(t),yt yt-1 gy=yt-1,常规增长率,总产量增长率,资料 马赫布卜ul哈克,资料 马赫布卜ul哈克,1971年,在70年代就业和收入分布:一个新的透视说:“发展的目标一定要确定为减 少并最终消灭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肮脏、失业和不平等人们教导我们要重视国民生产总值,因为

4、它将消灭贫穷。让我们把这句话倒过来,我们应当重视贫穷,因为它将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从原来看低、唱空,到现在竞相调高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体现了一种理性。,视频 调高经济增速预期,视频 调高经济增速预期,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趋势,有缺陷的GDP可以粗略地度量一国生活水平,是现成指标但不是完美指标;衡量了人们过上一种有意义生活的投入能力,增长率微小差别会导致相对生活水准的显著差异。经济增长涉及的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一些 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第二,什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第三,怎样理解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二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

5、展,资料 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有增长无发展情况: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 growth)、无声的增长(voiceless growth);无情的增长(ruthless growth);无根的增长(rootless growth);无未来增长(futureless growth)。,资料 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一、增长的决定因素,第二节 增长核算,与增长相关的基本来源是对一国积累要素能力以及投资于知识能力产生影响的变量。非经济因素尤其是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中应考 虑的,一个社会只有在具备了经济增长所要求基本制度条件,有了一套能促进经济

6、增长的制度之后,直接因素才能良好地发挥作用。,一 增长的决定因素,Yt=f(Kt,Rt,Nt,At,St),社会能力,资料 西蒙S库兹涅茨,资料 西蒙S库兹涅茨,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 奖者,经验统计学之父。“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这个国家向 她的人民提供经济商品 的能力的长期提升,这 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 改进技术和它要求的制 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案例 中国崛起难度系数,大国崛起必定会影响现存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国家生命周期”表述曾经灾难深重的国家将在经历漫长的调整期之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广大民众认为中国崛起离不开政府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变,期待着科学发展理念贯彻与落实。,案例 中

7、国崛起难度系数,第二节 增长核算 二、增长的核算方程,第二节 增长核算,生产函数给出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经济增长源泉可以被归结为生产要素(劳动量、资本量)的增长和技术进步。,二 增长的核算方程,Y=A F(N,K),索洛余量,劳动份额,资本份额,1948年,哈罗德发表动态经济学导论一书,系统论述其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同年,多马发表了两篇文章 扩张和就业和资本扩张、增长率和就业。,G=S/C;Gw=Sd/Cr;Gn=So/Cr,G=Gw=Gn,资料 哈罗德-多马模型,资料 哈罗德-多马模型,实际增长率,合意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三、增长的因素分析,第二节 增长核算,美国经

8、济学家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要素生产率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进步等。管理和组织知识的进步更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这比改善产品物理特性的影响更大。,三 增长的因素分析,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基本模型,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和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于1956年提出的。其核心是关于总量生产函数性质的三个假设:规模收益不变性、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一 基本模型,人均资本变化,人均储蓄,资本广

9、化,资料 索洛和斯旺,资料 索洛和斯旺,Robert Merton Solow(1924-),美国人,现 代经济增长理论之父,获1987年诺贝尔奖。Trevor Winchester Swan(1918-1989),澳大利亚人,经济学家。,从长期看,技术将逐步替代资本、劳动力而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仍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无法解释经济增长递增的经济现象。,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经济增长路径是稳定的。,稳态意味着包括资本存量和产出在内的有关内生变量将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状态。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 时,无论人均资本

10、过 多还是过少,都存在 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 到稳态,模型所确定 的状况是稳定的。,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稳态及其条件,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二 稳态及其条件,sy*,sf(k),(n+)k,稳态,储蓄率或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而 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三、对收入差异的解释,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三 对收入差异的解释,A,C,储蓄率增加的影响,人口增长的影响,sf(k),(n+)k,(n+)k,人口迅速膨胀以及城市化加速将会使环境进一步恶劣,届时抢夺资源更为激烈。,视频 日本和印度的人口,视频 日本和印度的人口,kA,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均产出

11、的持续增长,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的长期上升。,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四、对增长差异率的解释,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四 对增长差异率的解释,sk-1,(n+),技术增长率,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目标的认识。,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五、资本的黄金率水平,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五 资本的黄金率水平,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一个经济体并不会自动地趋向于资本的黄金律水平,需要一个特定的储蓄率来实现它。,案例“新常态”的中国增速,案例“新常态”的中国增速,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 一、基本模型,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核心思想是经

12、济能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增长模型包含两条研究思路:第一条是罗默、卢卡斯用全经济范围的收益递增、技术外部性的解释;第二条是用 资本持续积累的解释,代表的有琼斯真野 模型、雷贝洛模型。,一 基本模型,资料 保罗M罗默,Paul Michael Romer(1955-),美国人,斯坦福大学教授,经济增长专家,是诺贝尔经 济学奖的有力候选人。在1986年建立了内生经济增 长模型,把知识完整纳入到 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1990年建立了经济增长模 型,把公共知识和企业拥有 的专门知识看作内生变量。,资料 保罗M罗默,制造业企业生产物品与劳务,研究性大学生产“知识”,然后两部门免费利用知识。增长原

13、因有:第一,获取新“知识”(革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第二,刺激新知识用于生产(市场条件、产权、政治经济稳定);第三,提供运用新知 识的资源。,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 二、两部门模型,第四节 内生增长理论,二 两部门模型,资料 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智慧(财产)所有权”,最早于17世纪中期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提出。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有“工业产权”的规定,一般又把知识产权分为著作权与工业产权两大类,在工业产权之下又分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等。,专利(Patent,垄断、公开)源于“Letter

14、s Patent”,指由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带有御专利制度科研专利玺印鉴的独占权利证书。最早实行专利制度的是威尼斯,在1474年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近代特征的专利法;1883年,缔结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专利公约。,资料 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第五节 增长的政策与代价 一、促进增长的政策,第五节 增长的政策与代价,许多公共政策在于鼓励技术进步,政府在改善技术增长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教育。一个社会可以改变所拥有的资本量,鼓励资本 形成主要归结为鼓励储蓄和投资。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 知识和技能,在许多方面与物质资本类似。制度是指能支配个人和企业行为的一套规则、体制和

15、惯例,适当的制度是必要的。,一 促进增长的政策,资料 约翰K加尔布雷斯,资料 约翰K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2006),美国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美国资本主义抗衡力量的概念、1929年大崩盘,等等。他于1969年首次提到智力资 本概念,指出它在本质上不 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第五节 增长的政策与代价 二、增长的代价与极限,第五节 增长的政策与代价,经济增长作为经济福利的源泉,实际上经济增长在增进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引起了环境污染严重、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等问题。增长极限论主要由罗

16、马俱乐部提出的,代表作是麦多斯于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增长怀疑论主要是由经济学家米香、加尔布雷斯、罗宾逊等人提出,其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二 增长的代价与极限,资料“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源于圣经(新约 马太福音)的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经济学的“马太效应”反映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资料“马太效应”,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正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对这种惊世骇俗的警告,并不以为然,听不进去。人们日益深刻认识到:产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倡导的“人类征服自然”,使人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中。,讨论 人类的增长有极限么?,讨论 人类的增长有极限么,?,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本章作业,指南,第二十单元,分析:第 2、21 题;计算:第 5、9 题。,教材,579 580 页,第 4、10 题。,本章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