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九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一).我国资源分布概况,1.资源分布不均:,(1).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递减,递减,(2).矿物能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3).水能:集中在西南.西北.中南,(4).金属矿产:铁矿:北方居多.有色金属:南方居多.,2.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考 点 突 破,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学法指导】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分析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分析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如下:(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该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
2、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包括利用工程中的问题等。(2)解决该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3)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线路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评价该工程这一问题,需从两个角度即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
3、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B.区域资源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 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 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解析】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且依附于一定区域的自然环境之上,区域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二是各区域资源存储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答案】B,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变化 B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C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 D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
4、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答案】A,天然气资源特点,1.优点突出:清洁.高效.运输、采用方便,比较价格(单位热量价格)低.,2.我国天然气比重低:,(1).发达国家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24左右.以油气为主,(2).我国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只占2.2.以煤炭为主.,3.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1)陆地上四大气区: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新.青.川渝.鄂尔多斯)(2)陆地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二)、矿物能源:-西气东输,但西部地区开发有如下限制条件,(1).经济落后:缺资金(油气工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2).市场需求有限:缺市场.人口较少.工农业落后.,(3).基础
5、设施和交通条件不能满足大批油气生产和外运.,11.2.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一.打造中国能源输送大动脉,1.概况:,(2).主线:轮南-上海 支线:A.涩宁兰工程.B.长庆油田到主干线.起补充气源.调峰气源作用.,轮南,上海,涩北,兰州,1、读图回答:西起:_ 经过:_ 东至:_,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上海,课堂练习,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分布),2、影响管线走向的主要因素:,3、读图回答: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经过哪些地形区?,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4、铺设管线的主要自然障碍是:,黄河、淮河、长江、黄土高原、太行山等,5、
6、铺设管线应特别注意的生态问题是:_6、与西气东输主干线相交的铁路干线有 _,保护好地表植被,搞好水土保持。,京沪、京九、京广、陇海-兰新、包兰线,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1.对西部地区影响,(1).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2).促进中西部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步伐.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3).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4).缓解环境压力:生态问题,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1).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2).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行业发展.,(3).缓解能源短缺状况.,(4).减轻北煤南运压力.,(1)天然气按形成和来源分属于来自 的能源。与煤炭相比具有的优
7、点是。(2)西气东输主干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 盆地中,东输的终点是。(3)管道输送天然气的特点是。(4)西气东输工程,对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5)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的有利影响是。,【解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本题主要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相关背景地理知识和工程实施的地理和经济意义。,【答案】(1)太阳辐射 发热量高、清洁、基本无灰渣,开采、运输、使用方便。(2)塔里木 上海(3)持续性强,运输量大,损耗小。(4)将推动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
8、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5)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 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 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 的合理配置格局。,水资源: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南北调配、东西互济,(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2)东线从江苏的江都提水,经京杭运河到天津;中线
9、从 水库提水,流往 水库,再引水至 地区;西线从 江、江、河将水引入黄河,解决 地区的缺水问题。,【答案】(1)地处北方,降水总量不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短,降水的季节差异大 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用水需求量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浪费大;水污染严重(2)三峡 丹江口 华北 金沙 雅砻 大渡 西部,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一路向北,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山东的烟台、威海。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穿过黄
10、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三).电力能源(水能、煤炭)及市场需求-西电东送,练习新世纪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属于交通设施建设且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是(),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所经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最有积极影响的是(
11、),能对上海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供需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2008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正式生效,新的节约能源法为我国科学发展再添法律利器,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及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材料二 我国常规能源调运方向示意图。,(1)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命脉,根据材料分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我们应树立怎样的能源观念?(2)依据材料,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渠道及原因。(3)A、B、C三条线路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什
12、么?(4)简述C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树立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观;节约能源;积极寻求新的能源替代品或积极开发新能源(言之有理即可)。(2)渠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原因:两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出口量大;为我国陆上邻国,输送方便。(3)A输送煤炭(答火电亦可);B输送天然气;C输送水电。(4)可缓解广东省缺电的局面,平抑其过高的电价,有利于减轻其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同时还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13、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1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运输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2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环境的改善 B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开发 C有利于相关产业的拉动 D有利于经济优势进一步发挥,【解析】选项中东部市场需求量大属于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西气东输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就是满足沿线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需求,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质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4、【答案】1.B 2.B,3.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人口,【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中心词“主要经济因素”,城市分布隐含市场需求。,【答案】B,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完成45题。,4.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A.B.C.D,5.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沿线能源以天然气为主,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
15、的环境压力,【解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煤炭比重大,占70以上,据图可判断符合。西气东输工程可以促进西部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从而减少生活能源对生物能的依赖,减轻对植被的破坏程度,有利于环境的改善。,【答案】4.B 5.D,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
16、区调配示意图”,完成68题。,6.箭头和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7.有专家指出,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有关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沿途某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沿途某些 地区土壤中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沿途地区主要处于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侵入 A.B.C.D.,8.工程对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发
17、挥了重要作用 D彻底解决了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解析】第6题,都是西电东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水电,主要是火电;电的远距离输送主要是高压输电。第7题,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大运河调水,经过了盐碱化较严重的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有些地区由于潜水面较低,京杭大运河大量的水会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过高,在春秋较干旱季,节,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第8题,是西气东输工程,它的实施,可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我国人口压力,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性,缓解长江三角洲及沿线的能源紧张问题。,【答案】6.B 7.A 8.C,川气东送(图甲)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
18、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方案中的线路另设有宜昌至淮阳支线,还有几条支线分别到达南京、重庆和四川的其他城市。到2010年,该工程东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是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图乙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图。读图回答911题。,图甲 川气东送管道方案图,图乙 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图,9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沿线地区经济 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 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运输线路更短 A.B.C.D.,9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
19、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沿线地区经济 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 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运输线路更短 A.B.C.D.,10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有助于把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 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 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 发展,11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将会出现的变化是()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
20、重均有增加 煤炭的消费量将会大幅度下降天然气的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 A.B.C.D.,【解析】第9题,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势平坦,工程量小;与轮南至上海的线路相比,该线路明显较短。第10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自身能源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第11题,读图表数据可知,2010年煤炭仍然是我国消费的主要能源,虽然其消费比重降幅最大,但并不代表其消费量会大幅下降。,【答案】9.C 10.C 11.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为2小题,共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21、问题。材料一 2007年8月31日,国家“十一五”计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正式开工。根据规划,工程总投资627亿元,到2010年将全部建成。川气东送工程是继西气东输工程后,我国的又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它的建设标志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能源结构调整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材料二 见下图。,材料三 2010年新年伊始,随着全国大范围降雪和气温骤降,导致全国大部分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其中华中、华北、华东部分省市电煤供应矛盾尤为突出,在南方省份,电厂缺煤情况更为严重,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份普遍出现了电煤短缺局面。,(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东到上海市,它穿越了、两大地形区,全部位于
22、 带(温度带)。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2)简要分析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3)从全国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4)与铁路运输及海洋运输相比,管道运输有何优点?,2010年的雪灾给南方地区的能源供应造成了很大压力,这对我们有何启示?,【解析】据图可知川气东送经过了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大地形区,陇海线大致与其平行。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缺乏。川气东送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的协调发展,将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也有利于东部天然气的稳定供应。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安全可靠。为应
23、对恶劣天气的影响应该提前建立应灾预案,南方地区可适度发展核电,加强电力设施的建设等,【答案】(1)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 陇海线(2)能源短缺;经济发展水平高,能源需求量大;经济发展快,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量增长较快。(3)川气东送工程作为连接西部、中部和东部的能源桥梁和纽带,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全国天然气骨干网络,加强与东部地区的管网连接,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答案科学、合理即可)。(4)连续性强,安全可靠,基本不受天气影响。应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应急
24、预案;储存能源;发展核电、管道输气等受天气影响小的能源工程。,13.我国石油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的1/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国情。读下列材料,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 近十几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变化示意图。,材料二 中俄石油管线建设谈判多年,2004年12月31日,俄罗斯最终决定放弃安大线(安加尔斯克大庆),修建泰纳线(泰舍特纳霍德卡)。,材料三 我国目前和将来拟开辟的部分石油进口线路示意图。,(1)从材料一可知,我国成品油从 年开始净进口;原油从 年进口,主要从 地区进口。(2)为什么我国比较重视从俄罗斯输入石油?(3)铺设泰纳线,面临的主要难题有哪些?(4)依据材料三说
25、明,对我国石油运输而言,中缅输油管道、克拉地峡运河航线与现行的马六甲海峡航线相比具有哪些优势?(5)为确保国家石油安全,除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解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国内的也有国际之间的。区域间自然资源的存储量与需求量的差异,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共同决定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我国石油生产的形势十分严峻,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量不断增大,为保证供油安全,必须从国外跨,区域调配。本题即从此热点入手,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及分析比较的能力,解决本题需要注意比较归纳。(1)根据图中信息可直接得出答案。(2)我国之所以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主要是
26、因为:陆上运油安全可靠;多元化的进口渠道;距离加工能力强大的东北地区近。(3)将泰纳线与安大线比较,结合工程量与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分析。(4)从成本和安全性两方面分析回答。(5)考查保证能源安全的不同措施,合理即可。,【答案】(1)1993 1997 中东(2)实现石油输入多元化,减少对单一源地的依赖,保证供油安全;陆上输入比海上运输更安全;距离我国东北地区较近,该区石油冶炼加工和输送等基础设施完备(答对两点即可)(3)冻土地带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4)线路短,可节省时间和运输费用;加大石油进口的安全性(5)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煤炭、水能、核能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
27、率,努力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第2讲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基 础 填 空,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具有 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2.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高,也很高,成为企业外移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可通过改善 以减少企业的,以吸引企业内迁。3.市场因素:企业因为所生产的产品的 市场趋于饱和,就会开辟国际市,场;日本、韩国等到我国兴办汽车企业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4.此外,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影响产业进行国际转移。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
28、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 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3.改变了区域。4.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 分布。,考 点 突 破,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学法指导】,【解析】从图中看,该工业最可能是电视机制造工业,其产业转移的顺序应是美国日本中国,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且市场广阔。,【答案】(1)C(2)C(3
29、)C,【方法总结】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追求最大利润;产业转移一般具有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重工业和从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特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劳动力因素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地价因素能影响企业投入,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国际企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原因 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典例 由日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逐级、分阶段的产业转移,推动东亚地区
30、保持了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3影响,【例2】山东省在2008年1月10日批复了依托黄河三角洲在东营兴建大规模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请求后,又强力推出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新概念,要把山东半岛建成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 和 为核心的城市。(2)、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20世纪6080年代的转移,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4)从资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解析】第(1)题,山
31、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是济南、青岛。第(2)题,企业生产目的是追求更高的利润。第(3)题,分析的关键是明确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日本国内的影响。第(4)题,从地理位置、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方面分析。,【答案】(1)济南 青岛(2)降低生产成本,追求更高的利润 劳动密集(3)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4)地理位置靠近日韩;劳动力廉价且丰富;市场广阔;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内部交易成本低等。,【方法总结】产业转移对转移国(地区)和转移对象国(地区)的影响都存在着利弊两个方面。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又存在着区域差异。,(
32、2)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增大就业压力 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技术创新 改变能源政策A.B.C.D.,【解析】第(1)题,美国飞机零部件在我国生产,属于产业转移;各种零部件不在同一地点生产,属于工业分散现象。第(2)题,我国各地都有不同零部件生产,对加快工业化进程有推动作用。美国新一代波音飞机零部件生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原有制造业有激发、促进技术创新作用。,【答案】(1)B(2)B,高 考 真 题,(2010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第1题。,1.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B核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D港口建设,【解析】地接
33、受的境外石化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海运进口石油发展石化工业。,【答案】D,2.(2010江苏地理)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为资金 为技术 为劳动力 为原料A B C D(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A B C D,【解析】第(1)题,由图中发达地
34、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可知,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而欠发达地区则为发达地区提供劳动力和原料。第(2)题,欠发达地区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做法太绝对,不符合经济发展特点;高技术产业应布局在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两区域经济发展。,【答案】(1)A(2)D,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劳动力 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气候 A B C D,【解析】气候等自然现象对产业转移的影响不大。,【答案】A
35、,2.为了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主要是为了()A.扩大市场 B.降低劳动力价格 C.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D.降低地价,【解析】改善投资环境等属于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的范畴。,【答案】C,读下图回答34题。,3.根据图示规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品生产环节是()A加工环节 B设计环节 C设计和加工环节 D营销环节,4.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根据左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发展处于a阶 段的产业 B.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a阶段的产业 C.处于a阶段的产业应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 D.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
36、处于d阶段的产业,【解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品生产环节是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环节。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可将产业划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衰退期(d)四个阶段。通常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适宜发展a、b两个阶段的产业,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根据国情发展a、b两个阶段的产业。,【答案】3.A 4.B,近年来,随着珠三角企业向外扩张和转移的要求日益迫切,广东积极探索“飞地”式的产业转移模式,由珠三角城市与欠发达的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结成“对子”,联手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不仅为转移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也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据此完成57题。5近年来,珠三角部
37、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对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6.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7.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第5题,粤北山区土地成本和劳动力较珠三角低是吸引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
38、区转移的主要原因。第6题,依据粤北、粤西山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特点,因地制宜的选择农业生产模式。第7题,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可以节约土地,形成集聚。,【答案】5.A 6.B 7.B,读东亚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1)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式示意图(图2),回答810题。,8.IT产业在东亚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A.乙、B.乙 C.乙、D.乙,9.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型中,c是指()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10.下列关于我国IT产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降低
39、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B高层次承接新一轮全球IT产业转移 C产业高度聚集,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D增加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解析】第8题,注意图中各国家和地区的经纬度位置,产业转移一般具有从发达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特点,IT产业应从技术较为发达的日本先向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转移,然后再向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第9题,c环节位于金字塔的最顶端,应属于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最关键的部分,从而可以判断其为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第10题,IT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应该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力度,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与品牌,而不是依托劳动力资源只从事简单的组装与加工环节,【
40、答案】8.C 9.B 10.A,1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A.B.C.D.,【解析】产业转移如同资源跨区域调配一样,都体现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也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1、。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污,染较轻,其向国外转移不会带来污染的大量扩散;重化工业污染严重,向国外转移必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高新技术产业需求劳动力数量比较少,它的转移不可能导致大量人口失业;产业转移也使就业机会发生相应转移,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从而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为2小题,共56分),12.(2010上海地理)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表资料,回答问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雁行模式”是
42、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它是指作为“雁头”的领先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行业逐步转移到“两翼”相对落后地区,实现“雁头”和“两翼”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我国东部某地区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十多年来,甲市作为“雁头”,带动了作为“两翼”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1)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的行业是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业。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 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上升,而 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下降。,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比重高于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注:表中交通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3、钢铁指钢铁工业;通信指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指电气机械制造业;化学指化学工业;纺织指纺织工业;服装指服装制造业。,(2)表格显示的甲市某一主导行业比重下降,而乙、丙两市相同行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由甲市向另两市进行了转移。以钢铁工业为例,甲市由1998年的第四层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到第四层次。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说明依据。转移的行业是。依据是。,(3)“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头”进行行
44、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下图显示。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 特点。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注:相似度取值范围为0-1,取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三市间制造业结构相似度越高。,(4)图中2004年到2006年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既体现了该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雷同的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加剧,会产生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此提出改进建议。,【解析】第(1)题,综合分析表中资料直接读出其结论。第(2)题,直接在资料中读出三市主导产业转移的
45、行业,通过该主导行业在不同年份不同城市的位次变化就可得出结论。第(3)题,答案可以直接从图表中资料分析出来。第(4)题,雷同产业的现象,必然导致地区性的重要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合理建议的提出,主要围绕地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着手,走好产业升级与优化之路,产业发展创新之路等方面分析。,【答案】(1)通信设备制造 纺织 技术 劳动(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甲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998年和2002年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层次,到2006年下降到第四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2002年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为第三层次(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998年、2002年未进人主
46、导行业,在2006年开始进人主导行业)(两市任答一个即可)(3)先下降,后上升 行业结构升级(或传统行业转移)扩大(4)问题:行业雷同加剧可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性竞争,不符合行业结构优化的战略要求(任答两点即可)。建议:甲市要继续率先并带动乙、丙两市的行业升级与优化;三市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快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行业;形成本市特色的主导行业,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任答两点即可)。,13.(2011广州一模文综)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材料一 下表是世界海洋运输的区域集散趋势表。,世界海洋运输的区域集散趋势表(运量比重:%),材料二 下图
47、是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分布图。,材料三 下图是南海区位示意图。,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海洋运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从以 为中心,向以 为中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以 洋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格局。(2)根据材料三,南海地处 洲和 洲,洋和 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其原因是。(3)在太平洋经济圈中,亚洲货物运往北美一般采用 M 航线(如材料二所示)。请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析 N 国吸引我国制鞋、纺织等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与第(2)题的填空部分根据图文材料即可得出。我国大量进出口物资多依赖海上运输,因此
48、海洋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进口的主要通道,南海就是其中之一。第(3)题,图中两地之间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航线距离、航行时间等,因此一般选择航程短、顺风、顺水的航线。第(4)题,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答案】(1)欧美(欧洲、大西洋、欧洲和北美)东亚(太平洋)太平(2)亚 大洋 太平 印度 我国是世界工厂和最大资源进口国之一,需进口大量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因此南海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生命线(3)M航线属于大圆航线,路程短。M航线处于西风带和北太平洋暖流,顺风顺水(4)N是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低廉的地价、国家政策的支持;N临海,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输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