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 波的衍射、干涉 基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258320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巩固练习 波的衍射、干涉 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巩固练习 波的衍射、干涉 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巩固练习 波的衍射、干涉 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巩固练习 波的衍射、干涉 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巩固练习 波的衍射、干涉 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巩固练习 波的衍射、干涉 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巩固练习 波的衍射、干涉 基础.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巩固练习】一、选择题I.下列属于明显衍射现象的是().A.隔墙有耳B.池中假山前有水波,假山后无水波C.河中芦苇后面没有留下无波的区域D.在大山前喊话,多次听到自己的声音2 .关于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衍射就是波传到障碍物或孔的后面B,发生衍射的同时把波源的能量传播到“衍射”区域C.衍射只有波才能发生D.只有孔才能发生衍射,一块挡板不可能发生波的衍射3 .水波槽中放一带孔的挡板,一水波通过孔后,宽度基本与孔等宽,这是因为().A.孔太宽B.孔太窄C.振源振动频率太小D.振源振动频率太大4 .下列现象或事实属于衍射现象的是().A.风从窗户吹进来B.雪堆积在背风的屋后C.水波前进

2、方向上遇到突出水面上的小石,石对波的传播无影响D.晚上看到水中月亮的倒影5. (2014淄博张店检测)如图所示,正中。是水面上一波源,实、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8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A.整个区域B.阴影I以外区域C.阴影11以外区域D.阴影HI以外区域6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下列波遇到宽度约为12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是).A.周期为0.05S的声波B.波长为13m的声波C.频率为IO.HZ的声波D.频率为6X10HZ的电磁波7 .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B.频率由波源决定C.能产生干涉、衍射

3、现象D.能在真空中传播8.关于两列波的稳定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意两列波都能产生稳定干涉现象8 .发生稳定干涉现象的两列波,它们的频率一定相同C.在振动减弱的区域,各质点都处于波谷D.在振动加强的区域,有时质点的位移等于零9 .两列波在某区域相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互不干扰B.由于这两列波相遇时叠加,当它们分开时波的频率、振幅都会发生变化C.如果这两列波叠加以后使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那么这两列波发生干涉D.两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点的总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10 .关于波的干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4、.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纵波不能产生干涉B.任何两列波,都能产生稳定的干涉C.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只要叠加的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情况相同,相差恒定就能产生稳定的干涉D.波长很小的波可以产生衍射,不能产生干涉11. 两列平面简谐横波在空中叠加,其中简谐横波a(图中虚线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简谐横波b(图中实线所示)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都是20ms.t=0时,这两列波的波动图像如图12-5-12所示,那么位于x=45m处的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和第一次处于平衡位置的时间分别是A.0.75 s D. 0.75s, 0.25 s在相遇(甲)(乙)A. a向上,b向下C.。、人都静止B.。向下

5、,向上D.。、力都向上12. (2015唐山校级月考)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如图甲),的某一时刻(如图乙)两列波“消失”,此时图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是()二、填空题13. (2014榆阳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某时刻t两列波的叠加图,Si、S2是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发出两列完全相同的水波,波峰、波谷分别用实线、虚线表示,振动加强的点是,振动减弱的点是(填B、C、D、E四个点)三、解答题14. 一根细绳上正在传播着正立和倒立的两个三角形波A和B,设在t=0时波形如图甲所示,而在t=T时波形如图乙所示,试在图丙中画出f=工时的波形图.15. 如图所示,在同一均匀介质中

6、有SI和S2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的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且振动的步调完全一致,Sl与S2之间相距为4m,若Si、S2振动频率均为5Hz,两列波的波速均为IOms,B点为Sl和S2连线的中点,今以B点为圆心,以R=BSl为半径画圆.(1)该波的波长为多少?(2)在Si、S2连线上振动加强的点(Sl和S2除外)有几个?(3)在该圆周上(Sl和S2两波源除外)共有几个振动加强的点?【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A、C【解析】假山前有波,假山后无波,说明波没有绕过障碍物,因此不属于明显衍射现象,B项不正确.对着大山喊话,多次听到自己的声音是波的反射现象,D项不正确.2 .【答案】A、B、C【解

7、析】波在发生衍射时,其衍射区域的质点振动,因此具有能量.小孔和障碍物只要满足条件都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项不正确.3 .【答案】A、D【解析】波通过小孔后,衍射现象不明显,是由于孔太宽,或者波长太小,因此A、D两项正确.4 .【答案】C【解析】风从窗户吹进来,是空气分子的运动,而不是波动;雪花的运动是质点的运动,也不是波动,因此A、B两项不正确.水中月亮的倒影是波的反射,不是衍射现象,因此D项不正确.5 .【答案】B【解析】由题图中可直观看出,半波长为实虚两圆半径之差,且可看出挡板A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而小孔B与波长长度差不多。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知道,该波在挡板A处的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即

8、可认为波沿直线传播,故I区内水面无波形,故A、C、D选项不正确;该波的波长与小孔B差不多,能够产生明显的衍射,故在阴影区III、II之内,明显存在衍射波的波形,故B选项正确。6 .【答案】A、B【解析】根据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可知:声波的波长应在12m左右,或比12m大,因此B项正确. a=vT= 17 m 12 m所以A项正确.Ac =-C f= 3.410-2m,所以C项不正确.电磁渡的波长c7IO84=-=-=510-7m,所以D项不正确.Df610,47 .【答案】A、B、C8 .【答案】B、D【解析】两列波叠加产生稳定干涉现象是有条件的,不是任意两列波都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一个必要条

9、件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所以选项A是错误,选项B是正确的.在振动减弱的区域里,只是两列波引起质点振动始终是减弱的,质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质点振动的振幅就等于零,也不可能各质点都处于波谷,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在振动加强的区域里,两列波引起质点振动始终是加强的,质点振动的最剧烈,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但这些点始终是振动着的,因而有时质点的位移等于零,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9 .【答案】A、D10 .【答案】A、B、D【解析】波都可以产生干涉与衍射现象,但只有相干波源才能看到干涉图样.11 .【答案】B【解析】从题图上可知两波波长均为l=4()m,故T=4=

10、2s,a、b两波的波峰第一次传到P点,V均需要t-s=0.25s,而平衡位置传到P要=S=0.75s.202012 .【答案】B【解析】由波的叠加原理知,波在相遇时互不影响地相互通过,通过后各自保持原有的状态继续传播。在图乙所对应的时刻,的振动是由左行波引起的,b的振动是由右行波引起的,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选项B是正确的。二、填空题13 .【答案】B、D;C、E【解析】Si、S?是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产生的波向四周传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所以C、E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点,D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点。因此振动始终加强点是B、D,振动始终减弱点是C、Eo三、解答题14 .【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所示.15 .【答案】见解析【解析】(1)由公式4=上,得九=IOms=2m.f5Hz(2)设P为S、S2连线上的加强点,则AX=PSlPS2=n4=2nm,其中n=0,1,2,,-4m4m,由此解得n=0或n=1,即在Si、S2连线上除Si、S2夕卜,还有三个振动加强点,设它们分别为A、B、C.(3) A、B、C三点为振动加强的点,过A、B、C三点作三条加强线(表示三个加强区域)交于圆周上AI、A2、B、B2、ChC2六个点,显然这六个点也为加强点,故圆周上(除Sl和S2外)共有六个加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