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8510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6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学系杨松茂,第三章 微观人口经济学理论,3-1 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3-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3-3 人口迁移经济理论,经济学系杨松茂,3-1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的经济学分析,一、家庭及其主要职能(一)家庭1.涵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类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它是指以血缘、婚姻及收养关系为纽带的居住在一起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类型 根据组成家庭的成员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单个人家庭、核心家庭(完全核心家庭、不完全核心家庭)、复合家庭等类型。,经济学系杨松茂,家庭及其主要职能,(二)家庭的主要职能 1.生育的职能生产和再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一般要通过家庭实现。2.消费

2、的职能家庭是消费生活资料基本组织。为满足各个家庭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进行的消费绝大部分是通过家庭来实现的,而且家庭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经济学系杨松茂,家庭的主要职能,3.生产的职能家庭是个人及与其生活直接相关的人为获取生活资料参与社会生产的作基本组织之一,但是这一职能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有所不同。4.教育的职能家庭的另一质能是同时供养家庭成员精神生长所需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人生信仰乃至文化知识、生存和生产技能等,这个活动过程就是教育。一个人终身所受的教育中,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是家庭的早期教育。,经济学系杨松茂,家庭的主要职能,小结:在家庭的这些职能中,最

3、基本的职能是生育职能,消费职能和教育职能是为生育职能服务的。生产职能也是实现以上职能的手段。,经济学系杨松茂,(三)家庭规模与生育动机,家庭规模是指家庭人数的多少。在研究与家庭有关的理论中,西方人口经济学一般认为家庭是一个要对它及其家庭成员拥有的劳动力、消费品、时间、家庭产品等稀缺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基本社会单元。,经济学系杨松茂,影响家庭规模决策的因素,确定家庭规模是家庭所要决策的内容之一(生育动机)。1.经济动机从经济上考虑核心家庭比单个人的家庭获得总收益或平均收益更大,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其实力超过一个人的实力等。2.非经济动机 包括生理动机、情感动机、社会责任等。,经济学系杨松茂,深层次分

4、析需要指出的,1.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家庭并不是增强人的生存能力的必要条件时,单个人家庭转化为两个人家庭及决策增加一个孩子时,更多地是出于情感、生理、社会责任等,经济动机是次要的。2.特别是从第二个孩子开始经济动机对决策的影响是明显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后,是否结婚和生育子女,经济动机也在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系杨松茂,深层次分析需要指出的,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家庭规模时,认为经济动机是基本动机。因而分析家庭规模决策时,主要分析增加(不增加)家庭成员主要是孩子在收益和成本上的变化。,经济学系杨松茂,二、孩子的成本与效用理论,(一)HLeibenstei

5、n提出了孩子的成本与效用理论现代人口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创立和比较全面论述孩子成本-效益理论的,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莱宾斯坦教授。Leibenstein认为,家庭规模的确定由父母对生育子女的选择来完成,而父母对生育 子女的选择取决于该孩子的预期的成本效益。,经济学系杨松茂,(一)孩子的成本,现代微观人口经济学认为,孩子是家庭生产出来的耐用消费品。为了享用这种“耐用消费品”的效用,家庭需要支付生育、抚养和教育孩子所必需的成本。在西方人口经济学家中,最早给孩子的成本下定义的是莱宾斯坦。他认为,父母生育孩子的成本,一般是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孩子抚养成为自立者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和支出以及父母抚养子女所花费的

6、时间。,经济学系杨松茂,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直接花费在子女身上的用现金或实物支付的抚养费用和支出,主要包括:新生儿的分娩费用;出生后的衣、食、住、行的费用;孩子接受教育、医疗服务和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经济学系杨松茂,2.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指父母因抚养孩子而减少自身的工作、休闲或接受教育的时间、获得更有利岗位和升迁而减少收入的机会,因而又称机会成本。这里指父母用在养育孩子上的时间消耗虽属非市场活动时间,但可通过相应的市场活动时间进行估量。)计算的一种间接的货币支出。具体包括:母亲妊娠期间和哺乳期间所损失的工资收入,母亲因怀孕及照料孩子失去的升迁及培训机会、工作的时间等;母亲妊娠期间

7、和哺乳期间父母流动性的减少而损失的收入;为抚养新增孩子,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失去的闲暇和消费时间。,经济学系杨松茂,(二)孩子的效用,1.情感效用孩子作为“消费品”,具有满足父母感情和精神需要上的效益,能够带来“天伦之乐”。2.经济效用孩子成长为劳动力后,可为家庭提供劳务或从事一定的职业劳动,为家庭提供经济收入;孩子从小就在家里承担家务劳动,通过减轻父母做家务活的负担为家庭间接地创造收入。,经济学系杨松茂,孩子的效用,2.保障效用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事业不发达,孩子不得不充当家庭养老角色;父母婚姻、家庭稳定的保障。3.执掌门户与延续后代的效用继承家产,将家庭地位一代一代维持下去;一般发展

8、中国家希望“多子多福”家庭,子女多安全有保障,保持家庭的昌盛。,经济学系杨松茂,(三)影响孩子成本与效用的因素,1.家庭收入是影响孩子成本效用的直接因素第一,从家庭收入和孩子成本的关系看,这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第二,家庭收入和孩子效用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关系。Leibenstein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边际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上升,而边际孩子的经济效益、保障效益等却明显下降,唯有情感效用例外。,经济学系杨松茂,影响孩子成本与效用的因素,2.对孩子成本效用起间接作用但对家庭收入的变动起直接作用的外部经济条件第一,国民经济中非农业部门比重上升;第二,人口城乡结构发生变化:第

9、三,非农业劳动力人口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第四,教育在经济中的作用增强。总结: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才是孩子成本效用发生变化的终极原因。,经济学系杨松茂,三、家庭规模的决策,决定家庭规模大小的关键是要决定是否生育和生育几个孩子(一)生育的经济决策1.几个概念孩子的边际效用(边际情感效用、边际经济效用):是指在不断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个孩子能产生的效用的增加(或减少)量。如随着孩子的长大,他给家里可能带来更多的乐趣,或为家庭挣更多的钱。边际孩子:是指最后增加的那个孩子,如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则第二个孩子位边际孩子。边际孩子的效用:最后这个孩子能带来的效用。,经济

10、学系杨松茂,生育的经济决策,2.生育经济决策过程与结果(边际孩子效用递减)以人均收入最大化为标准分析生育的经济决策,对家庭生育行为进行边际分析后,不难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当在一个孩子身上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养育他所付出的边际成本相等时,他们将不再生育,这最后一个孩子就是一个边际值,它处于边际收益和边际费用的均衡点上。家庭规模即由孩子的数量决定。,经济学系杨松茂,生育的经济决策,3.适用性第二个及第二个以后的孩子的决策;极其富裕的家庭除外;孩子成本效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较好地解释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和生育率的差异。,经济学系杨松茂,(三)生育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1.宗教和传统观念削弱2.家庭结构

11、形式的变化3.人口城市化4.妇女受教育程度及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善 5.劳动力人口的流动性增强 6.其他因素:对孩子性别偏好的减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婴儿存活率的上升,等等。,经济学系杨松茂,四、家庭规模制度经济学分析,(一)“财富流动”理论 澳大利亚人口经济学家考德威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推论现代化通过扭转家庭内部到几之间财富流动的走向,使孩子需求发生由强转弱的变化。,经济学系杨松茂,“财富流动”理论,1.在人口转变之前的社会里,代际之间财富的净流动(包括劳动力和服务、物品和货币以及保障等)是从孩子向上流向父母,因此生育是一种使父母收大于支、可以获取净财富的家庭行为,高生育和大

12、家庭成为主导型的生育模式。2.在人口转变之后的社会里,代际之间财富的净流向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生育成为一种支大于收、必须承担净成本的家庭活动,生育模式由此发生转变。,经济学系杨松茂,(二)“家庭合同”假说,“家庭合同”假说用交易理论解释家庭规模。认为家庭成员之间交易的性质决定家庭结构的特点,进而影响孩子的需求。在不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发生在血缘、亲缘或地缘等非市场方式连接起来的交易具有明显的效用,而家庭式提供这种最基本服务和相互保障的重要场所。家庭越大,交易规模也越大,交易成本越低,所得到的好处也越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家庭作为维系社会交易的必要性被大大削弱,这使得家庭走向小型化。,经济学系

13、杨松茂,3-2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发端 在1996年年会上美国经济学会,舒尔茨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演讲,以此为开端,“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广泛见诸于国际学术社会,逐渐形成了一股人力资本研究热潮。舒尔茨明确指出:1.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2.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3.人力并非是免费的,它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经济学系杨松茂,二、人力资本及其投资方式,(一)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1.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一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的、如同物质资本一样具有增值能力的那部分劳动

14、能力。其具体内容是劳动者的体质(健康)、知识和技能。2.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对人们生存投资的追加投资或边际投资,只不过这种边际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非因其增长而递减,相反,而是一直呈递增趋势。,经济学系杨松茂,(二)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式,1.生理性的消费支出 2.医疗和保健投资 3.正规教育投资 4.在职培训投资 5.就业导向性迁移投资,经济学系杨松茂,三、教育培训的需求与供给,(一)教育培训的需求教育需求是指政府、企业和家庭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二)教育培训的供给教育培训的供给是指在现有的市场价格条件下,教育投资者愿意提供的教育机会。,经济学系杨松茂,3-3 人口迁移经济理论,一、人

15、口迁移的类型及其规律(一)人口迁移的概念狭义:是人们以定居为目标,跨越一定地理空间的移动现象。广义:指人口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移动,即人口在空间位置上越过一定边界的移动。,经济学系杨松茂,(二)人口迁移的类型,迁移行为的发生,有着其内在的和外在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迁移行为与社会、经济、文化、宗教、历史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包括:1.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2.永久性迁移、定期迁移和季节性迁移3.自愿性迁移与强迫性的迁移,经济学系杨松茂,(三)人口迁移的规律性,1.迁移机制律改善生活是迁移的主要动力2.城乡迁移律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3.迁移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4.迁

16、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5.圈层替补律人口迁移的替补现象6.双向迁移律正向迁移与反向迁移并存7.居住积聚律移民居住积聚性与文化差异呈正比,经济学系杨松茂,二、人口迁移的经济学分析,1.推拉理论 20世纪50年代,唐纳德博格较系统地提出了“推拉理论。”该理论分析群体迁移的原因及迁移方向,认为,迁移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力因素(push factors)和迁人地的拉力因素(pull factors)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学系杨松茂,推拉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可以构造一个基本的迁移(重力)模型:,经济学系杨松茂,2.预期收入理论,Todaro(1969)提出的农村城市人口迁移模型,对发展中国家

17、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作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乡城人口流动决定于两个主要变量:一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二是迁入城市后能够找到工作的概率(城市的失业状况)。这两个变量决定了潜在迁移者在迁人城市后的预期收人。,经济学系杨松茂,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M=f(d)f0d=p*w-r上式中M表示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数,d预期城乡收入差距,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的增函数,w表示城市实际收入水平,p表示城市就业概率,r为农村实际收入水平。,经济学系杨松茂,3.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Lewis的二元经济理论(1954)(1)Lewis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

18、部门和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组成的 一种二元经济结构(2)在传统农业部门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劳动力严重过剩,处于不充分就业和隐蔽性失业状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经济学系杨松茂,Lewis的二元经济理论,(3)传统和现代部门在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上的差异,使得在某一高于农业部门收入的工资水平下,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从而引起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流动。(4)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不断流入越来越多的滞留于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为工业所吸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也会提高。,经济学系杨松茂,Lewis的二元经济理论,(5)在确定工资水平下,工业部门的扩张有农业劳动力的

19、无限供给保障。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部门把所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毕为止。随着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一元化转变。,经济学系杨松茂,拉尼斯一费景汉二元经济理论,FeiRanis(1964)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忽视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是农业劳动力转入现代工业部门的前提条件的事实。他们更关注农业发展在农村人口(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工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经济学系杨松茂,三、人口迁移效应,(一)人口迁移的生态效应(二)人口迁移的社会效应(三)人口迁移的经济效应1.人口迁移将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20、2.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学系杨松茂,(四)人口迁移的区域效应,人口迁移的区域效应是指人口迁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带来的不同影响。1.劳动力的流动对迁入区和流出区的劳动力市场会产生影响。2.劳动力的流动对迁入区和流出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会产生影响。3.劳动力的流动对生产要素的构成、贸易构成和贸易量也极大的影响。,经济学系杨松茂,阅读文献,1.刘铮,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2.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西奥多舒尔茨,人力投资,华夏出版社,1990.4.叶文振,孩子需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经济学系杨松茂,作业及讨论思考题,1.如何理解孩子的成本和效用?2.评述家庭生育的经济决策。3.人力资本及其投资方式有哪些?4.请简要说明近30年来我国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