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分析基础.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88756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分析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分析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分析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分析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分析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分析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分析基础.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2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8.1 换路定律,8.3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第8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8.4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暂态”与“稳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熟悉“换路”这一名词的含义;牢固掌握换路定律;理解暂态分析中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及“阶跃响应”等概念;充分理解一阶电路中暂态过程的规律;熟练掌握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了解二阶电路自由振荡的过程。,8.1 换路定律,学习目标:,了解暂态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换路”的含义;熟悉换路定律的内容及理解其内涵,初步掌握其应用。,8.1.1 基本概念,1、状态变量:代表物体所处状态的可

2、变化量称为状态 变量。如电感元件的iL及电容元件的uC。,2、换路:引起电路工作状态变化的各种因素。如:电 路接通、断开或结构和参数发生变化等。,3、暂态:动态元件L的磁场能量WL=0.5LI2和C的电场能 量WC=0.5CUC2,在电路发生换路时必定产生 变化,由于这种变化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通 常称为“暂态”。,4、零输入响应:电路发生换路前,动态元件中已储有 原始能量。换路时,外部输入激励为零,仅在 动态元件原始能量作用下引起的电路响应。,5、零状态响应:动态元件的原始储能为零,仅在外部 输入激励的作用下引起的电路响应。,6、全响应:电路中既有外部激励,动态元件的原始储能 也不为零,这种

3、情况下换路引起的电路响应。,8.1 换路定律,换路定律,由于能量不能发生跃变,与能量有关的iL和uC,在电路发生换路后的一瞬间,其数值必定等于换路前一瞬间的原有值不变。,换路定律用公式可表示为:,换路发生在t=0时刻,(0-)为换路前一瞬间,该时刻电路还未换路;(0+)为换路后一瞬间,此时刻电路已经换路。,电阻电路,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其电压、电流在任一瞬间均遵循欧姆定律的即时对应关系。因此,电阻元件上不存在暂态过程。,暂态过程产生的原因,R-L电路,电感元件是储能元件,其电压、电流在任一瞬间均遵循微分(或积分)的动态关系。它储存的磁能:,因为能量的存储和释放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有电感的电路存在

4、过渡过程。,电容元件也是储能元件,其电压、电流在任一瞬间也遵循微分(或积分)的动态关系。它储存的电能:,因为能量的存储和释放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有电容的电路也存在过渡过程。,R-C电路,电路初始值的确定,1.,2.,根据换路后的等效电路,应用电路基本定律确定其它电量的初始值。,初始值(起始值):电路中 u、i 在 t=0+时 的大小。,求解要点,根据换路前一瞬间的电路,应用电路基本定律确定iL(0+)和uC(0+)。,例1,解,已知 iL(0)=0,uC(0)=0,试求 S 闭合瞬间,电路中所标示的各电压、电流的初始值。,根据换路定律可得:,可得t=0+时等效电路如下,iL(0+)=iL(0)=

5、0,相当于开路,uC(0+)=uC(0)=0,相当于短路,其他各量的初始值为:,例2,换路前电路已达稳态,t=0时S打开,求 iC(0+)。,解,根据换路前电路求uC(0+),画出t=0+等效电路图如下:,根据t=0+等效电路可求得iC(0+)为:,例3,解,根据换路前电路求iL(0+),换路前电路已达稳态,t=0时S闭合,求 uL(0+)。,画出t=0+等效电路图如下:,根据t=0+等效电路可求uL(0+)为,uL(0+)为负值,说明它的真实方向与图上标示的参考方向相反,即与iL(0+)非关联,实际向外供出能量。,求初始值的一般步骤,1、由换路前电路(稳定状态)求 uC(0-)和 iL(0-

6、);,2、由换路定律得 uC(0+)和 iL(0+);,3、画出t=0+的等效电路图:uC(0+)=0时相当短路;uC(0+)0时相当电压源;,iL(0+)=0时相当开路;iL(0+)0时相当电流源;电压源或电流源的方向与原电路假定的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参考方向应保持相同。,4、由t=0+的等效电路图进而求出其它响应的0+值。,8.2 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学习目标:,理解一阶电路暂态分析中响应的规律;深刻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牢固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只含有一个动态元件(因变量)的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称为一阶电路。,左图所示电路在

7、换路前已达稳态。t=0时开关由位置1迅速投向位置2,之后由uC(0+)经R引起的电路响应称为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根据RC零输入响应电路可列写出电路方程为:,这是一个一阶的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对其求解可得:,式中的=RC称为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如果让电路中的US不变而取几组不同数值的R和C,观察电路响应的变化可发现:RC值越小,放电过程进行得越快;RC值越大,放电过程进行得越慢,这说明RC放电的快慢程度取决于时间常数R和C的乘积。,式中R用,C用F时,时间常数的单位是秒s。如果我们让上式中的时间t 分别取1、2直至5,可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电容电压在各个时刻的数值:,由表可

8、知,经历一个的时间,电容电压衰减到初始值的36.8%;经因两个的时间,电容电压衰减到初始值的13.5%;经历35时间后,电容电压的数值已经微不足道,虽然理论上暂态过程时间为无穷,但在工程上一般认为35暂态过程基本结束。,RC过渡过程中的响应规律曲线,RC过渡过程响应的波形图告诉我们:它们都是按指数规律变化,其中电压在横轴上方,电流在横轴下方,说明二者方向上非关联,电容放电电流为:,2.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左图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达稳态。t=0时开关闭合,之后电流源不起作用,暂态过程在R和L构成的回路中进行,仅由iL(0+)=I0在电路中引起的响应称为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根据RL零输入响应电

9、路可列写出方程为,若以iL为待求响应,可得上式的解为:,式中,称为RL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其大小同,样反映了RL一阶电路暂态过程进行的快慢程度。,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电路中响应的波形图如左下图所示:,显然RL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规律也是指数规律。,1、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都是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到零的,这实际上反映了在没有电源作用下,储能元件的原始能量逐渐被电阻消耗掉的物理过程;,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分析归纳,2、零输入响应取决于电路的原始能量和电路特性,对于一阶电路来说,电路的特性是通过时间常数来体现的;,3、原始能量增大A倍,则零输入响应将相应增大A倍,这种原始能量与零输入响应的线性关系

10、称为零线性。,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一样,都是按指数规律变化,显然这个暂态过程是电容元件的充电过程:充电电流iC按指数规律衰减;电容电压uC按指数规律增加,用曲线可描述为:,图示电路在换路前电容元件的原始能量为零,t=0时开关S闭合之后电容上电压、电流的变化称为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可见在RC充电电路中,电容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方向关联,元件向电路吸取电能建立电场。,RC零状态响应电路中的计算公式,由RC零状态响应电路图可得过渡过程结束时电容的极间电压(即换路后的新稳态值),则电容电压的零状态响应为:,电容支路电流的零状态响应:,2.

11、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图示电路在换路前电感元件上的原始能量为零,t=0时开关S闭合。之后电感上电压、电流的变化称为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也是按指数规律变化。其中元件两端的电压uL按指数规律衰减(即只存在过渡过程中);电感电流iL按指数规律上升;电阻电压UR=iR按指数规律增长,用曲线可描述为:,可见,在RL零状态响应电路中,电感元件是建立磁场的过程,因此其电压、电流方向关联。,RL零状态响应电路中的计算公式,RL零状态响应电路换路结束时电感电流的新稳态值:,因此电感电流的零状态响应为:,电感元件自感电压的零状态响应:,1、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也是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变化的。其

12、中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均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因为它们只存在于过渡过程中;而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则按指数规律增长,这实质上反映了动态元件建立磁场或电场时吸收电能的物理过程;,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分析归纳,2、零状态响应取决于电路的独立源和电路本身特性,也是通过时间常数来体现其特性的。RL一阶电 路的时间常数=L/R;,3、在零状态响应公式中的()符号,代表换路后的新稳态值,根据电路的不同情况一般稳态值也各不相同。,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电路中既有外输入激励(即有独立源的作用),动态元件上又存在原始能量(换路前uC和iL不为零),当电路发生换路时,在外激励和原始能量的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电路响应称为全响应

13、。,上述两电路为RC和RL典型的一阶全响应电路。,RC和RL全响应电路的解可表示为:,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例,解,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达稳态,且UC(0-)=12V,试求t 0时的uC(t)和iC(t)。,根据换路定律可得,电路的时间常数,零输入响应uC(t):,以电容电压为例,让其零输入响应用uC(t)表示;uC(t)“表示零状态响应,则有:,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全响应uC(t):,电容电流的全响应iC(t):,电容电压的稳态值:,零状态响应uC(t):,由全响应结果可以看出,前面的常数6为稳态分量,后一项按指数规律变化的为暂态分量,因此:,全响应=稳态分量+暂态分量,如用 f(t)表

14、示电路的响应,f(0+)表示响应的初始值,f()表示响应的稳定值,表示电路的时间常数,则电路的全响应可表示为:,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上式称为一阶电路在直流电源作用下求解电压、电流响应的三要素公式。,式中初始值f(0+)、稳态值 f()和时间常数称为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按三要素公式求解响应的方法称为三要素法。,由于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是全响应的特殊情况,因此,三要素公式适用于求一阶电路的任一种响应,具有普遍适用性。,一阶电路三要素法应用举例,例,解,已知图中U1=3 V,U2=6 V,R1=1 k,R2=2 k,C=3 F,t 0 时电路已处于稳态。用三要素法求 t 0 时的 uC(t)

15、,并画出变化曲线。,先确定初始值uC(0+):,再确定稳态值uC():,最后确定时间常数:,电容电压的变化曲线为:,显然,应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全响应,只要求出其初始值、稳态值及时间常数,代入三要素法公式中即可。,一阶电路三要素法应用举例,应用三要素法求解响应的步骤,1、确定初始值 f(0+),初始值f(0+)是指任一响应在换路后瞬间t=0+时的数值,与本章前面所讲的初始值的确定方法完全一样。先作t=0-电路。确定换路前电路的状态 uC(0-)或iL(0-),这个状态即为t0阶段的稳定状态,因此,此时电路中电容C视为开路,电感L用短路线代替。再作t=0+等效电路。这是利用换路后一瞬间的电路确

16、定各变量的初始值。若uC(0+)=U0,iL(0+)=I0,在此电路中C用电压源U0代替,L用电流源I0代替;若uC(0+)=0 或iL(0+)=0,则C用短路线代替,L视为开路。作t=0+等效电路后,即可按一般电阻性电路来求解其它响应的初始值。,2、确定稳态值 f(),作t=的等效电路,暂态过程结束后,电路进入 新的稳态,用此时的电路确定响应的稳态值f()。在此电路中,电容C视为开路,电感L视为短路,可按一般电阻性电路来求各响应的稳态值。,3、确定时间常数,RC电路中,=RC;RL电路中,=L/R;其中R等于:将电路中所有独立源置零后,从C或L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即戴维南等效电源中的R0

17、)。,参看课本P121页例题8.5。,8.3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学习目标:,单位阶跃函数,(t)的波形如右图示,它在(0-,0+)时域内发生了单位阶跃。,单位阶跃函数用(t)表示,其定义如下:,理解单位阶跃函数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明确单位阶跃响应的实质,了解单位阶跃响应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t)=,0 t 0-,1 t 0+,注意:(t)在t=0处不连续,函数值由0跃变到1。,单位阶跃既可以表示电压,也可以表示电流,通常在电路中用来表示开关在t=0时的动作。,单位阶跃(t)实质上反映了电路在t=0时刻把一个零状态电路与一个1V或1A的独立源相接通的开关动作。,单位阶跃函数,(t-t0)的波形

18、如右图示:,如果阶跃发生在t=t0时刻,则可认为是(t)在时间上延迟了t0后得到的结果,此时的阶跃称为延时单位阶跃,记作:,(t-t0)=,0 t t0,注意:(t-t0)在t0处不连续,函数值由0跃变到1。,1 t t0,单位阶跃函数,下图所示矩形脉冲波f(t),根据阶跃函数的原理,可以将其看作是由一个(t)与一个(t-t0)的合成波:,即:f(t)=(t)(t-t0),即:f(t)=(t-t1)(t-t2),单位阶跃响应,已知u=51(t-2)V,uC(0+)=10V,求电路的阶跃响应i。,当激励为单位阶跃函数(t)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称为单位阶跃响应,简称阶跃响应,一般用S(t)表示。,

19、解,例,零状态响应分两部分,先求uC(0+)单独作用下的初始值:,再求u单独作用下的初始值:,时间常数:,应用叠加定理求得响应:,思考 练习,1、单位阶跃函数是如何定义的?其实质是什么?它在 电路分析中有什么作用?,2、说说(-t)、(t+2)和(t-2)各对应时间轴上的哪一点?,3、试用阶跃函数分别表示下图所示的电流和电压。,8.4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学习目标:,前面讨论的一阶电路中只含一个动态元件,而含有两个储能元件的电路,往往需用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来描述,因此称为二阶电路。,了解二阶电路的概念,熟悉二阶零输入响应的三种情况。,图示RLC串联的零输入响应电路,已知uC(0+)=uC(0

20、-)=U0,电流i(0+)=i(0-)=I0,电路在t=0时开关闭合,其过渡过程可描述为,显然此式是一个以uC为变量的二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式,其特征方程为:LCS2+RCS+1=0,特征方程LCS2+RCS+1=0中,1、当,时,电路出现“过阻尼”情况,响应的波形,“过阻尼”状态下,电容电压单调衰减最终趋于零,始终为放电状态,放电电流由零增大;对应tm时刻达到最大,之后衰减到零。显然这种情况下uC和i是非振荡的,没有正、负交替状况。电路中的原始能量全部消耗在电阻上。,2、当,时,电路出现“欠阻尼”情况,响应的波形,2tm,在“欠阻尼”状态下,电容电压和电路中的充、放电电流均为减幅振荡。显然,这种情况下电场和磁场交替建立和释放,能量随着在电阻上的消耗越来越少直至消耗完毕。,tm,3、当,时,电路的电压和电流仍是非振荡的,但此状态下电路响应临近振荡,因此称为“临界阻尼”状态。,4、当,时,电路出现“等幅振荡”情况。因为此时,电路中没有消耗的因素,能量在L和C之间进行完全补偿交换,即在电场和交换的过程中能量始终不变,因此,这种情况属于一种理想状况。,思考 回答,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有几种情况?各种情况下响应的条件是什么?,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本章内容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