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45209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3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六章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第一节 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与目标第二节 财政调控的功能与特点第三节 财政政策及其选择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第一节 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与目标,一、财政调控的基本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对国民经济的全局和整体所进行的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包括包括财政调控、金融调控、投资调控、物价调控、工资调控等。财政调控是国家自觉依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方式。,二、财政调控的对象,财政调控的对象主要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计算口径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可供购买的商

2、品(劳务)价值总额。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总额所形成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口品构成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而出口品则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社会总供求可用公式表示如下:社会总供给=消费品供给+投资品供给+进口品供给社会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主要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平衡,总量平衡,具体表现为商品(劳务)可供量与货币购买力之间的平衡。总量平衡用公式表示如下: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消费品供给+投资品供给+进口供给总量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总量失衡的表现:1、总供给大于总需

3、求,即供给过剩、需求不足;2、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需求扩张、供给不足,引发通货膨胀。总量平衡是实现结构平衡的基础和前提。,(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平衡,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是指国民经济宏观结构的平衡,主要包括:1两大部类之间产品供求结构的平衡:投资需求=投资品供给消费需求=消费品供给2两大部类各自内部产品供求结构的平衡。这是指两大部类各自内部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供求结构的平衡,也就是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内部的结构与投资品供给、消费品供给内部的结构之间的平衡。,三、财政调控的目标,1、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和物价

4、的基本稳定,促进充分就业等。2、协调各方面的分配关系,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3、在稳定经济的基础上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第二节 财政调控的功能与特点,一、财政调控的特殊功能(一)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及其平衡状况可以直接影响社会总供求及其平衡(二)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可对企业和个人货币收支的增减和流向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三)财政调控渗透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两大领域,二、财政调控的特点,(一)财政调控的主导性(二)财政调控的权威性(三)财政调控的综合性财政调控制对象的综合性。财政调控手段的综合性。(四)财政调控的集中性(五)财政调控的逆经济周期性当社会总需求过旺、经济过热时,采取适度紧缩的政策,以压缩社

5、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时,采取适当扩张的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六)财政调控的时滞性,一是认识时滞;二是决策时滞;三是执行时滞;四是反馈时滞。,三、财政调控的方式,(一)行政法律手段调控财政运用行政法律手段,是指通过指令性的财政收支计划、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和各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实现财政调控的宏观目标。指令性财政收支计划主要指政府预算。行政手段是指经行政组织通过行政程序发布、下达的规定、章程、指令等。法律手段是指各种财政、预算、税收法规等。(二)经济手段调控 这是指财政采用各种经济手段(或称财政政策手段)通过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诱导微观经济活动符合

6、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要求。,第三节 财政政策及其选择,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分类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处理财政分配关系和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财政政策的分类按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活动分类按财政政策的长、短期目标划分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一)扩张性财政政策,这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扩张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1、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和投资规模;2、减税;3、扩大财政信用规模;4、实行赤字预算。,(二)紧缩性财政政策,这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紧缩财政收支等措施以减少或抑

7、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1、压缩财政支出和投资规模,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2、增加税收;3、缩小国家信用规模;4、增加财政结余。,(三)中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又称平衡财政政策,即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政策。中性财政政策实施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此时财政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应保持中性既不能导致扩张,也不能产生紧缩性的后果,以保持社会总供求原有的平衡状态。,二、财政政策的选择,(一)经济过热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在经济过热阶段,应选择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但在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时,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8、灵活掌握。(二)经济过冷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三)经济正常发展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在经济正常发展阶段,应选择中性财政政策,即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政策保持中性,并不意味着放弃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一、货币政策概述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需量的一种金融政策。(一)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终极目标:单一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二者择其一;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并重;多重目标:即除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发展外,还包括充分就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供应量从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角度来实现宏观经济

9、目标,是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共同点。,(二)货币政策手段,1法定存款准备金。2公开市场业务。3再贴现。4再贷款。5贷款规模控制。6利率控制。,(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实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体制下,这种传导过程一般包括如下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使其相应调整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规模,并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第二个环节,是企业和居民对商业银行的调节做出反应,相应调整自己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引起社会需求的变动,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四)货币政策的类型,1、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通过扩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

10、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2、均衡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的货币政策。3、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紧缩货币供应量来抑制和减少社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一)政策目标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国家的政治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发挥两大政策的聚合效应。财政政策目标的重点是:1、通过财政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2、通过结构调控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求结构的协调。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是:通过调控货币供需量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通过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补

11、效应,实现各自的重点目标,最终全面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二)政策方向的协调配合,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应是反经济周期的逆向调节,以熨平经济周期(见图16-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方向搭配,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6-1):1、“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2、“双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紧缩;3、在经济的平稳发展时期或在经济高峰期与低谷期之间的过渡时期,实行总体上中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政策力度的协调配合,政策力度即“松紧度”决定着政策调控成效的大小。两大政策在力度上的协调配合主要表现在:1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始阶段,应加大“收紧”或者“放松”的力度。2当经济开始出现疲态时,应调整“双紧”政策的紧缩力度;3当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态势时,应调整“双松”政策的放松力度乃至政策方向。,本章完,(二)经济过冷阶段的财政政策选择,在经济过冷阶段,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遏止通货紧缩。但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要掌握适度:一是财政支出规模和投资规模的扩大要同支出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相结合。二是减税幅度要考虑财政减收的承受能力和扩大支出的需要。三是应将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四是扩大国债发行规模要考虑国家财政的还本付息能力。,表16-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