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基础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10789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基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基础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学,讲课人:黄学文,课程简介,围绕着“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其组织”,系统讲授管理知识;基础篇:管理和管理学、管理者的职责和素质要求、管理思想的演变、决策及其过程;职能篇:计划制订、组织设计、领导艺术、沟通技巧、激励原理、控制基础。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应从课堂、现实生活、案例和传统文化中学习管理知识。,课程教材,管理学(第1版)黄学文,郭艳红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9787040223903,参考书目,引言-欲望与资源,欲望的无穷性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为善者伪也;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yi),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孟子告子上:告子曰

2、:“食、色,性也。”论语子罕: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要有所“获得”,必须有所“投入”。,思考题为什么作为个人也需要管理?,讨论题有哪些可能的协调方法?,人类的难题如何协调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引言-欲望与资源,原始社会,食物,手段:猿人时代:石器工具;血缘家族;两性分工(男人狩猎,女人采集);集体作业;平等消费;石器时代:磨光石器;陶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定居生活;食物来源丰富。奴隶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手段:部落形成: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父系氏族;部落扩大,扩大领地-战争(争夺资源,没有政治目的);生产力发展-产

3、品剩余-私有财产(用具、家畜,奴隶);原始状态战争演变成抢劫、掠夺财富和奴隶的战争-形成国家。,引言-欲望与资源,通过贸易和商业以获得自己相对稀缺的资源:原始部落之间的交换;私有制社会:个人之间的交换;货币的产生;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史记货殖传序:“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工商末业),贫者之资也”。,引言-欲望与资源,法律、道德和管理:外部资源受限时的协调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群居生活和对大自然的恐惧:道德:个体服从集体,分工协作;义务感和荣辱观。法律:社会分工,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个人的利益观和追求;法律产生,协调冲突和

4、矛盾;“礼、乐、射、御、书、数”中的“礼”-典章制度。礼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荀子礼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引言-欲望与资源,综上,人类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分别使用了:生产:通过劳动向大自然要资源,一定程度上满足自身欲望;组织:通过与他人的分工合作,形成超越个人的群体力量,从而满足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欲望;战争:通过掠夺他人的资源,从而满足自身欲望;贸易:通过自身多余资源与他人交换,获得稀有资

5、源,以更好的满足自身欲望;道德:通过教育约束人的欲望,以使有限的资源满足众人的欲望;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力求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欲望(孙子兵法、齐民要术)。目的是获取或占有更多的资源,亦或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引言-欲望与资源,二,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领导,组织,计划,决策,管理思想形成及其演变,控制,管理思想新发展,课程目录,2,管理,管理道德,管理环境,管理者,管理学,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课程目录,1.1 管理,什么是管理?,1.1.1 管理的含义,1.1 管理,代表性的观点:,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泰勒(185

6、6-1915)美国人,“科学管理之父”,1.1 管理,代表性的观点:亨利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周三多教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邢以群教授:“管理是一个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组成的系统过程,是人们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在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项基本职能的过程中,通过优化配置和协调使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人力、财务、物力和信息等,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概念理解管理是一个围绕实现组织目标而展开的复杂过程;优化配置、协调使用各种资源,更好地达到组

7、织目标。,1.1 管理,1.1.2 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所具有的职能和职责,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的概括。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组织:为了有效地达成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人员配置、权力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领导: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对组织实际运行是否符合预定的目标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1.1 管理,有效的管理既讲效率又讲效益:效率:投入与产出之比,即: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尽可能多的产出。效益:达到组织目标的成度。效益是第一位的。防止两种情况:注重效率忽

8、视效益。只讲效益不讲效率。例:黑社会效率越高,对社会的破坏性更强。,1.1 管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管理理论是科学的,它是人们在不断探索、总结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体系;艺术性:管理者需要灵活地运用管理理论来解决实践中千差万别的管理问题;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1.1 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应该是:片面强调管理的科学性,会导致管理的教条化(李德,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片面强调管理的艺术性,会导致靠运气、靠直觉或经验办事,很难找到对管理问题的可行的、令人满意的有效解决方法;应该是“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1.1

9、 管理,管理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在于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方法适用于各类组织,各类组织的管理都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例如,任何组织的管理都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不同的组织有其独特的性质,具有不同的目标,因此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体现了管理的特殊性;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将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1.1.3 管理的性质,1.1 管理,1.1.4 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与国家兴衰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崛起;日本管理理论:5S,JIT等。管理与组织成败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中国海尔。1981年,CEO,杰克韦尔奇,管理改革。1984年,CEO,张瑞敏,管理改革。

10、管理与个人生活好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职业生涯规划(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1.1 管理,1.1.4 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二重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的过程形态,,都必然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即: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它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管理的生产力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

11、。管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1.1 管理,1.1.4 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二重性社会生产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社会化生产必然导致管理,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又是对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进行的管理、监督和调节,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所以:其管理的目的是剥削-排斥资本主义管理的观点是片面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它的特殊性质就在于,管理的权力属于劳动者,管理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日益增长的需要。,1.1 管理,2,管理,管理道德,管理环境,管理者,管理学,课程目录,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1.2

12、管理学,1.2.1 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基础理论学科,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1.2 管理学,1.2.2 管理学特点,管理学特点:一般性;多学科综合性: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生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等学科;历史性;实用性或实践性。,1.2 管理学,1.2.3 研究对象,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1.2 管理学,1.2.4 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归纳法:从典型到一般。如双因素理论;试验法:

13、人为地创造一定条件,观察其结果。如霍桑试验;演绎法:解释性模型实践指导。,2,管理,管理道德,管理环境,管理者,管理学,课程目录,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组织中的活动作业活动:业务工作;管理活动:从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工作。组织成员作业人员:直接从事组织业务活动的人员,如,医院医生,学校教师等;管理者:为了保证组织业务活动有效运行和组织目标实现而从事管理活动的管理人员,如医院院长,学校校长。,1.3 管理者,1.3.1 管理者的含义,1.3 管理者,1.3.2 管理者的分类,按管理层次划分 高层管理者:对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者,决策层;基层管理者:处于最底层的管理者,作业层;中层管理

14、者:介于高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之间的一个或若干层次的管理人员,执行层;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综合管理者;职能管理者。,1.3 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决策层对组织负有全面责任;决定组织大政方针(目标战略);对外协调和交往。中层管理者-执行层贯彻大政方针,指挥基层管理者;分配具体任务,注重日常管理事务。基层管理者-作业层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协调基层人员,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1.3 管理者,作为管理者,不论哪一层次,其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几个方面。但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履行的各项管理职能的程度和重点是不同的。,1.3 管理者,1.3.3

15、管理者的作用,人际关系方面代表性:代表自己所在的组织、与对等组织沟通,签字等;沟通:上下左右沟通;指挥和激励下属有效地完成任务。,1.3 管理者,1.3.3 管理者的作用,信息方面发现信息;加工信息: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决策方面提出供决策用的方案;调配资源,实施计划;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解决好内部的矛盾和分歧。,1.3 管理者,1.3.4 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1.3 管理者,管理技能技术技能执行一项特定的任务所必需的技能;具备技术技能,方能更好地指导下属工作和培养下属,也能赢得下级的尊重;人际技能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的各类员工的能力;人际技能,对各层管理者都很重要;,

16、概念技能(决策和创新能力)洞察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出色的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尤为重要。,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非管理者,1.3 管理者,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管理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管理知识的获得和管理技能的培养通过教育获得知识和管理技能;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2,管理,管理道德,管理环境,管理者,管理学,课程目录,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1.4 管理环境,案例:迪斯尼败走巴黎1984年美国沃特迪斯尼集团提出跨国经营的战略目标,首选开设东京迪斯尼乐园。由于是第一次在国外开设迪斯尼乐园,经验少、风险高,因此决定采用不投资、不参股,只向日方转让技术的方式,收取技术转让

17、费和管理服务费,由日方的东方地产公司投资建造和经营,结果是意想不到的成功。当年游客达1000万人次,突破了预计指标,到1990年游客已经达到每年1400万人次,超过美国加州的迪斯尼游客人数;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成功,尽管技术转让方式风险低,但利润却有限,仅限门票收入的10%和国内商品销售额的5%。,1.4 管理环境,案例:迪斯尼败走巴黎1992年开办第二个巴黎迪斯尼乐园时采取了股份合资的方式,投资18亿美元在巴黎郊外开办了占地4500公顷的大型游乐场。奇怪的是,当年亏损9亿美元,迫使巴黎迪斯尼关闭了一所附设旅馆,解雇了950名雇员,全面推迟了二期工程的开发。巴黎迪斯尼的股票价格从164法郎跌到68

18、法郎,欧洲舆论界戏称巴黎迪斯尼是“欧洲倒霉地”。管理启示巴黎不是东京,不能把在一种环境下的成功经验,一成不 变地拿到另一种环境下应用;管理大环境的变化促使管理思维、管理方式的变化。,1.4 管理环境,管理环境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如政治、政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内部环境:组织的资源、员工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因素。,1.4 管理环境,1.4.1 外部环境,一般(宏观)环境因素:可能对这个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相关性却不清楚的各种因素。一般包括: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景气状况对组织的影响因素。如经济发展趋势、物价水平、金融

19、政策等;政治因素:社会政治形势和各种政治事件所构成的对组织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形式、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令等;法律因素: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如企业法、商标法等;,1.4 管理环境,一般(宏观)环境因素:可能对这个组织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的相关性却不清楚的各种因素。一般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一个社会中形成的传统风俗、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总和;技术因素:科技水平的提高、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等所构成的因素;自然因素:组织所在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状况等;国际因素:如全球经济一体化。,1.4.

20、1 外部环境,1.4 管理环境,一般(宏观)环境因素任务(微观)环境因素:对某一具体组织的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影响的那些外部因素;一般包括:资源的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上的各种利益代表组织等;对一个特定的组织而言,任务环境是特定的。,1.4.1 外部环境,1.4 管理环境,1.4.2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组织文化、生产技术、组织结构以及各种设施等。其中,组织文化显得尤其重要。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其中最核心的是价值观;例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21、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等。,1.4 管理环境,组织文化的特征文化性:组织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其活动内容。如护士的制服和燕式帽,代表护理专业的特征,体现了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综合性:组织文化的内容渗透到组织的各个方面;整合性:组织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具有调整员工思想、行为的重要作用,认同组织的共同目标和利益,使全体员工行为趋于一致,齐心协力;,自觉性:组织文化是员工在高度自觉的努力下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性:组织文化的形成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1.4 管理环境,组织文化的结构物质层: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组织文化,是形成组织精神层和制度层文化的条件。

22、是可以直接感受的。例如:工作场所、图书馆等;制度层: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组织成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是具有组织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如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服装、组织标识等;精神层:组织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员工群体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是企业的道德观、价值观即组织哲学的总和体现和高度概括,反映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和共同认识,如组织目标、组织宗旨等;组织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制度层文化把物质层文化和精神层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物质层文化反映和体现了组织文化的内涵.,1.4 管理环境,组织文化的传播故事:是对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叙述,故事描绘

23、了组织独特的文化。例:张瑞敏砸冰箱质量第一。仪式:是一组重复性的活动,由这组活动表述和灌输关键的价值观、重要的目标和重要的人物。例: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的年会(美国小姐大选,晚礼服,精美奖品,销售业绩)。有形信条:包括设施的布局、穿着的特点、办公室装潢的精美度,以及其他可视的(有形的)物品。例:清华大学的清华园。语言:是指与组织经营有关的特有的、独一无二的词汇、行话和缩略语。例:“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2,管理,管理道德,管理环境,管理者,管理学,课程目录,管理、管理学和管理者,1.5 管理道德,案例:安达信信任危机安达信(Anderson),原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在全球专业服务业处于

24、领导地位。2002年因安然事件倒闭,具有90年历史的金字招牌轰然落地;安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商之一,2000年全球500强第16位。但进入90年代后由于经营不善,财务状况不良,便采取多种融资手段,把融入资金以利润计入公司帐目,而把债务留在了关联公司,造成上市公司利润在四年之内涨了近一倍的假象,以欺骗投资者。,1.5 管理道德,案例:安达信信任危机安达信为什么要替安然做假帐?每年2700万美元咨询费,如果安达信做出不利于安然的审计报告,咨询方面的合作也会告吹,将使安达信损失一大笔钱;在安然受到国会和证监会调查时,安达信烧毁了大量证据,拒绝出庭做证,引起了公众极大的不满。,案例说明:管理者的道德

25、沦丧会使企业失去信誉,甚至破产。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催生了萨班斯法案,法案的第一句话就是“遵守证券法律以提高公司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投资者及其他目的。”(美国布什总统签署),1.5 管理道德,1.5.1 管理道德,管理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管理者的特殊职业道德规范。管理道德是管理者与企业的精神财富。对管理者自身而言,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立身之本、行为之基、发展之源;对企业而言,管理道德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价值导向,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所需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源泉。,1.5 管理道德,1.5.2 影

26、响管理道德的因素,个人因素道德观:如,功利、权利至上,诚实,公平等;道德发展阶段:前惯例、惯例和规范与原则三个层次;个人特征:判断是非的标准。,1.5 管理道德,1.5.2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环境因素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问题强度:指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1.5 管理道德,管理离不开道德,高效、持久的管理是法治与德治的综合;道德既是管理的工具,又是管理的目标;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种组织管理的一个共同目标。,1.5 管理道德,1.5.3 道德和管理的关系,总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管理者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素质;管理者的职责不同,所需要的素质也有所侧重;不管是哪一个层面的管理者,他们都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管理素质;学习和了解这些素质要求,并努力培养自己具备这些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管理者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